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

朱慈炅緩緩掃視着在座的諸位將領,一個個熟悉的面孔出現在他眼中,一幕幕電影和電視情節在他腦海閃過,在座有一大半都是名垂青史的名將,但是在歷史上,在崇禎朝,他們的結局幾乎都很悲慘。

像盧象升、孫傳庭、曹文詔、滿桂、馬祥麟、秦拱明等都是力戰而亡,以身殉國;

孫承宗更是以七十五歲高齡率家人抵禦清軍,城破後自縊身亡,不屈而死;

遺憾終老的秦良玉或許算是他們中間運氣最好的了,但是那麼多親人爲國捐軀,她內心的悲痛或許生不如死吧;

至於洪承疇、吳三桂和左良玉,他們那名聲,還不如直接戰死的好!

當然,歷史已經被他改寫了,這些人現在都是手握重兵的高級將領,悲慘的命運已經離他們遠去,而且今天就是要商議怎麼收拾皇太極這個在歷史上帶給他們傷痛、屈辱甚至是恥辱的宿命之敵。

想到皇太極,朱慈炅只感覺一股戾氣直衝腦海,他不由雙手按住往桌面上一按,蹭的一下站起來,朗聲道:”諸位......。“

他剛開口,’唰‘的一聲,所有將領全部筆挺的站起來,皇上都站起來了,誰還敢坐着啊!

朱慈炅點了點頭,繼續朗聲道:”大家都知道,建奴一直是大明的心腹之患,上次在遼東讓他們給跑了,皇太極在蒙古草原修養了幾年又開始頻繁劫掠大明邊境,想引朕前往草原與之決戰。朕知道,他是想重現薩爾滸之戰和土木堡之變的奇蹟,在薩爾滸之戰和土木堡之變前,建奴的後金和蒙古的瓦刺國力都與大明相去甚遠,但最後他們都利用大明的指揮失誤獲得了勝利,朕自然不會犯那樣的錯誤,這次招大家來就是要商討一個詳細的攻略,以確保萬無一失。“

在場的將領都面露讚許之色,如果一受刺激就盲目出兵十有**會導致敗績,謀定而後動方是取勝之道。

朱慈炅緊接着取出一根長長的白蠟杆,指着桌子中間的沙盤模型介紹道:”這是朕讓錦衣衛密探查探出的漠南蒙古地形圖,現在建奴和蒙古諸部主要集中在察哈爾、科爾沁和海拉爾,察哈爾草原是滿清的汗庭所在,大約有十萬建奴騎兵和十萬蒙古騎兵,而科爾沁和海拉爾則以蒙古諸部爲主,大約都有五萬建奴騎兵和十萬蒙古騎兵,也就是說建奴現在擁有騎兵五十萬!“

沒看到沙盤模型以前朱慈炅一直以爲蒙古草原整個就是一塊大平原,一馬平川,一望無際,看到沙盤模型之後他才知道,他錯了,而且錯的很離譜,漠南蒙古大都是高低起伏的荒漠,只有少數盆地中才有大草原。最大的三個草原察哈爾、科爾沁和海拉爾面積都有數萬平方公里,另外還有十來個數千平方公里的中等草原,而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荒漠和戈壁。

對於怎麼進攻朱慈炅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他指着沙盤模型繼續道:”朕現在有個初步的攻略,那就是兵分三路,直接進攻三個大草原,一舉滅掉建奴。

由朕親率禁衛軍第一軍團、禁衛軍第二軍團、秦軍和定遼軍總共四十萬人馬爲南路,從京城出發,進攻察哈爾草原;

由盧象升率天雄軍、邊防軍第一軍團和武威軍總共三十萬人馬爲東路,從北大營移師海州城,進攻科爾沁草原;

由孫承宗率關寧軍、遼東軍和東江軍總共三十萬人馬爲北路,從關寧城出發,進攻海拉爾草原;

皇太極想玩各個擊破,朕就讓他一個都擊不破,以大明正規軍團的戰力,三十萬人馬抱團前進,他就是將五十萬騎兵全部集結起來攻擊一路都沒用。

至於防守方面,洪承疇仍舊率陝西預備兵團鎮守榆林、甘肅、寧夏一線;

左良玉仍舊率山西預備兵團鎮守山西、宣府、大同一線;

另外調北洋水師五萬精兵協同錦衣衛鎮守京城;

調北海艦隊五萬精兵鎮守東大營;

調吳三桂的河南預備兵團與祖大壽的東瀛第一兵團鎮守北大營;

至於遼東則由馬祥麟的邊防軍第二軍團和尤世威的朝鮮軍團鎮守;

大概就是這樣了,好了,大家都坐下吧,好好想想,看朕的攻略有什麼問題沒。“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朱慈炅都說的口乾舌燥了,他直接把白蠟杆往桌子上一放,一屁股坐下去,端起茶杯使勁灌了幾口。

一衆將領都盯着沙盤模型緩緩坐下去,面色凝重的皺眉苦思起來。

要知道大明陸軍總共才十三個軍團,除去遠赴南洋的遠征軍第一軍團和遠征軍第二軍團,大明本土就剩下十一個軍團了,皇上這次一口氣都派上去十個,連防守都要調用預備軍團、水師精銳甚至是藩屬國的軍團,皇上這是要傾大明舉國之力與建奴一決雌雄啊!

朱慈炅見大家神色都這麼凝重,知道他們都是被他舉全國之力與皇太極一決雌雄的舉動給嚇到了,他不由解釋道:”朕仔細研究過歷朝歷代中原王朝北伐草原遊牧部落的戰鬥,其中最成功的當屬漢武帝時的冠軍侯霍去病北征匈奴,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的衛國公李靖平定突厥和本朝太祖時期的北征蒙元。

可惜大漢兵力有限,霍去病只能憑藉個人勇武,追得匈奴遠遁,未能盡全功;

大唐雖然滅了東突厥,但並沒有對漠南地區進行有效控制,以致後面回訖崛起,佔領的疆域甚至比大唐還大;

太祖皇帝雄才大略,歷經八次北伐終於鎮服蒙元諸部,但是,朕沒有太祖那麼多時間啊,要知道太祖北伐可是前後用了二十多年。

那時候歐陸諸國還沒有崛起,大明是唯一的天朝上國,倒不用在乎那點時間,但是現在歐陸諸國已經開始滿世界到處殖民了,如果聽之任之他們必然會強大至大明都無法對抗的地步,如果真到那時候,大明危矣。

所以,朕要集中所有兵力,一舉滅掉建奴,並將漠南地區劃入大明版圖,屯兵駐守以解後顧之憂,全力去面對歐陸列強!“

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章 閹黨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
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章 閹黨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