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海戰

以戰求和這四個字響噹噹的擲地有聲,將日本信使小西飛驚得臉色如土瑟瑟抖個不停。初見眼前這位少年太子時,只覺得他容顏俊美,氣質超羣,就算以他們大日本帝國的別具一格的審美觀來看也是當仁不讓的上品,當然除了穿衣品味稍差了點……嗯,如果帶上鍋鏟帽或是牛角帽,肯定會增色幾分。

但此時的小西飛已經完全沒有剛纔的好心情,原本以爲這位太子殿下是個玉如意卻不料是個鐵刷子,幾句輕飄飄的話連皮帶肉的扒得鮮血淋漓的生痛,心裡不由得怒氣上涌,剛準備抗聲說幾句,卻發現對方安靜若素的坐着,一張臉白得近乎剔透,長長的睫毛垂下遮住了眼中的冷狠深沉……心裡瞬間一陣亂跳,到了嘴邊的話也沒了聲音,臉上的汗卻已經滴了下來。

見他服軟,朱常洛也沒有難爲他,只是讓他帶着一車東西回去。嘴上說的很客氣,話意卻陰損之極:“聽說日本出了名的男盜女娼的僻壤之地,日子過的緊巴,既然來了趟就沒有空手回去的道理,這點東西請你捎回去,代我向小西行長閣下致意,就說區區薄禮不成敬意。”說完意味深長的一笑,小西飛只覺眼前一亮,似有一片雪光飛過,本來想拒絕的,不知怎麼的等出口時就變成了答應。

看到那一車貼了密密封條的禮品的時候,小西飛心中大爲好奇裡邊是什麼東西,總覺得明朝軍兵眼神似乎有些奇怪,更有幾個似乎在強忍着笑。小西飛心裡有些打鼓,看着四處貼得密密的封條,自問沒這個狗膽打開,只得帶着人驅車回開城。

目視着小西行一行人遠去,孫承宗和李如鬆等一干將領笑得打跌,只有宋應昌臉色有些不好看,道:“殿下,這樣做是不是……殘忍了些?”

一陣寒風飄過,裹在狐裘中的朱常洛畏寒的抖了幾下,眼神中的譏誚之意比寒風更冷:“……殘忍?”似乎好笑一樣的重複了一下這兩字,琉璃般清澈的眸光注視着宋應昌:“宋大人好慈悲!這些倭鬼從生下來那一天開始,人性這兩個字對於他們來根本就存在,在他們的腦子總覺得別人的東西都是好的,他們會做的只是劫掠!”說着譏誚一笑:“對人或可慈悲,但是對狼慈悲,到頭換來的只會噬臍莫及的後悔。”

這一番教訓不等聽完,宋應昌已經是滿頭滿臉的汗,一張老臉羞得通紅。

看着眼前這個咬着牙發狠的少年,李如鬆心裡震撼堪比倒海翻江。外頭都在傳說太子一人千面,可到底那一面纔是真正的他?

“小西行長派人求和,明明就是個緩兵之計!”朱常洛眼神輕忽眺望遠方,嘴角噙着一絲冷笑:“若是真的要和他們談,那可就上了他當了。估計這個時候,他已經在四方調兵準備和咱們決一死戰。咱們祖宗傳下那一套仁義禮節是對人用的,對付狼就不管用。”

李如鬆拍手叫好:“殿下說的是,這些人就給狠狠的給他們顏色看看。”

朱常洛讚賞的看了他一眼,回答肯定近乎於輕描淡寫:“不錯,狠狠的殺!千萬不要客氣!”

話說到這個份上,這個話題沒有再繼續的必要。衆人又談了些軍情瑣事之後紛紛散去。等朱常洛一行人走遠,身上裹着繃帶的吳惟忠湊上前來,一臉疑惑小聲問道:“子茂兄,那車裡到底是什麼?”

想到那車裡的東西,就好象一陣徹骨寒風自天靈蓋灌入自腳後跟躥出,李如鬆機靈靈打了個哆嗦,轉過頭附在吳惟忠耳邊悄悄說了兩個字。然後吳惟忠瞬間就斯巴達了,在這大西北寒風天裡,額頭上瞬間就是一層密密麻麻的白毛汗。

回到開城後的小西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這輛大車送到小西行長的辦公處,並將在平壤城內發生的一切詳細的做了說明,對於拒和一事小西行長並不意外,所以他也沒有動怒。一直不動聲色的淡淡聽着,一直到小西飛說明朝太子朱常洛有一車好禮相送時,這才頗感興趣的擡起了眼皮:“是什麼?”

小西飛點頭哈腰,陪着笑臉道:“車有封條,明朝太子殿下說這是他個人送您的私禮,小的也不知裡邊是什麼。”想起朱常洛那意味深長的笑,小西飛臉上的笑容變得勉強,額頭上一層細密地汗珠。

小西行長不知道發生過什麼,他只知道明朝太子都要給自已送禮,這從某一方面說,雖然他拒絕了自已和談的提議,但是對於日本還是很尊重的嘛,看着周圍投來的道道羨慕眼光,自覺有了面子的小西行長打從心眼往外透着舒服。然後他就決定當着衆將的面打開這個輛車,讓衆人看看明朝太子也給咱們大日本帝國送禮了,想想都覺得爽,這個對於纔剛因爲兵敗而低迷的日軍來說,確實是個振奮士氣的好法子,於是小西行長,做了一個極爲正確又讓他後悔終生的決定。

在一羣將領和軍兵羨慕的目光中,小西行長施施然來到車旁,揮手撕開封條,帥氣的打開車門,然後……

一堆日本戰俘的人頭如潮水一樣滾了出來,差點將小西行長淹沒……

“……八嘎!”這是小西行長此時此刻唯一可以表達他心情的一句話。

———

天下廣大,但相比於浩瀚廣闊的海洋,簡直可以用微不足道形容。而通海路與行陸路相比,可以節省下大量的時間。時間的概念對於朱常洛來說,那是最珍貴而不可得的東西。

打發掉小西飛之後,朱常洛已經在開始盤算下一步該怎麼走,讓他比較滿意的是眼下朝鮮發生的這一切,都在他的計算之中。走到現在的這個時候,最關鍵的時刻已經快到了,成功或是失敗迫在眉睫,而他現在能做的似乎只是等待。

朝鮮全羅道的水軍節度使李舜臣,史記此人弓馬嫺熟,精通兵法,尤其水戰方面更是不世出的天才。就在平壤城裡朱常洛對着孫承宗說出了他的名字,讓孫承宗深以爲震的是朱常洛給出的評語:“兩軍相遇之際,即是他名揚天下之時!”說句話時候,朱常洛的眼睛閃着光,他的表情加評語,深深震動了孫承宗,同時也讓他對李舜臣這個人有了極大的興趣。

李舜臣正在和一個人說話,若是孫承宗在此,定會驚訝的認出這個人正是許久沒有出現在衆人視線中的魏朝。

魏朝比起在宮中黑了好些,但是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卻是分毫不變,在他身後站着的正是前些天因爲屠了海西女真全族而被重責的熊廷弼。照理熊廷弼的官職品階在魏朝之上,可是這時的熊廷弼已是庶人一個,只是暫領驍騎營指揮使一職,所以魏朝可以坐着,他只能站着。

看着眼前這兩個陌生來訪的人,李舜臣的表情明顯有些猶豫。等魏朝慢條斯理的把話說完,李舜臣的眼睛已經開始閃光,緊接着熊廷弼從懷中拿出一封信後交到他手上時,看完後的李舜臣整個人徹底興奮。站了起來爭聲道:“這上邊說的都是真的麼?”

魏朝和熊廷弼相視一笑,魏朝傲然道:“李將軍放心,咱們太子殿下算無遺策,他說什麼是必準的。”

李舜臣放聲大笑:“好,就讓日狗嚐嚐咱們海戰的厲害。”

論打海戰,日本海軍的裝備也相當不錯,雖然造大船的技術不如明朝,但在戰船上還是很有幾把刷子的,日軍戰艦高度可達三四丈,除了裝備大量火炮外,在船的外部還裝有鐵殼,即所謂“鐵甲船”,有相當強的防護能力,一般火槍和弓箭對其毫無作用。而日本幾十年四處劫掠掃蕩,積累的海戰經驗豐富無比。

在豐臣秀吉傾全國之力發向朝鮮的九路統師中,除了海軍統帥九鬼嘉隆外,還有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脅阪安治三員大將,此三人都是海盜出身,可以說的是身經百戰,有着豐富的海戰領導經驗。憑着這樣的裝備和材,信心滿滿的豐臣秀吉認爲,朝軍必一觸即潰,數日之間即可蕩平。

侵朝戰爭剛一開始,豐臣秀吉便命日本海軍主力兩萬餘人,七百餘艘戰船便傾巢而出,向朝鮮發動總攻。他們的打算非常清析,總的來說分兩步走:首先由釜山出發,先擊破朝鮮主力南海水軍。其次在殲滅朝軍後,轉頭西上進入黃海,與陸軍會合,一舉滅亡朝鮮,爲進攻明朝做好準備。

事實證明了豐臣秀吉的預料是完全正確的,也可以說事情進行的比他想象的還要順利!當日本海軍出現在海平面的時候,朝鮮水軍根本未作抵抗,一槍都沒放就望風而逃。

海軍總帥九鬼嘉隆得意的要死,他已經信心滿滿的準備進行太閣豐臣秀吉的下一步計劃,率領手下海軍進入黃海,等着陸軍統帥小西行長滅掉朝鮮之後,與他率領的陸軍兩相會合,然後兵發明朝,實現豐臣秀吉一生輝煌終極計劃。

從釜山前往黃海的水路,絕不是一條坦途。因爲在這兩點之間,有個地名叫做全羅道。

今天日本水師三大統領之一的藤堂高虎正率領一百多條船準備經過這裡,可是他沒想到是一個名叫李舜臣的人正在這裡等着他,他就是朱常洛在整個朝鮮王朝中除了柳成龍之外,唯一看重的人。

事實證明朱常洛的說的一切是對的,隨後戰報傳來,李舜臣所率船隊在玉浦海遭遇藤堂高虎所率船隊,玉浦海一役,日軍二十六條戰艦被擊沉,死傷上千人,朝軍除一人輕傷外,毫無損失。

戰報傳來,朝鮮大地一片沸騰,而朱常洛卻知道,這只是剛剛開始。

玉浦海戰後第二天,朝鮮水軍到達泗水港,發現敵船十二艘,李舜臣發起攻擊,敵軍全滅。其後到達唐浦,發現敵船二十一艘,發起攻擊,敵軍全滅,並將艦隊指揮官九州大名龜井真鉅被擊斃。隨後在前往釜山路途中,遭遇日軍主將加藤嘉明主力艦隊,雙方開戰,三十三艘日軍戰艦被擊沉,至此加藤軍主力覆滅。

如此輝煌戰跡,如同太陽光輝刺目耀眼,李舜臣這個名字一夜之間在朝鮮大地廣爲流傳,名氣之大就連遠在日本京都的豐臣秀吉都被驚動,一番暴跳如雷後親自命令集中所有艦隊,部署以脅板安治統帥第一隊,共七十艘戰艦作爲先鋒;加藤嘉明統帥第二隊率三十艘戰艦負責接應;九鬼嘉隆統帥第三隊,率四十艘戰艦負責策應,以上三隊以品字型佈陣,向全羅道出擊,豐臣秀吉放出狠話:一月之內,務必要將李舜臣主力徹底殲滅!

身爲這次總攻計劃執行者的九鬼嘉隆很自信,以眼前這樣的戰力如果再拿不下一個區區李舜臣,他們也沒臉活着回去京都見人了,所以自信滿滿的他們迫切的希望找到李舜臣,他們希望做到的是一舉殲滅,一雪前恥。

一般來說天都不遂人願的時候多,可是這次奇怪的反常了一次。在前往全羅海的海域上,九鬼嘉隆如願看到了李舜臣那不起眼的一百來條船,於是九鬼嘉隆興奮下動命令全力猛攻,兩想追逐追到慶尚道閒山島的時候,日軍忽然發現一直奔逃的朝軍停下了。

然後,九鬼嘉隆的眼前現出一幕讓他終生難忘的奇觀……在閒山島方圓千里的海域上,一片密密麻麻的艦艇讓他傻傻的瞪大了眼。

這一役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日軍共有五十九艘戰艦被擊沉,九鬼嘉隆、加藤嘉明、脅板安治三員大將帶頭逃跑,其中兩名日軍將領由於受不了失敗刺激,切腹自殺,上千日軍淹死,史稱“閒山大捷”。

就在朝鮮海軍捷報頻傳,接連大勝的消息一一傳來的時候,似乎是刺激到了自負極高的李如鬆,藉着收復平壤的高漲士氣,李如鬆率明軍一鼓作氣接連收復西京、開城、漢城,日軍在小西行長的指揮下退據釜山。

釜山是日軍最後守護之地,這裡也是日本軍隊往來補給的重要港口,其重要性可想而知,這是日軍最後的底線,若是失了此處,日軍這次侵朝也就意味着徹底失敗。做爲這次進攻的首領大將,小西行長寧死也不會接受這樣的結果。

對於這一點,朱常洛心裡很清楚,按現在的行軍態勢,如果將三大營的兵力和李如鬆的兵力合起來,趕走日本倭寇絕對不是問題,就算小西行長組織軍隊再頑抗,敗亡也是時間長短而已。但是朱常洛不想這樣做,在他的計劃中沒有將日本驅逐離開朝鮮這一條,他要做到的是殲滅,是徹底、乾淨、不留後患的殲滅。

所以就在李如鬆率軍向前高歌猛進的時候,朱常洛帶着三大營取道別行,由平壤出發一路向東,輾轉來到了江元道的永興灣,當眼前景象出現在明軍眼前的時候,所有人的眼睛一齊瞪得幾乎快要掉出來,他們重溫了和九鬼嘉隆一樣的震驚的不可置信……寬闊無垠的大海上,一片密密麻麻的艦船停泊在海面。

在朱常洛的眼簾裡不止有船隊,還有很多個熟悉之極的身影……熊廷弼、魏朝,還有沈惟敬,當然少不了金髮碧眼的羅迪亞。

第184章 敲打第108章 心碎第50章 剖心第248章 擔心第259章 堅辭第25章 盟約第40章 決戰第76章 暗流第242章 成交第79章 將行第290章 起誓第255章 籌備第13章 籌謀第178章 太子第260章 授權第55章 阿蠻第117章 舊事第9章 萬曆第20章 紅丸第221章 敘舊第283章 生死第3章 奇葩第261章 關鍵第108章 心碎第181章 猜忌第79章 將行第259章 堅辭第92章 虎賁第89章 脅迫第202章 同心第177章 賀禮第227章 招安第49章 拜衙第268章 正事第92章 虎賁第30章 三諾第286章 引誘第121章 蠢貨第227章 招安第91章 集會第157章 痛悟第272章 喜訊第169章 名人第33章 兄弟第236章 許諾第20章 紅丸第67章 搜宮第162章 宮變第37章 鏖戰第8章 心機第2章 穿越第36章 驚心第34章 闖營第11章 設局第279章 決裂第3章 奇葩第276章 脫獄第210章 自戧第133章 全殲第192章 恭妃第260章 授權第287章 潰逃第49章 拜衙第32章 情傷第275章 報應第217章 問罪第53章 太平第62章 算計第99章 鐵血第232章 作死第273章 凶信第296章 談判第68章 詔獄第66章 四季第72章 奴才第242章 成交第33章 兄弟第259章 堅辭第39章 神器第238章 大願第231章 爭輔第211章 明白第162章 宮變第288章 雷霆第236章 許諾第83章 攝心第268章 正事第214章 算壽第192章 恭妃第65章 三禮第191章 緊急第207章 闖宮第290章 起誓第125章 驚秘第17章 煽情第115章 條件第169章 名人第125章 驚秘第59章 進宮第100章 進京
第184章 敲打第108章 心碎第50章 剖心第248章 擔心第259章 堅辭第25章 盟約第40章 決戰第76章 暗流第242章 成交第79章 將行第290章 起誓第255章 籌備第13章 籌謀第178章 太子第260章 授權第55章 阿蠻第117章 舊事第9章 萬曆第20章 紅丸第221章 敘舊第283章 生死第3章 奇葩第261章 關鍵第108章 心碎第181章 猜忌第79章 將行第259章 堅辭第92章 虎賁第89章 脅迫第202章 同心第177章 賀禮第227章 招安第49章 拜衙第268章 正事第92章 虎賁第30章 三諾第286章 引誘第121章 蠢貨第227章 招安第91章 集會第157章 痛悟第272章 喜訊第169章 名人第33章 兄弟第236章 許諾第20章 紅丸第67章 搜宮第162章 宮變第37章 鏖戰第8章 心機第2章 穿越第36章 驚心第34章 闖營第11章 設局第279章 決裂第3章 奇葩第276章 脫獄第210章 自戧第133章 全殲第192章 恭妃第260章 授權第287章 潰逃第49章 拜衙第32章 情傷第275章 報應第217章 問罪第53章 太平第62章 算計第99章 鐵血第232章 作死第273章 凶信第296章 談判第68章 詔獄第66章 四季第72章 奴才第242章 成交第33章 兄弟第259章 堅辭第39章 神器第238章 大願第231章 爭輔第211章 明白第162章 宮變第288章 雷霆第236章 許諾第83章 攝心第268章 正事第214章 算壽第192章 恭妃第65章 三禮第191章 緊急第207章 闖宮第290章 起誓第125章 驚秘第17章 煽情第115章 條件第169章 名人第125章 驚秘第59章 進宮第100章 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