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天啓新貴(四)
劉時敏有些焦急的看着坐在亭中“聊天”的天啓帝和張振嶽,到不是他有什麼急事要稟報。事實上隨着魏忠賢的崛起,需要皇上處理的政務本身不多。至於安全問題,張振嶽在面聖之前,其背景就已經被錦衣衛調查的一清二楚。包括在覺華島有一個叫布木布泰的蒙古科爾沁部落的貴女懷上了張振嶽的孩子這等隱秘之事都被錦衣衛直呈御前了。加上張振嶽隨行的蕭嚴等人都在會館爲錦衣衛嚴密監視,所以張振嶽弒君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真正讓劉時敏有些擔心的是天啓帝那本不康健的身體。
“咳咳”天啓帝終於覺得累了,張振嶽已經把他挽救大明的想法說完了。天啓帝卻不知道該如何作答,他想了想擺擺手道:“今日就到這裡了,你下去吧!”
張振嶽躬身口呼萬歲後,背身走路退了十步之遙才轉身,劉時敏看到這裡才連忙推了推王體乾:“陛見完了,王公公。”
這接下來自然是王體乾帶着一干太監護着皇上回宮休息,而劉時敏依舊負責送張振嶽出宮。
“張將軍前途無限啊,咱家在這大內當值這麼多年,還是頭一回見着皇上在御花園召見大臣。”見識了皇上和張振嶽的談話場面。劉時敏對張振嶽的語氣自然是客氣了許多。
而張振嶽現在卻是一頭霧水,雖然來自後世,而且自認是見多識廣。可是剛纔自己冒着巨大的政治風險把自認可以挽救大明的想法向天啓帝和盤托出後,天啓帝卻是良久不語。
唯一讓張振嶽安心的就是天啓帝開口讓自己退下前還交代了一句,方纔所言不得入他人耳。這個意思就很明確了,張振嶽起碼不用擔心被滅口了。
劉時敏是個人精,雖然他不知道皇上跟眼前這個年輕的將軍說了什麼,但是在他看來,這個將軍將來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千萬別以爲太監因爲集體缺少了一個玩意就同病相憐,抱成一團。在唐代或許還有可能,在明代絕無可能。是人,無論是男是女,或是不男不女,都有拼命向上爬的慾望。踩在別人的頭上,一覽衆山小纔是快意的人生。所以劉時敏有劉時敏的想法,這也是爲什麼魏忠賢百般拉攏,他都不肯上船的原因。
知道汪直、劉謹這些昔日著名大太監典故的劉時敏心裡跟明鏡似得,這年頭上船容易下船難,所以他不但不會上魏忠賢的船,相反,他還盼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取魏忠賢而代之了。
可要取代魏忠賢可不光是靠皇上的寵信就能做到的,不然爲什麼在朝中風光的是魏忠賢而不是王體乾呢?關鍵還得在外朝有人!別的不說,魏忠賢就有顧秉謙之流撐着,不然他如何能和東林黨鬥,光是一個百官集體申請辭職,皇帝就得殺魏忠賢以平百官。
劉時敏想來想去,自己缺得就是外朝沒人。可這人也不能隨便找一個就頂數啊,這朝中的大臣哪個是沒有背景的?哪個又是好拉攏的?
天可憐見,張振嶽的案卷劉時敏是看過的。這小子是個典型的三有加三無啊,所謂三有,自然是有功績有能力且有實力。所謂三無則是劉時敏一直期待的,無根基無靠山無派系。
可要讓此人爲己所用,該如何施展手段呢?
你把一件事情反覆做之後,你就變成了專家。那麼如果一件事情第一次做,你是什麼呢?答案顯而易見,菜鳥!
劉時敏就是一隻菜鳥,一直想收攏心腹,卻一直沒行動過的他突然發現現在的情況居然有些棘手了。眼前這個張振嶽畢竟是朝廷的正三品參將,不是皇宮裡負責打掃衛生的小宦官,該怎麼說了?
正愁着了,張振嶽就把枕頭給劉時敏送過來了。其實入京以來,張振嶽是步步小心。自家事自家知,自己表面上看起來,是朝廷的正三品參將,功勳赫赫,又和四大公侯世家在覺華島的買賣上有了合作關係。可這些全是假象,從文官角度來說,張振嶽沒有座師,沒有鄉黨,更沒有結社勢力幫襯。從武官的角度來說,張振嶽沒有將門世系出身,沒有國公府的家將背景,也是個沒有半點資歷的人。也就是張振嶽了,翻遍明代史書,如張振嶽這般居然能爬到參將的,屈指可數。所以張振嶽也很清楚,目前階段的自己看似風光,實際上卻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是難以長久的。
在張振嶽看來,自己最需要的嚴格來說還不是什麼大人物,熟悉後世政治的他很清楚,大人物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在事情危急的時刻,毫不猶豫的拋棄小人物。而是一個能在皇上跟前替自己說話,時能給自己提供準確信息的人。也就是說這個人既要位置關鍵,比如說皇帝身邊的太監。還不能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大人物,畢竟自己堂堂七尺男兒做一個宦官的附庸就不美了。別人怎麼看沒關係,實質不是這樣就夠了。
想到這裡張振嶽主動朝劉時敏道:“劉公公,這京裡張某實在沒什麼熟人朋友的,若是劉公公看得起張某,願意提點張某失措之處,張某定然感激不盡。”
同這話正合了劉時敏的心意,他暗喜道:“那裡的話兒,張將軍年輕有爲,咱家卻是個刑餘之人,到是真真的怕將軍嫌棄咱家是真。”
張振嶽微微笑道:“劉公公是皇上跟前得用之人,何來此言啊!張某交朋友貴在交心,以後在京裡還盼着劉公公搭把手了。”
劉時敏還是謙虛了幾句,然後表示:“既然如此,我們就結個忘年交吧,咱家今年四十有六,虛長明德二十來歲,就添居義兄的位置了。”
張振嶽自然沒有這個時代清流的傲氣,對於和太監交往也沒什麼太多的牴觸情緒,立刻拱手道:“這個自然,不知道劉公公今日何時落值?咱們尋個地方吃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