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順藤摸瓜(一)

張氏只當自己是爲了沈家定罪加重籌碼,卻不曉得自己已經被幾處盯上。陰錯陽差的是,沒有人會想到這是她自作主張,都當成了是閆舉人安排。如此一來,不僅印證了沈賀兩家對閆舉人的猜測,也讓張永誤會成了此事是趙顯忠爲了自己脫罪,再次陷害沈家。

本就是有了偏向,加上這樣的事,張永對沈家的處境越發同情。王守仁察覺到這其中有不對之處,可也沒有多話。如今兩位欽差,就要決定是繼續微服下去,還是開始擺開儀仗。

王守仁雖是正使,卻也曉得新皇更信任的是張永,便不自專,與他商議接下來如何行事。

張永曉得沈家這樣的罪名,要是不洗刷乾淨,即便沈家暫時脫罪,幾個人出來,可有了嫌疑以後翻出來都是把柄。既是受命下來爲沈瑞做主,張永自然想要將差事完成得漂漂亮亮。如今倭寇跑了兩個多月,上哪兒找人證明他們與沈家沒有關係去?那剩下的只有證明趙顯忠人品有瑕,才能證明他的話不可信。

“千里做官只爲財”,尤其是松江這樣的大府,張永纔不相信趙顯忠會乾淨到哪裡去。不說別的,就說知府衙門安撫地方傷亡百姓的撫卹金,難道賬冊上還標了某某是城裡人,撫卹金幾何;某某是鄉下人,撫卹金減半?

連撫卹銀子都要沾手,這人貪性可見一斑。

張永沉思片刻道:“也不知大沈狀元與沈瑞查出什麼沒有?”

王守仁聞言知意,兩人對視一眼,都有些躊躇。畢竟是下來查案的欽差,私下先見其中一方,要是泄露出去,王守仁少不得要挨彈劾。

不過王守仁想着自己與沈瑞的師生關係,即便之前無人留意,自己回京交代差事時也難免被翻出來說嘴,立時坦然了,摸着鬍鬚道:“沈家立足松江百年,族人衆多,或許有其他發現。”

既要見沈瑞,王守仁便沒有再遮遮掩掩,寫了親筆信,打發小廝過去送信。

沈家宗房客房,傍晚時分,沈理、沈瑞就已經得了消息,知曉有人在市井傳播流言,將兩月前的“倭亂”歸罪於沈家,煽動“倭亂”中受損商戶與百姓向沈家索賠。而這傳播消息之人,出入閆舉人外宅,當是閆舉人那邊的人手。

沈瑾也在,此刻還不知這“倭亂”與藩王有關係,只當趙顯忠爲了脫罪,故意陷害沈家,纔會趁着欽差即將到來,煽動民意。

“不思如何安民,不思以防下次倭亂,只想着自己烏紗,就如此信口雌黃,實是小人也!”沈瑾不由氣憤不已。

沈理搖頭道:“如此決絕,不留後路,不似趙顯忠手筆,更像是閆舉人趁機泄私憤,報復沈家。”

沈瑾聞言不由一愣:“私憤?莫非這閆舉人與沈家有嫌隙?”

本就是四房惹下的禍事,沈理無心爲沈源隱瞞,直接說了閆舉人的身份以及沈源先許婚後悔婚之事。

沈瑾聽了,哪裡還坐得住,立時起身,滿面淒涼道:“竟然是因爲我的緣故,纔給沈家招來禍事?都是我的過錯,婚姻大事,本該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不該心存他念,故意給老爺寫那封信,才使得老爺退親,給沈家招來了仇家。”

沈瑾少年得志,帶人溫煦不假,可內裡也自有幾分心氣。他因嫡母出身商戶,對於商家女並沒有什麼歧視,不喜之前沈源給定的親事,更多的是不相信親爹的眼光。加上沈源在信中將閆家家財說了又說,連帶着閆家嫁女的嫁妝幾何也說了個七七八八,就像是閆家用錢買女婿一樣。沈瑾畢竟是讀書人,加上手上有嫡母留下的遺產,沒想過惦記未來妻子的嫁妝,對於這門親事更加不熱衷,纔想了個法子,讓沈推掉,不想竟是後患無窮。

沈理皺眉道:“我與你說這些,並不是讓你自責,只是讓你知曉緣由。你父親那裡,也要早做他想,學官雖品級不高,可真要出了亂子,也難免會影響到你身上。”

沈瑾苦笑道:“揚州是閆家地盤,他們既要連沈家族人都要報復,哪裡會放過我們老爺?或許是現下顧不上,或是老爺已經惹了麻煩,只是消息還沒有傳回來。”

沈理聽了,問沈瑾道:“那你怎麼想?要不要現在去揚州?你畢竟是狀元身份,不管那邊如何安排,只要你露面,多少要顧及些。”

沈瑾搖頭道:“松江這邊是關係闔族安危的大事,我雖幫不上六族兄什麼,充個數跑個腿還是能做的。老爺那邊,暫時是顧不上了。”

雖說這世道講究忠孝傳家,可沈瑾也沒有在沈理、沈瑞面前故做孝子的意思。

沈理又望向沈瑞,沈瑞神色平靜,對於沈源之事恍若未聞。

沈瑾已經岔開話,道:“六族兄,冤家宜解不宜結,我用不用見一見這閆舉人?要是能化解他心中怨恨,也是好事。”

沈理想了想,道:“我觀此人行事狠辣,瑕疵必報,非良善之人。不過你趁機見一見他也好,總要讓他曉得我們也知道了他的底細,多少有些顧及。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他若是繼續算計沈家,那沈家也只能盯着揚州閆氏一族。”

沈瑾雖是真心要化解兩家恩怨,可也沒有反對沈理的話。欽差馬上就要到了,要是對方瘋狗一樣死咬着沈家不放也是麻煩,讓對方知道忌憚也好。

族兄弟幾個正說着話,沈瑞的長隨長壽拿着一封信請見。

沈瑞見長壽神色不對,好奇道:“誰的信,你怎麼一副受驚模樣?”

長壽回道:“二哥再也想不到,是五硯小哥送來的。”

沈瑞一愣,忙接了信,一眼就認出是老師親筆,忙拆開看了。饒是他素來老成,不是七情上面的性子,看了信也不禁露出兩份歡喜,對沈理、沈瑾道:“六哥、大哥,原來這次來的欽差不是別人,正是小弟恩師。他老人家今天上午就到了,沒有擺依仗,如今在鴻運客棧落腳,傳我去問話。”

沈理、沈瑾兩個自然也知曉沈瑞的老師是哪個,除了與沈瑞私下的師生關係外,更是獨立於三位閣老黨派之外的“帝黨”。

沈瑾還想不到“黨爭”對沈家案子的影響,沈理卻已經想過各種可能。不管是三黨哪方勢力的人下來,對沈家都是有利有弊,有的更是弊大於利;只有“帝黨”下來,才能更公正的審案問案,將“倭亂”真相避開內閣,直達御前。如今不僅是“帝黨”的欽差,更是與沈家淵源頗深,這簡直是意外之喜。

沈理心中陰霾立時也散了大半,忙催促沈瑞道:“既是你老師傳召,速去,速去!”

沈瑞卻沒有着急走,而是道:“六哥,我將那賬冊帶過去吧。”

這賬冊說的自然是賀家提供那份,趙顯忠盤剝地方、魚肉鄉里的證據,按照他們兄弟兩個之前的計劃,是要等欽差下來換個法子輾轉送到欽差手中;如今既然欽差不是別人,那就也不用那樣手段。

沈理點頭道:“應當的。”

賬冊由沈理收着,立時取了遞給沈瑞。

沈瑾在旁看着有些糊塗,沈理簡單說了緣故。

沈瑞走到門口,腳步有些遲疑,回頭道:“六哥,那我該說的,都說了?”

沈理稍作沉思,道:“說吧。”

這就是寧王“逆亂”之事,就算是王守仁下來查案,想要將沈家完全從“通倭”之事也不是容易事,有了更大的事情在前面扛着,盯着沈家的人自然就少了。雖說如今沒有證據,可有個閆舉人這個線索在,還有之前“倭亂”禍害完松江後撤退的目擊證人,還有這幾日沿着水路往內陸打聽的消息,似乎都能作爲佐證。

五硯是王守仁身邊小廝,不過十三、四歲,與沈瑞之前也是常見的。送完信後,他並沒有離去,而是留在門房等着。

眼見沈瑞過來,五硯也添了歡喜,口稱“師兄”。原來他雖在王守仁身邊充當小廝,卻也隨着王守仁讀書認字,算是半個弟子,平日裡也得過沈瑞指導,對於沈瑞這位王守仁的開山大弟子,自然敬愛親近。

這一路上,就聽到五硯嘰嘰咋咋說起王守仁對沈瑞的惦記,以及爲了尋找疑點在船上翻閱大量案宗之事。

沈瑞聽着,心裡不由生出幾分暖意。

對於王守仁這裡流傳千古的“聖人”,沈瑞最初的親近是帶了功利之心,並且因爲自己上輩子年歲的緣故,很難將王守仁當成真正的老師;可隨着這些年的相處,他也明白了什麼是師生父子。同不着調的沈源與嚴肅的沈滄相比,王守仁亦師亦父亦兄,成爲他最敬重的男性長輩之一。

沈瑞心裡明白,老師能被點爲欽差,這其中多半是小皇帝念舊情,沒有忘記自己這個小夥伴;可老師能夠放下端方君子那一套,不僅沒有主動規避此案,還不避嫌疑地爲沈家脫罪而辛苦,全都是因自己這個徒弟的緣故。

不用說等老師查完案子回京,與自己師生關係暴露,老師的爲人操守說不得都要受質疑……

...

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近朱者赤(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迴腸九轉(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之所在(五)第九十章 有女懷春(二)第六百十三章 鳳凰于飛(十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變將生(四)第二百章 塵埃落定(二)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695章 克紹箕裘(五)第六百零三章 鳳凰于飛(二)第五百五十章 自作自受(二)第二十三章 素車白馬(二)第六百一十章 鳳凰于飛(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心鬼蜮(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較長絜短(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較長絜短(六)第八十四章 今日酒醉(二)第十九章 前塵影事(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第三百零一章 改過遷善(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友玉昆(五)第六十六章蜚短流長(二)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至親骨肉(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漸生嫌隙(一)第五百八十章 多方角力(六)第十六章 前塵影事(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自受(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四)第五百零八章 廬山真面(三)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第五百零八章 廬山真面(三)第九十七章 名士風流(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三百四十章 山高水長(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雙喜臨門(三)第六百十二章 鳳凰于飛(十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長(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人之道(一)(求月票)第四十章 臘盡春回(三)第661章 向海而生(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樂往哀來(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鳥飛魚躍(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三百二十五章 事難如意(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朱衣使者(一)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歸壽(六)第五章 歲暮天寒(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來運轉(四)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626章 晚來風急(二)第一百零八章 東道主(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慈母之心(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薈萃一堂(二)第640章 星河明淡(二)第三十五章 景星鳳凰(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以羣分(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事難兩全(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698章 克紹箕裘(八)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之道(四)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方匯聚(一)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鬼蜮(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添油熾薪(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樂往哀來(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頂門立戶(五)第629章 晚來風急(五)第八十章 一喜一悲(二)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二)第四十八章 善始善終(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威難測(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來運轉(二)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煙析產(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鳥飛魚躍(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鶺鴒在原(七)第六百零九章 鳳凰于飛(八)第四百二十二章 桂子飄香(五)第五百三十六章 漸生嫌隙(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迴腸九轉(五)
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近朱者赤(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迴腸九轉(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之所在(五)第九十章 有女懷春(二)第六百十三章 鳳凰于飛(十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變將生(四)第二百章 塵埃落定(二)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695章 克紹箕裘(五)第六百零三章 鳳凰于飛(二)第五百五十章 自作自受(二)第二十三章 素車白馬(二)第六百一十章 鳳凰于飛(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心鬼蜮(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較長絜短(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較長絜短(六)第八十四章 今日酒醉(二)第十九章 前塵影事(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第三百零一章 改過遷善(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友玉昆(五)第六十六章蜚短流長(二)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至親骨肉(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漸生嫌隙(一)第五百八十章 多方角力(六)第十六章 前塵影事(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自受(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四)第五百零八章 廬山真面(三)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第五百零八章 廬山真面(三)第九十七章 名士風流(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三百四十章 山高水長(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雙喜臨門(三)第六百十二章 鳳凰于飛(十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長(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人之道(一)(求月票)第四十章 臘盡春回(三)第661章 向海而生(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樂往哀來(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鳥飛魚躍(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三百二十五章 事難如意(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朱衣使者(一)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歸壽(六)第五章 歲暮天寒(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來運轉(四)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626章 晚來風急(二)第一百零八章 東道主(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慈母之心(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薈萃一堂(二)第640章 星河明淡(二)第三十五章 景星鳳凰(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以羣分(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事難兩全(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698章 克紹箕裘(八)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之道(四)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方匯聚(一)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鬼蜮(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添油熾薪(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樂往哀來(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頂門立戶(五)第629章 晚來風急(五)第八十章 一喜一悲(二)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二)第四十八章 善始善終(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威難測(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來運轉(二)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煙析產(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鳥飛魚躍(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鶺鴒在原(七)第六百零九章 鳳凰于飛(八)第四百二十二章 桂子飄香(五)第五百三十六章 漸生嫌隙(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迴腸九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