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作死

沐浴在一片或羨或怨的目光中,葉向高的臉一陣紅一陣白不停的變幻,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已能夠有這麼一天,就此真的登入了大明朝廷的權力中心?儘管是最末的五輔,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個五輔在不久的將來會意味着什麼。

李三才臉紅得好象快要滴出血,一步步邁了過來,正在出神的葉向高警覺的擡起頭來,見到的是對方一對噴火欲流的眼,心裡一寒不由自主往後退了一步:“道甫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

“下官特來向葉大人道賀。”李三才嘴上道賀,居高臨下的眼神絲毫不掩飾對葉向高的厭惡,神情姿態極度不善。

“一介閩人,居然也敢身入內閣,你也配!”

葉向高一愣,緊接着臉色發白,哆嗦着用手指着李三才:“你……你想幹什麼?”

他出身福建福清,也就是李三才口中的閩人,這個說起來似乎不是什麼事,但是在明朝的時候,福建一帶在明人眼裡一向視爲野人不開化之地。而眼下朝中風氣,似乎已經被沈一貫完全的帶進溝裡去了……除了沈一貫留下的浙江同鄉會,還有齊、楚、昆等種種不一同鄉會,本着黨同伐異的立會精神,李三才這一句話,在這一刻登時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見有不少人支持自已,更多的人是選擇沉默,李三才不由得越發的洋洋得意,見葉向高氣得臉色慘白,一口心頭惡氣並沒有出盡反倒越發高漲,忽然哈哈大笑道:“諸位同僚只知葉大人學問高文章好,可有人知道他的身世也是極爲傳奇……”說到這裡時,還配合性的嘖嘖兩聲,這頓時引起一邊上看熱鬧的很多大臣們一陣起鬨。

其中以太僕寺卿吳龍笑得最爲不懷好意,一雙眼陰惻惻的只在葉向高身上打轉,眼光起伏不定,默默在盤算着什麼。

申時行皺起了眉頭,不自覺橫了旁邊的老搭檔一眼,王錫爵早已經就黑了半邊臉,一騰身要站起的時候,忽然耳邊傳來輕輕一聲:“王閣老不必攔他。”聲音略尖卻極清脆,王錫爵愕然回頭,認出正是太子身邊太監魏朝。

對於太監,王錫爵一向沒有什麼好感,但是對於皇上身邊和太子身邊的太監,既便他是閣老之尊,也不敢有絲毫小覷,愣了一下,見魏朝對他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做聲,然後帶着一臉的淺笑晏晏,打量了下快亂成一鍋粥樣的大殿,一對眼靈活之極眨來動去,不知在想些什麼。

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申時行和王錫爵交換了個眼神,從對方的眼底看出的都是些莫名的驚訝。

此刻的葉向高又驚又怒,對着李三才低喝道:“李三才!葉某素日並末得罪與你,今日爲何要針對我諸般污辱。”

李三才眸中帶着一分尖銳鋒芒,趁人不注意,舉袖裝做咳嗽,遮掩着半邊臉對着葉向高陰戾一笑:“有沒有得罪?你心裡最清楚!你平日和顧憲成攪在一起,何時曾把我放在眼中,如今更敢私下做祟,搶了我的入輔機會,我怎麼能容你!”

“你不要以爲,你前日進宮向太子獻疏我不知道。”

“葉進卿,這都是你逼我的!”

他二人一番交流,說話的聲音壓得極低,在旁人看來,二人只是私底下說了幾句話而已。可是李三才每說的一句,都如驚雷一樣在葉向高心頭炸響,一種極其不妙的感覺讓他眼前一陣陣發黑;雖然他猜不透李三才下面要說什麼,以他對李三才的瞭解,有一點無庸置疑的是能讓他在太和殿下如此舉動,必然是掌握了可以將自已置於死地,身敗名裂的證據。

葉向高不是無智之人,他能被顧憲成看重多年自然有他過人的地方,儘管此刻身處逆境,卻是慌而不亂,一顆心急速轉動,苦思自保之策。

可惜李三才不會給他思考的時間,響亮的聲音排衆而出,在太和殿上回響:“爲人立世需當身世清白,身入內閣者更當爲百官楷模,下官想問諸位同僚一句,若是身世不清不白者,可有資格入閣?”

這一句話一出,本來亂紛紛的太和殿忽然靜寂下來……

本來還在爭得面紅耳赤的官員們紛紛住口不言,所有的眼光一齊落到李三才身上,然後落到了葉向高的身上。

一提身世二字,葉向高的臉霍然變色,他好象明白李三才要說什麼了……瞬間身子慄慄發抖,牙齒咬着嘴脣,額上隱隱約約一層細密汗珠。

揭人陰私,喪德敗道,申時行終於怒了!伸手一拍案,喝道:“李三才,你知道你在說什麼?”

對於申時行的喝問中隱隱威脅,李三才並沒有放在心上,轉過身冷冷一笑:“申閣老明鑑萬里,下官不才,也知道葉向高能夠濟身朝廷是沾了誰的光,申閣老是海納百川,無所不容。但此事若不說明,申閣老就不怕這神聖無比的大明內閣,就此成了個笑話流傳麼?”

這段話明嘲暗諷,聽得申時行大怒!葉向高與他頗有淵源,當時會試之時,時任主考沈一貫本意將他落榜,奈何葉向高的文章做的實在太妙,妙到申時行一見爲之傾倒,當時就叫了沈一貫過去交待了一下,所以纔有了今天立在朝堂上的葉向高。

說話聽聲,雖然心底恚怒已極,申時行臉上死水一潭,不起微瀾。

一旁的王錫爵忽然就嘆了口氣,有些歉疚的看了申時行一眼,回頭再看李三才時,眼神已經變得徹頭徹底的冰涼,“如你所願,把你知道的都講出來,可是如果不是屬實,後果你懂的。”

王錫爵的話低沉厚重,聲調雖然不高,卻含着一絲最後警醒之意,聽到李三才耳中他不是沒有感覺,有那以一瞬間心頭忽生惴惴不安,可是一轉眼看到葉向高一臉冷汗,面色蒼白呆立在地,心裡的怒火終於壓住忐忑,眼底透出一抹破釜沉舟的陰狠:今日打蛇不死,明日必遭反噬!

畢竟是自已的老師,對於王錫爵他不敢象對申時行那樣無禮,低頭躬身,語氣恭敬:“下官與葉向高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爲了咱們大明朝廷不要日後淪爲朝野衆人酒後談資市井笑話,今日此舉,不得不然。”

一番話說的明面上冠冕堂皇,背地裡有鼻子有眼,口氣篤定,明顯的手裡有貨心裡不慌,頓時引起百官一騷亂,紛紛交頭接耳,議論不休。

而這個時候,吳龍雙手籠在袖子,低垂着眼皮遮住了眼底的思潮翻涌,卻遮不住嘴角掛着那絲幸災樂禍的笑,忽然身後似有人拉了他一下,吳龍驚訝回頭看時,卻發現一個清秀的小太監,眼神靈動如飛,衝着自已露出詭異之極的一笑……

王錫爵絕望的嘆了口氣,自已一番苦心終究是餵了狗!一對眼死死盯着在百官面前講得唾沫橫飛,激動的面紅耳赤的李三才,明明是個官場打滾數十年的老滑頭,在這一刻卻是糊塗的比一隻豬還不如……忽然想起那個現在還呆在天涯海角喝風的李植,心中無限感概,自已這輩子不知倒了什麼血黴,怎麼收的學生都是一樣一樣的呢。

“李三才,你是僉都御史、又是鳳陽巡撫,還是漕運總督,當必知曉這紅口白牙的話一旦出口,便是覆水難收,不要因爲一時意氣,免得到頭後悔。”

不得不說,既便到了這個時候,王錫爵還是很夠意思的想拉這個學生一把的,可惜這一番金玉良言,聽到李三才的耳裡如同風過林梢、石落水心,連個漣漪都沒有蕩起,直接就沉了底沒了聲。

做爲一個戰壕滾出來的老戰友,王錫爵心裡在想什麼,申時行心裡門清門清的,終於忍不住轉過頭瞪了他一眼,有些心虛的王錫爵低了頭……時到現在他只能說該死的活不了,對於李三才這種作死型的他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申時行表現的雲淡風輕,好整以暇道:“李大人果然是我朝棟樑,心心念念都爲國着想,可爲百官表率。”沒等李三才說話,忽然話音轉冷:“既然說葉大人有污,就請拿出證據來,否則你難逃一個誹謗大臣,嘲弄法度之罪。”

在這官場中行走,正可謂處處如履薄冰時時風聲鶴唳,稍一不小心,便是個身敗名裂的結局,李三才能夠混到今時今日的地位,自然深通此道。看着申時行沉下鐵青的臉,李三才只覺一股冷嗖嗖的感覺順着脊樑骨瞬間躥到頭頂。

此刻殿中已是鴉雀無聲,除了一旁臉喪若死的葉向高,幾乎是所有人的眼神全都彙集在他的身上。

本來有些猶豫不決的李三才在人羣中巡睃一圈,忽然沒有發現那個熟悉的身影,不由得心神大亂,先前的鎮定自若的得意瞬間崩潰,直着的脖子在人羣中搜尋不停,一張臉瞬間諸色紛呈恰似七彩斑斕。

見他不說話,申時行輕笑一聲,語氣已經帶上了凜冽冰寒:“李大人,怎麼不講話?難不成你剛纔說的一切是在信口雌黃麼?”

這句話罪名不小,大帽子扣下來嚇得李三才一哆嗦,下意識連忙反駁:“不是!下官敢說自然是有真憑實據。”

“既有真憑實據,就請李大人講個清楚,如果證明確實屬實,不但葉大人脫不了干係,就是常洛也逃不得一個失察之實,乾清宮三日跪請怕是免不了的。”聲音自遠而近,等說到最後一句時,已經近到耳邊。

李三才忽然覺得兩眼金星直冒,本來站得筆直的兩條腿已經莫名有些發軟。

從申時行到王錫爵,包括殿下文武百官,一同躬身施禮:“見過太子殿下。”

出現得近乎突然的朱常洛,臉上掛着疏淡有致的笑,對着行禮的百官輕輕一舉手以示見過,轉頭注目李三才,聲音裁雪截冰:“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真相到底是什麼,就請李大人說說罷。”

似乎可以預見自已這個得意弟子下場將是如何了,正在動心眼的時候,忽然小腿一痛,愕然擡頭時,卻看到申時行目光炯炯,正狠狠的瞪着他,王錫爵無奈的嘆了口氣,低下了頭。

太子口氣明柔實剛,鋒茫隱含,這讓心慌意亂中的李三才心裡越發沒底,強笑道:“殿下聖明,微臣一心爲國,並無虛言,關於葉向高一事,需要一人前來指證。”說罷不死心的又轉身向身後一衆官員望去……忽然眼睛落到一個人身上,不由得大喜過望,不敢置信擦了下眼,瞬間信心值爆棚,先前膽怯一掃而光。

東起龍頭井,西止德勝門內那條大街,又名定阜大街,因爲是開國元勳定國公徐達的建府之地而聞名京城。徐達一生剛毅武勇,持重有謀,治軍嚴整,功高不矜,名列大明開國功臣第一。儘管時到今日徐氏已不復當年風光,許是受了先烈遺蔭,這條街百年以來一直人煙密集,繁盛無比。

一個年輕人從一駕馬車上直身而下,望着眼前一座大宅門,臉上神情似有無限感概。

第280章 表白第259章 堅辭第123章 佈局第178章 太子第262章 踐諾第271章 提醒第265章 挑撥第55章 阿蠻第229章 真情第103章 報應第19章 問罪第151章 詛咒第36章 驚心第100章 進京第141章 捎信第199章 傷心第291章 殞城第305章 舊事第191章 緊急第12章 初捷第211章 明白第208章 俱焚第167章 決心第199章 傷心第123章 佈局第201章 喜信第107章 選妃第266章 宿命第278章 桀驁第151章 詛咒第236章 許諾第57章 辭別第52章 引火第234章 廁仔第103章 報應第149章 了局第71章 指證第293章 信件第218章 同隱第209章 驚心第271章 提醒第65章 三禮第55章 阿蠻第223章 改變第192章 恭妃第238章 大願第157章 痛悟第11章 設局第243章 剖析第114章 烏雅第73章 預立第59章 進宮第32章 情傷第170章 誘惑第149章 了局第139章 攻心第159章 機鋒第203章 鈞命第278章 桀驁第173章 廷議第231章 爭輔第204章 破綻第60章 龍門第245章 謁宮第51章 請辭第277章 歸來第256章 閱兵第14章 首輔第193章 心願第252章 野心第21章 危機第58章 歸京第138章 宿命第12章 初捷第161章 凶兆第69章 待援第178章 太子第62章 算計第211章 明白第257章 大事第165章 審婢第132章 中伏第192章 恭妃第205章 同毀第39章 神器第304章 舊人第162章 宮變第199章 傷心第101章 訊問第299章 決裂第170章 誘惑第63章 梨花第72章 奴才第220章 剖心第235章 擄職第193章 心願第55章 阿蠻第272章 喜訊第132章 中伏第252章 野心
第280章 表白第259章 堅辭第123章 佈局第178章 太子第262章 踐諾第271章 提醒第265章 挑撥第55章 阿蠻第229章 真情第103章 報應第19章 問罪第151章 詛咒第36章 驚心第100章 進京第141章 捎信第199章 傷心第291章 殞城第305章 舊事第191章 緊急第12章 初捷第211章 明白第208章 俱焚第167章 決心第199章 傷心第123章 佈局第201章 喜信第107章 選妃第266章 宿命第278章 桀驁第151章 詛咒第236章 許諾第57章 辭別第52章 引火第234章 廁仔第103章 報應第149章 了局第71章 指證第293章 信件第218章 同隱第209章 驚心第271章 提醒第65章 三禮第55章 阿蠻第223章 改變第192章 恭妃第238章 大願第157章 痛悟第11章 設局第243章 剖析第114章 烏雅第73章 預立第59章 進宮第32章 情傷第170章 誘惑第149章 了局第139章 攻心第159章 機鋒第203章 鈞命第278章 桀驁第173章 廷議第231章 爭輔第204章 破綻第60章 龍門第245章 謁宮第51章 請辭第277章 歸來第256章 閱兵第14章 首輔第193章 心願第252章 野心第21章 危機第58章 歸京第138章 宿命第12章 初捷第161章 凶兆第69章 待援第178章 太子第62章 算計第211章 明白第257章 大事第165章 審婢第132章 中伏第192章 恭妃第205章 同毀第39章 神器第304章 舊人第162章 宮變第199章 傷心第101章 訊問第299章 決裂第170章 誘惑第63章 梨花第72章 奴才第220章 剖心第235章 擄職第193章 心願第55章 阿蠻第272章 喜訊第132章 中伏第252章 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