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強遷(求支持,求月票)

“米脂婆姨綏德漢”,但凡是陝西人,大都知道這麼一句話,按《米脂縣誌》記載:三國時的天下美人貂蟬是米脂人。不過真正讓米脂聞名天下的,恐怕還是崇禎年間的李闖。

對於大明,李自成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正是他入了京師,逼得烈皇帝殉國,他也應要對滿清入關負責,爲億萬同胞的慘死負責。

興乾七年四月初九,一隊騎兵闖入了米脂縣,在縣城城門外,縣丞和當地的士紳跪迎着來這些騎兵,這也意味着米脂重歸了大明。

幾天後,吏部派遣的縣令和衙暑官員抵達了米脂,米脂的百姓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至少,沒有他們想象中的報復。不過就在他們鬆下一口氣的時候,官府下達了一個官命。

本着由皇帝陛下欽定的移民法規第一步,是首先移出的陝西境內的外鄉人。儘管陝西經歷了崇禎大旱,經歷過幾年不雨的災荒,上百萬人成了流寇,數百萬人死於災荒,但是,這十幾年,這裡還算是風調雨順,地廣人稀,倒也吸引了不少從山西等地過來的百姓,這些外地人少說也有數萬人。這些人,有的雖然已在此安門落戶,娶妻生子,他們經過的十幾年艱辛,省吃儉用的,也許置辦了少許田產,過上了還算湊和的日子。但也有一些外鄉人仍然過着居無定所,不得不沿街乞討爲生,當然這些叫花子中,還有不少本地人。

當地方官府張貼出《遷民告示》後,那些已經落戶的百姓,或許對這裡還有些留戀,有些難以割捨,但是後者卻顯得歡喜歡非常,尤其是當他們弄清楚朝廷是要賞地給他們,讓他們到異地種田過日子後,從此可以好生過日子時,倒也沒有什麼猶豫,畢竟,對他們來說,去那都是去。

而且,官府還在告示上許諾,每個人都還可以領取到一些盤纏,如此何樂而不爲?所以,這部分也費不了多少口舌,說走便走了。至於後一部分叫花子們,那簡直就是天上掉繡球的大好事,儘管他們中一些人過慣了不勞而獲的日子,可官命難違,對於這些人他們不願意走的,都是由巡捕、兵卒直接拿下,然後送上移民的隊伍。

自打移民告示貼出後,這陝西各地縣衙的衙門前就設了兩張案桌,委派了四五名衙役,專門爲這些人辦理移民事宜。按朝廷移民法規:每丁可領銀元券十元。這些錢足夠他們在路上的開支,還可以置辦些新衣服新被褥,當然還有路上的食宿舍開支,其實,這塊的開支並不大,畢竟,對於移民,官府已經有了計劃,在沿途會向他們提供食物,等到了潼關,會讓他們坐上火車,然後再上船前往東北。

當然,除了這些外鄉人、乞丐之外,還有無地、少地的百姓也在這一行列中,只不過與前者必須遷移不同,後者是本着自願的原則。從遷民告示貼那一天起,各地官府,每天都有人去辦理移民事宜。

在米脂也是同樣,不過人數並不多,這幾天,每天也不過只有十幾二人,其中不少都是扶老攜幼,拖兒帶女的,挑着挑子帶着行李,三五成羣地來到縣衙門前,他們大都是副貧窮潦倒的樣子。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本就是逃難到了這,現只是換個地逃難而已,更何況官府還說過,到地方不但有田,而且有牛。

見一個衣衫滿是補丁的漢子走過來,案後的吏員便問道。

“你是何方人氏?”

這漢子連忙唯唯喏喏答道。

“回官爺話:小人是山西運城人,二十幾年前爲躲避戰亂,逃到這裡來。”

下一個,可能就是河南人。至於到底是不是官府也沒有追究,當年李闖在河南、山西裹脅了幾十萬百姓爲兵,其中不少人都散落在陝西各地,如果不是官府的佈告,他們會在這裡的娶妻生子、落地生根,最終,他們子孫後代會成爲陝西人。

只不過,現在,他們的命運發生了變化。

吏員看了他一眼,在問清了他家幾口人後,便在花名冊上將對方的姓名、是男是女、年齡生辰、家鄉籍貫,一一記個上,並且在姓名下面按個手押,然後說道。

“拿,這是你的移民券,即刻動身返回,不得有誤,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潼關,然後到了那,會有官府統一安置,等到了移居地,官府會指給你土地,發放農具,沒了這個移民券,出了潼關,就會被當成乞丐,被流放到海外服苦役,知道嗎?”

這邊的漢子趕緊答道。

“知道,知道,草民知道了!”

即便如此,還沒有結束,還要在他們手背上蓋上一枚藍色的印戳,上有一個“移”字,他們接下來沿途吃飯,都要憑這個印,打完印之後,纔可以到第二張案桌前領取銀元券。

這一切辦完之後,這些人就可以扶老攜地上路了,不到兩個月,陝西各地,就打發了足足十八萬四千多口外鄉人和乞丐,他們到底是怎麼來的陝西,到底是當年從的匪,還真的是逃得難?沒有人去追究,他們大多是來自河南、山東以及湖廣,甚至還有南直隸等地。

沒有人在意他們的出身,反正對於官府來說,這些百姓的遷出,意味着東北就多了近二十萬百姓,至於這些歡喜着離開陝西的百姓來說,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要去東北,他們甚至還以爲朝廷會把他們安置中原,甚至想象着回到家鄉。

官府沒有太多的解釋,百姓們也有這樣的誤會,但是於大局無妨,即便是等到他們反應過來,恐怕也是爲時已晚了。

而對於本地的百姓來說,一下打發了這麼多外地人“返回原籍”,這陝西各地的百姓倒挺高興的,畢竟外地人佔的地可都是他們的地,這些外地人走了,那他們留下的來的地,可不就是本地人的了?

而對於本地的百姓來說,他們壓根就不知道,這移民的序幕不過只是剛剛拉來,但是剛回到大明治下的他們,仍然如實的配合着官府重新登記戶籍,而每每登記戶籍的時候,巡捕都會提醒他們,現在大明已經不徵丁銀,所以沒有必須藏匿人丁!爲了讓他們放心,甚至還讓村裡識字的秀才,把當年關內張貼的皇榜重新貼出來告知百姓,讓他們放心的登計戶口。

到了七月,就在百姓們已經適應了大明的統治,重新蓄髮並且開始在那裡對來年充滿憧憬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所謂的“登計”法這只是爲了進一步移民作準備罷報。

七月末,一紙公文從西安下到了各縣,米脂縣同樣也不例外,

官府的告示一貼出來,往日曾是那麼熱鬧繁華的洪洞大街上,一下子變得冷冷清清,百姓們都躲到了家中,他們的臉上盡是不可思議的模樣。

這是怎麼了?

不是說只移外地人,還有無地和地少的人嗎?

怎麼現在,所有人都在要遷出去?

百姓們試圖用關門來躲避這一樣,但是那些個巡捕們卻敲鑼打鼓,走街串巷,挨門挨戶地督促着。

“朝廷有旨,陝西土地經過千年開墾,地力已經耗盡,即便是豐年,所收也不過勉強餬口,皇帝陛下開恩……遷陝西百姓於異地,分賞土地、發給農具、耕牛,每人發銀元券十元,三年不納田賦,既利國又利民……”

可是任巡捕衙役們怎麼吆喝,就是沒人理會,不到迫不得已,誰又願意背井離鄉。着實之下,那些留用的衙役立即急了,只好搬出移民法規。

“按照朝廷移民法規,移民不絕人嗣,兩丁之家留其一,兩口以上,無論多少,只留一丁!該遷的一個不饒,想躲也躲不過,想逃也逃不了。有不從者,流徒千里!”

隨着衙役們敲鑼打鼓的吆喊聲的到來,人們趕緊關門閉戶,一家老小都躲藏起來,大街小巷裡霎時間變得空無一人,似乎他們覺得,這樣關起門來的,就能夠躲過這一切。

“沒事!”

聽到巡檢隊長的報告後,孫玉民這位剛上任幾個月的米脂知縣,只是繼續和縣提刑使下着棋。

“繼續通告各鄉,通告五天之後,再拉上各村的地保,帶上戶口冊子,一戶戶的通知。”

“縣尊已經想好了?”

提刑使下了一子後問道。

“有時候,即便是你我再不願意,也只能這麼做,這移民事關是朝廷的百年大計,不遷,難免,將來又出一個李闖……”

對於朝廷而言,遷民的一個出發點就是爲了避免李闖的再次出現,把百姓從“地狹人少”的地方遷到“地廣人稀”的地方,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饑荒暴發的可能,從而避免再出一個李闖。

“要是百姓反抗怎麼辦?”

“調兵!現在陝西可是有十幾萬大軍在這!”

一切都在計劃之中,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衙役們毫無辦法,只好拉上各村的地保,帶着剛剛登計的戶口冊子,挨家挨戶地敲門。

“喂,開門開門!”

“快開門,再不開就砸了!”

敲了半天,好容易纔有人把門打開。

“啥事呀?”

衙役從地保手裡搶過戶口冊子,嘩啦啦一陣亂翻。

“你家幾口人?”

那人立即嚷嚷道。

“那上面不是寫着嘛,六口。”

衙役便大聲說道。

“奉大明皇帝的聖旨,你家要遷五口,留一口。”

那人一聽就把門猛的一關,然後隔着門嚷訓道。

“要遷你遷去,孫子才遷哪!”

“這是朝廷的王法!”

“說遷就遷,這是那門子王法,這自古以爲,都是皇帝不殺順民,憑啥讓俺們遷!”

“就是,不遷!”

隔壁的院子裡傳來了一陣喊聲。

“不遷,就是死也不遷,要死,也死在咱們米脂!”

瞧見似乎犯了衆怒。衙役就嚷嚷道。

“這些我可管不了那麼多!皇帝有旨意,該遷的必須要遷,想躲也躲不過,想逃也逃不了!現在好說好講的,不遷,等到朝廷派兵來了,可就不像我們鄉里鄉親的這麼好說話了!”

“派兵,你讓他們派啊!當年逼出一個李闖,指不定又逼出一個張闖、趙闖的……”

衙役被門後的人這麼一懟,立即變成了啞巴,就在這個時候,他看到兩名巡捕走了過來。

“剛纔是誰說的,要出張闖、趙闖的……”

“李爺、李爺,沒,沒……”

被那人用眼睛一瞪,衙役便指着門說道。

“是這家。”

那巡捕又去敲了下這家的門,然後說道。

“開門!我是縣裡的巡捕!”

怎麼叫也叫不開,那巡捕倒也不客氣,直接拿着戶口冊說道。

“張田豐,你煽動牴觸朝廷移民令,現根據相應法令,全家三族內率強行遷移!”

“官爺,俺沒、沒有……”

那門後的話音還沒落,巡捕就冷着臉說道。

“撞開!”

甚至都不等的衙役找來木樑撞門,那門就已經被門後的百姓打開了,院子跪了一地的百姓,領頭的更是連連磕頭道。

“官爺,官爺,俺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作亂啊,俺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實在是不能遷啊……”

一邊說,一邊磕頭道。

“官爺開恩,官爺開恩啊……”

那巡捕面無表情的盯着他,然後冷聲說道。

“給我站起來,你現在有一個時辰的時間收拾行李,一個時辰後,這房子……扒了!”

一聲“扒了”,讓張田豐的臉色猛然一變,面色煞白的他,喃喃道。

“咋,咋能這樣,咋能這樣……”

在他的喃語聲中,院子裡的婦孺哭成了一片,他們都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不過只是說了一句話,換來的就是這樣的結果。

“還有左右鄰居,一併全遷了,給他們一個時辰的時間收拾行李,要是有人敢不從!”

臉色冰冷的巡捕瞧着這一院子的百姓,然後冷冷的說道。

“直接綁了,他們移也得移,不移也得移!墨墨跡跡的,這樣要辦到什麼時候!”

第87章 靈丹妙藥(第一更,求支持)第180章 全勝第626章 老同學第615章 胡雪巖第121章 何地(第一更,求月票)第260章 觀察(第二更,求月票)第468章 決心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8章 西安事(求支持,求月票)第262章 爆炸(求支持,求月票)第143章 使館(第一更,求支持)第199章 女子大學(第一更,求支持)第556章 突如其來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2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66章 練兵場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3章 領航(第二更,求月票)第416章 喪氣話(求月票,求支持)第215章 變化(第一更,求月票)第33章 心動 (第二更,求支持)第5章 稅源(求支持,求月票)第84章 世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41章 功高蓋主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0章 試探(求支持,求月票)第489章 英倫落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90章 考慮(第二更,求支持)第53章 船廠(第三更,求月票)第24章 衆人百相(第二更,求支持)第230章 情與法(求支持,求月票)第221章 體驗(求支持,求月票)第629章 暴行第359章 君臣(求支持,求月票)第423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40章 未來(第三更,求支持)第338章 兩面(第一更,求支持)第342章 無路(第一更,求支持)第450章第195章 遣明使(第一更,求支持)第228章 征途(第一更,求月票)第154章 心思各異(第二更,求訂閱)第557章 獵物 (新書求支持)第261章 案件 (求支持,求月票)第338章 投親(第一更,求月票)第143章 少司馬的浮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27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47章 讀錯書(第二更,求支持)第494章 夢中警(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0章 忠貞營(第二更,求支持)第27章 基礎(第一更,求支持)第656章 從核平到和平第231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2章 焚城(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227章 選擇(求支持,求月票)第53章 虛名(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164章 貢女(第一更,求支持)第221章 線膛(第一更,求月票)第205章 陳永華(第一更,求月票)第404章 皇帝與大臣(求月票,求支持)第195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42章 故人相見(第二更,求支持)第510章 最偉大的發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46章 合流(下)(求支持,求月票)第340章 鴨綠江(第一更求月票)第346章 不服老(第一更,求月票)第234章 熱的血(第一更,求月票)第466章 鷹旗下 (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7章 阿哥與洋人(第一更,求月票)第151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37章 記錄(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5章 深談(求月票,求支持)第366章 異邦(第一更,求月票)第230章 情與法(求支持,求月票)第480章 號角(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92章 江戶(第二更,求支持)第8章 滄州(第二更,求支持)第45章 草原(第一更,求支持)第594章 明白(……爲你的家人祈禱!)第147章 爭論(第二更,求月票)第130章 殺虜(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25章 公器私用第585章 農村包圍城市(祝大家平安健康)第219章 工廠(第一更,求月票)第510章 最偉大的發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35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588章 沙漠(祝大家平安健康)第305章 說客(第一更,求月票)第69章 獻寶(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65章 雙頭鷹(新書發佈,求收藏,求推薦)第131章 貿易(第一更,求月票)第575章 雞蛋碰石頭第64章 本心(第二更,求支持)第603章 驚變第334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608章 特效藥第120章 私心(第二更,求月票)第217章 壯丁(求月票,求支持)第42章 曬鹽(第三更,求月票)第113章 師徒(第一更,求月票)第257章 內動力(求月票)第354章 北伐(第一更,求月票)第79章 地獄(第二更,求月票)第239章 歸化民(求支持,求月票)
第87章 靈丹妙藥(第一更,求支持)第180章 全勝第626章 老同學第615章 胡雪巖第121章 何地(第一更,求月票)第260章 觀察(第二更,求月票)第468章 決心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8章 西安事(求支持,求月票)第262章 爆炸(求支持,求月票)第143章 使館(第一更,求支持)第199章 女子大學(第一更,求支持)第556章 突如其來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2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66章 練兵場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3章 領航(第二更,求月票)第416章 喪氣話(求月票,求支持)第215章 變化(第一更,求月票)第33章 心動 (第二更,求支持)第5章 稅源(求支持,求月票)第84章 世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41章 功高蓋主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0章 試探(求支持,求月票)第489章 英倫落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90章 考慮(第二更,求支持)第53章 船廠(第三更,求月票)第24章 衆人百相(第二更,求支持)第230章 情與法(求支持,求月票)第221章 體驗(求支持,求月票)第629章 暴行第359章 君臣(求支持,求月票)第423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40章 未來(第三更,求支持)第338章 兩面(第一更,求支持)第342章 無路(第一更,求支持)第450章第195章 遣明使(第一更,求支持)第228章 征途(第一更,求月票)第154章 心思各異(第二更,求訂閱)第557章 獵物 (新書求支持)第261章 案件 (求支持,求月票)第338章 投親(第一更,求月票)第143章 少司馬的浮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27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47章 讀錯書(第二更,求支持)第494章 夢中警(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0章 忠貞營(第二更,求支持)第27章 基礎(第一更,求支持)第656章 從核平到和平第231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2章 焚城(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227章 選擇(求支持,求月票)第53章 虛名(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164章 貢女(第一更,求支持)第221章 線膛(第一更,求月票)第205章 陳永華(第一更,求月票)第404章 皇帝與大臣(求月票,求支持)第195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42章 故人相見(第二更,求支持)第510章 最偉大的發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46章 合流(下)(求支持,求月票)第340章 鴨綠江(第一更求月票)第346章 不服老(第一更,求月票)第234章 熱的血(第一更,求月票)第466章 鷹旗下 (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7章 阿哥與洋人(第一更,求月票)第151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37章 記錄(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5章 深談(求月票,求支持)第366章 異邦(第一更,求月票)第230章 情與法(求支持,求月票)第480章 號角(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92章 江戶(第二更,求支持)第8章 滄州(第二更,求支持)第45章 草原(第一更,求支持)第594章 明白(……爲你的家人祈禱!)第147章 爭論(第二更,求月票)第130章 殺虜(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25章 公器私用第585章 農村包圍城市(祝大家平安健康)第219章 工廠(第一更,求月票)第510章 最偉大的發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35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588章 沙漠(祝大家平安健康)第305章 說客(第一更,求月票)第69章 獻寶(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65章 雙頭鷹(新書發佈,求收藏,求推薦)第131章 貿易(第一更,求月票)第575章 雞蛋碰石頭第64章 本心(第二更,求支持)第603章 驚變第334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608章 特效藥第120章 私心(第二更,求月票)第217章 壯丁(求月票,求支持)第42章 曬鹽(第三更,求月票)第113章 師徒(第一更,求月票)第257章 內動力(求月票)第354章 北伐(第一更,求月票)第79章 地獄(第二更,求月票)第239章 歸化民(求支持,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