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

在大航海時代,每一個從“舊世界”闖入“新世界”的國家,在面對“新世界”的時候,難免的都會帶有各自的特色,如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他們是殖民者是軍事化的。每到一處擊敗原住民之後,他們就要建設據點,然後傳播宗教,至於金銀礦,則是這一過程中的附屬物。

至於荷蘭人與英國人他們則會選擇沿海或島嶼的優良港口,巧取豪奪建立自己的據點設立港口炮臺。然後一邊與土著人進行貿易,一邊積累力量發展自己,最後會逐步的向內陸擴張,最終建立以據點爲依託的殖民地。

而與他們不同的是,相比於陌生人的他們,南洋各國對於大明是熟悉的,甚至是許多國家的宗主國,而且大明也屢屢向土邦重申了宗主權。大明的殖民方式就是藉助宗主權在南洋進行擴張,除了通過租借、購買等方式獲得的沿海據點以及附近的移民之外。一個最重要的經營方式,就是移民們經營的殖民農場。

那些農場是如何建立起來?

在過去的幾年間,有不少有被流放到南洋,他們置身於異域,許多人一開始都是抱以悲觀的態度,等待着局勢的變化。尤其是那些出仕滿清的官員家眷,更是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夠重新回到中原。

不過這些士紳出身的官員親族,在目睹了流放地的荒蕪以及土地的肥沃之後,其中總有一些人,開始嘗試着在南洋購買土地並建立農莊。開始的時候,規模並不大,甚至購地的銀錢,往往也都是他們在京師出仕滿清的親人寄來的。即便是戰爭也沒有阻止雙方在經濟上的聯繫。

雖然最終,他們沒有看到大清國的中興,還是要繼續呆在南洋,永遠回不了江南。然而在失望之餘,他們卻發現當初投資的農莊,已經不再是當初的荒涼,而是一個個與江南並沒有太多區別的田園。

其中一些人心知回鄉無望,紛紛加大投資,大量購買土地。開始時往往都是以種植水稻爲主,到後又開始種植甘蔗等經濟作物。而於農莊中勞作的農民大都是當地土人。

南洋的氣候的地理適合水稻的生長,加之他們帶去了先進的種植技術,使得一片蠻荒的占城、河口等地,開始成爲新的糧倉,產出的糧食、蔗糖遠銷至少江南等地。豐厚的效益都是當初一心想要回江南的人們不曾想到的。

與農業發展相對應的是是勞動力的緊缺。畢竟無地的本地土民不足以滿足農莊的需求。而從中原來的流放犯數量也極爲有限,普通百姓更不鮮少有人願意來這裡做牛做馬的。

幾乎沒有任何疑問,他們無不是入鄉隨俗的選擇了當地盛行的奴隸,勞動力缺口就被從南洋各地獲得的奴隸給填補了。奴隸甚至成爲了農莊經濟的主力。而奴隸貿易,甚至也是各個據點的貿易支柱。

畢竟按《大明律》販賣人口、蓄養奴隸是違法的。可是法律沒規定不能在國土以外的地方進行奴隸交易,而那些地方本就存在有奴隸,而且也有種種奴隸法典保護奴隸主的利益,而大明現在不過只是入鄉隨俗。

但是現在,對於南洋的商人以及農莊主來說,他們的好日子卻面臨着挑戰,也正因如此,作爲商人的呂安纔會趕到中都,試圖弄清楚朝廷的意思。不過來到中都之後,他就發現,當年因爲出了狀元而名揚江南的呂家,現在,早已經被人遺忘了。

呂安的叔叔是順治四年的狀元呂宮,家在常州的呂家,自然不可避免的被流放到了海外,先是被流放到臺灣,後來又分流至南天門。多年的顛沛流離,並沒有讓呂家沉寂,甚至他還憑着叔叔從京城秘匯的2000兩銀子,於四年前買下了一條船,然後從蘇祿國購買奴隸,再運往南天門等地發賣。

短短四年間,便積累了十數萬的家業,並河仙買下了大片的土地,建起了呂家的莊園,有良田數萬畝、奴隸數百人的大莊園,現在呂家早已恢復了當年的興盛,只是在江南以及中都,又有誰還記得常州呂家?甚至就連他的那個狀元叔叔,兩年前就已經身死於東北,他是被流放到東北的。

不過幾經輾轉之後,呂安還是找到了昔日的同窗趙玉銘,他現在就在禮部任職,雖說只是六品的主事,但是還是通過他得到了一些消息。

“這麼說,朝廷是必定要封藩於南洋了?”

面對好友帶來的消息,呂安的心裡咯噔一響。

“不是南洋,而是夷地,這南洋只是開始,將來,我大明宗室必定是興盛非常。只是一個南洋,又怎麼夠皇家封國的?”

作爲禮部官員的趙玉銘,對此自然很清楚,就是今年,陛下又新納了三個妃子,又有三子、兩女出世。算起來陛下可是已經有十個皇子了,將來豈不是要封九國?

“自是如此,自是如此,陛下千古一帝,上天自是偏愛,自然是子嗣衆多。”

真情也好,假意也罷,即便是在南洋,呂安也知道,大明皇家到了陛下這裡,纔算是再次人丁興旺起來。先前大明將近三百年的歷史,有封號的親王一共有八十三位。其中,實封親王六十三位,到崇禎繼位時,也不過過還剩下二十九位有封地的親王。這可是十幾代皇帝封出來的,相比之下,高皇帝一個人就封了二十五個兒子爲藩王。

“那,那這些封國,是,是不是也用《明律》?”

這纔是呂安最關心的事情,大明皇家將來會封多少個親王,陛下有多少個兒子,他不在乎,他唯一在乎的是什麼?是那裡會不會行《明律》。

“呂兄是擔心如果實施《明律》的話,呂家的生意,便做不下去了吧!”

雖然身在中都,可趙玉銘這幾天,也通過理藩部的殖民地司對呂家進行了一些瞭解,誰能想到當年被抄家流放的呂家現在於南洋又一次成爲知名的大族。不過,呂家做的生意着實不上了檯面,甚至讓人鄙夷。

“上德,爲兄當初也是迫於生計,纔不得不出此下策,再則,現在南洋雖是莊園林立,可是移民甚少,若是沒有奴隸爲我等耕種,又豈有現在的米糧產出?”

販運奴隸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在南洋或許可以光明正大,可那是當地的風俗,在大明士人往往以此爲恥,自然也就不上臺面。面對好友的時候,呂安也覺得低人一等。

“因地制宜,各地各地的風俗,如果呂兄於夷地,仍然恪守我漢地的規矩,反倒是落了下乘,朝廷對此早有定論,入鄉隨俗嘛,畢竟,我大明於那裡是客,自然是客隨主便。”

與絕大多數士大夫一樣,趙玉銘從來都不是死板之人,而且也是頗爲變通,漢人爲奴是不可接受的,可是以土人爲奴,自然無需介懷,更何況那些奴隸本就存在,現在只是加以役使罷了。

“那將來,各國會不會……”

這一次呂安倒是直截了當的道出了他的問題。

“會不會行《明律》,令我等放還莊中奴隸,並且禁止我等繼續於各地販運。”

其實在來的時候,呂安已經想通了,如果各藩實施《明律》,他只能聽之任之,可他會盡可能的保全莊園裡的奴隸,畢竟,沒有那些奴隸,那幾萬畝良田誰去耕種?莊園纔是呂家的根本,至於販運……還可以再作其它的生意。

“各國雖是自立,可卻也是我大明的封其邦建其國,自然應該行《明律》!”

趙玉銘回答讓呂安的心頭再次一緊,難道就沒有希望了?就在他心情緊崩的時候,那邊又趙玉銘說道。

“不過,當年入南洋的時候,陛下就已經有旨,要入鄉隨俗,不能苛求漢禮,以漢法治漢,土法治土,歸化之道,不能強求,如此纔有了現在大明於南洋各地的長治久安,想來,即便是封國於夷地,各國對於當地的風俗,也不會大加改動!”

趙玉銘的這番話讓呂安頗以爲然的點頭贊同道。

“陛下實是我大明之聖君,若非是這十六字,又豈有今日的南洋。”

這絕不是口頭上的恭維,身處南洋呂安自然知道,南洋有當地特殊的風俗,奴隸只是其一,還有其它種種與大明有違的風俗,如果擅自令其改易漢俗,只會在當地引發混亂,所以陛下對此纔會刻意要求各地長官,不要輕易動易風俗,只可加以引導、教化,如此反倒是漢土兩便。

“不過,爲兄是擔心,擔心……”

盯着趙士銘,呂安長嘆道。

“這宗室出鎮夷地,就是爲了鎮蠻撫夷,就是爲了令他們歸屬華夏,受我華夏教化,萬一,萬一他們強行推行教化,只怕會引起亂子,到時候,呂家的些許家業是小,我大明教化諸蠻以爲諸夏大業毀於一旦,纔是大啊!”

這番語重心長的一番話說出來之後,趙士銘只是微微笑道。

“所以,朝廷這邊不重要,重要的還是諸國纔是啊!呂兄,你不覺得,你現在找錯地方了嗎?”

第92章 大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3章 浮想(第一更,求月票)第90章 奪城(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3章 母女(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55章 老祖宗第375章 俘虜(求支持,求月票)第332章 納妾(第二更,求支持)第308章 獻策(第二更,求支持)第177章 流星第113章 靈光(求推薦、求收藏)第235章 新士林 (求支持,求月票)第257章 內動力(求月票)第599章機會第368章 無解(求支持,求月票)第576章 世家第274章 緬甸(求月票,求支持)第158章 滅國(第一更,求支持)第17章 主與幕(第二更,求支持)第128章 荷蘭人(第一更,求支持)第158章 江山北望(第三更,求支持)第335章 馬穆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247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150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395章 凌雲(求支持,求月票)第119章 新帝(求支持)第59章 神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7章 新營新兵(第二更,求月票)第69章 獻寶(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19章 南方(求支持,求月票)第544章 超市選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9章 耕戰復活(第一更,求支持)第17章 歸義(第二更,求支持)第375章 俘虜(求支持,求月票)第361章 獻城(第二更,求月票)第165章 君臣亂(求月票,求支持)第197章 參觀學習(第一更,求支持)第138章 劣政(第一更,求月票)第145章 高薪(第二更,求月票)第393章 當年 (求支持,求月票)第45章 大同之世(第三更,求支持)第122章 鄭王心(第二更,求月票)第317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598章 那就發動戰爭吧第505章 野蠻與文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08章 特效藥第336章 喜事(第三更,求支持)第371章 人心(求月票,求支持)第84章 何謂俠(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4章 印象(求月票,求支持)第236章 人才 (求支持,求月票)第389章 圍城(第一更,求支持)第635章 西平第595章 喬致庸(祝平安健康)第350章 心難測(第一更,求支持)第31章 寇雲(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6章 去海(第二更,求支持)第566章 國家機密第595章 喬致庸(祝平安健康)第540章 海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8章 劣政(第一更,求月票)第401章 噩夢(求支持,求月票)第154章 稿酬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47章 想家(求支持,求月票)第173章 震後(第一更,求支持)第243章 文和(第一更,求月票)第78章 滅越(第一更,求支持)第436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21章 十字軍(第一更,求支持)第159章 報紙(第一更,求月票)第98章 師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9章 託孤(祝大家端午安康!)第520章 漲稿費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3章 談判(第一更,求支持)第24章 其情可憫(第三更,求支持)第122章 迎接(求支持)第308章 祖孫(第二更,求支持)第276章 盛世危言(求支持,求月票)第533章 新機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06章 殺人(求支持,求月票)第59章 小玩意(第一更,求月票)第479章 在白崖(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94章 野心勃勃(第二更,求月票)第73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181章 未來(第一更,求支持)第317章 誰讓他是漢人(第一更,求月票)第644章 薄弱環節第376章 太原(汶川十年祭)第281章 發明家(求支持,求月票)第15章 大同第230章 應戰(第一更,求月票)第51章 辦法(第一更,求支持)第48章 莫氏(第三更,求支持)第172章 機器(求支持)第72章 貿易(第二更,求月票)第140章 微服(第一更,求支持)第469章 同黨(新書發佈,求收藏,求推薦)第275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求支持,求月票)第358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87章 信任(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
第92章 大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3章 浮想(第一更,求月票)第90章 奪城(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3章 母女(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55章 老祖宗第375章 俘虜(求支持,求月票)第332章 納妾(第二更,求支持)第308章 獻策(第二更,求支持)第177章 流星第113章 靈光(求推薦、求收藏)第235章 新士林 (求支持,求月票)第257章 內動力(求月票)第599章機會第368章 無解(求支持,求月票)第576章 世家第274章 緬甸(求月票,求支持)第158章 滅國(第一更,求支持)第17章 主與幕(第二更,求支持)第128章 荷蘭人(第一更,求支持)第158章 江山北望(第三更,求支持)第335章 馬穆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247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150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395章 凌雲(求支持,求月票)第119章 新帝(求支持)第59章 神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7章 新營新兵(第二更,求月票)第69章 獻寶(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19章 南方(求支持,求月票)第544章 超市選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9章 耕戰復活(第一更,求支持)第17章 歸義(第二更,求支持)第375章 俘虜(求支持,求月票)第361章 獻城(第二更,求月票)第165章 君臣亂(求月票,求支持)第197章 參觀學習(第一更,求支持)第138章 劣政(第一更,求月票)第145章 高薪(第二更,求月票)第393章 當年 (求支持,求月票)第45章 大同之世(第三更,求支持)第122章 鄭王心(第二更,求月票)第317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598章 那就發動戰爭吧第505章 野蠻與文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08章 特效藥第336章 喜事(第三更,求支持)第371章 人心(求月票,求支持)第84章 何謂俠(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4章 印象(求月票,求支持)第236章 人才 (求支持,求月票)第389章 圍城(第一更,求支持)第635章 西平第595章 喬致庸(祝平安健康)第350章 心難測(第一更,求支持)第31章 寇雲(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6章 去海(第二更,求支持)第566章 國家機密第595章 喬致庸(祝平安健康)第540章 海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8章 劣政(第一更,求月票)第401章 噩夢(求支持,求月票)第154章 稿酬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47章 想家(求支持,求月票)第173章 震後(第一更,求支持)第243章 文和(第一更,求月票)第78章 滅越(第一更,求支持)第436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21章 十字軍(第一更,求支持)第159章 報紙(第一更,求月票)第98章 師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9章 託孤(祝大家端午安康!)第520章 漲稿費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3章 談判(第一更,求支持)第24章 其情可憫(第三更,求支持)第122章 迎接(求支持)第308章 祖孫(第二更,求支持)第276章 盛世危言(求支持,求月票)第533章 新機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06章 殺人(求支持,求月票)第59章 小玩意(第一更,求月票)第479章 在白崖(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94章 野心勃勃(第二更,求月票)第73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181章 未來(第一更,求支持)第317章 誰讓他是漢人(第一更,求月票)第644章 薄弱環節第376章 太原(汶川十年祭)第281章 發明家(求支持,求月票)第15章 大同第230章 應戰(第一更,求月票)第51章 辦法(第一更,求支持)第48章 莫氏(第三更,求支持)第172章 機器(求支持)第72章 貿易(第二更,求月票)第140章 微服(第一更,求支持)第469章 同黨(新書發佈,求收藏,求推薦)第275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求支持,求月票)第358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87章 信任(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