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一喜一悲(二)

誤傷?誤傷

“骨肉相殘”這一條談不上了,那“不敬師長”呢?

三房老太爺坐在那裡,拿眼神去瞧宗房大老爺,心中猶豫,不知當不當再提這一條。董舉人雖姓董,卻是三房女婿,要是宗房大老爺敢挑剔董舉人的不是,那也別怪他去抓沈珏的小辮子。

宗房大老爺又不是毛頭小子,那裡會將事情攤開說。

董舉人即便有不是,可畢竟主持沈家族學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況且他不單單是沈家姻親,還有個同進士的兒子,完全沒有必要得罪死。

宗房大老爺這些日子沒有主動提董舉人之事,就是等着董舉人主動辭職。就算董舉人不開口,也沒有關係。等到過些日子族中公議時,他會從族中推出人選來接替董舉人。既是沈姓族學,關係沈家子弟成才,自然是由沈家人自己掌管最好。

不過眼見董舉人神情沮喪晦澀,宗房大老爺曉得,自己的後手用不上了。

三房老太爺只留心宗房大老爺的反應,並沒有去看董舉人。見宗房大老爺並沒有針對沈舉人,三房老太爺便暗暗鬆了一口氣。

三房富庶不假,可子弟成才的也少,要不然也不會擡舉外姓女婿出頭。如今闔家希望,都在沈珠身上。一家人早已打算好了,連銀錢都給預備下,一心要將沈珠供出來。

只是自己應了白氏的請求,爲他們母子出頭,總不能虎頭蛇尾,要不然自己這老臉往哪裡放,三房老太爺便清了清嗓子,望向七房沈某:“不管到底是不是誤傷,到底傷着了孩子,你過後領你家小哥去陪個罪,送些補品。那家孤兒寡母的日子艱難,你也勿要小氣,舍些銀錢。真要鬧得衙門裡,這話也不好聽哩。”

七房沈溧沉着臉聽了,即便三房老太爺不說,他也會帶了兒子上門賠不是。只是三年老太爺這話一說,讓人心裡不是滋味,倒好像是他這房畏了對方纔會上門似的。還將錢米擺在明面,像是他們這邊理虧。

八房老太爺在旁撇撇嘴,這老混球,不管好話賴話說出來都不中聽。

三房老太爺耄耋之年,到底精力有限,折騰了這一出,就有些乏了,由沈湖扶着家去了。

八房老太爺沒有立時就走,而是擺擺手將沈琴見到跟前,板着臉道:“沈家無再醮之婦,無犯律之男。不管這次你是有心傷人,還是誤傷,都沒下回否則不用你老子教訓丨老朽就先錘死你,省得以後到地下沒臉見你祖父、曾祖父”

沈琴面上蒼白,老實道:“老祖宗放心,孫兒再也不敢”

八房老太爺冷哼一聲,對宗房大老爺打了個招呼,才帶了七、八兩個房頭的人離開。

九房太爺沒有立時走,而是隨宗房大老爺回了宗房,一路上罵罵咧咧地不住嘴,將董舉人貶得一無是處:“不過是仗着三房勢,就當自己是個人物。當年一個窮酸秀才,靠着娘子嫁妝銀子才供出來舉人,就成了三房一條狗。將窮親戚塞進族學不說,還讓沈家嫡支小哥退讓,擡舉出婦子孫,將好好的族學鬧得烏煙瘴氣,什麼東西?”

尊卑有別,他沒有直接罵到三房老太爺頭上,可沈湖、沈珠父子,還有小一輩的,都沒有落下。

如此絮絮叨叨,宗房大老爺只是笑着聽着,並不接九房太爺話茬。

九房太爺年近古稀,自然不可能自己去接手族學,爲的是孫子沈璐。沈璐雖是沈理一個曾祖父的從堂弟,可卻連童生都不是。後來沈理中了狀元,九房太爺怕沈理奪了自己這邊房長之位,纔給沈璐捐了個監生的名頭。

老爺子只想着趁機爲自家撈好處,卻不想想,族學是沈家希望之所在,讓一個連縣試都過不去的監生去主持,不是成了笑話……

被衆族親、衆族老這一番折騰下來,沈瑞、沈珏等回到學堂上時,第二節課已經過半。

今日過來講四書的不是沈琰,而是族學裡另外一位姓黃的夫子。

同沈琰的輕鬆淺白相比,黃夫子講的比較晦澀難懂,聽得不少人皺眉,不免就想起沈琰來。不過想到沈身上,大家對沈琰的懷念就減了幾分。

到了中午時間,大家對此事不免議論紛紛。

少年人看待事情比較簡單,並不如大人想的那麼多。數日前的事情,歷歷在目,沈主動動手在前,即便捱打了,也不無辜。竟然鬧得去大人跟前告狀,家裡人還發話說什麼要告到衙門去,這叫什麼事?

就是對於沈家子弟內鬥冷眼旁觀的郭勝,都覺得此事不妥。不過想着沈曾提及的“二房嫡裔”,郭勝心中又生出熊熊八卦之火。他當日回家,可是問過家長長輩,曉得沈家二房嫡系早遷居京城,留在松江的都是旁枝庶房。不過瞧着沈理直氣壯的模樣,又不似在說謊;還有沈琰平素氣度,確實沒有旁枝庶房子孫那種小家子氣。

沈瑞則是好奇地沈珏道:“沈之母怎麼求到三房頭上?”

白氏母子回松江,是宗房安置的,有事也當求到宗房做主。

沈珏指了指自己鼻子,道:“沈平日在學裡數次針對我,在家人面前說不定就帶了出來。估計在他家人看來,我這個宗房嫡孫憑藉着身份沒少欺負他。這次的事情,我沒動手,也可脫不得於系。”

沈瑞心中還是不解,要是沈傷勢真的那麼嚴重,那沈琰過後怎麼還到學堂教書?要是沈病的不嚴重,今日這一場鬧的又是什麼事?

不過發生這件事,沈瑞也得了好處,原本因三年沒來有些生疏的同窗關係,一下子就拉近許多。

沈瑞拿起一盒棗糕,走到沈寶跟前,遞過去道:“今日先借花獻佛,改日出去請寶四哥吃上席”

南人主食爲米,就是家常點心也多是用大米、糯米做的。沈瑞的口味卻是不分南北,因這個緣故,冬喜時常做麪點給他。

沈寶嗜好美食,衆所周知。眼見是沒見過的新鮮吃食,沈寶也不客氣,直接接了,道:“那哥哥可就等瑞哥請客

在族老們面前走了一遭,大家莫名地生出幾分共患難之情。沈榕、沈桂也湊上來,道:“瑞二叔也別落下大家夥兒,讓侄兒們也沾沾光”

沈珏見大家有興致,跟着起鬨道:“擇日不如撞日,就明日,明天下午是雜課,少一節也耽擱不了什麼。”

沈瑞自是無二話,只是對於別的地方也不熟悉,只曉得八方樓一處,便笑道:“那我明早就使人去八方樓訂席,還請諸同窗賞臉。”

除了眼前的幾個,其他同窗不分族親姻親,沈瑞又挨個請了一遍,除了兩個明日早有其他安排的,其他人都應了此事。

下午是字畫課,今日過來指點大家習字的是一個老儒,在松江地界小有名氣,這也是爲何大家一個不差都留下聽課的緣故。

沈瑞來學堂小半月,還是頭一回上這老儒的課。盛名之下無虛士,只這筆走龍蛇的架勢,要是擱在五百年後絕對是一代大師。不過在文人輩出的大明朝,卻只能在一府之地混出點小名氣。

不過能讓衆學子帶着期盼迎來他的課,只有名氣是不夠的。

老儒給大家寫了一篇示範後,就讓大家動筆。同那種讓學生自擇律詩絕句不同,老儒讓大家寫的是同一篇絕句,就是他先前示範的那一篇《墨梅》。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等過了兩刻鐘,大家多撂下筆。老儒招呼個子最高的沈珈與另外一個叫沈琨的高個子學生上前,將大家寫好的字,全部掛在書桌後牆上。十五學子的筆墨,一個不落,掛了兩行。老儒先頭寫的那副字,也掛在上面。

對比之下,孰優孰劣,真是一目瞭然。書法好的,面上隱隱露出幾分得意;書法差些的,則是羞憤中帶了些許期待。

老儒的那副示範不說,剩下的十五副字裡,有幾幅比較顯眼。沈寶的字寫的極好,流暢恢弘,即便略顯稚嫩,可已經露出大家苗子;郭勝的字也不差,即便比不得沈寶,可也有幾分風骨,比其他人強出一頭。讓沈瑞意外的,還有沈珈的字也不同尋常。沈珈個子高壯,寡言少語,性子憨厚,可這一手字卻極爲秀氣,“字如其人”這幾個字在他身上得到反證。

老儒按照順序,仔細點評,詳盡到每一筆上。有的直言不足,有的是不吝稱讚,老人家口氣慢悠悠的,可絕對不會讓聽者生厭,反而不知不覺思緒都放鬆下來,思緒隨着老人家的話語反轉。

怪不得每個人都對書畫課充滿期待,即便字寫的最不好的學生,在老儒耐心的點評下,都會有所得。

沈家坊,一處小院。

沈琰將來客送到大門外,急匆匆地折返回院子裡,沒等進北屋,便聽到屋裡傳來哀切的哭聲。沈琰腳步頓了頓,吐了一口濁氣,挑了簾子進屋。

白氏用帕子捂着臉,已經是泣不成聲。

“娘,別哭了,小弟會好的。”沈琰寬慰道:“大夫不說了麼,只要靜養三月就沒事。”

白氏眼淚止不住,滿臉憤恨,咬牙道:“若是傷了別人家孩子,他們也有臉一句誤傷,了事?大哥,快給京裡寫信,求他們給咱們孤兒寡母一條活路名不正則言不順,這樣不明不白地活着,受人欺凌,還不若一根繩子,咱們去與你爹團圓……”

第六百零九章 鳳凰于飛(八)第四百零七章 秋來風疾(三)第693章 克紹箕裘(三)第642章 星河明淡(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第三百五十章 倦鳥知還(五)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三百章 慈母之心(六)第五百五十八章 沈氏分宗(五)第七十一章 人心不足(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二百九十三章 白龍魚服(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時不待我(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四百四十七章 小人之道(三)第八十七章 今朝酒醉(五)第八十二章 一悲一喜(四)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于飛(十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添油熾薪(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別有用心(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沈氏分宗(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十六章 前塵影事(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小人之道 (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事在蕭牆(四)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針暗渡(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黃雀在後(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木本歸根(二)第九章 靈前孝子(二)第六百十四章 鳳凰于飛(十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開誠佈公(五)第四百二十章 桂子飄香(三)第650章 層雲漫涌(二)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六百十五章 鳳凰于飛(十四)第四十八章 善始善終(下)第三百零二章 改過遷善(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兄弟齊心(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別有用心(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三十八章 臘盡春回(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蟬(四)第六百零七章 鳳凰于飛(六)第658章 田月桑時(六)第689章 克紹箕裘(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羣分(五)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680章 覆手爲雨(一)第五百零七章 廬山真面(二)第四十七章 善始善終(上)第六章 歲暮天寒(六)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六十三章雛鳳清音(四)第九十一章 有女懷春(三)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三百六十章 端倪可察(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針暗渡(四)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一六百十一章 鳳凰于飛(十)第二百一十五章 木落歸本(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以羣分(二)第692章 克紹箕裘(二)第692章 克紹箕裘(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676章 山重水複(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雲路始(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雲路始(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人心鬼蜮(十一)(二合一)第633章 緱山鶴飛(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黃雀在後(五)第648章 星河明淡(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羣分(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天作之合(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歸壽(六)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十二章 靈前孝子(五)第624章 鳳凰于飛(二十三)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樂往哀來(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第五百五十章 自作自受(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至親骨肉(三)
第六百零九章 鳳凰于飛(八)第四百零七章 秋來風疾(三)第693章 克紹箕裘(三)第642章 星河明淡(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第三百五十章 倦鳥知還(五)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三百章 慈母之心(六)第五百五十八章 沈氏分宗(五)第七十一章 人心不足(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二百九十三章 白龍魚服(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時不待我(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四百四十七章 小人之道(三)第八十七章 今朝酒醉(五)第八十二章 一悲一喜(四)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于飛(十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添油熾薪(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別有用心(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沈氏分宗(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十六章 前塵影事(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小人之道 (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事在蕭牆(四)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針暗渡(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黃雀在後(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木本歸根(二)第九章 靈前孝子(二)第六百十四章 鳳凰于飛(十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開誠佈公(五)第四百二十章 桂子飄香(三)第650章 層雲漫涌(二)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六百十五章 鳳凰于飛(十四)第四十八章 善始善終(下)第三百零二章 改過遷善(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兄弟齊心(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別有用心(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三十八章 臘盡春回(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蟬(四)第六百零七章 鳳凰于飛(六)第658章 田月桑時(六)第689章 克紹箕裘(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羣分(五)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680章 覆手爲雨(一)第五百零七章 廬山真面(二)第四十七章 善始善終(上)第六章 歲暮天寒(六)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六十三章雛鳳清音(四)第九十一章 有女懷春(三)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三百六十章 端倪可察(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針暗渡(四)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一六百十一章 鳳凰于飛(十)第二百一十五章 木落歸本(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以羣分(二)第692章 克紹箕裘(二)第692章 克紹箕裘(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676章 山重水複(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雲路始(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雲路始(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人心鬼蜮(十一)(二合一)第633章 緱山鶴飛(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黃雀在後(五)第648章 星河明淡(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羣分(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天作之合(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歸壽(六)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十二章 靈前孝子(五)第624章 鳳凰于飛(二十三)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樂往哀來(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第五百五十章 自作自受(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至親骨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