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

南漢王陳友諒,識破哭喪計,正在拼命奔逃,不料又被胡大海和常茂截住。他心中暗想,完了!乾脆,我抹脖子吧!打定主意,他把寶劍抽出,就要自刎。正在這時,常茂催馬趕到。他輕舒猿臂,“噌”!揪住他的衣領,大聲罵道:“你他孃的少來這套!”說罷,輕輕一提,掖到夾肢窩下,把他生擒活捉。

這陣兒,大江兩岸,炮號連天,雙方的軍隊展開了混戰。

陳友必手舞利刃,欲搶明營。哪知被朱沐英截住,二人戰在一處。大戰二十回合,被朱沐英一錘震到馬下,也被獲生擒。

陳友諒的部下正在交鋒,得知二王被俘,情知大勢已去,紛紛舉手投降。

常言說:“兵敗如山倒。”沒用兩天的時間,明軍就佔領了九江口和鄱陽湖,把陳友諒的這股勢力徹底征服。

朱元璋傳出口旨,將陳友諒、陳友必帶進大帳。

朱元璋問道:“陳三兄,你還有何話講?”

陳友諒見問,低頭不語。

朱元璋略停片刻,離開寶座,走到陳友諒面前,親解其綁。爾後,又攜手挽腕,將他按坐在交椅之上,這才規勸道:“陳王兄,想當年,你我揭竿而起,爲的是外抵大元,內安庶民,實屬志同道合呀!不料,壯志未酬,你卻心懷叵測,骨肉相殘。陳王兄,你這樣所爲,豈不是幹下了仇者快、親者痛的傻事嗎?”

就這幾句話,擊中了陳友諒的痛處。只見他涕淚橫流,站起身形,跪倒在朱元璋腳下,痛訴了以往的過錯。並且,願將手下人馬,交由朱元璋統領。

陳友必也雙膝跪倒,懇求饒命。

朱元璋請他倆留在明營,共圖大計。這二人再三不從,叩頭謝過,離營而去。

從此,陳友諒看破紅塵,落髮爲僧。後文書中,朱元璋遇難,陳友諒還要鼎力相助。這裡暫不細表。

陳氏弟兄走後,元帥徐達傳下軍令,將陳友諒部下認真挑選,分別擴充到明軍之中。

諸事料理已畢,朱元璋傳旨,把所有將官召至寶帳,行賞賀功。接着,設擺筵宴,共慶勝利。只見大帳以內猜拳行令,酒鬥叮噹,歡聲笑語,響徹四方。君臣文武,都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正在君臣祝捷之際,只見黃門官疾步奔進大帳,單腿點地,跪倒在朱元璋面前,稟報道:“啓稟我主!”

“何事?”

“剛纔,從西南飛跑來一匹戰馬。來到轅門以外,馬上之人勒住了絲繮。門軍見此人渾身是血,滿臉是傷,衣履不整,盔斜甲歪,不知出了什麼事情。剛要問話,就見那人說,‘請問,萬歲可在這裡?’門軍說,‘在。你是從哪兒來的?’這個人並沒答話,只是說道,‘啊呀,可算找到了啊!’話音一落,便昏死在馬下。門軍趕緊把他扶到後帳,呼喚了好大工夫,還是人事不省。最後,從他身上搜出一封書信,請萬歲過目。”說罷,將書信呈上。

朱元璋見封套上插着根雞毛,心頭一震,忙伸雙手接過觀瞧。他不看則可,一看哪,不由“啊呀”了一聲,呆坐在高交椅上。帳內文武百官,不知信內情由,一個個互相觀瞧,也呆在那裡發愣。霎時間,大帳之內,鴉雀無聲。

那位說,這到底是封什麼書信呢?原來,這是常遇春從開封發來的告急文書。

自從朱元璋興兵攻打張士誠、陳友諒,他只顧征服內亂,卻不料被元順帝鑽了空子。人家再三商議,決定乘虛而入。派四寶大將脫金龍爲元帥,虎牙爲先鋒,虎印爲副先鋒,帶領戰將二百員,騎兵步兵五十萬,二次兵發中原。元軍開來,所向披靡。他們順南直下,短短數月,連克鄭縣、洛陽等四十六座重鎮。而後又將開封團團圍住。開明王常遇春出戰,被元軍先鋒虎牙震得抱鞍吐血,大軍被迫倒退五十里,明營將士死傷慘重。因此,派快馬到九江求援。那信使日夜兼程,飛馬奔路,因勞累過度,故而昏倒在轅門以外。

書接前文。朱元璋愣怔多時,這纔將告急文書的詳情,當着衆人的面,詳細述說了一番。

衆將聞聽,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軍師劉伯溫說道:“常言說,‘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那元順帝是想坐收漁利呀!哼,我料知他有此一舉。”

元帥徐達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屯。如今,我們已將江南七省的隱患征服,再無後顧之憂。主公,咱正好發兵,抵禦外侮。”

常茂也說道:“皇上哎,我爹被困,死活不知,你趕快出兵相救吧!你若不出兵,我可要到前敵救我爹去了!”

衆將官也說道:“打吧!把他們打回老窩去。”

朱元璋聽罷衆人的議論,當即傳出口旨:“衆將官,速作應戰準備,明日便發兵開封。”

衆將官聽罷,走出大帳。

次日平明,軍兵拔營起寨,浩浩蕩蕩,向開封進發。一路上,飢餐渴飲,曉行夜住,非止一日,就來到了常遇春的連營。

再說常遇春。他自派走信使,那真是度日如年哪!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救兵。他不顧傷疼,飛身帳外,將皇上、元帥、軍師接進中軍大帳。

徐達傳下軍令,兵合一處,將打一家。抓緊休息,等待軍命。

常遇春將一切安排已畢,又稟報了戰情。他說;“主公,元軍此番進兵,聲勢之大,非往常可比。大元帥脫金龍,是脫脫太師之子。他頭頂珍珠夜明盔,身掛防火棉竹甲,坐騎日月——馬,掌端九鳳朝陽刀,號稱四寶大將軍,勇猛無敵。正印先鋒官虎牙,胯騎撓頭玉獅子,掌端禹王金槊,也驍勇異常。副先鋒虎印,雖未見他上陣,看那模樣,也不是無能之輩。他二人乃同胞兄弟,是大王胡爾卡金之子。另外,爲壯軍威,元順帝派他的兩個哥哥——大王胡爾卡金、二王胡爾卡銀和老駙馬左都玉,也都隨軍前來。此番征戰,望主公多加謹慎。”

“嗯,朕知道了。明日四更造飯,五更點卯,天亮出兵。哼,我倒要看看脫金龍他有何能爲!”

到了次日,衆將官早早起牀,穿戴整齊,飽餐戰飯,到連營聽點。

元帥徐達命中軍官點名過卯,吩咐一聲:“亮全隊,出兵!”

軍令傳下,明營發兵五萬,猶如一條巨龍,疾馳到開封城下。朱元璋穩坐雕鞍,在寶纛幡下,親傳口旨,命叫陣官討敵罵陣。

過了一頓飯工夫,就聽開封城內炮響震天。緊接着,城門大開.元軍亮隊。

朱元璋衆人定睛瞅着,果見這回與往常不同。那真是隊伍整齊,軍容肅穆。前面是步兵,後面是騎兵。步兵一色是短刀、藤牌;騎兵一色是長槍、弓箭。來到兩軍陣前,雁翅式分在左右,當中閃出五千駱駝軍隊。再往正中觀瞧,寶纛幡下,並排站着兩匹駱駝,上面穩坐兩員大將。上首這個:面如瓜皮,耳戴金環,背後流着十六條蝦米鬚髮辮,辮梢上還拴着小鈴擋,四開氣袍子,八團龍馬褂,鳳凰裙分爲左右,牛皮靴雙插金鐙,腰懸彎把玉石寶刀。此人身材高大,腆肚疊胸,面似銀盆,鬚髯花白,亞賽天神一般;下首這個,跟那人穿城一樣,只是臉色不同,此人面如晚霞,好似關公再世。

朱元璋看罷,心裡說,不用問,這準是常遇春說的元順帝的兩個哥哥——大王胡爾卡金和二王胡爾卡銀。

他們再往旁邊觀看,但見纛旗之下,立着一匹戰馬,鞍鞽上端坐着一員大將。此人身高過丈,細腰-背,雙肩抱攏,頭戴珍珠夜明盔,身披防火棉竹甲,胯下日月——馬,掌端九鳳朝陽刀。看那五官貌相,酷似當年太師脫脫。

朱元璋看到此處,心中又暗暗猜測道:嗯!這定是脫脫之子、四寶將軍脫金龍!

再往他旁邊觀看:並排還有兩匹戰馬,鞍鞽上也端坐着兩員大將。這兩個人,跟一個模子脫出似的,身高都夠丈二,頭如麥鬥,眼似銅鈴,肩寬背厚,膀-腰。頭戴虎皮扎巾,腰圍虎皮圍裙,腳蹬牛皮戰靴,掌端禹王金槊,有如鐵打的金剛,威風凜凜。

這時,朱沐英一捅常茂,悄聲說道:“哎,你……你看見沒?那倆大個兒,拿的那玩……玩藝兒,跟你的這玩藝兒—……一樣。看樣子,比你的還……還大一號呢!茂,今兒個,我看夠……夠你戧!”

“嗯!”常茂心裡一動,知道今天遇上了勁敵。

按下小弟兄紛紛議論不提,單表朱元璋。他看罷多時,用御鞭一指,高聲問道:“對面,何人搭話?”

說到這兒,咱得先做番交待。脫脫太師受元順帝之命,曾領兵進犯過中原。在滁州,因中徐達之計,兵敗木門嶺。元順帝一怒之下,賜他三般朝典,服毒自殺。死後,將遺體運回長城以外的故國金馬城。那時,脫脫的徒弟蠻司海牙、赤發靈官白雲脫和脫金龍,俱都住在金馬城內。噩耗傳來,這三人是痛不欲生啊!將脫脫安葬已畢,這三人又立志守靈。

這一天,閒來無事,脫金龍信口問蠻司海牙:“我爹到底是怎麼死的?”

蠻司海牙和赤發靈宮白雲脫,故意隱瞞真情,胡謅道:“兄弟,是你非知。我聽人說,他老人家是讓徐達逼死的。臨死前,還呼喚你的名字,叫你報仇雪恨。”

“噢,原來如此!”脫金龍誤以爲真,他滿懷義憤,馬上就要去找仇人算賬。蠻司海牙和白雲脫再三解勸:“兄弟,暴虎馮河,死而無悔,不足可取。你還年輕,武藝還差火候。那徐達韜略十足,是何等的對手?老人家都戰他不過,何況你呢!要想報仇,就得先學能耐。一旦武藝學成,那報仇之事,豈不易如反掌?”

脫金龍聽罷,連連點頭。從此,拜鎮國金剛佛爲師,把頭一紮,便學習兵馬武藝。那金剛佛跟太師脫脫是莫逆之交,拿他當成了自己的親生。因此,教起藝來,分外認真。這十幾年的工夫,脫金龍的本領是一步登天哪!

金剛佛見脫金龍武藝已成,便讓他寫本章,啓奏元順帝,發兵替父報仇。脫金龍早有此意,立即奏知皇上。

元順帝甚喜,但又爲他擔心。因此,傳下旨意,從三川六國九溝十八寨一百單八邦中選拔出三百六十名英雄,與脫金龍在小校場中比武較量。結果,要講力氣大,那力舉雙牛、威震校場者,就是四寶將脫金龍。另外,還有虎牙和虎印。這三個人,一個狀元,一個榜眼,一個探花。

元順帝大喜,這才傳下旨意,欽封四寶將脫金龍爲元帥,虎牙爲先鋒,虎印爲副先鋒,統兵五十萬,直搗中原。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脫金龍給爹報仇心切,因此,橫渡黃河之後,一鼓作氣,又殺到開封。現在,元兵銳氣正盛,可真是不可一世呀!

書接前文。今天朱元璋亮隊,脫金龍毫不在乎。他耀武揚威,來在兩軍陣前,平端寶刀,高聲喝喊:“呔!朱元璋,本帥在此。你先讓徐達過來,待我將他斬殺,替我爹爹報仇!”

元帥徐達一聽,拍馬來在近前,抱拳拱手:“對面可是兄弟脫金龍嗎?”

那位說:徐達怎麼管脫金龍叫兄弟呢?那徐達也是太師脫脫的徒弟呀!前部書中有詳細交待,這裡不必細表。

話休絮煩。脫金龍見問,忙說:“正是某家。你是何人?”

“我就是徐達。”

“喲!好小子,我找的就是你。休走,着刀!”話音一落,掄起九鳳朝陽刀,疾似流星,快似閃電,“唰”!照徐達就砍來一刀。

徐達撥馬將刀躲過,又說道:“賢弟,等一等,愚兄有話要講。”

“背主之徒,還有何話可講?着刀!”說罷,“唰唰唰”,連着又是三刀。

徐達並未還手,連連將刀躲過。等脫金龍不再進招兒時,徐達這才從容說道:“賢弟,聽你剛纔之言,張口斬殺,閉口報仇,此話從何而起?你爹爹——我那老恩師,教我習文,教我練武,我沒齒難忘。兄弟,你若找仇人,爲兄可以告訴你,就是那元順帝。你父這一生,爲大元東蕩西殺,南征北戰,立下十大汗馬功勞,本應爲他所尊敬。不料,木門嶺一戰,你爹敗北,卻惹怒了那個無道的昏君。是他發下三般朝典,立逼你爹服毒自殺。此乃以往真情,望兄弟不可受騙。”

“住嘴!”

徐達本想再勸說幾句,誰知脫金龍卻不入耳輪。這傢伙紉了死扣啦,他打斷徐達的話,怒衝衝喝喊道:“呸!徐達,休要狡辯,你快拿命來!”說罷,掄刀就剁。

徐達一看,心裡說道,你真是頭活驢,聽不進人言哪!他撥馬迴歸本隊,忙問左右:“哪位將軍迎敵?”

大帥話音一落,旁邊有人答言:“元帥,某家願往!”

徐達扭頭一看,非是旁人,正是鐵槍大將趙玉。

這趙玉,人高馬大,力猛槍沉,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員猛將。他討過將令,來在兩軍陣前,帶住戰馬,用槍點指:“呔!脫金龍,剛纔徐元帥所講,俱是真情。你爲何聽它不進?你上墳不找墓堆,卻到這裡肆虐,難道怕你不成?來來來,讓你嚐嚐我鐵槍大將的厲害!”說罷,趙玉把大槍一抖,分心便刺。

脫金龍見槍來了,使了個懷中抱月,往裡一掙,兩人就戰在一處。

俗話說:“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戰過幾個回合,趙玉心想,不好!這脫金龍刀疾馬快,難以對付。他心裡發慌,一個沒注意,鐵槍稍微慢了點,正好碰到脫金龍的刀頭上,只聽“鏘啷”一聲,槍尖被刀頭削掉。趙玉一看不好,撥馬要跑、脫金龍使了個腦後摘瓜,“喀嚓”一刀,把鐵槍將趙玉斬於馬下。

朱元璋嚇了一跳,忙喊:“快,將死屍搶回!”

“喳,”

剛把死屍搶回,飛刀大將焦廷又拍馬舞刀,直奔脫金龍殺來。剛打了十幾個照面,脫金龍一搶大刀,“咯嚓”!又將焦廷斬於馬下。

綠袍國公向文忠,拍馬掄刀,直奔脫金龍。也就是五六個照面,也被人家攔腰斬斷,死於非命。

明營連傷三員大將,衆人無不驚駭。

此時,元帥徐達把眼睛都急紅了。他忙問左右:“哪位將軍出陣殺敵?”

衆將官聞聽,面面相覷,不敢討令。

小磕巴嘴朱沐英把猴眼一轉,說道:“元帥,這……這麼厲害的傢伙,別人去都白白送死。乾脆,讓茂去得……得了!”

“放你屁!”常茂心裡說,上陣嗎,我倒是不怕,不過,我得先在旁邊看看,心裡有底再說。

常茂本不想去。可朱沐英真壞,他悄悄用錘頭照着常茂的馬屁股就杵了一下:“你去得……得了!”

這一打不要緊,常茂的寶馬良駒蹦起老高,“嗒嗒嗒嗒”就衝到兩軍陣前。

常茂心裡這個罵呀,小磕巴嘴,等我回去,非把你摔死不可!但是,既已上陣,只好招架。他把禹王神槊扛在肩頭,衝脫金龍問道:“我說,你挺好啊?”

脫金龍立馬橫刀,打量一番,問道:“你是何人?”

“我叫常茂,你要記不住,叫茂太爺也行。好哇,你小子連勝三陣,殺了三員大將,我要給他們報仇。休走,着槊!”常茂要大戰脫金龍。

欲知勝負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五十回 小英雄回京傳捷報 十王爺進宮探真情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五十回 小英雄回京傳捷報 十王爺進宮探真情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十四回 使暗器賀肖驚羣雄 離前敵胡賓訪名師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十四回 使暗器賀肖驚羣雄 離前敵胡賓訪名師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
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五十回 小英雄回京傳捷報 十王爺進宮探真情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五十回 小英雄回京傳捷報 十王爺進宮探真情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十四回 使暗器賀肖驚羣雄 離前敵胡賓訪名師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十四回 使暗器賀肖驚羣雄 離前敵胡賓訪名師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