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別有用心(五)

都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可因爲張永對趙顯忠這勢利知府心存反感,此刻聽了祖孫對話,對於沈家“良善傳家”的印象就更好了。加上他雖沒有見過沈瑞,卻是見過沈理、沈瑾、沈瑛這族兄弟幾個的。同朝堂上那些“倚老賣老”只想着同司禮監爭權奪利、架空皇帝的老臣相比,沈家這族兄弟幾個則少了幾分官派,多了幾分讀書人的儒雅,可親可敬多了。

等那祖孫兩個會賬離去,張永忍不住對王守仁道:“這孫恭人是何人?是哪位沈大人先慈,竟得四品誥命?”

妻以夫榮、母以子貴,內宅婦人生前誥命、死後封贈,多是丈夫或兒子請封。既是下來查案,張永出京前也將沈家的資料翻了一遍,沈家最顯赫的一房在京城,是他房頭雖出了兩個狀元,可因年歲輕,還都在熬資歷,其他房頭的族人也有出仕的,可都品級不高。或許孫氏已故的緣故,加上京中資料準備匆忙,中並未提及孫氏。

王守仁道:“孫恭人並非因夫因子得封,而是因修橋搭路,屢有善行,由當時的松江知府蔣大人向朝廷請封。”

“竟然如此?怪不得沈家子孫繁茂,竟有如此賢婦!”張永稱讚道。嘴上這樣說着,他心中卻不以爲然,不用說這又是個不得丈夫寵愛的怨婦,要不然身爲女子,只會將精力放在相夫教子上,哪裡會去操心修橋搭路、他人吃飽穿暖的事?多半是嫁妝豐厚,求個善名,省得夫家“寵妾滅妻”。

王守仁道:“這孫恭人不是別人,正是沈瑞生母,小沈狀元嫡母。”

因沈理、沈瑾族兄弟兩個先後中狀元,京中爲了區分兩人,將沈理稱爲大沈狀元,沈瑾稱爲小沈狀元。

張永一聽,不由咋舌,這嫡出庶出、出嗣承嗣,立時腦補一出大戲。再想想沈瑞進京的年紀,多半是失去生母庇佑的時候,因此身爲嫡子,被迫出繼族親爲嗣。

孫氏病故那年,王守仁正好在松江,是見過孫氏出殯時楸場面。孫氏確實是好人,可境遇到底令人唏噓,難得沈瑞沒有長歪,依舊寬和良善,品行與其母也算是一脈相傳,神色也有些感嘆。

張永眼中沈瑞儼然成了“小可憐”,母喪父棄,十多歲出繼,都是半大孩子了,與嗣父母能親近到哪裡?怪不得皇帝怕人欺負了沈瑞,原來這松江還是他的傷心地。

兩人各有感嘆,就見旁邊座位又來了一桌吃茶的客人。

同方才樸素的祖孫相比,這三人穿戴綢衣,爲首那人穿着青綢長袍,眼神太過靈活,尖嘴猴腮,看着面相不善。還有就是他這衣服,略顯肥大,倒像是穿着其他人的衣服一般。另外兩人面相發黑,看着要粗壯不少,身上藍色綢子衣服,可也不怎麼搭。

看到張永、王守仁都穿着儒服,那青衣人格外多看了兩眼,方叫茶博士點茶,又要了兩盤茶點,開始扯着嗓門說起兩個多月前的“倭寇上岸”的禍事。

“那叫一個慘,我家鋪子被搶光了不說,鋪面也一把火燒了,看鋪子的掌櫃與夥計更是沒跑,都成了焦炭!”青衣人哭喪着臉說道。

左手那人接話道:“鋪子都搶了,損失不少銀子吧?”

那青衣人忙點頭道:“張兄說到點子上,可不是嗎,我那是布莊,剛收了半船布入倉,半點沒剩下,損失得有幾百兩。哼,冤有頭,債有主,不管沈家多麼勢大,不賠我銀子,我官司就要與沈家打到底!我呸!平日裡裝成個善人模樣,卻是真是心黑。哎,只是也不知能不能討回來。人人都當他們家是松江首富,實際上內裡早就空了。”

右手那人道:“不能吧,沈家城外還有好些田。”

青衣人道:“李兄呀,外人都瞧着沈家風光,可沈家費銀子的地方也多,要不是一把銀子一把銀子砸下去,能出來那麼些個舉人、秀才?沈家人讀書,別人家子弟也讀書,沈家怎麼就這麼牛氣?平日裡欺行霸市那些事就不說,萬不該不顧鄉鄰,引了倭來劫掠,坑了這一城百姓。反正我不找別人,自找沈家這個罪魁禍首!”

這青衣人嗓門這麼大,自然引得大堂裡茶客都側目,竟是不少人信了這番說辭,面上帶了幾分義憤填膺。張永看在眼中,心中嗤笑,不小心正看到茶博士的神情。

茶博士五十來歲,上了年歲,明顯不贊同這番說辭,眉頭微蹙,只輕輕搖頭,倒是沒有說什麼。

張永雖打小入宮,宮廷最是磨練人,加上也派過外差,自然鍛鍊了一番辯人的好本事。

眼見那三人說完一個長篇,牛飲了兩杯茶,將幾盤茶點嚼個七七八八,會賬離開。張永便也起身,留了塊碎銀子,示意王守仁跟上。

兩人都看出這三人的不對之處,那青衣人不像是商家做派,更像是市井無賴;另外兩個跟班,一人一句臺詞,說的還生硬,像是之前就背後了的。

雖不知是誰指使,可這幾人明顯是故意散佈沈家的閒話,挑唆市井輿論。

兩人遠遠綴着三人,眼見着這三人見了另外一家生意熱鬧的茶樓,故事重演,正驗證了之前的猜測。

兩人是欽差,身邊微服出行,可也有錦衣衛變裝跟在周圍護衛。張永就叫了其中熟悉的小旗,叫他盯緊了這三人,尤其是其中青衣人,看這人最終回哪裡。

張永與王守仁兩個,則是去了落腳的客棧。

兩人在外奔波大半天,簡單梳洗了,要了一桌席面,匆匆用了。

等席面撤下去,上了茶水,張永便叫人去看盯梢的小旗回來沒有,又對王守仁道:“不會真的是趙顯忠指使的吧?”嘴裡這樣說着,心裡已經八成認定了。

按照之前的資料,沈家在松江也算是“龐然大物”,尋常人家哪裡會主動與沈家對上?換做趙顯忠就不一樣,他是知府,治下出了這麼大的亂子,要是找不到替罪羊,別說是烏沙難保,身家性命也危險。

王守仁因爲對松江的格局瞭解些,知曉沈賀兩家這些年的明爭暗鬥,懷疑的對象就多了賀家一個。只是趙顯忠能上那麼的摺子,沒有什麼證據的情況下羈押沈家人,也不清白就是了。

“趙知府倒是有動機,只是如此有跡可循,行事未免太不小心,倒未必就是趙知府指使。”王守仁道。

張永輕哼道:“不過是心虛罷了,要不然何必畫蛇添足!”

這說着話,那負責盯梢的錦衣衛小旗回來回話:“那人又去了兩家茶樓,都是說完即走,後去了知府衙門后街的第一戶人家。標下跟附近的人打聽,那戶人家姓王,戶主是個遊商,年初死了,留下個小寡婦,如今家裡只有小寡婦與小寡婦的老孃,還有兩個下人,一家四口。不過這小寡婦長得好,得了知府心腹幕僚閆舉人的青睞,昨晚閆舉人就在王家留宿。那青衣人並不是布莊東家,而是南城一個混混頭兒,倒是常來小寡婦家,對外說是小寡婦的表舅。”

張永吩咐那小旗下去,繼續帶人盯着王家宅子。

小旗得了吩咐下去,張永帶了幾分得意道:“嘖嘖!咱家說什麼來着?什麼知府幕僚的外宅,不過是幌子。沒有旁人,就是趙顯忠那廝!要是他老老實實,什麼也不做,咱家還真是不好隨意查他,可瞧瞧他這吃相,也忒難看,盡是小心眼子,當別人是傻子糊弄!”

王守仁點頭聽了,心中卻有些疑惑。這一路上他除了研究倭寇上岸的規律,也在研究趙顯忠這個人。

雖沒有與趙顯忠打過交道,可看他的履歷,並非庸碌無能之輩,否則再是朝中有人,也不會得了松江知府這個肥缺,只是運氣不好,經此一事,仕途基本到頭。不管他如何攀咬沈家,想要推卸責任,既是一地父母,在數百百姓傷亡情況下,還想要保全己身不易於做夢。就算身在局中,關心則亂,也不當與做出這樣粗劣的佈局,難道是那個閆舉人自作主張?

確實是有人自作主張,卻不是閆舉人,而是張氏。

張氏與沈家頗有淵源,流落風塵也多少有沈家的緣故,恨透了沈家,知曉沈家的狀元公沈理回松江,生怕沈家“逃出生天”,纔想了這一出出來。

至於這青衣人,是張氏前幾個月受了閆舉人吩咐,花銀子籠絡的幫閒。因閆舉人隱在幕後,出面灑銀子籠絡幫閒的都是張氏,這幫閒自然也就聽張氏的吩咐。

張氏年輕貌美,這幫閒少不得垂涎一二,卻也知曉這是閆舉人的禁臠,後面有知府衙門做靠山,不是自己一個幫閒能染指的,不過是過一過眼癮,在張氏鼓鼓囊囊的胸前瞄了好幾眼。

張氏不以爲忤,反而被這幫閒饞貓似的模樣的逗得“咯咯”直樂,嬌聲吩咐那幫閒道:“你繼續盯着沈家,不拘那邊有什麼動靜,都過來說一聲……”說這裡這裡,面上依舊帶了笑意,聲音卻有些發寒:“尤其是沈家四房的消息,格外留心些,半點也不能放過……”

那幫閒領了十兩銀子的賞銀,屁顛屁顛的去了,心裡還直嘀咕:“這張娘子不是王貨郎從外地領回來的?怎麼倒像是沈家的仇家。最毒婦人心,看來得罪什麼人也不能得罪女子……看她年歲,不過十八、九歲,倒是與沈家四房狀元公年歲相當,莫不是與沈狀元有婚約?可沈家是什麼人家,她就算姿色好些,也配不上啊。”

幫閒想了一圈,想不明白,索性丟到腦後,繼續盯着沈家去了。

...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變將生(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較長絜短(二)第四百零三章 管中窺豹(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鳳凰于飛(二十)第四百三十六章 頂門立戶(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提兼祧(二)第一百零三章 風波再起(二)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三十章 浮雲富貴(四)第六百零六章 鳳凰于飛(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接風洗塵(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迴腸九轉(二)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四百一十章 秋來風疾(六)200加更第五十六章玉軟花柔(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之所在(五)第656章 田月桑時(四)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威難測(四)第四章 歲暮天寒(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心鬼蜮(一)第三十九章臘盡春回(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鶺鴒在原第四百三十六章 頂門立戶(二)第三百零一章 改過遷善(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鶺鴒在原(二)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十一章 靈前孝子(四)第666章 向海而生(七)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理昭彰(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元復始(三)第635章 緱山鶴飛(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近朱者赤(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風洗塵(五)第686章 朱闕牙璋(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褏然舉首(四)第五百零五章 順藤摸瓜(五)第三百四十一章 添油熾薪(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近朱者赤(二)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淚盈襟(五)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抽絲剝繭(二)第628章 晚來風急(四)第634章 緱山鶴飛(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初提兼祧(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五百二十章 螳螂捕蟬(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疾風勁草(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淚盈襟(五)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添油熾薪(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齊心(一)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變將生(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高飛遠走(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恩甚怨生(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有心無力(一)第五章 歲暮天寒(五)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第五百五十章 自作自受(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未雨綢繆(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二)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黃雀在後(五)第二百一十章 如意算盤(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疾風勁草(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多方角力(二)(二合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二百三十章 未雨綢繆(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四百零五章 秋來風疾(一)第六十章雛鳳清聲(一)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三百零二章 改過遷善(二)第653章 田月桑時(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倦鳥知還(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事難如意(五)第五百八十八章 鶺鴒在原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變將生(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較長絜短(二)第四百零三章 管中窺豹(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鳳凰于飛(二十)第四百三十六章 頂門立戶(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提兼祧(二)第一百零三章 風波再起(二)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三十章 浮雲富貴(四)第六百零六章 鳳凰于飛(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接風洗塵(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迴腸九轉(二)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四百一十章 秋來風疾(六)200加更第五十六章玉軟花柔(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之所在(五)第656章 田月桑時(四)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威難測(四)第四章 歲暮天寒(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心鬼蜮(一)第三十九章臘盡春回(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鶺鴒在原第四百三十六章 頂門立戶(二)第三百零一章 改過遷善(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鶺鴒在原(二)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十一章 靈前孝子(四)第666章 向海而生(七)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理昭彰(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元復始(三)第635章 緱山鶴飛(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近朱者赤(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風洗塵(五)第686章 朱闕牙璋(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褏然舉首(四)第五百零五章 順藤摸瓜(五)第三百四十一章 添油熾薪(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近朱者赤(二)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淚盈襟(五)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抽絲剝繭(二)第628章 晚來風急(四)第634章 緱山鶴飛(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初提兼祧(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五百二十章 螳螂捕蟬(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疾風勁草(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淚盈襟(五)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添油熾薪(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齊心(一)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變將生(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高飛遠走(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恩甚怨生(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有心無力(一)第五章 歲暮天寒(五)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第五百五十章 自作自受(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未雨綢繆(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二)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黃雀在後(五)第二百一十章 如意算盤(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疾風勁草(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多方角力(二)(二合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二百三十章 未雨綢繆(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四百零五章 秋來風疾(一)第六十章雛鳳清聲(一)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三百零二章 改過遷善(二)第653章 田月桑時(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倦鳥知還(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事難如意(五)第五百八十八章 鶺鴒在原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