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素車白馬(五)

陽宅外,親友早已走的差不多,各位老爺的長隨、小廝早已尊五房太爺吩咐,不是離的遠遠的,就是去隔壁五房陽宅歇腳。

四房陽宅外,只剩下沈瑞、沈瑾、沈全三個晚輩,還有蔣三公子這個外客。沈瑾、沈全眼見族中有身份的人都留下,自是猜到商議什麼大事,只是一時半會兒,還想不到孫氏嫁妝上去。畢竟按照世情,孫氏只有一子,所遺留當然毫無異議地留給沈瑞,哪裡需要鄭重其事地商討。

只有沈瑞,曉得沈理忍讓許久,就等今日發作。不過他也有些意外,這族譜上記載朝廷誥命是怎麼回事?難道族譜記載還有作假的?怎麼一直到孫氏出殯都沒有動靜。孫氏現下下葬,是按照八品孺人的格局下葬的,要是按照族譜記載,可是四品誥命。

還有那“賢婦橋”,至今也沒影兒。難道這誥命不是在逝者未入土前贈下來的?不過想了想松江府與京城的距離,兩千多里路,一個民婦捐獻數萬嫁妝做善事,也不至於八百里加急報道朝廷。

就算知府蔣升爲了教化治下百姓,要爲孫氏請立牌坊,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四房之事,肯定有不能對人言之處,否則張老安人不會匆忙賣了王媽媽與柳芽,沈理也不會冒着“家醜”外揚的風險,留下知府太太與蔣三公子做他山之石。若是沒有知府太太與蔣三公子,那四房有什麼不妥當,族老們爲了沈家之名,說不定也要一牀大被遮了。即便沈瑞有所委屈,這畢竟是父爲子綱的時代。

只有外人在,族長們爲了臉面,才能更公正的對待沈瑞。沈瑞正想着,蔣三公子已經湊過來,低聲道:“賢弟,可否聽愚兄一言……”

賢弟!愚兄!

這樣的稱呼,可還是覺得牙根有些酸。不過瞧着蔣三公子正經八百的模樣,沈瑞牙酸之餘,也添了幾分鄭重。他看了不遠處的沈瑾、沈全一眼,對蔣三公子道:“世兄若是不嫌棄,小弟陪世兄到前面轉轉。”

蔣三公子自是點頭道好,沈瑞便同沈瑾、沈全打了招呼,帶了蔣三公子去了不遠處。往上走是宗房墓地,左邊是三房墓地,下首是外五房墓地,只有右側是一片樟樹林。沈瑞與蔣三公子便踱步到樹林邊,並未往裡面去。

蔣三公子似有遲疑,欲言又止,沈瑞看了陽宅方向一樣,不知沈理如何爲自己張目,族老們說不得就要傳喚自己,便直言道:“不知世兄何事教我?”

蔣三公子道:“都說‘疏不間親’,賢弟家事本不當外人置喙,只是家母與孫姨母情誼頗重,這些日子常爲賢弟擔憂。今日過來前,又專程吩咐我轉告賢弟幾句密語。不過是長者慈心,若是有冒犯之處,還請賢弟諒解一二。

沈瑞聞言,微微一怔,隨即道:“小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自是感激莊姨慈心,還請世兄直言便是。”

蔣三公子這方鬆了一口氣似的,道:“孫姨母曾留有一封書信在家母處,其中提及身後嫁妝滷田分配……前幾日沈狀元上門,亦提及孫姨母身後事。愚兄本以爲那封信是姨母怕賢弟吃虧,才留書在外頭做個憑證,還附了嫁妝單子……”說到這裡,又是遲疑半響,方道:“誰想,直到今早出門,娘子吩咐我轉告賢弟幾句話,愚兄方知,那嫁妝分配孫姨母另有安排。”

說到這裡,他停下來,打量沈瑞神色。

正常分配,孫氏只有一子,那嫁妝毫無疑問當全部歸沈瑞。能讓蔣三公子意外的,那孫氏的分配就不是如此。換做其他人,早就訝然出聲。只是沈瑞曉得孫氏捐嫁妝之事,倒是並不覺得意外,反而覺得心裡踏實許多,就跟久等的另外一隻鞋子落地一般。

這下,輪到蔣三公子微怔:“莫非孫姨母生前曾對賢弟說過此事?”

沈瑞搖頭道:“不曾,只是孃親生前最是心善,常有憐貧惜弱之舉,想來所留遺命,亦是與行善濟人相關。”

看着沈瑞神色清明,並無不忿惜財之色,蔣三公子心中不由歎服,道:“若是單單如此,賢弟尚不必爲難,只需享姨母留下福澤便是。誰會想到,姨母留下的遺命,是要將嫁妝滷田分作兩份,一份留給賢弟……另外一份則是贈與尊兄。”

這下沈瑞真的大吃一驚,怎麼回事?捐贈呢?怎麼成了兄弟兩個平分嫁妝,不是還有捐贈之事麼?

雖說迷茫不解,可沈瑞面上依舊沉靜如水,緘默了好一會兒方道:“慈母心腸,不外如是。”

這句話,說的蔣三公子側目:“孫姨母留下的可是萬貫家財,那本應都是賢弟獨得,賢弟不怨?”

沈瑞搖搖頭道:“那本是家慈私產,如何處置,旁人自無人置喙,人子亦然。”

蔣三公子看了沈瑞好幾眼,苦笑道:“倒是愚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孫姨母行事大方豁達,賢弟自然也不是小肚雞腸之人。原本家母還擔心賢弟年幼,一時想不通,不忿孫姨母這般安排,讓我私下規勸賢弟一二。畢竟尊兄前途錦繡,若是受了孫姨母這份饋贈,往後這好處也會回到賢弟身上。否則若行忘恩負義之舉,不需旁人,士林斷不容他。沒想到賢弟心胸,不亞孫姨母。”

沈瑞能說出慈母心腸的話,自然也想到蔣三公子所提及的。若是沈瑾不走仕途還罷,若是走仕途,爲了名聲故,就要善待沈瑞這個異母兄弟。

世人心思複雜,更願意用惡意去揣測人心。孫氏此舉,怕是沒有幾個人會覺得嫡母心慈,視庶子如親生,反而多半會想着此舉是否爲託孤之意。長兄如父,沈舉人是個不通世情的,沈瑾又前程可期。孫氏信不着丈夫,將獨子託付給庶長子勉強也說得過去。

就是旁觀的知府太太與蔣三公子,也覺得孫氏如此安排,多半是這個意思。

見沈瑞並無不忿排斥,蔣三公子鬆了一口氣。此事雖是沈家家務,可孫氏遺書既送到知府太太手中,那蔣三公子自是希望事情得以圓滿解決,省的引人非議。

沈瑞卻想起一件事,道:“家慈信中,可否提家兄記名之事?”

孫氏既能將嫁妝分給庶子一半,那當是不吝嗇再給庶子個體面,擡舉他出身。

蔣三公子道:“提是提了,可不是直接記名。孫姨母信中說,嫡母亦是母,不欲奪人子,若是令尊扶正二房,不必提及;若是並未扶正尊兄生母,爲了尊兄前程故,可將尊兄記爲嫡長。”說到這裡,不由一陣唏噓,只說孫氏良善,方能如此處處妥體貼他人。

沈瑞不知爲何,卻是直接想到“三足鼎立”。

孫氏若是在饋贈沈瑾遺產時,提及將沈瑾記在名下,雖在情理之中,可未免有攜恩圖報之嫌,誰曉得會不會引得沈瑾母子嫉恨。既饋贈了,又不圖母子之名,那沈瑾母子剩下的只有感恩。後邊那一句“若是”,又有不盡之意。

假若沈舉人扶正鄭氏,鄭氏得了孫氏嫁資,只當真心感激,善待沈瑞,否則就有忘恩負義之嫌;假若沈舉人沒有扶正鄭氏,孫氏此舉,可謂對鄭氏母子再次援手。

在蔣三公子看來,孫氏這般安排過於厚道;而在沈瑞看來,卻直覺地認爲,此事定有後續。蔣三公子提前將此事告知自己,不過是怕自己年幼,無法體會孫氏這般安排的苦心,捨不得其留下的半副嫁妝,在族人面前露了不忿。

可是他心裡明白,這身體年方九歲,即便孫氏嫁妝沒有捐贈,全部留給自己,也輪不到自己掌管。等到自己長大成人,能剩下多少都不好說。

這邊,蔣三公子與沈瑞說着孫氏留下的“遺書”,陽宅裡,沈理亦提及此事。

“各位太爺、叔伯長輩,嬸孃後事本輪不到小子多嘴,只是逝者爲大,嬸孃既有遺命在此,總應尊了嬸孃遺命纔好。”沈理說着,從懷中取出一個信封。

各房房長本就是來做個見證,聽到沈理提及此事,都覺得戲肉來了,不由目光爍爍,齊齊望向沈理。只有族長太爺依舊面沉如水,撫摸着鬍鬚不語;沈舉人則是臉上見惱,哼了一聲道:“孫氏真有遺命怎會不交代自家人,反而交代給外人,哪有這般道理?”

沈理直視沈舉人道:“源大叔此話,可是疑侄兒扯謊?有嬸孃手書在此,源大叔可否驗看真僞?”

沈舉人滿心不忿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四房家務,總不能任人空口白牙安排,自然是要看。”

沈理也不囉嗦,直接將信封送到沈舉人身邊。

沈舉人皺眉接了,拆開看過,卻是看得眼睛發直。各房房長見了,不免竊竊私語,很是好奇手書中所記內容。族長太爺“咳”了兩聲,喚醒了沈舉人,問道:“可是瞧清楚了,是你娘子親筆不是?”

沈舉人神色複雜,說不上是羞是愧,沉默半響,最終神色訕訕,道:“正是孫氏生前親筆。”

族長太爺點點頭,示意沈舉人將手書送上前去。

族長太爺接了手書,神色寡淡,似乎對於孫氏手書上的內容並無意外,掃了兩眼便遞給旁邊的幾位族老。

“咦?”

“怎會如此?”

隨着手書傳遞,各種驚詫質疑聲起。

“孫氏昏了頭吧?”

“真是孫氏寫的?”

沈舉人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可變換中隱隱地露出幾分得色。衆人竊竊私語,聲音越來越高,猜測也越來越離譜。族長太爺見了不由皺眉,擡起柺杖,在地上狠敲兩下,道:“孫氏賢良!”

五房太爺亦附和道:“是賢妻亦是慈母!”

這兩位太爺如此說了,其他族人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望向沈舉人的目光依舊帶了懷疑。

相反,對於拿出這封手書的沈理,大家並無異色。

沈舉人氣了個半死,下巴擡得高高的,看着族長太爺道:“即是狀元公操心四房家務,今日算個清楚也好,衆目睽睽之下,總做不了假去,省的過後再出這樣那樣的話,我可是不認!”說罷,又對沈理冷哼一聲。

族長太爺點頭道:“那就算清楚,到底是瑞哥兒與瑾官兒兩個的事,喚他們兩個進來。”

在座沈家四輩人,斜王旁輩分最低,可小一輩三人,沈琪是一房之長,沈理是狀元公,只好由沈璐不情不願地出去喚人。

沈瑞與蔣三公子正好踱步回到陽宅門口,聽到長輩傳喚,便與沈瑾一起進了陽宅。

蔣三公子知道內情,並不覺得奇怪。只有沈全,有些迷糊,裡面不是說的是孫氏嫁妝的分配麼,怎麼還叫了沈瑾進去?莫非沈舉人“賊心不死”,依舊一心想要庶子謀嫡妻嫁妝?

第三百零九章 種因收果(四)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暗度金針(一)第三百四十章 山高水長(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僞莫辨(一)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慈母之心(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五百七十七章 多方角力(三)第一百九十章 春風得意(四)第一百四十章 萬象更新(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桃李之教(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風得意(五)第五百一十四章 血淚盈襟(四)第六百二十章 鳳凰于飛(十九)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變將生 (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雙桂聯芳(五)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長(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之道(四)第628章 晚來風急(四)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一百八十七章 春風得意(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至親骨肉(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元復始(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明鏡高懸(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方匯聚(二)第676章 山重水複(四)第七十八章 過路財神(五)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年歸壽(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二百零三章 塵埃落定(五)第一百零八章 東道主(二)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近朱者赤(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人心鬼蜮(七)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威莫測(一)第631章 緱山鶴飛(一)第一百零四章 風波再起(三)第十八章 前塵影事(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事難兩全(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疾風勁草(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四十七章 善始善終(上)第一百三十章 順水行舟(四)第三百一十章 收因種果(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十八章 前塵影事(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多方角力(五)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于飛(十五)第一百一十四章薈萃一堂(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來運轉(四)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歸去來兮(二)第五百一十章 廬山真面(五)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四十章 臘盡春回(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八十一章 一悲一喜(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方匯聚(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百年歸壽(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聞大名(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迴腸九轉(五)第八十章 一喜一悲(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同室操戈(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時不待我(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桃李之教(一)第一百二十章 高飛遠走(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第627章 晚來風急(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褏然舉首(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利之所在(三)第六百二十章 鳳凰于飛(十九)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四百二十七章 時不待我(三)拜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誠佈公(三)第三百零三章 改惡遷善(三)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再起(四)第四百四十章 頭角崢嶸(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五章 歲暮天寒(五)第八十七章 今朝酒醉(五)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三章 歲暮天寒(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威莫測(一)
第三百零九章 種因收果(四)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暗度金針(一)第三百四十章 山高水長(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僞莫辨(一)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慈母之心(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五百七十七章 多方角力(三)第一百九十章 春風得意(四)第一百四十章 萬象更新(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桃李之教(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風得意(五)第五百一十四章 血淚盈襟(四)第六百二十章 鳳凰于飛(十九)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變將生 (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雙桂聯芳(五)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長(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之道(四)第628章 晚來風急(四)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一百八十七章 春風得意(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至親骨肉(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元復始(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明鏡高懸(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方匯聚(二)第676章 山重水複(四)第七十八章 過路財神(五)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年歸壽(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二百零三章 塵埃落定(五)第一百零八章 東道主(二)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近朱者赤(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人心鬼蜮(七)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威莫測(一)第631章 緱山鶴飛(一)第一百零四章 風波再起(三)第十八章 前塵影事(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事難兩全(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疾風勁草(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四十七章 善始善終(上)第一百三十章 順水行舟(四)第三百一十章 收因種果(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十八章 前塵影事(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多方角力(五)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于飛(十五)第一百一十四章薈萃一堂(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來運轉(四)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歸去來兮(二)第五百一十章 廬山真面(五)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四十章 臘盡春回(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八十一章 一悲一喜(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方匯聚(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百年歸壽(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聞大名(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迴腸九轉(五)第八十章 一喜一悲(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同室操戈(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時不待我(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桃李之教(一)第一百二十章 高飛遠走(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第627章 晚來風急(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褏然舉首(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利之所在(三)第六百二十章 鳳凰于飛(十九)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四百二十七章 時不待我(三)拜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誠佈公(三)第三百零三章 改惡遷善(三)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再起(四)第四百四十章 頭角崢嶸(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五章 歲暮天寒(五)第八十七章 今朝酒醉(五)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三章 歲暮天寒(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威莫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