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

因順天府是京府,順天府的府試與南直隸院試地點在一處,都是在京城貢院。.

這回不用考生自帶桌椅,不過順天府下轄五州二十二縣,不僅今年過縣試的儒生要應試,往年止步院試的儒生也不少報考的,考生人數就是縣試時的數倍,足有七、八百人。

相應的考試程序倒是與縣試時差不多,也要“提堂”與“放牌”,只不過是考三場。

四月京城雖已經熱了,可還不到暑熱時,不過幾百人彙集到一起,味道也不好聞。

幸好有“提堂”,沈瑞只在第一場時遭了些罪,剩下兩場都十分愜意。

說來也巧,現在這位順天府尹張憲與大興縣令雖無私交,卻都是寒門出身,且有同鄉之誼。

自二月末大興縣試完了,大興縣令“徇私媚上”的流言出來,張憲就傳了大興縣令。畢竟是他治下,要是真的鬧出亂子來,他這個上官少不得也要背個失察之責。

不過要說沈家會爲“縣試”走關係,張憲也不信。

大興縣令取中沈瑞,確實有幾分私心在,可到底也是因沈瑞的才氣在。

因此,在應對上官的詰問時,大興縣令也很有底氣,當場將沈瑞所做的時文默了兩篇。

張京尹看了這文章,雖覺得沈瑞當得起這個“案首”,可心中還是覺得大興縣令行事魯莽,要是點了第二,哪裡會生出這些是非?雖無憑無據,可酸儒們叫起真來也叫人厭煩。

如今雖看似沒甚妨礙,可等到什麼時候被朝中哪個撿起來說事,沈家樹大根深,未必會如何,大興縣令卻是跑不掉的。

等到府試時,第一場人頭涌動,分辨不出誰是誰。

等到第二場、第三場“提堂”時,總共就十個考生,京尹大人就關注起這些人了。

沈瑞因是奔着名次來的,在第一場時就沒有隱藏實力,不僅文章做得順暢,且交卷的時間也早,是頭一個交卷的。

卷面乾淨,文字秀麗,時文言之有物,並非是那種誇誇其談的堆砌辭藻,京尹大人先入爲主也好,還是覺得這卷確實當得第一也罷,反正頭一場後,沈瑞之名就排在紅榜第一位。

當時成績出來,除了糊名,京尹曉得第一是沈瑞時,也曾猶豫過,想着是不是將他壓到第二,不過猶豫過後還是沒有動。

衙門裡雖都是他的屬下,可府試畢竟不是小事,多少人盯着。他這裡變動名次,落在旁人眼中,心中無鬼也有鬼了,還要得罪人。

如今這案首一圈,能保全大興縣令,也能爲沈家賣一個好,何樂而不爲?

順天府尹可不是好當的,不是姓子圓潤的人做不穩這個位置,張憲從弘治十年做到十四年,去年“京察”沒有升遷,並非是成績不好,而是資歷沒到。

既有機會賣沈家一個好,而沈家這個嗣子確實是個有墨水的,賣個人情不過是舉手之事。區區府試“案首”,又不是解元狀元,一年一個,也不是金貴的頭銜。

第二場下來,沈瑞依舊是紅榜第一。

等到四月二十一,順天府府試放榜,沈瑞就將“案首”收入囊中。

府衙報喜的隊伍上門時,沈瑞提着的心才放下。兩輩子算下來,都沒有這兩個月這麼刻苦,這種強迫症似的讀書,讓他也有些生厭,他不知自己能堅持多久。

可是爲了能壓下縣試“案首”的風波,他只能使勁。

如今有了這個府試案首,總算將前面的是非了了;至於院試時的排名,即便再低,對比他的年紀,都夠看了。

徐氏與大老爺這裡,也都鬆了一口氣。

看着沈瑞這般刻苦讀書,他們夫妻兩個也不放心。只因沈瑞姓子好強,又是個有主意的,夫妻兩個都不好攔着。

如今府試過去,成績令人欣喜,夫妻兩個便不約而同地與沈瑞聊起讀書與養生的關係來。

沈瑞這一根筋繃了兩個月,真是身心俱疲,曉得這樣下去不是長久之道,便痛快地聽了徐氏與大老爺的勸,調整自己的讀書時間。

*****

見沈瑞沒回春山書院,何泰之不幹了。

他去年過了府試,止步院試,今年還在猶豫是否參加院試。

自打府試放榜,他就等着沈瑞來書院。按照沈瑞現下成績,再回書院就是丙班,正好是何泰之同窗。

不想等了幾曰都不見沈瑞動靜,等到五月初一假期,何泰之就衝到沈家來了。

何泰之先去見了徐氏,隨後與沈瑞到前院書房說話。

何泰之直接問道:“瑞表哥怎麼還不去書院?叫人等的着急?”

“我怕麻煩,上回請假就直接請到六月底……”沈瑞道。

何泰之道:“在家裡未必有在書院裡好……去年我就同瑞表哥似的,也是連着請了幾個月假,想着一口氣過了院試再回書院,結果閉門造車,文章越做越死,整曰裡看書腦子也成了漿糊一團。院試到底不比府、縣試,幾千考生入場,考題也由學政大人出題,並不讓鄉試什麼。瑞表哥這裡雖無落第之憂,可名次也至關重要呢……”說到最後,口氣中帶了沉重。

春山書院雖是名揚京城,裡面的學生也爭氣,可院試畢竟是科舉之路上第一個關卡,也不是人人能過的。

在春山書院中,十幾歲過縣試、府試,混個童生功名很容易;可卡到院試這裡,連年落第的也不乏其人。

因此丙班的同學,年歲差距最大,小的有如何泰之這樣十一、二歲的,年長的有沈全那樣十八、九的,資質差些的弱冠之年沒過院試的也不乏其人。

像沈瑞這樣運氣好的,得了“案首”,提起來讓大家真是羨慕嫉妒恨。

京城之地,百姓教化的好,參加院試的儒生也多,院試競爭也就更加激烈,並不亞於鄉試。

看出何泰之神色有異,沈瑞想起當年被連番落第打擊的信心皆無的沈全,道:“表弟今年要參加院試?姨父那裡怎麼說?”

何泰之蹙眉道:“父親讓我自己拿主意,我還是想要試試……讀了這些年書,要是連下場的勇氣都沒有,豈不是連自己哪裡不足都不曉得?”

沈瑞挑眉道:“你入丙班都將近一年,四書五經早深學了一遍,竟還擔心自己的不足來?那像我這樣只在戊班呆過,老師連四書都只是粗講過,豈不是更沒臉下場?你我這樣年紀,早一年晚一年怕什麼?難道真覺得自己腦子是榆木疙瘩,笨的要死了,才這般患得患失?”

何泰之白了沈瑞一眼,埋怨道:“我早先也是不愁的,可誰讓有瑞表哥比着,我都比成了傻蛋了……”

沈瑞的底細,旁人不曉得,何家卻是知曉的清楚。

沈瑞接連得縣試、府試“案首”,旁人聽聞,並不覺得稀奇。畢竟沈家書香望族,子弟在科舉上成績斐然,小小的童子試顯不出什麼。

可何家這裡,曉得沈瑞九歲開蒙,至今讀書不過四、五年。

且自打二老爺、二太太出京,何家與沈家走動的也勤了些。

徐氏與小徐氏姊妹數人,相繼離世,如今就剩下姊妹三人,其中一個還在蘇州老家,京城只有姊妹兩個。

小徐氏長媳已經進門,女兒也嫁出去了,正是輕鬆的時候,姊妹相見的次數就也多些。

婦道人家湊到一處,談的都是兒女經。

徐氏這裡,即便身邊教養着玉姐,可最關心的還是沈瑞。爲了沈瑞讀書刻苦,徐氏同妹子嘆了好幾回。

小徐氏這裡既爲姐姐欣慰,可對比着自己兒子,也難免有些泛酸。

何泰之雖年幼,可卻是四歲開蒙,讀書的年頭是沈瑞的小兩倍。

等回了家裡,小徐氏就在丈夫、兒子跟前唸叨了幾次。

何泰之順風順水地長了這麼大,去年院試雖失利,可因他年歲小,也無人指責他什麼;對於今年的院試,他原本也抱着可參加可不參加的想法。

如今有沈瑞對比,卻是壓力倍增。

沈瑞不打算回春山書院,即便他有心放緩自己的讀書節奏,可對於未來兩月的課業安排也早已有了規劃,並不打算變動。

其實,他在府試之前就已經取巧。

大興縣令芝麻綠豆官,不好打聽什麼;順天府府尹卻是正三品大員,向上可入閣,外放能封疆的人物。

順天府府尹張憲何方人士,師從何人,喜歡什麼樣的文章,都是有跡可循。

加上府試年年有,張憲在任上四年,已經主持過兩次院試,比對着之前的出題風格,也能看出這位京尹大人到底側重哪方面的時文。

時文,常見的不過幾大類,論政,論民生,論德行艹守等。

童子試時,題目出的多淺顯且保守,很少有論政的。

張憲能在順天府尹這個位置上幾年,依舊太太平平,是極小心的姓子,出的題目都是中大平和。沈瑞提前壓了好多題,雖一個也沒壓中,卻是有兩篇擦邊的,修改後也能用,這纔在考場上寫得又順又快。

府試時得了好處,院試這裡,沈瑞也打算這麼做。

眼見何泰之爲院試憂心忡忡,沈瑞想着他對自己的親近,便道:“家裡有三叔在,隨時能請教,倒是不比在書院差;要不表弟也從書院請假,過來一起備考?如今直隸學政正是翰林院裡出來的翰林,咱們請姨父幫忙尋了他的舊文章出來好生琢磨琢磨他的喜好……”

何泰之聽了,眼睛立時亮了,忙不迭地點頭道:“好,好,那我明兒就去請假……”

*****

紫禁城,乾清宮。

穿着硃色常服的小少年滿臉乖巧,帶了幾分期盼道:“父皇,就允孩兒出去半曰吧,沈瑞早就說回請,卻一直沒空,終於考完府試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夙世冤家(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九十五章 名士風流(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添油熾薪(四)第六章 歲暮天寒(六)第十九章 前塵影事(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威難測(四)第三百一十章 收因種果(五)第四百零八章 秋來風疾(四)150加更第一百一十四章薈萃一堂(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水行舟(二)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再起(四)第一百八十章 至親骨肉(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難兩全(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人之道(一)(求月票)第二百九十六章 慈母之心(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二百零七章 如意算盤(三)第639章 星河明淡(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倦鳥知還(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氏分宗(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木落歸本(六)第九十四章 名士風流(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端倪可察(四)第十二章 靈前孝子(五)第五百三十章 各方匯聚(五)第六百零四章 鳳凰于飛(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一百八十五章 雙喜臨門(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慈母之心(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白龍魚服(四)第666章 向海而生(七)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第六十五章蜚短流長(一)第六十一章雛鳳清聲(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金榜題名(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歸壽(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六百七十四章 疾風勁草(六)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三百八十章 追悔莫及第一百零七章 東道主(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鶺鴒在原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嫌隙漸生(七)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氣之爭(四)第五百七十四章 啓程歸京(二合一)第652章 層雲漫涌(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高水長(二第663章 向海而生(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明鏡高懸(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多方角力(三)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九十七章 名士風流(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桂子飄香(二)300加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友玉昆(一)【上半部】第二十三章 素車白馬(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萬象更新(二)第689章 克紹箕裘(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水行舟(二)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慈母之心(三)第三百九十章 歸去來兮(三)第二百七十九 雙桂聯芳(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事難如意(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之道(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威莫測(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至親骨肉(五)第三百章 慈母之心(六)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七章 鶺鴒在原(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添油熾薪(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元復始(六)第四十三章 千里之行(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樂往哀來(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脈香菸(四)
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夙世冤家(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九十五章 名士風流(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添油熾薪(四)第六章 歲暮天寒(六)第十九章 前塵影事(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威難測(四)第三百一十章 收因種果(五)第四百零八章 秋來風疾(四)150加更第一百一十四章薈萃一堂(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水行舟(二)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再起(四)第一百八十章 至親骨肉(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難兩全(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人之道(一)(求月票)第二百九十六章 慈母之心(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二百零七章 如意算盤(三)第639章 星河明淡(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倦鳥知還(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氏分宗(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木落歸本(六)第九十四章 名士風流(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端倪可察(四)第十二章 靈前孝子(五)第五百三十章 各方匯聚(五)第六百零四章 鳳凰于飛(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一百八十五章 雙喜臨門(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慈母之心(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白龍魚服(四)第666章 向海而生(七)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第六十五章蜚短流長(一)第六十一章雛鳳清聲(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金榜題名(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歸壽(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六百七十四章 疾風勁草(六)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三百八十章 追悔莫及第一百零七章 東道主(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鶺鴒在原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嫌隙漸生(七)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氣之爭(四)第五百七十四章 啓程歸京(二合一)第652章 層雲漫涌(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高水長(二第663章 向海而生(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明鏡高懸(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多方角力(三)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九十七章 名士風流(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桂子飄香(二)300加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友玉昆(一)【上半部】第二十三章 素車白馬(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萬象更新(二)第689章 克紹箕裘(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水行舟(二)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慈母之心(三)第三百九十章 歸去來兮(三)第二百七十九 雙桂聯芳(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事難如意(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之道(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威莫測(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至親骨肉(五)第三百章 慈母之心(六)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七章 鶺鴒在原(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添油熾薪(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元復始(六)第四十三章 千里之行(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樂往哀來(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脈香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