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風得意(三)

賀五娘只是旁支庶房之女,家裡生計又尋常。或許對於其他小娘子來說,給一個年近半百的老頭子做填房,定會不情不願,可是賀五娘是個極識時務的女子。

尋個年輕後生做丈夫,除非低嫁,否則想要尋門當戶對的親事,孃家就要耗盡心力地爲她預備嫁妝。以她們那一支的窮困,要是真能預備出符合身份的嫁妝,她也不會直到及笄親事都沒有定下。

至於那些掏不起聘財、指望白得個媳婦的窮小子,她爹孃也不敢讓她嫁。

旁枝族姊妹中,也有嫁妝寒薄,嫁到小門小戶的,結果服侍一家老小,過得連僕婦都不如。

要是日子一直窮酸還罷,要是做牛做馬、費心巴力地講夫君供出秀才、舉人來,那更是難以落好。

越是讀書人越是愛臉面,讓他承認自己曾吃過軟飯,跟要了他半條命似的。自是端起老爺的譜來,愛妾美婢的養着,將原配發妻當成管家婆子使喚。

宗房要收她做養女之前,賀二老爺親自問過賀五娘,說得清楚,要是賀五娘覺得這門親事不妥當,那提議就此作罷。

賀五娘將沈家四房的情況打聽了一遍,就親自點了頭。

沈家四房是松江大族沈族嫡支之一,沈舉人又是自己考的舉人功名,即便有兩個兒子在,那又有什麼?只要她做了繼母,分了輩分尊卑,大家客客氣氣的就是了。

有賀家宗房後後頭,她並非無根浮萍,不必擔心丈夫沒了受繼子凌虐。

要是有幸得個一兒半女,就是她的福分到了;即便沒有兒子,有繼子在,也有人養老送終。

至於張老安人,當年因張家騙賣孫氏嫁妝,灰頭土臉多年,應不會也不敢重蹈覆轍。再說自己不是沒了孃家人的孫氏,也不會忍氣吞聲、任由婆母拿捏

賀五娘曉得自己嫁過來,只要侍候好丈夫就行,當個掌家太太,以後能幫孃家就幫一把。至於族姐妯娌,都是隔着房頭的,誰還能管道她頭上?

因此,她即便察覺出宗房大太太的敵意與郭氏的不喜,卻只當不知曉,依舊做靦腆狀。在滿族女眷跟前,做了規規矩矩的新娘子,那那些善意的、惡意的話,都當成是好話,笑嘻嘻地聽了。

等到賓客散去,沈舉人進了洞房。

賀五娘即便之前看過“避火圖”,可到底是深閨裡養大的小娘子,渾身青澀。哪裡禁得住沈舉人的撩撥,早已化作一灘春水。

沈舉人得了小嬌妻,莫名地想到張四姐。

即便一個大膽放蕩,一個靦腆羞澀,可少女嬌嫩的身子卻是同樣使得人興致盎然。

一個存心乞憐,一個有心收服,老夫少妻,被翻紅浪,魚水盡歡。

等到次日一早,沈舉人望向賀五孃的目光已是帶了柔和,賀五娘望向沈舉人的目光也帶了嬌羞。

沈舉人這幾年早已在脂粉陣仗裡見識過,曉得想要收服一個女子,除了牀榻之上,出手也不能小氣。

賀家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送了個養女過來,他都打定主意,要讓賀家“賠了夫人又折兵”。

因此,等到婢子們給賀氏梳頭時,沈舉人已經取了一個錦盒,打了開來,裡面是一支掐絲嵌寶的金步搖,親自給賀氏插戴上。

賀氏滿臉緋紅,可眼中的歡喜卻直溢出來,軟綿綿道:“老爺……”

沈舉人隱下得意,看着賀氏滿臉滿眼的崇敬,覺得直到如今纔有了夫唱婦隨的快活。

等到張老安人收拾齊當,沈瑾也到張老安人處等着認親時,就見沈舉人帶了新婦過來。

張老安人雖不喜賀家人,可也曉得如今這個家裡兒子當家,自己犯不着給自己找氣受,就接了賀氏的茶,不冷不熱地教訓丨兩句,就放了一副金鐲子在托盤上。

沈舉人見狀,眉頭不由皺了皺。

那金鐲子樣式尋常,分量也不重,這見面禮也太應付。要是傳到賀家,丟的也是四房與他的臉。

等賀氏敬完婆婆茶,就輪到沈瑾上前見禮。

看着比年歲還大的繼子,賀氏也是懸着心,生怕他會想法子刁難自己。

沈瑾卻沒有多事的模樣,恭恭敬敬地見了禮,口稱“太太”,賀氏也回了聲“大哥”,講準備好的文房四寶奉上,算是給了見面禮。

四房現下攏共就這幾口人,並無近支堂親,這“認親”就算完了。

賀氏暗暗慶幸不已,人丁單薄有人丁單薄的好處,不用應付那麼多事。只是她是繼室,按理還需到原配靈位前奉茶,怎麼無人提及此事o

賀氏不免有些猶豫,怕這其中有忌諱,自己貿然提了,引得婆婆與丈夫不喜;可自己要是不提的話,傳到外頭被人當成是不知規矩豈不冤枉?自己剛進門,可不好落下這個把柄。

更不要說前面的孫氏雖沒孃家人,名下卻有沈瑾這個四房長子在,還有個過繼到二房做小宗宗子的親生子,外頭受過孫氏恩惠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

自己這個腰,是無論如何也要彎的。

沈瑾在旁,也覺得不對。

眼見張老安人閉目養神的模樣,沈舉人也耷拉着臉,新太太則是面露忐忑,沈瑾只能硬着頭皮道∶“老爺,是不是該去祠堂了……”

四房家祠就設在老安人院子東邊,沈舉人擰着眉毛,看了張老安人,便起身道:“去那邊……”

沈舉人倒是沒想過要省下這一道程序,畢竟家祠那裡供奉的靈主除了孫氏,還有四房歷代祖先。賀氏新婦進門,總要去給祖宗磕頭。

只是他心情有些複雜,即便曉得那不過是木頭牌子,可還是有些不敢去見孫氏靈主。

倒不是爲續娶之事心虛,世間男子有幾個能像他這樣,妻子過了三週年才提續娶的?能守一年的都要被贊成仁義,有的除了熱孝新婦就進門了。

他是因沈瑞出繼之事,有心不敢見孫氏牌位……

京城,沈宅。

人逢喜事精神爽,大老爺心情甚好。

順利通過廷推,又被聖人圈點爲刑部尚書,前程總算有了着落。他才五十來歲,在仕途上還能有十好幾年,未曾沒有更進一步的餘地。

這個喜雖喜,到底是早有準備,也是意料之中。

三太太有妊,則是意外之喜。

要是有幸生了男孩,那是三房血脈未絕;即便生了女孩,對於三老爺、三太太也是慰籍。

一個家中,最忌憚人丁凋零。

有了添丁進口之事,平添多少鮮活。

不過歡喜歸歡喜,大老爺不忘三老爺的身體狀況,少不得私下跟徐氏唸叨了再念叨,請她一定要多安排人手,好生看顧三太太。

原先沒有指望還罷,如今有了指望,要是再有閃失,怕是三老爺就要受不住。

徐氏擔心的也是這點,昨日就打發去接了三太太的乳母進府。

三太太三十好幾才懷上這一胎,昨日醒來後就患得患失,連起身都不敢起身,正需要人從旁多勸解寬慰。

“要是這一胎是男丁就好了……”大老爺嘆氣道∶“以後瑞哥也能輕省些,三弟、弟妹他們也能多了盼頭……”

“老爺莫要得隴望蜀,不管是男是女,三叔三嬸也只有歡喜的。難道給老爺添個嫡親侄女,老爺就嫌棄了?”徐氏看着丈夫,道。

大老爺搖頭道:“你曉得我不是那個意思……”

徐氏正色道∶“不管老爺作何想,這話卻是不好再說。且不說傳到三嬸眼中,孕婦難免心思更重;就是下人們,如今也有人看着風向,想東想西。”

大老爺聞言,不由黑了臉道:“有人慢待瑞哥、珏哥了?”

“倒是無人敢慢待,不過昨天周媽媽碰到兩個嚼舌頭的,我已經罰了……可瑞哥、珏哥兩個並未正式入嗣,那邊三嬸有了骨血,別說是府中下人,就是傳到京中各房族侄那裡,也難保不會有人多想。要不然咱們這裡,先改了口?”徐氏面帶沉重道。

即便三太太有了身孕,可他們也沒有想過改變主意。

過繼之事,不是兒戲,哪裡能說變就變?

且不說胎兒沒落地不知是男是女,即便是男嬰,等到養成還得十幾年。

更讓人不放心的是,三老爺身子骨如此病弱,這孩子將來到底能不能像尋常孩子似的康健還兩說。

只是這股歪風邪氣得剎住,否則傳來傳去走了味道,二房說不得裡外不是

大老爺想了想,卻沒有贊成妻子的主意,名不正則言不順。

過繼嗣子畢竟是大事,二老爺如今不在京中,沈珏那裡總不能直接越過嗣父,先認嗣母。

就是沈珏這裡,沒等到四房沈舉人點頭,直接叫他改口也是強人所難。

“家中就這幾口人,還有人不安生,太太莫要心慈手軟,不拘背後的主人是哪個,該攆就攆了去”大老爺面帶幾分厭惡道。

他是最曉得妻子的,最是規矩不過,家中下人也多服帖,有幾個規矩鬆散的都是二太太早年帶進來的陪嫁。

那些人雖是後入沈家,可因沈家有三老太太留下的陪房下人,也是出自喬家,兩下里黏糊上,沒少給徐氏添亂。

徐氏不是忍氣吞聲的性子,將老人全部“恩典”出去,那些人才消停下來

後來隨着沈珞出生,三房就這一根獨苗,喬家那些陪房也漸漸抖起來。

徐氏看在沈珞面上,反而不好與之計較,不過都安排了閒散差事,眼不見心不煩。

沒想到事到如今,這些人又要生事。

大老爺對於二太太這個弟妹,容忍度已經到了極限。

當年知曉二老爺有婚約,她還與二老爺私自相授,才使得孫敏遠嫁,引得三太爺與孫太爺抱憾終身。

剛回老宅時尚且安分,等有子傍身而長嫂無出時,二太太就開始各種小算計,對於長嫂也沒有之前恭敬。

大老爺早就看在眼中,不是不想發作,都被徐氏勸下。到底是看在弟弟與侄子的臉面上,纔不與她計較。不過對於沈珞的教育,大老爺可是上了心,生怕他被喬氏給帶歪,絲毫不讓二太太沾手。

等到沈珞故去,二老爺、二太太痛不欲生,大老爺又何曾好過?

偏生二太太還鬧了一出又一出,大老爺連再次分開住的念頭都起了,不過是看二老爺可憐,到底沒忍心開口。

“以後既要在一處住着,規矩總要豎起來。說到底,還是你我早年沒有盡到兄嫂之職,不曾好生提點她。”大老爺想起故去的沈珞,心頭酸澀不已,嘆氣道。

他們這些年對二太太的縱容,固然有看在二老爺與沈珞面上的緣故,歸根結底還是不喜喬氏,不樂意去費心教導。

他們也不是聖人,怎麼能心中無怨?

孫太爺死的太慘,三太爺抱憾而終的時候還不到花甲之年,二老爺與二太太又是始作俑者。

眼見着二太太身爲人妻、人母,依舊立不起來,每日裡傷春懷秋、迎風流淚,只顧着癡纏丈夫,裡裡外外需要二老爺自己操心,他們作爲兄嫂的雖有時也心疼下二老爺,可更多的是覺得二老爺自作自受。

當年徐氏樂意手把手地教導孫氏,可換成是二太太,她可沒有那份熱心。

二太太將家事都託了身邊乳母、陪房,一心做不知世事的仙子,也無沒心思去學柴米油鹽這些。

徐氏聽了丈夫的話,想起往事,不由苦笑。

人真是偷不得懶,當年省了長嫂的義務,沒有去教導二太太;如今三十年過去,大家都老了老了,她還得爲這個弟妹操心。

九如院,正房。

沈瑞喝着湯,看着滿臉氣憤的柳芽道:“那個趙媽媽到底說了甚?將你氣成這個模樣?”

柳芽已經是紅了眼圈,道:“二哥,要不咱們家去?”

沈瑞的臉沉了下來,冬喜在旁着急道:“二哥問你,你就痛快說?莫不是她吃了雄心豹子膽,編排起二哥來?”

柳芽恨聲道:“可不正是說什麼侍郎府有了自家血脈,不稀罕外人……還說莫要當自己是尊貴人……”

冬喜聽了,不由大怒:“你平素的厲害都哪裡去了?就任由她胡唚?”

自從昨日三太太診出喜脈來,沈瑞就曉得有什麼東西會不一樣,只是沒想到來的這麼快。

想到徐氏的爲人行事,沈瑞反而不惱了,直接對冬喜道:“去稟告大太太此事,都這話如實學了,就說這趙媽媽既瞧不上咱們這裡,請她另外高就……

沈瑞已經十三歲,徐氏給他安排新居時,也不過是派了一個二等婢子春燕來提點他,並不曾往他這裡安排管事媽媽與年長的婢子,就是怕他覺得束縛。

那個趙媽媽,是管着九如院掃灑的小頭目,如今總不會平白說這些話……

第五章 歲暮天寒(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之道(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順水行舟(五)第五百三十二章 至親骨肉(二)第六百十九章 鳳凰于飛(十八)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兄弟齊心(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自作自受(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恩甚怨生(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引蛇出洞(五)第八十八章 今朝酒醉(六)第五百零五章 順藤摸瓜(五)第664章 向海而生(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時不待我(二)求保底月票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二百章 塵埃落定(二)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六)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聞風而動(二)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倦鳥知還(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鳥飛魚躍(三)第三百四十章 山高水長(五)第三十八章 臘盡春回(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人心鬼蜮(十一)(二合一)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木本歸根(二)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桂子飄香(二)300加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與人爲善(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事在蕭牆(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齊心(一)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接風洗塵(四)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一)第一百零七章 東道主(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三百六十九章桃李之教(四)第二十七章 浮雲富貴(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聞風而動(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頂門立戶(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龍魚服(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慈母之心(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黃雀在後(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元復始(一)第六百零八章 鳳凰于飛(七)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迴腸九轉(二)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鏡高懸(三)第二百六十章 風雲際會(二)第五百二十章 螳螂捕蟬(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624章 鳳凰于飛(二十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雙桂聯芳(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友玉昆(五)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引蛇出洞(四)第七十四章 過路財神(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九十三章有女懷春(五)第三百六十九章桃李之教(四)第二百零八章 如意算盤(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九十六章 名士風流(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難兩全(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沈氏分宗(九)(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至親骨肉(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春風得意(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七十七章 過路財神(四)
第五章 歲暮天寒(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之道(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順水行舟(五)第五百三十二章 至親骨肉(二)第六百十九章 鳳凰于飛(十八)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兄弟齊心(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自作自受(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恩甚怨生(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引蛇出洞(五)第八十八章 今朝酒醉(六)第五百零五章 順藤摸瓜(五)第664章 向海而生(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時不待我(二)求保底月票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二百章 塵埃落定(二)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六)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聞風而動(二)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倦鳥知還(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鳥飛魚躍(三)第三百四十章 山高水長(五)第三十八章 臘盡春回(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人心鬼蜮(十一)(二合一)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木本歸根(二)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桂子飄香(二)300加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與人爲善(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事在蕭牆(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齊心(一)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接風洗塵(四)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一)第一百零七章 東道主(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三百六十九章桃李之教(四)第二十七章 浮雲富貴(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聞風而動(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頂門立戶(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龍魚服(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慈母之心(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黃雀在後(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元復始(一)第六百零八章 鳳凰于飛(七)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迴腸九轉(二)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鏡高懸(三)第二百六十章 風雲際會(二)第五百二十章 螳螂捕蟬(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624章 鳳凰于飛(二十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雙桂聯芳(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友玉昆(五)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引蛇出洞(四)第七十四章 過路財神(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九十三章有女懷春(五)第三百六十九章桃李之教(四)第二百零八章 如意算盤(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九十六章 名士風流(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難兩全(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沈氏分宗(九)(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至親骨肉(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春風得意(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七十七章 過路財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