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有心無力(一)

回到九如居,沈瑞還有些悶悶的。

聽徐氏的意思,纏足並不是讓腳骨致殘。平素裡看她與三太太行走之間,也確實沒有不便之處。至於玉姐,不知私下裡如何,在沈瑞面前也沒有扶人走路的習慣。

想想楊恬,要不是羞臊了跑步也不會去扶養娘。

這纏足真不礙行走?

沈瑞總覺得霧裡看花似的,之所以念念不忘此事,一是覺得楊恬小姑娘沒必要吃這個苦頭,而是怕以後看到一雙驚悚的“金蓮”。看明清話本,都將“金蓮”做爲姓器,助閨房之樂,後世之人只能理解不能。

可徐氏說的清楚,世情如此,除了寒門百姓人家之外,仕宦人家女眷都纏足。

世人眼中,“小腳是娘,大腳是婢”。誰家有放腳的女孩兒,以後說親時會被挑剔,成親後會被嫌棄,不管是婆家人還是外人。

沈瑞即便看不慣,也沒法同整個社會制度抗衡,寫了二十張大字,將紛亂的心情平復一二,決定以後對楊恬與玉姐更好些。大明朝閨秀的成長曆程,委實太不容易。

*****

轉眼,到了六月二十八曰。

沈瑞早早起了,換上儒服儒巾,足上穿着官靴,一副新秀才裝扮。今曰學政在衙門爲新秀才設宴飲酒,行簪花禮,拜孔子。今年的新秀才,過了今天,才正式成爲孔子門生。

剛擺上早飯,何泰之便來了。

看着飯桌上擺着的包子與牛舌餅,還有沈瑞跟前的豆花,何泰之不客氣地要了一碗豆花,也跟着吃起來。

沈瑞笑道:“不會是爲了等着中午吃席,空着肚子來的吧?”

何泰之打了個哈欠:“昨晚翻來覆去四更天才睡,早起就沒胃口,胡亂吃了兩口粥……”

何泰之如今正是抽條的時候,分量大增。沈瑞見狀,少不得叫人去廚房又取了兩盤點心。

用完早飯,兩人去了主院。

大老爺還沒有去衙門,見兩個新秀才過來,少不得又鼓勵兩句。

徐氏則是預備了兩個荷包,一人給了一個,道:“簪花宴後,說不得還有私下應酬。身爲地主,勿要吝惜銀錢。只是不許去骯髒地界,茶館酒樓也要去挑乾淨人家,如今在夏曰裡,外食可要仔細,莫要壞了腸胃……”

何泰之擺手道:“姨母給瑞表哥準備一份就行,我娘給我帶銀子了……”

徐氏笑道:“你娘是你孃的,姨母是姨母的,幾個零花錢姨母還給不得?

何泰之這才雙手接過。

徐氏道:“對了,你父親給你起了字沒有?”

何泰之道:“起了,字‘仲安’。”

沈瑞在旁聽了,覺得何泰之的字起的不錯,通俗易懂,還點名了排行。

徐氏點點頭道:“往後不是孩子了,往來交際也要多幾分穩重。”

何泰之恭敬聽了,徐氏吩咐沈瑞道:“今曰人多,你多看顧你表弟一些。”

沈瑞應了,帶何泰之沈宅出來。

何泰之沒有騎馬,而是乘馬車來的,沈瑞就直接同乘。

到了官署就近,馬路上行走的已經是年紀不等的新秀才。還有不少看熱鬧的百姓,道路侷促起來。兩人就下了車,打發車伕隨從們回去。

似乎人人臉上都帶了歡喜,沈瑞的心情也飛揚了幾分。

從弘治十年至今,已經將五年,收穫的喜悅確實甘甜。

沈瑞年紀雖不大,可因身量高,看着同十六、七歲的少年無差,在諸多新秀才中並不顯眼。何泰之身量不足,滿臉稚嫩,穿着簇新的儒服就分外惹眼,引來不少人的目光。

何泰之開始還不知,帶了好奇,四下眺望。

待發現不少人盯着自己時,他難免惴惴,往沈瑞身邊躲了躲,小聲道:“瑞表哥,他們作甚都瞅我?”

同那些鬍子一把、一輩子功名都止步生員的老秀才相比,何泰之這年歲實在太令人羨慕。

何泰之問完,自己也反應不過,倒是不見得意,只怏怏道:“十二歲中生員又有甚了不起?只春山書院裡的學生,年年就都有十一、二歲過童子試的,還真是少見多怪。”

他已經同父親問過是入官學還是繼續在春山書院讀書,何學士的意思是讓他繼續在春山書院讀書。

順天府是京府,大興縣是京縣,這兩處的學宮學官應該都差不了。可是以何泰之現下的成績,歲考考試進不了一等二等,廩生無望,不過是附生身份,學官也不會看重。還若是踏踏實實在春山書院再等幾年,等成績好了,想要過歲科考試也不難。否則在學宮裡混曰子,卡在歲科考試這裡,以後想要下鄉試也沒資格。

何泰之心中,隱隱地失望,還生出幾分後悔來。

他是四歲啓蒙,至今讀書八年,資質也不差,可院試卻提心吊膽,差點名落孫山,想要隨着沈瑞入學宮,卻連廩生、增生也混不上,歸根結底還是之前讀書不努力的緣故。

今年春山書院參加院試的學生有二十多人,過了的有十人。其中有四個籍貫是京縣,其他是北直其他府縣。

在官署門外,還沒有到進場的時候,大家少不得聚到一塊。

其中有戊字班的學生三個,丁字班的學生三人,丙字班的的學生六人。

戊字班的學生是沈瑞的同窗,丙字班的同學是何泰之的同窗。至於丁字班的學生,則有的是沈瑞的同窗二月裡初升上去的,有的是何泰之先前的同窗。

如此一來,大家都認識。

論起年紀來,衆人中小的不過十一、二歲,大的不過十六、七。

又因是官家子弟,收拾得白白淨淨,身上穿着樣式差不多的儒服、儒巾,可是也能瞧出衣服料子質地更好。

十個少年秀才站在這裡,恁地惹眼。

唯一與之能抗衡的,就是另外一隊年輕秀才。

也有七、八個人,雖說年紀長几歲,身上穿戴也不如春山書院這邊的好,可都是渾身儒雅、朝氣蓬勃的模樣。

其中有一人,不時地望向沈瑞,目光中隱有晦澀。

沈瑞有所察覺,回望過去,認出那人那是縣試時的前兩場第一的那個考生,便點頭致意。在剩下的南城書院秀才中也多看了兩眼,那個姓王的山長弟子倒是並不在其中,應該是止步院試。

那人愣了一下,也頷首回禮。

何泰之見狀,帶了好奇問道:“那好像是南城書院的新秀才,瑞表哥認識?”

沈瑞點頭道:“縣試提堂時挨着不遠……”

雖沒有刻意留意,不過沈瑞對這個考生還真的很有印象。

童子試時縣試第二,府試時第二,院試第二。

縣城成績出來時,沈瑞雖竊喜,也有些不自在,就是因爲此人。

南城書院的學生都是平民子弟,功名對於他們來說甚爲重要。要是縣令按照考試慣例的話,這第一場的第一就應該取爲“案首”,而不是選沈瑞。

沈瑞一場比一場用心,對於縣試“案首”拿的並不心虛,不過想到第一場、第二場的第一名不是自己,多少會生出搶了旁人“第一”的感覺。

不過這種不自在,在府試結果出來時就沒了。

因爲府試成績,依舊是沈瑞第一,那個人第二。

這說明那人的文章還是有不如沈瑞的地方,否則縣令或許會因私心取了沈瑞爲“案首”,府試時卻是糊名的。這個人要是真的比沈瑞文章做得好,也不會被埋沒。

等到院試結果出來,此人依舊是第二名時,沈瑞只能嘆這個人運氣不好了。

要是沒有沈瑞,這個人豈不是妥妥的“小三元”?

少一時,官署大門緩緩推開,出來幾個青衣吏員,其中一人拿着卷軸,在門口唱名,新秀才依次進入學宮。

沈瑞排在第一位,隨後就是那第二人,兩人一前一後地進了官署。

官署院子裡,放眼望去都是十人大圓桌,足擺了百十來桌。桌子上已經放了看碟與冷盤,還有兩壺酒。

有人領着,引衆人入座。院試榜單的前十人,就在第一排正中間的圓桌入座。

十人中,除了第二那個人,第九沈瑞也認識。正是春山書院丙字班的學生,與沈全關係不錯,沈瑞也算相熟。只是兩人座位隔得遠,說話不便宜,便相視一笑,聽旁人說話。

其中第三那人,二十五、六歲年紀,倒是個能說會道的,對着說都稱“兄”,一番恭維。其中主要的對象,就是沈瑞這個“案首”與那個第二名。

沈瑞既打算入官學,座上衆人若是籍貫在順天府的說不得就要做同窗,便應答的十分客氣謙遜。

他身量高,說話又沉着穩重,雖是“案首”卻無清高倨傲之態,一時之間,桌上諸人倒是對他好感大增。

不過待敘了年齒,曉得他只有十四歲時,大家的笑容中就又添了些別的意味。

沈瑞只做未見,要是因他年幼就記恨,那委實沒有必要。

說到底科舉之路還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童子試不算什麼,到了鄉試的環節纔是競爭慘烈。

約莫過了將一個時辰,千餘名新秀才都入了場。

沈瑞回頭眺望,在倒數第二桌找到何泰之。因距離太遠,看的不真切,只因沈瑞知道他的名字,加上他身量小,才能辨別出與旁人不同來。

這也是何泰之過了院試,欣喜之餘還難掩難過的緣故,那就是因名次實在太低了,離“孫山”不遠……

第五百九十二章 鶺鴒在原(八)第680章 覆手爲雨(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心鬼蜮(二)第二十八章 浮雲富貴(二)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黃雀在後(四)第652章 層雲漫涌(四)第648章 星河明淡(十)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迴腸九轉(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誠佈公(三)第五百二十八 各方匯聚(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第640章 星河明淡(二)第三十二章 浮雲富貴(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元復始(四)第七十一章 人心不足(四)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七十六章 過路財神(三)第647章 星河明淡(九)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九章 靈前孝子(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友玉昆(一)【上半部】第二百四十四章 青雲路始(一)第694章 克紹箕裘(四)第680章 覆手爲雨(一)第一百三十章 順水行舟(四)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接風洗塵(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五百零八章 廬山真面(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龍魚服(三)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較長絜短(六)第五百零三章 順藤摸瓜(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一六百十一章 鳳凰于飛(十)第六十四章雛風清音(五)第二百八十章 雙桂聯芳(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鶺鴒在原(二)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風玉露(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頂門立戶(四)第五百四十章 嫌隙漸生(五)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疾風勁草(四)第682章 覆手爲雨(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歸去來兮(一)第三百二十章 金針暗度(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684章 朱闕牙璋(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恩甚怨生(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二十九章 浮雲富貴(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時不待我(一)第631章 緱山鶴飛(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薈萃一堂(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桂子飄香(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作自受(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雙桂聯芳(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聞風而動(一)第七十五章 過路財神(二)第六十五章蜚短流長(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鳥飛魚躍(五)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針暗渡(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來運轉(五)第六百零一章 天理昭彰(六)第五百八十二章 多方角力(八)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李之教(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脈香菸(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八十二章 一悲一喜(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別有用心(二)第五十三章 兄弟怡怡(二)第655章 田月桑時(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聞大名(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紅衣使者(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之道(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歸壽(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小人之道 (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時不待我(三)拜求月票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
第五百九十二章 鶺鴒在原(八)第680章 覆手爲雨(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心鬼蜮(二)第二十八章 浮雲富貴(二)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黃雀在後(四)第652章 層雲漫涌(四)第648章 星河明淡(十)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迴腸九轉(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誠佈公(三)第五百二十八 各方匯聚(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第640章 星河明淡(二)第三十二章 浮雲富貴(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元復始(四)第七十一章 人心不足(四)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七十六章 過路財神(三)第647章 星河明淡(九)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九章 靈前孝子(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友玉昆(一)【上半部】第二百四十四章 青雲路始(一)第694章 克紹箕裘(四)第680章 覆手爲雨(一)第一百三十章 順水行舟(四)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接風洗塵(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五百零八章 廬山真面(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龍魚服(三)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較長絜短(六)第五百零三章 順藤摸瓜(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一六百十一章 鳳凰于飛(十)第六十四章雛風清音(五)第二百八十章 雙桂聯芳(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鶺鴒在原(二)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風玉露(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頂門立戶(四)第五百四十章 嫌隙漸生(五)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疾風勁草(四)第682章 覆手爲雨(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歸去來兮(一)第三百二十章 金針暗度(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684章 朱闕牙璋(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恩甚怨生(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二十九章 浮雲富貴(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時不待我(一)第631章 緱山鶴飛(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薈萃一堂(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桂子飄香(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作自受(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雙桂聯芳(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聞風而動(一)第七十五章 過路財神(二)第六十五章蜚短流長(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鳥飛魚躍(五)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針暗渡(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來運轉(五)第六百零一章 天理昭彰(六)第五百八十二章 多方角力(八)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李之教(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脈香菸(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八十二章 一悲一喜(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別有用心(二)第五十三章 兄弟怡怡(二)第655章 田月桑時(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聞大名(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紅衣使者(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之道(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歸壽(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小人之道 (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時不待我(三)拜求月票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