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佳人

萬曆十八年五月中旬,睿王朱常洛一行車駕已入了山東地界。

這日山東巡撫周恆、濟南知府李延華爲首,率領各府、州、縣大小官員百餘人出城三十里,迎接來自京城就藩的睿王千歲。初夏天氣在別的地方或許還是剛開始熱,可是在濟南已經是驕陽似火,這讓等了有一陣的官員們都是一臉一身的汗水。

巡撫周恆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浸淫官場三十年,練得一身長袖善舞,八面玲瓏,人送美號‘萬金油’,可眼下的周大人眼望驛道盡頭,不知爲什麼,總有些神思不定,心神不安。

轉頭看了一眼站在自已身邊的知府李延華,見他一臉的混不在意,手中摺扇輕揮,頗爲怡然自得,不由得一陣氣惱,咳了一聲,嗓門略提了一提。

“李大人,此次睿王爺來咱們這裡就藩,斷不可輕忽以待,否則聖上怪下來,咱們可是擔待不起。”頓了一頓,隨即放低聲音,用只有自已和對方纔能聽得到的聲音道:“那些事可都處理乾淨了?莫不要露下什麼把柄!”

這個警示意味濃重的提醒,李延華只在心底哼一聲卻並沒有放在心上,對於周恆這種一貫小心駛得萬年船的作風極度不屑,自已在濟南這麼多年見過的風浪多了去了,有姐夫罩着,怕個鳥哩!

於是扯開嘴皮笑肉不笑的咧了一下,算是對周恆的答覆。

周恆自然看得出他的敷衍,不由得心下大怒,對於李延華這種狂妄自大,只知有已不知有天的傢伙,他有一萬種手段讓他化灰變塵!可是一個李延華不足懼,他的姐夫沈一貫卻令人很足懼!

李延華知道周老狐狸想什麼,也知道他在怕什麼,可來的不就是頂了個王爺帽子的九歲小孩麼,說破天也就是個毛還沒長齊的娃娃,給他根糖沒準都能樂上半天,放着這麼一堆大活人要是玩不過一個孩子,那也別在這地混了。

看着一臉鐵青的周恆,李延華心底一陣快意,嘴角露出了幾絲琢磨不透的笑意。

那些府縣主官在這大熱天裡吃了一嘴的灰塵、曬了半天的太陽,一肚子的怨氣幾乎全都寫在臉上,他們沒有二位頂頭上司想得的那麼多,只盼着這個睿王殿下早點來早點安置,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舒服過日子纔是正經。

“來了來了……”隨着驛道上盡頭煙塵翻滾,這讓等的幾乎失去耐心的官員們又驚又喜,一陣騷動。

要讓朱常洛用一個字形容對濟南的第一印象是什麼?那就是熱!兩個字,很熱,三個字,非常熱!

雖說過了端午,已經進式進入夏季時節,可是京城大多數人都還穿着夾襖,趕上那天來個翻天什麼的,還有點涼嗖嗖的倒春寒的味道。可是自從往濟南一路行來,一邊走一邊換衣服,等到了濟南府,所有人都恨不能打個赤膊纔好。

看着前邊旗幡招展歡迎隊伍,知道到了地頭的朱常洛心潮難平,自已的人生將從這個地方開始書寫新的篇章,寫的好還是不好,那可要看自已的本事了。想必因爲自已的離開,大明朝廷上也會平靜一陣子,但是朱常洛絕對相信,就算自已遠在千里之地的濟南,也會有無數隻眼睛關注着自已一言一動。

看吧看吧,全都把眼睛放亮,看着小爺怎麼一步步的走回去!

等睿王殿下的車駕全部停下來的時候,以周恆、李延華爲首的一衆地方官員一致呆若木雞!這是一隊什麼樣的隊伍啊……聖上欽賜的三護衛,這可是大明朝自太祖建國以來少有的藩王殊榮。

……可是眼前所見,就是傳說中三護衛?

如果認爲山東大人們吃驚的合不攏嘴是因爲少見多怪那可就錯了,這支別開生面的就藩隊伍從京城開拔的時候,就連見多識廣京城百姓們都驚碎了一地眼球。

除了一馬當先玄衣黑甲的葉赫騎着烏雲蓋雪,一身的英風銳意俘獲京城無數圍觀少女的芳心外,大多數的人都被睿王殿下這支三護衛驚呆了……

雖然換上了統一發的新衣服,可是這支隊伍中着實太有特色了!洋洋萬餘人,男女老少間雜,老的卻嫌太老,小的又嫌太小,後邊婦女隊伍中更是熱鬧,懷抱孩子的、拿着鍋碗瓢盆的、推着小車的,個個臉上都喜氣洋洋,精神亢奮,這一路歡聲笑語,別提有多活潑了。

這個奇特的就藩情景傳到乾清宮,聽完稟報的萬曆半晌無語,忽然拍案哈哈大笑起來,而且越笑越開心,笑到最後眼裡居然都有了淚花。

黃錦在一旁靜靜的瞅着,忽然覺得自已陪了半輩子的皇上挺矛盾,將這個他不喜歡的兒子的打發走,看來心裡也不見得有多開心。

“萬歲爺,且把心放肚子裡,山東周大人是出了名的八面玲瓏,人送美稱‘萬金油’呢,他又是您一手提拔的,睿王殿下去了山東,有他在您就放心吧。”

對於朱常洛的離開,黃錦心情真心不太好,可是天大地大,皇上最大,做爲皇上的身邊人,永遠得想皇上所想,急皇上所急,皇上想聽什麼話的時候就得說皇上想聽的話。

“朕纔不會擔心他!路是他自已選的,沒有人逼他。”看着外頭黑沉沉的天色,萬曆意興闌姍的一擺手,“走吧,咱們儲秀宮走一圈罷。”

世人都說皇長子懦弱無能,可週恆初見睿王第一個念頭就是:傳言果然不可信!

初見睿王朱常洛,眼神清澈明淨似深不可測,態度和藹中暗藏疏淡,這讓這位慣識人心善察顏色的周大人心裡頓時波翻浪卷,思緒紛飛之下,一時倒有些分神。

“莫不是周大人見了本王,可是歡喜的怔往了?這大日頭底下不是說話的地,快些勞動周大人頭前領路,咱們這一羣人還等着安置呢。”

話說的的風趣,引得後頭那些‘三護衛’一陣善意的大笑。

周恆等人這才醒過神來,連忙整束衣冠,恭敬的上來見禮。“參見睿王千歲,王爺一路遠來辛苦,下官等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隨後一行人各種相見恨晚,行禮不迭,朱常洛顧盼神飛,笑如春風,應對間舉止進退火候恰當好處,這讓一直在暗暗觀察他的周恆又是一番刮目相看。

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和外頭驕陽高照塵土滿天相比,這城內詩景相應,道路兩旁觸目所見俱是人抱來粗的垂柳,萬條碧絛如同一片綠蓋,放眼頓覺暑氣漸消。

葉赫和熊廷弼對於腳下青石板路下時不時迸出的清泉大爲驚奇,泉城之名對於朱常洛並不陌生,孫承宗遊歷四方見多不怪,撫須笑道:“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摩詰果然大材,若是將鬆換柳,更應了此情此景。”

朱常洛點頭,“濟南泉城名不虛傳,就算沒有王摩詰,此地來的名人也不少啦。”二人談談說說,甚是相得,倒讓一旁引路的周恆下死眼的看了孫承宗幾眼,孫承宗面色自若,只當不見。

進了城有人前來迎接安頓,行軍大隊的事一直是孫承宗和熊廷弼在管,這安頓大軍的事責無旁貸。朱常洛和葉赫一個王爺一個貝勒身份尊貴,就由周恆和李延華親自引到遐園之中安置。

遐園坐落在大明湖西南角,其內曲橋流水,幽徑迴廊,假山亭臺,十分雅緻,一向被用來迎接皇親國戚或是高官貴爵來濟時臨時休憩之地。遐園中景色秀雅,更可放眼大明湖,可見水色澄碧,堤柳夾岸,蓮荷疊翠,亭榭點綴其間,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渾然一幅天然畫卷。

周恆果然沒白擔個“萬金油”的美名,深諳官場上花花轎子人擡人那一套,服侍殷勤讓人覺得如沐春風,卻沒有絲毫反感,就連一向比較難伺候的葉赫都對這個周大人高看了一眼。

論起周大人堂堂二品大員,這些事交給下人來做也沒人敢說他個不是,可是這次不知爲什麼,凡事親力親力,從王爺到隨從或是護衛,他一個都不怠慢,言語妥帖,舉止得當。

這讓在一旁想插手都插不上的李延華氣得要死,暗恨這個老東西果然是老而不死,礙眼的很!

晚上的大明湖涼風習習,碧波映月湖心,說不出的華美璀璨,李延華更是大手筆,讓人在湖上放起了無數荷燈,放眼望去好象天河倒置,衆星捧月美的不似人間。

初到濟南的第一宴,便安排在了湖心小島上的歷下亭上。此亭據傳唐天寶四年間,著名詩人杜甫曾與北海太守李邕飲宴於歷下亭,並寫下《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從此名聲大燥。

一行人沿着曲榭遊閬一路行來,見水光映月,青荷臨風,廊橋曲徑,小巧精雅,耳邊水聲潺潺,幽香縷縷不絕,縈繞滿園。亭上筵席已就,周恆等一衆官員恭敬的起身恭候。

酒席上菜餚之精自不必說,衆人觥籌交錯,交談甚歡,酒過三巡,濟南府尹李延華已有了幾分酒意,轉頭對周恆道:“睿王殿下遠來,大人怎可如此慢待,下官准備了一番歌舞前來助興,如此方不負這良宵美辰。”

衆官齊聲喝采稱好,只有周恆臉色頗爲不豫。

這個李延華自稱下官,可是這態度口氣絲毫沒有下官的覺悟,這個發現讓朱常洛覺得很有趣,他初來乍到,少說多看,權作壁上觀。

一聲清朗悠揚笛聲在這夏夜明湖上盪漾開來,讓人耳目爲之一清。一個白衣人影翩翩而來,皎潔月色下身上白紗輕羅在輕風鼓動盪漾,象欲乘風飛去一般,腰間一條長長緞帶恰到好處的將纖腰束成盈然一握,發盤高髻,赤着雙足,腳腕上幾串金釧叮鈴做響,面覆輕紗,但頸上一段雪玉一樣的肌膚足以讓人一見神搖魂盪。

“賤妾願爲王爺一舞,祝王爺福壽綿長。”聲如珠玉,悅耳動聽。

第112章 真相第293章 信件第122章 算計第256章 閱兵第217章 問罪第173章 廷議第232章 作死第293章 信件第76章 暗流第298章 變天第192章 恭妃第297章 何去第215章 論毒第304章 舊人第107章 選妃第82章 殤心第86章 選擇第109章 請戰第146章 絕望第160章 孤注第228章 收買第210章 自戧第95章 土豪第295章 海戰第142章 生變第51章 請辭第74章 變卦第263章 攤牌第186章 逼問第174章 突變第29章 勾心第8章 心機第223章 改變第113章 亂象第153章 殺威第199章 傷心第253章 信任第195章 結案第150章 逼宮第52章 引火第279章 決裂第4章 立威第271章 提醒第111章 兄弟第292章 嘆息第24章 北行第17章 煽情第21章 危機第6章 靠山第299章 決裂第304章 舊人第36章 驚心第156章 歸山第2章 穿越第46章 綢繆第244章 折服第163章 陷阱第58章 歸京第186章 逼問第116章 見血第58章 歸京第234章 廁仔第174章 突變第220章 剖心第210章 自戧第24章 北行第131章 設伏第230章 意義第13章 籌謀第158章 議儲第267章 雄心第173章 廷議第38章 籌備第182章 黨患第148章 解決第156章 歸山第295章 海戰第221章 敘舊第77章 逆鱗第64章 申危第201章 喜信第22章 臘八第244章 折服第25章 盟約第47章 蠻子第1章 初始第163章 陷阱第192章 恭妃第213章 戮目第71章 指證第137章 挑戰第56章 謁仙第77章 逆鱗第170章 誘惑第248章 擔心第125章 驚秘第80章 饅頭第85章 交底第124章 突變
第112章 真相第293章 信件第122章 算計第256章 閱兵第217章 問罪第173章 廷議第232章 作死第293章 信件第76章 暗流第298章 變天第192章 恭妃第297章 何去第215章 論毒第304章 舊人第107章 選妃第82章 殤心第86章 選擇第109章 請戰第146章 絕望第160章 孤注第228章 收買第210章 自戧第95章 土豪第295章 海戰第142章 生變第51章 請辭第74章 變卦第263章 攤牌第186章 逼問第174章 突變第29章 勾心第8章 心機第223章 改變第113章 亂象第153章 殺威第199章 傷心第253章 信任第195章 結案第150章 逼宮第52章 引火第279章 決裂第4章 立威第271章 提醒第111章 兄弟第292章 嘆息第24章 北行第17章 煽情第21章 危機第6章 靠山第299章 決裂第304章 舊人第36章 驚心第156章 歸山第2章 穿越第46章 綢繆第244章 折服第163章 陷阱第58章 歸京第186章 逼問第116章 見血第58章 歸京第234章 廁仔第174章 突變第220章 剖心第210章 自戧第24章 北行第131章 設伏第230章 意義第13章 籌謀第158章 議儲第267章 雄心第173章 廷議第38章 籌備第182章 黨患第148章 解決第156章 歸山第295章 海戰第221章 敘舊第77章 逆鱗第64章 申危第201章 喜信第22章 臘八第244章 折服第25章 盟約第47章 蠻子第1章 初始第163章 陷阱第192章 恭妃第213章 戮目第71章 指證第137章 挑戰第56章 謁仙第77章 逆鱗第170章 誘惑第248章 擔心第125章 驚秘第80章 饅頭第85章 交底第124章 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