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高飛遠走(三)

“瑞哥想要去大哥家住?”郭氏聞言一怔,隨即揮揮手,將旁邊兩個侍婢都打發出去,面色轉爲沉重道:“瑞哥這是不願隨你滄大伯孃進京?”

沈瑞見郭氏面帶擔憂,忙搖頭道:“願意,能出去見見世面本是好事,京中有族兄們在,更不要說還是隨三哥、珏哥等人作伴同去……只是侄兒笨拙,又不曾見過二房族伯、族叔們,怕住着拘謹。”

郭氏沉默了一會兒,方幽幽道:“還沒同瑞哥說,昨日嬸孃陪着你滄大伯孃出城去了,是去你娘墳前拜祭。在你娘墳前,你滄大伯孃仔細問起你們娘倆這些年境況,嬸孃多嘴,盡數說了……她雖沒哭出聲來,可那難過模樣卻不是假裝……”

莫名其妙掉下個生母故人,或許她沒有惡意,可那種因是長輩理所當然安排安排他如何如何的架勢,委實讓沈瑞無語。

就算她真心爲孫氏生前境遇傷心難過,沈瑞也無法感同身受,悶聲道:“那滄大伯孃可說過,爲何我娘沒了三年都沒有音訊,現下才想起侄兒來?”

有沈理這個同二房有音訊往來的族侄在鄉守孝,要說二房不知孫氏故去音訊那纔是假話。

若是徐氏與孫氏淵源真深,在知沈瑞失母后,不是該多有照拂,就如同郭氏與沈理似的。

三年不聞不問,直到二房絕嗣,徐氏回鄉擇選嗣子時,才說與孫氏淵源,可在人前人後並未對沈瑞另眼相待之處

她雖待郭氏母女頗爲親厚,也主動去拜會了曾照顧過沈瑞的知府太太,看着有些爲孫氏張目之意。

可對於沈舉人當年“寵妾滅妻”,孫氏嫁妝曾被張家賤賣、被族親與賀家染指之事,徐氏卻是提也沒提。

沈瑞這幾日也想過,徐氏會不會說爲何這三年沒動靜,是否有什麼難處顧忌,可同徐氏見了兩面,徐氏壓根都沒提這話茬。

或許是在人前忌憚的緣故?那私下裡,會不會同郭氏說一句?

郭氏搖了搖頭:“這個倒是沒說。不過嬸孃雖同她只見了兩回,卻瞧出她是個心胸磊落、大方寬和之人,想來定是有什麼隱情。”

沈瑞也有幾分眼力,也瞧出徐氏不是那種晦暗算計性子,是個能爲人着想的。

就比如就說昨日宴客,徐氏做東道,祝允明、魏校、何泰之幾個親外甥出面代姨母陪客,也說的去。

徐氏沒有叫他們出來,除了體恤外甥們、不願讓他們拘謹之外,也是不願麻煩各房族人。

祝允明還好,即便輩分低,可年過不惑,表禮省了也說得過去;魏校弱冠之年,何泰之更是童子,這兩人出來拜見,沈家這些長輩表禮卻是省不了的。

沈家松江八房,不是每個房頭都富庶。日子富庶的,只有宗房、三房、四房、五房幾個房頭,六房、七房、八房、九房雖也是耕讀傳家,可日子只比尋常人家略強些。

沈理早年對沈瑞提及京中二房時,對於沈滄夫婦爲人行事也是極稱讚。

這也是沈瑞覺得徐氏來的詭異,對於她的安排不痛快,卻也無法對其人生出惡感的原因。

想到這裡,沈瑞原本有些煩躁心情就安生了。

不管徐氏與孫氏有什麼不可言會的淵源,逝者已矣,瞧着徐氏這裡如今對孫氏只剩下愧疚,應該也不會出現什麼爲難自己之事。

不過想着二房如今是擇嗣節骨眼,沈瑞便問道:“嬸孃,滄大伯孃那裡可提過什麼時候送我們回來?”

郭氏笑道:“瑞哥這是沒走,就開始想家了?千里迢迢過去,怎也得住個一年半載。不過瑞哥不用擔心,你三哥後年要參加院試,最遲明年年底就會折返,到時你同他一路回來就是,不會耽擱你後年下場。”

沈瑞聞言,鬆了口氣。看來徐氏並未在郭氏跟前流露過讓自己久留京城之意,自己這兩日深思不安,倒是自作多情。

不過眼見各房頭都盯着二房嗣子之位,郭氏卻全無此意,沈瑞打心裡敬佩。

換做其他人,大好機會在眼前,說不得就找了藉口,“幼子出繼,往後也拉幫扶兩兄長”或是“全哥讀書資質不佳,有了侍郎府子弟身份,走萌恩入仕也是出路”,林林種種,理直氣壯地爲了富貴,割捨了骨肉。

並且正如上面各種藉口所說,對於有兩個兒子走科舉仕途的五房來說,舍了一個讀書資質不甚高的兒子換二房對五房幫扶,利益最大。

不是每個母親都能像郭氏這樣,骨肉爲重,不起貪心。

就是沈舉人昨晚回來,對他猶猶豫豫地問了那一句,也透出點什麼。若是沈瑞點了頭,說想要做嗣子,說不定沈舉人便“無可奈何”、“愛子心切”地推波助瀾要“成全”他。

郭氏見沈瑞緘默無語,道:“瑞哥可是在想二房擇嗣之事?”

沈瑞點點頭:“雖不知滄大伯孃到底何意,可攜了各房少年進京,怕是到了京城,會有一番熱鬧,侄兒擔心殃及池魚,纔想着是不是隨三哥去叨擾大哥、大嫂。”

郭氏聞言,不由沉思。

方纔沈瑞提及想去大哥家住時,郭氏並不贊同,是因顧忌二房顏面。

畢竟族中子弟是被二房邀請進京,沈瑞生母又同徐氏有淵源,要是住在外頭,倒顯得不樂意同二房親近似的,怕徐氏多想。

可沈瑞的擔心,不無道理,郭氏低頭權衡下利弊,便點頭道:“你是四房唯一嫡血,二房擇嗣之事很不同你相於,不過誰曉得旁人如何想。說不定因你滄大伯孃親近你,有心謀嗣子之位的那些人就忌憚你。要是侍郎府太平還罷,你就跟着族兄弟們安安生生做客;要是真有什麼動靜,你也莫要忍着,搬出來去你大哥家隨你三哥同住。我之前給你大哥的家書上,讓他幫你三哥留心書院。你到時便以隨你三哥讀書的名義出來,想來即便是二房長輩們也不好攔你。

後路也有了,沈瑞心裡越發踏實,想起冬喜、柳芽兩個,道:“雖說勞煩嬸孃許多,可侄兒還厚着麪皮再麻煩嬸孃一遭。出門在外,不好帶那麼多人,冬喜同柳芽兩人,能不能讓她們來這邊?”

郭氏聞言,想到沈舉人這幾年行事做派,眼中亦添厭惡,曉得沈瑞此舉用意。

兩家幾輩子比鄰而居,下人之間常通有無,這些日子四房鬧鬧哄哄,打人攆人戲碼,輪番上演,郭氏也略有耳聞,只是沒有當着兒子說老爺不是的道理,便只能當不知道。

“不用來這邊,你出門在外身邊也要人使喚,帶了她們兩個去。你纔多大?起居洗漱哪裡不要人照看服侍?只帶兩個小子頂甚用?也不用羞臊,你三哥這裡也要帶婢子服侍起居。”郭氏笑着說道。

沈瑞猶豫道:“嬸孃,這不方便?要是人人都帶了四、五人服侍,那得多少人跟着進京?”

郭氏搖搖頭道:“豈止四、五?不說旁人,就說瑞哥這裡,除了你身邊常用的,你爹最少也得安排兩人跟着。一是說得上話的管家,一是老成媽媽。二房同宗房遠了六十來年,終於肯同各房互通有無,你們幾個小的又是代表各房頭去請安認親,自然要跟着老成家人過去送正式禮單;還要妥當媽媽看顧你們,約束着不讓你們淘氣給族親添亂。”

中華本就是禮儀之邦,這大年下過去,又是疏離幾十年後頭一次往來,卻是沒有空手道理。

想着沈舉人既愛面子又吝嗇的性子,這備禮之事怕是又要肉疼,沈瑞便心情大好。至於派的婆子會不會指手畫腳,沈瑞是不擔心的。有賬房同田婆子兩家的下場在前,四房下人裡當沒有誰有膽子他跟前張狂。

兩人正說着話,就見沈全進來道:“娘,祝表兄來了,說是尊滄大伯孃之命過來送東西。到底是甚哩?呼啦啦小廝、男僕十來人護着。”

郭氏起身道:“你滄大伯孃昨日同我說,想要在松江重新置田產,寄放一筆銀錢叫我幫忙留心看着買地。”

沈全好奇道:“二房不是戶籍都落在京裡?怎還回來置產?難道以後滄大伯他們還會回鄉不成?”

三太爺當年進京前,將二房祖產盡數變賣,決絕之心可見一斑。如今竟要重新在松江置產,確是令人意外。

沈瑞在旁聽着,立時想到“狡兔三窟”這個詞。

大明文人治國,可文人之間傾軋也最厲害。又要夾雜廠衛勢利,內廷連着外朝,沈滄官職做的越高,處境就越是危險。歷數明朝閣臣,多是宦海沉浮,善終者少。

就像徐氏之父徐有貞,因“構陷”于謙有反心無行跡,丟官罷職不說,又被後世之人比之爲“秦檜”,揹負千古罵名。

實際上身爲首輔,皇帝想要收拾于謙,誰還能攔住?不過是同秦檜一般,做了皇帝的替罪羊。

岳飛念念不忘北上抗金迎回二帝,高宗不能容,就有十二道金牌,有“莫須有”之罪,處死岳飛,出來頂缸的是首輔秦檜。

當年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蒙古人挾其兵臨城下,文武大臣束手束腳,漢人江山危亡在即,于謙力挺景泰帝即位,遙尊英宗爲太上皇,使得蒙古人失了依仗;又帶領軍民,進行北京保衛戰,最終逼退了蒙古人。

對君臣百姓來說,于謙救國救民是功臣,景泰帝隨後對其也極爲倚仗,京城防衛盡相托付。

對於英宗皇帝來說,于謙卻是眼中釘、肉中刺,復辟成功後,就以“策劃迎立襄王之子爲太子”的罪名將於謙問“謀逆”之罪,鬧市處死並棄屍街頭。

等到百姓們都說于謙冤枉,羣情涌動,英宗皇帝便也“後悔”,這屈死忠良的罪名,自然由臣下背了。

論起來,將徐有貞比之秦檜還真是貼切,這兩人都是給皇帝背黑鍋的。

眼見郭氏同沈全去收點財物,沈瑞便先告辭,回了家裡。

既要帶了冬喜與柳芽兩個同去,也要讓她們開始準備。沈舉人那裡,若是有安排,也該使人找他。

剛回跨院,沈瑞還沒同冬喜、柳芽兩個說話,沈舉人便打發人來傳。

等沈瑞進了書齋廂房,便見管家趙慶也在,侍立在旁邊。

待沈瑞請了安,沈舉人便道:“族親之間早年疏離,如今既走動起來,當盡了禮數。爲父已使人預備節禮,明日讓管家隨你同往京城,代四房送禮。”

方纔已經聽郭氏提過這個,沈瑞並無意外,老實應了。

沈舉人又指了指書案上一錦包:“這裡使人兌了五十兩金子,你仔細收好,到了京城若有花銷處,兌了來使,且不可吝嗇小家子氣,惹人笑話”

如此大方,倒是令沈瑞意外,想想沈舉人性情,愛面子這條應是在吝嗇上。

不過將金子讓沈瑞自己保管,而不死交給管家,這管家應是送了禮就回來,不會滯留京中。

沈舉人想着禮單還有眼前這五十兩金子,確實覺得肉疼,交代完後,便擺擺手道:“老安人那裡還有吩咐,你且去”

五十兩金子不過三斤多些,拳頭大小一包。

沈瑞拿了錦包退下,沒有急着去內院,而是先將金子送回跨院,叫冬喜收了,又對冬喜、柳芽道:“嬸孃說可以多帶人進京,你們倆行李也可以收拾起來。”

柳芽聞言,喜形於色;冬喜面上,也帶了歡喜。

兩人之前雖都在五房住過,可如今都是沈瑞之婢,再去五房也成寄居,反倒不如在沈瑞身邊名正言順,來的自在

沈瑞笑了笑,往後院見張老安人去了。

內房上房,張老安人坐在羅漢榻上,正同旁邊侍立的郝媽媽說話。

見沈瑞來了,張老安人滿臉疼愛地將他招呼到身邊,拉着他的手道:“眼見就要出遠門…真是叫人捨不得哩……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二哥這點歲數就走這麼遠,怎能叫人不跟着懸心?換做其他人,祖母就是舍了麪皮也攔着,可開口的是侍郎太太,連族長太爺都不敢說甚,咱們家也只能聽着……”

老太太臉上依帶了病態,可眼睛鋥亮,看着十足精神,口中一連串不捨的話,話裡話外都有徐氏依仗着權勢逼人、四房無可奈何之意。

絮叨到動情之處,張老安人還紅了眼圈,儼然一捨不得孫子離家的慈愛祖母。

同郭氏的精心相比,張老安人這“慈愛”則輕飄飄的,只是嘴上說說,半點不落到實處,連沈瑞行李是否打包,準備得東西是非齊全,她也沒想起問上一句。

沈瑞心中嗤笑,只冷眼看這老太太做戲,想來前頭鋪陳這麼多,肯定後頭有正文。

果然,張老安人絮叨半盞茶的功夫,聽得沈瑞耳邊都“嗡嗡”直響,老太太神情一肅,戲肉來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六百七十一章 疾風勁草(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有心無力(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心鬼蜮(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氏分宗(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多方角力(十)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自受(一)第六百一十章 鳳凰于飛(九)第四百零一章 管中窺豹(二)第三百零五章 改過遷善(五)第二百零九章 如意算盤(五)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629章 晚來風急(五)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第十三章 靈前孝子(六)第六百十七章 鳳凰于飛(十六)第三十章 浮雲富貴(四)第三百零七章 種因收果(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裂(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樂往哀來(五)第三百零二章 改過遷善(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引蛇出洞(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風得意(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四百五十章 金榜題名(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一)第二十三章 素車白馬(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近朱者赤(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來運轉(五)第三百五十章 倦鳥知還(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雙桂聯芳(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慈母之心(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倦鳥知還(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多方角力(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金榜題名(二)第五百四十章 嫌隙漸生(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自受(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頂門立戶(四)第九十六章 名士風流(三)第684章 朱闕牙璋(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飛遠走(二)第一百零七章 東道主(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歸去來兮(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聞大名(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三)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順水行舟(五)第二一十四章 木落歸本(四)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友玉昆(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歸壽(三)第一百四十二章萬象更新(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添油熾薪(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雲際會(一)第一百七十章 人以羣分(六)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四百二十一章桂子飄香(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姓之好(三)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626章 晚來風急(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鳥飛魚躍(四)第四百二十四章 桂子飄香(七)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頂門立戶(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添油熾薪(四)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龍魚服(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四百一十章 秋來風疾(六)200加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飛遠走(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646章 星河明淡(八)第682章 覆手爲雨(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飛遠走(一)第二十九章 浮雲富貴(三)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664章 向海而生(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姓之好(二)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誠佈公(三)第624章 鳳凰于飛(二十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九十七章 名士風流(四)第658章 田月桑時(六)第五百一十二章 血淚盈襟(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
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六百七十一章 疾風勁草(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有心無力(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心鬼蜮(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氏分宗(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多方角力(十)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自受(一)第六百一十章 鳳凰于飛(九)第四百零一章 管中窺豹(二)第三百零五章 改過遷善(五)第二百零九章 如意算盤(五)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629章 晚來風急(五)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第十三章 靈前孝子(六)第六百十七章 鳳凰于飛(十六)第三十章 浮雲富貴(四)第三百零七章 種因收果(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裂(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樂往哀來(五)第三百零二章 改過遷善(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引蛇出洞(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風得意(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四百五十章 金榜題名(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一)第二十三章 素車白馬(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近朱者赤(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來運轉(五)第三百五十章 倦鳥知還(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雙桂聯芳(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慈母之心(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倦鳥知還(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多方角力(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金榜題名(二)第五百四十章 嫌隙漸生(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自受(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頂門立戶(四)第九十六章 名士風流(三)第684章 朱闕牙璋(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飛遠走(二)第一百零七章 東道主(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歸去來兮(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聞大名(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三)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順水行舟(五)第二一十四章 木落歸本(四)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友玉昆(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歸壽(三)第一百四十二章萬象更新(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添油熾薪(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雲際會(一)第一百七十章 人以羣分(六)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四百二十一章桂子飄香(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姓之好(三)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626章 晚來風急(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鳥飛魚躍(四)第四百二十四章 桂子飄香(七)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頂門立戶(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添油熾薪(四)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龍魚服(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四百一十章 秋來風疾(六)200加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飛遠走(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646章 星河明淡(八)第682章 覆手爲雨(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飛遠走(一)第二十九章 浮雲富貴(三)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664章 向海而生(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姓之好(二)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誠佈公(三)第624章 鳳凰于飛(二十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九十七章 名士風流(四)第658章 田月桑時(六)第五百一十二章 血淚盈襟(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