第818章 世界戰爭的開端

越是龐大的王朝,就越是容易腐朽。

這一點朱英心知肚明,只是對比不斷強盛的大明,這隻能說是瑕疵。

可同樣的,若對於這些瑕疵不管不問,他就會從小病變成大病。

朱英叫來了宋忠。

“地方錦衣衛的事情,我想你肯定是知道一些,或許你覺得這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

“但是你要明白一個事情,新兵是大明的未來,也是整個軍隊的基礎,再厲害的將領若是沒有好的士兵輔助,那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

“不要把我的仁慈,當成對你們的寬恕。”

朱英冷冷的說道。

宋忠在聽完之後,一下子就跪倒在了地上。

“啓稟殿下,臣確實是有一些耳聞,只是沒想到有這般嚴重,更是不知道他們竟然膽敢插手于軍隊之中。”

“請殿下給臣一次機會,臣一定會處理好此事。”

朱英看向宋忠:“笑話,你當只是京師一地?”

“大明各省,尤其是原十三省,哪個地方沒出現問題,監守自盜,不外如是,你想要我解散所有的地方錦衣衛嗎?”

“我給你半年的時間,自上而下將錦衣衛內部的問題處理乾淨。”

“該殺的殺,該罰的罰,若是半年以後,我再度調查還有此等現象,那你就好好的想一想,自己應該葬身何處吧。”

宋忠沒想到這次太孫如此堅決,面上一狠,當即道:“殿下,錦衣衛有些人,並不聽從臣的吩咐,請殿下降下令旨,準臣有專斷之權,若半年內不能完成,臣自當提頭來見。”

朱英有些詫異的看向宋忠。

他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在如今的錦衣衛機構裡,實際上是同時存在着兩大勢力。

一派是以蔣𤩽爲主的老人,另一派則是以宋忠爲主的新人。

爺孫倆的關係好,可不代表他們手底下的人關係好,可不是誰都有血脈關係,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會存在競爭。

蔣𤩽是現在錦衣衛的都指揮使,也就是一把手。

而宋忠是鎮撫使,相當於二把手。

在原來的錦衣衛裡,宋忠其實隸屬於蔣𤩽,只不過得到朱英的賞識後,哪怕是說身份職位並沒有變化,但實際上情況已然完全不同。

隨着宋忠不斷提拔自己的手下,也就形成了現在錦衣衛衙門裡的局面。

“你的意思是,蔣𤩽在這裡頭,有問題?”朱英淡淡的問道。

宋忠回道:“臣並非是指蔣指揮使,只是很多情況,即便是蔣指揮使也不得而知,許多下面的人,都是藉着蔣指揮使的名頭在行事。”

“地方錦衣衛的主要成員,其中都是以當年有立下開國之功勳貴後裔,門蔭而入,其中牽扯到的勳貴家族,恐怕是囊括了半個朝廷。”

“臣若要動起來手,怕是這裡頭阻礙甚多,若沒有殿下令旨,臣自認無法功成。”

朱英看着宋忠。

半晌,他對郭忠喊道:“郭忠,拿本宮的寶刀過來。”

說是寶刀,實際上就是最普通的長刀。

然而這普通的長刀因爲朱英的關係,也變得不那麼普通。

因爲早年間朱英行商之際,便是拿的這把長刀。

現在朱英自然沒有了自己動刀的可能,因此就把這刀一直放至於坤寧宮裡擺放。

“令旨給你,本宮的刀也給你,若是半年後你還不能讓本宮滿意,便就以此刀自刎吧。”

朱英看着手中的刀,想起了曾經的一些事情,微微的感嘆過後,就把此刀丟於宋忠。

宋忠雙手穩穩接住刀身,恭聲道:“請殿下放心,臣一定能完成殿下所交代之事。”

朱英點點頭,揮手讓其退下。

這就相當於軍令狀了,但朱英也只能先把宋忠的後路給斷了。

茹瑺身爲兵部尚書,可謂是站在皇權之下第一隊列,而他自己卻沒有辦法去處理這件事,反而是要跟朱英來說。

可見裡面牽扯的人,是有多麼的錯綜複雜。

說得不好聽一些,怕一些皇室成員,都牽扯到了裡面。

錦衣衛是情報部門,向來是皇帝直屬,然而地方錦衣衛遠離京師,在管束上,相對來說要鬆散一些。

其實這些事情,蔣𤩽知道,宋忠也知道,但他們不能說。

茹瑺要說,是因爲這個雷埋得太大,一旦炸開,首當其衝的就是他兵部。

老朱立國之後,一直致力於文官的抓貪,抓腐。

而朱英,則是針對於軍隊的腐敗。

有道是貪心不足蛇吞象,爲了錢財,許多人根本不會在乎這麼多,只要能有錢賺就行了。

就像是當年的郭桓案一樣,宋忠這一去,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

暹羅半島。

雖然已經是到了冬季,但南洋這邊反而更加舒服,也沒有了往日的炎熱,多了幾分涼爽的感覺。

如今在暹羅半島上,藍玉已經聚集了三十萬大軍,就等着季風到來。

“涼國公,也不知道天竺那邊是個什麼情況。”

曹震看着大海,不由是開口問道。

藍玉卻不怎麼在意:“能是什麼情況,聽李景隆那小子說,天竺也就那個樣子,士兵戰力垮得很。”

“再者我等有三十萬大軍,天下何處不能戰之。”

“太孫也說了,天竺是一定要打下來,以後要跟南洋這邊一樣,當咱們大明的後花園。”

“據說天竺物產豐富,極爲富庶,可是個好去處。”

聽到藍玉這麼說,曹震也不好說什麼了。

其實曹震這樣的情況也很正常,因爲完全沒有接觸過的關係,完全是兩眼一抹黑,所以纔會有些擔心。

“暹羅跟真臘的那些士兵,最近表現可好。”藍玉順口問了一句。

曹震回道:“涼國公放心,這些士兵大多數也只是普通人,他們先前連飽飯都不怎麼常吃到。”

“現在跟着我們大明,除了操練辛苦一些,但每日都能吃上飽飯,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藍玉點點頭。

對於暹羅和真臘士兵,他還是比較看重,因爲三十萬大軍暹羅和真臘分別有十萬。

不僅僅是現在的二十萬兵。 藍玉很清楚,朝廷那邊暫且來說,是不會再給他增派兵力了,但卻給了他練兵的權力。

也就是說,藍玉可以在暹羅和真臘地區進行徵兵,然後進行操練。

雖然藍玉沒有去過天竺,但不管從簡單的地圖,還是瞭解到的一些消息可以知道,天竺是有許多個王朝同時存在,並且疆域也很遼闊的地方。

三十萬兵打一國問題不大,可一直打下去,問題就大了。

而現在,大部分的軍隊後勤,也是由南洋這邊來負責,朝廷主要負責是在軍備和火器上面。

當攻入天竺地區的時候,那麼暹羅和真臘,就相當於藍玉的後勤方了。

“風!風!大風!!!”

突然,軍營裡傳到了大的呼喊聲,而藍玉這邊,也感受到了大風的吹拂。

這是季風,也是能夠帶動寶船的大風。

只有在這樣大風的吹動下,才能給寶船風帆提供足夠的動力航行。

萬事俱備,東風已至。

藍玉再不遲疑,立即整頓軍隊,開動寶船,前往天竺。

——

吐蕃。

歷經三月,傅友德率領大軍,幾乎把整個吐蕃給橫推了。

征戰吐蕃的戰局,比傅友德想象的還要順利。

現在的吐蕃早已經不是唐朝時期的強大王朝了。

吐蕃王朝崩潰,分裂爲了大大小小的諸多政權,主要有拉薩王系、阿里王系、亞澤王系和雅隆覺阿王系。

四大王系內部又不斷分化,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割據政權。

如阿里王系又分出了拉達克王國、普蘭和古格王國。

吐蕃東部地區,則更加混亂,這裡“族種分散,大者數千家,小者百十家,無復統一”。

北宋時期,青海一帶曾經建立了唃廝囉政權,但是時間也比較短暫。

在長期的分裂狀態下,整個青藏高原形成了三部分,分別是烏思藏,康巴和安多。

烏思藏又分爲了前藏、後藏和阿里三部分。

大明的烏斯藏都指揮司,其實並不在如今意義上的烏斯藏地區,反而是北部接近西域的邊境。

名義上,烏斯藏都指揮使,管轄整個烏斯藏地區。

傅友德領軍要打的,就是烏斯藏前藏,阿里。

前藏就是拉薩和山南地區,阿里則是藏北高原上。

這兩個地方,也是最麻煩的地方,高原反應最強烈的地方。

傅友德之所以能在三月內橫推吐蕃,最關鍵的點不在於用兵,而在於用人。

他利用各大政權之間的關係,將前藏和阿里地區的吐蕃政權,全部給孤立了起來,在許諾了一些好處之後,這些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吐蕃人,自行組織了兵力,幫助傅友德橫推。

其實能夠這麼順利,傅友德還需要感謝一下帖木兒。

前些年帖木兒侵犯打下和吐蕃接壤的德里蘇丹國,從而進入到吐蕃境內燒殺搶掠,把整個吐蕃境內搞得是支離破碎。

而當時投靠了帖木兒勢力的,就是前藏和阿里地區。

然後草原被平定,帖木兒退走吐蕃,在草原遺留的軍隊現在也基本上被清除。

因此太多的吐蕃土司完全不敢跟大明對着搞。

現在的吐蕃挺貧困的,他們很難再進行一次戰爭,即便是那些貴族,也要爲日常的飯食進行擔憂。

這纔是傅友德能夠順利的原因。

當然,這跟明軍的強大,也是分不開干係。

不過平定吐蕃後,傅友德的任務並不算結束,接下來,他還需要配合烏斯藏都指揮使裡,那些德里蘇丹國的禁衛軍,反攻德里蘇丹國,復辟圖格魯克王朝。

——

撒馬爾罕。

帖木兒對大明的佈局幾乎全部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嚐到這樣大敗的帖木兒非常憤怒,但是憤怒並不能解決問題。

帖木兒開始逐漸清楚,現在的大明是他很難招惹的存在。

尤其距離遙遠的關係,誰發動遠征,誰就吃虧。

所以帖木兒再次把目光放向了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已經被帖木兒生擒,但這並不代表奧斯曼帝國的覆滅。

因爲巴耶塞特被俘虜得太突然,這就導致他並沒有定下王位的繼承人,他的四個兒子,開始了對王位爭奪的戰爭。

其實現在的巴耶塞特還沒有被帖木兒處死,只是作爲俘虜,一直關押在撒馬爾罕。

帖木兒也不可能把他給放出來。

因爲爭奪王位的關係,奧斯曼帝國曾經征服的西色雷斯、馬其頓、索菲亞、薩洛尼卡和整個希臘北部這些地區,紛紛開始起義,宣佈對奧斯曼帝國的脫離。

包括稱臣納貢的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

可以說因爲巴耶塞特的關係,現在整個奧斯曼帝國已經是四分五裂的狀態了。

原本歷史上,帖木兒正在想辦法去進攻大明,這也就給奧斯曼帝國留了喘息的機會。

然後帖木兒又病死在了東征的道路上,強大不可一世的帖木兒帝國,也變成了現在奧斯曼帝國的模樣。

但是現在帖木兒沒敢再御駕東征大明,因此他只能再度打起了奧斯曼帝國的主意。

這次帖木兒集結了十五萬大軍,再度開啓西征。

面對帖木兒的軍隊,尤其是連他們國王都被俘虜了的情況下,奧斯曼帝國的士兵天生就有一種對帖木兒士兵的恐懼感。

這個時期的帖木兒帝國,可以說是最爲強盛的時期,哪怕是朱英,都只能是從海上,陸地上,施行緩慢的夾擊進軍,而這些土耳其人,又怎麼能夠抵抗。

只是在戰爭初期,整個戰局就已經是呈現了一邊倒的情況。

和大明作戰後,帖木兒更加重視了對火器的開發和運用,現在的帖木兒騎兵,可不是曾經只知道射箭的野蠻人。

他們有着強大的火炮,火銃,訓練有素的騎兵和步兵軍團。

曾經在大明屢戰屢敗,幾乎都要把自己信心都給打沒了的卡貝斯特,現在終於是在對奧斯曼帝國的征戰中,再度找回了丟失的信心。

“不是我太弱,而是大明太強大。”

想起在大明疆域裡的一些過往,再對比現在的情況,卡貝斯特心中感嘆。

他再也不想去跟大明對戰了,那真是一段痛苦又折磨的回憶。

第224章:羣英商會的特殊服務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456章:朱元璋對沐家的信任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245章:騎虎難下的姚廣孝第602章:朱棣的女兒們第802章 進攻帖木兒的方法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755章 火車頭問世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七十章:改日第590章:穩進平推安南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318章:跟着去海外的臥底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156章:聽說,你想見我(除夕快樂,求月票)第344章:朱元璋的英明第566章:成了困獸的朱棣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獨(年底求月票)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692章:爲大明賀!第553章:大明的降維打擊第645章:大明要謀取拜占庭帝國?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590章:穩進平推安南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797章 教化海外第241章:咱大孫還好生生的活着!第237章:最喜歡摸魚的朱英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三十二章:朱元璋靈機一動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179章:藍玉求情第419章:藍玉的震驚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434章:手段第779章 把機會留給年輕人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286章 :被動提前的閱兵彩排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435章:肉爛在鍋裡第656章:干預真臘暹羅的戰爭第364章:大明大典第257章:給大孫賜座第259章:太孫印璽第十七章:朱棣密謀第807章 先平高麗,再滅倭國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518章:出海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247章:安南初動第187章:朱英演武,被震撼到的老爺子第366章:皇家家宴第111章:奉天承運皇帝第779章 把機會留給年輕人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第561章:草原上的征伐第447章:羣雄割據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402章:朱棣的手段第747章 那我能跟着一起去嗎第237章:最喜歡摸魚的朱英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第105章:紅顏禍水(求訂閱求月票)第439章:倭商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47章:扯虎皮的趙秀才第481章:是到了給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了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六十五章:朱元璋的驚訝第785章 蒙古聯合衝擊呼倫貝爾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669章:劉勝下線第232章:大哥不好,小姨被人劫走了!第143章:寧王歸心
第224章:羣英商會的特殊服務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456章:朱元璋對沐家的信任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245章:騎虎難下的姚廣孝第602章:朱棣的女兒們第802章 進攻帖木兒的方法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755章 火車頭問世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七十章:改日第590章:穩進平推安南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318章:跟着去海外的臥底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156章:聽說,你想見我(除夕快樂,求月票)第344章:朱元璋的英明第566章:成了困獸的朱棣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獨(年底求月票)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692章:爲大明賀!第553章:大明的降維打擊第645章:大明要謀取拜占庭帝國?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590章:穩進平推安南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797章 教化海外第241章:咱大孫還好生生的活着!第237章:最喜歡摸魚的朱英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三十二章:朱元璋靈機一動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179章:藍玉求情第419章:藍玉的震驚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434章:手段第779章 把機會留給年輕人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286章 :被動提前的閱兵彩排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435章:肉爛在鍋裡第656章:干預真臘暹羅的戰爭第364章:大明大典第257章:給大孫賜座第259章:太孫印璽第十七章:朱棣密謀第807章 先平高麗,再滅倭國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518章:出海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247章:安南初動第187章:朱英演武,被震撼到的老爺子第366章:皇家家宴第111章:奉天承運皇帝第779章 把機會留給年輕人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第561章:草原上的征伐第447章:羣雄割據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402章:朱棣的手段第747章 那我能跟着一起去嗎第237章:最喜歡摸魚的朱英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第105章:紅顏禍水(求訂閱求月票)第439章:倭商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47章:扯虎皮的趙秀才第481章:是到了給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了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六十五章:朱元璋的驚訝第785章 蒙古聯合衝擊呼倫貝爾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669章:劉勝下線第232章:大哥不好,小姨被人劫走了!第143章:寧王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