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

話說那刺客偷偷躥進朱沐英的寢房,掄起鋼刀,就要行兇。可巧,被朱沐英發覺了。

那位說,朱沐英不是睡着了嗎?沒有。今晚,他心情高興,吃多了,肚子裡不舒服。他想去出恭,又懶得起牀;不去吧,又憋得難受。就這樣,迷迷糊糊地在被窩裡忍着,一會兒睡,一會兒醒。這個刺客一進屋,他就知道了。並且,眯縫着猴眼,偷偷地看着。當刺客的刀還沒落下來的時候,朱沐英忽然使了個鴛鴦腿,一腳正踢到他的小肚子上。那刺客“哎喲”一聲暴叫,跌坐在地。朱沐英翻身下牀,奔他撲來。那刺客忍着疼痛,一個魚躍跳到門外。緊接着,朱沐英也跟了出來。那刺客惱羞成怒,又欺朱沐英沒有兵刃,便急轉身形,掄刀砍來。朱沐英一看,急忙閃在一旁。刺客抽刀轉身,使了個小鬼推磨,奔朱沐英腰部砍來。朱沐英往下一哈腰,刀從後背擦過。刺客一翻手,刀奔朱沐英的雙腿。朱沐英來了個旱地拔蔥,刀從腳下掃過。

這陣兒,朱沐英可有點兒被動。爲什麼?一則他赤手空拳,沒有傢什;二則他沒穿衣服,而且還光着雙腳。再加上這個刺客非常厲害。一刀疾似一刀,一招快似一招,把朱沐英逼得呀,光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此時,朱沐英心裡說,壞了,這回非歸位不可。他一邊打着,一邊四外踅摸。忽然,看見房檐下有隻養魚缸,高有三尺,粗有五尺。心裡說,嗯,這個武器可不錯。他打好主意,一個箭步跳到魚缸前面,伸手就把它抱了起來。那魚缸裡有多半缸水,還養着不少大金魚。連缸帶水,足有四五百斤。要換個別人,還真搬不動。朱沐英也急了,搬起魚缸,對準刺客,“嗖”!扔了出去。

這時,刺客的刀剛落下來,正砍到魚缸上,只聽“噹啷”一聲,把他的刀就給磕開了。刺客沒顧撿刀,先急忙閃身,把魚缸躲開。躲是躲開了,不過弄得他滿身都是水。魚缸一落地,摔了個粉粉碎。這一摔不要緊,發出了挺大的響聲,把前後院的人都給驚醒了。

門房的老家人往外探頭一看,嚇得“媽呀”一聲大叫,就叫喚開了:“有刺客!不好了,有刺客——”

打更的也看見了,又敲鑼,又擊梆子:“快抓刺客呀!來人哪——”

這個刺客一看不好,飛身上牆,一溜煙似地就跑去了。

朱沐英回到屋裡,穿上衣服,把燈點着。這時,寧喜陪着寧伯標,也慌慌張張地走了進來。

朱沐英一把抓住寧伯標的前胸,吼叫道:“姓寧的,我跟你沒完!”

寧爺莫名其妙:“殿下,這是何意?”

朱沐英道:“我說過,這門親……親事,你們願意就……就願意,不願意就拉……拉倒。爲什麼對我暗……暗下絆子,主使人刺殺於……於我?”

寧伯標聽了,急得直起誓:“殿下,我哪能辦那種事體?天地良心,你可別冤枉人哪!”

朱沐英道:“我初來乍……乍到,也沒有仇……仇人。你說誰能前……前來殺我?”

“是呀,我也正在納悶兒呢!”

寧喜說:“姑老爺息怒。等我家老爺查明此事,您就清楚了。”

朱沐英聽着有理,這才就此罷休。

寧伯標來到院中,四處察看。幾個家人跑來稟報:“啓稟員外,姑老爺的馬和兵刃不見了!”

朱沐英一聽,猴眼圓瞪,暴跳如雷。

一個家人拿着口鋼刀,說道:“員外爺,這兒有一口鋼刀!”

寧伯標接過一看,是一把五金鑄造的鬼頭大刀,分量很重。再往刀把上一瞅,上面鐫着“朱文治”三個小字。寧爺把腳一跺,明白了。他對朱沐英說:“殿下放心,刺客找到了。馬和兵刃也丟不了了!”

朱沐英一聽,莫名其妙。寧伯標長嘆一聲,說道:“離此處三十里,有座高山,名叫二傑嶺,山上有三個寨主。大寨主朱文治,二寨主朱文英,三寨主是後來的,名叫秦正方。他們手下有嘍兵七八百人,專靠打家劫舍、搶掠爲生。蘇州王張士城沒工夫管他們,元兵想管又管不了。地處三不管,所以才成了氣候。不過,他們還不敢到我這鳳凰莊來搗亂。這口刀就是大寨主的,估計馬和兵刃也是他們盜走的。”

朱沐英道:“有窩就……就好辦。現在我就去找……找他們算……算賬!”

寧伯標說:“殿下不必着急,此事都包在我的身上。待我到二傑嶺去一趟,與他們講清道理,把馬和兵刃要回來也就是了,千萬不要傷了和氣。依目前而論,得罪了他們沒有好處。”

朱沐英冷笑道:“這種人,野蠻成……成性,恐怕是不……不通道理的。依……依我看,要去咱們一起去,以防萬……萬一。”

寧爺聽着有理,點頭應允。

第二天,天光大亮。寧伯標和朱沐英梳洗已畢,用過早飯,路下兩匹戰馬,帶着四個精明強悍的家人以及應手的傢伙,還有刺客的那把鋼刀,起身要奔二傑嶺。

臨行時,寧伯標把寧喜喚來,說道:“我與殿下前去拜山,吉凶難測。假若明天這個時候我們還沒回來,那就是出事了。到那時,你保着全家趕快離開此地,去南京找胡大海。切記,切記!”

寧喜領命,一直把主人送出莊外。

再說朱沐英。他騎着普通的馬匹,拎着一條鐵棍,邊走邊想,哎呀,也不知常茂他們哪裡去了?眼前要有那幾個人在,就什麼也不用怕了。他又想到寶馬和寶錘,這兩樣,哪一樣也離不開呀!真要丟了,到牛膛峪救駕,怎麼上陣拼殺?究竟能不能要回,他心裡也沒底兒。因此,心中煩躁不安。

寧伯標的心裡比朱沐英還煩躁。爲什麼?事情出在自己家裡,一來臉面上不好看,二來,難免引起朱沐英的懷疑。此番去二傑嶺,能不能稱心如願?若弄不好,還得動武啊!再看身邊,總共纔有六個人,沒一點兒取勝的把握。倘若出了意外,怎能對得起朱元璋?寧爺邊走邊想,心亂如麻。

他們進了大山,只見山嶺重疊,連綿不斷,古樹參天,雜草叢生。

朱沐英問道:“這就是二傑嶺嗎?”

“快到了,繞過這架大山就是。我經常到此處行圍打獵,從二傑嶺下走過幾趟。”說着,寧伯標把黃驃馬一提,在前邊引路。

他們又轉過一架大山,地勢逐漸就開闊了。見對面有座錐形大山,隱隱約約看見山腰上有一道寨牆,蜿蜒起伏,伸展到密林之中。山頭上飄着三角號旗,兩根飄帶不住地飛舞。他們又往前走了一程,一切都看清楚了:只見有一條山路,直通山內,山口以外,高坡上有幾座石頭堡壘,密設箭孔,上邊有防守的嘍兵;有幾道鹿角刺網,把山路封嚴。再往上看,是堅固的寨門。但見,寨門緊閉,牆裡牆外都有人把守。

朱沐英看罷,暗自吃驚,沒想到蟊賊草寇,還有這麼大的氣派!難怪元兵和張士誠不能奈何於他!看來,今天要馬的事兒,不太容易呀!

正在這時,忽聽“噹噹噹”串鑼緊響,震人肺腑。接着,從左右的堡壘之中,衝出四五十人,各擺兵刃,把他們的去路攔住。同時,堡壘上的嘍兵張弓搭箭,端弩瞄準要射來人。一個爲首的頭目,站在人羣面前,提着一條花槍,高聲喝喊道:“站住!再走一步,我們可就不客氣了!”

寧伯標一聽,趕緊勒住坐騎,朱沐英與那四個家人,也帶住了馬匹。

寧伯標在馬上抱拳道:“弟兄們辛苦了!請不要誤會,我們是來求見寨主的,煩勞諸位給通稟一聲。”

那個頭目翻着眼睛,看了一會兒,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在下從鳳凰莊而來,名叫寧伯標。”

這個頭目聽罷,一縮脖子,心裡說,原來是赫赫有名的八臂哪吒呀!他立時換副笑臉,說道:“噢,原來是寧莊主,失敬,失敬!請略候片刻,容我們稟報。”

寧伯標道:“借重,借重。”

這可真是“人的名,樹的影”啊!俗話說:“錢壓奴卑,藝壓當行。”在這一帶,有幾個不知道八臂哪吒寧伯標的!

再說朱沐英。他耐着性子在這兒等着,等啊,等啊,眼看中午了,還不見有人出來。他實在有點兒不耐煩了,便對寧伯標說:“這幫傢伙們的臭架子還……還真不小,這是成心做……-咱們。乾脆,打……打了吧!”

寧伯標勸解道:“不可。咱們應先禮後兵,不能讓人家抓住把柄。”

朱沐英心裡不服,一個勁兒地撲棱腦袋。

到了正晌午時,“鏘啷啷”串鑼緊響,“吱呀呀”寨門大開。緊接着,從山上走出一夥人來。

朱沐英翻着猴眼,仔細觀看,只見嘍兵閃在左右,中間走出三位寨主。中間那人:身材高大,細腰今背,闊胸寬肩,上頭戴紅緞子軟包巾,鬢插英雄膽,身穿絳紫色箭袖袍,腰繫板帶,挎着一口寶劍,面如噴血,五官猙獰,兩顆虎牙支出脣外,看年紀有三十上下;上首那個:身材也在九尺開外,猿臂蜂腰,肩寬背厚,頭上、腳下一身白,腰挎一口彎刀,面如瓜皮,短鬍子茬兒,眯縫眼兒;下首是個黑大個兒,頭戴六棱抽口壯巾,周身上下一色黑,腰繫板帶,背插單刀。來的這三位寨主,正是朱文治、朱文英和秦王方。

寧伯標搶前一步,拱手施禮:“在下寧伯標,前來寶山討擾,望乞恕罪!”

朱文治笑着說:“貴足不踏賤地,難得老英雄來到此山。歡迎,歡迎!”

朱文英也說:“此處並非講話之地,請到敝寨待茶。”

“請!”

家人把繮繩接過,衆人說說笑笑走進寨門。

朱沐英偷眼觀看:但見寨門高有兩丈,一色用圓木合成;寨牆上搭着跳板,可容雙人同行;牆上密擺強弓、硬弩,火槍、鐳石;眼前是一條青石鋪成的大道,平坦光滑,一直通到半山腰上;數百名彪形大漢分列兩旁,五步一崗,十步一哨,每個人都抱着斬馬刀、雙手帶,青癯癯的刀刃,閃着寒光。

片刻之後,眼前閃出一座大廟。山門已經變成寨門,衆人腳踏雨道,走進院內。正面是七間大殿,兩旁是明三暗五的配殿。因多年無人油繪,顯得荒蕪破舊。院內十分寬闊,兩旁擺着兵器架子、沙子口袋、石砘子、石鎖和幾張硬弓。

衆人邁步上了臺階,走進大殿。原來,佛像都被搬走了。正中央並擺着三張桌案,後面是三把虎皮交椅。牆上掛着許多虎皮、豹皮和熊皮。幾十名步兵,在兩旁垂手侍立。

大寨主朱文治說道:“請老英雄上坐。”

寧伯標笑道:“帥不離位。強賓不敢奪主,小可怎敢擅越?”

“哈哈哈哈!”朱文治笑道,“老英雄過謙了!”

此時,嘍兵們急忙走來,在桌案前又安放了幾把交椅,衆人分賓主落座,僕人獻茶。

朱沐英一言不發,瞪着猴眼往四外看着,心頭一個勁兒地運氣。

茶罷擱盞,朱文治開口說道:“敢問老英雄,今天怎樣得暇來到敝山?”

朱沐英一聽,氣兒就上來了。心裡說,又行刺,又偷馬,還瞪着眼睛裝糊塗,真是混帳透頂。他剛想說話,就見寧伯標接茬兒道:“無事不登三寶殿。在下有一事不明,特來領教。”

朱文治笑道:“老英雄有話講請當面,小可願聞高論。”

寧伯標把刺客的那把鋼刀取出,說道:“昨夜,我拾到鋼刀一把,敢問可是貴寨主的嗎?”

朱文治將刀接過,看了兩眼,說道:“這把刀正是小可的。但不知因何落到您手?”

寧伯標一笑,把昨晚的經過講了一遍。

朱文治聽罷,一皺眉頭,回頭看了看朱文英;朱文英也是一皺眉頭,看了看身邊的三寨主秦正方。

略停片刻,秦正方突然站起身來,朗聲說道:“二位哥哥容稟!”衝着寧伯標一聲冷笑,又接着說道,“老英雄,既然你們找上門來,我就實話實說了吧!”

原來,秦正方是幽州王秦勇的侄子。當年,亂石山十王興隆會時,秦勇死在朱沐英錘下,寶馬萬里煙雲獸也被朱沐英奪去。當時,秦正方在場,對這件事目睹眼見。事後,朱元璋搶佔了亂石山,九國聯軍慘敗。尤其秦勇一死,秦正方便無家可歸。他先投奔南漢王陳友諒,又投靠西樑王馬增善。怎奈這些人都瞧他不起,不予重用。秦正方心中憋氣,流落到江蘇。後來,結識了朱氏弟兄,到二傑嶺入夥,才當上了三寨主。

昨天,他下山採盤子,在鳳凰莊巧遇朱沐英,看見寶馬,想起了叔父,頓起殺機。他暗中跟到寧府以外,見馬被拉進側院的馬棚,朱沐英被接進內宅。當晚,他先把寶馬盜出來,拴到莊外。接着,二次進府,去刺殺朱沐英。因行刺未遂,他逃到莊外,上馬回到二傑嶺。上山之後,把馬交給嘍兵餵養,這件事是他揹着朱文治、朱文英乾的。這兩位寨主不是裝傻,他們確實不知。談到這把刀,那是秦正方入夥時朱文治贈給他的。秦正方失落寶刀,覺得對不起大寨主,所以沒對他講。可秦正方萬沒料到,寧伯標和朱沐英居然找上門來。事到如今,瞞是瞞不住了,才當衆說明真相。最後還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只要有三寸氣在,我就要殺死朱沐英,替叔父報仇。”

朱沐英本來就窩了一肚子火,又聽秦正方這麼一說,更忍受不住了。他渾身戰慄,“啪”!把手中的茶碗摔在地上,指着秦正方的鼻子,說道:“好小子,我看你是活……活膩味了。今天,你就是把馬給……給了我,也不……不行了,我非要你的狗命不……不可!”說着,一回手,把椅子操起來,奔秦正方砸去。

秦正方不敢怠慢,急忙閃到一旁。

有道是:“是親三分向。”大寨主能不袒護自己的人嗎?朱文治把臉往下一沉,二目露出逼人的兇光,問道:“寧爺,這是何意,你們要仗勢欺人嗎?”

寧伯標暗自着急,埋怨朱沐英沉不住氣。可是,既然事已鬧翻,也只好破釜沉舟了。他聽朱文治言語刺耳,便冷笑道:“一切經過,方纔已講清楚。寨主是個明白人,難道還沒分出是非嗎?秦寨主行刺、盜馬,幹下了不仁之事。他不但沒有歉意,反而出言不遜。哼,這實在是欺人過甚!”

二寨主朱文英說道:“寧爺,您這麼說可有些不對。”

“怎見得?”

“事情出在您家,假如您自己拜山,我們決無二話,賠禮道歉,送還寶馬;可是,您沒這麼做,卻把朱沐英帶到我們山上。非但如此,您一不引見,二不說明,分明是倚仗朱元璋的勢力,來壓我們。”

朱沐英聽到此處,怒喝道:“放屁!你這是沒……沒理攪理。偷我的馬,要殺我,我們還得拜……拜山說小話。世上哪有這……這個道理?我問你們,到底給……給不給馬吧?”

秦正方大怒:“朱沐英,想要馬也可以,不過,得留下點兒什麼!”

“留什麼?”

“留下你的腦袋!”秦正方說罷,甩掉外衣,“噌”!跳到當院,高聲喝喊:“朱沐英,還不出來受死!”

寧伯標一看鬧翻了,也不客氣,甩外衣,緊大帶,頭一個跳進天並當院。

朱沐英領着幾個家人也衝了出來,高聲喊話:“岳父,不用你動……動手,我把他們都包……包下了!”

寧伯標豈能讓他動手?忙說:“先看我的吧,你給我站腳助威。”

朱沐英不便再爭,只好氣呼呼地站立一旁。

寧伯標久經大敵,渾身是膽。別看這麼緊張的場面,可他一不慌,二不忙,從容鎮定,穩如泰山。他笑呵呵地向三個寨主一抱拳,說道:“列位,依我看,還是不傷和氣爲好。別忘了,打仗沒好手,罵人沒好口。真要動起手來,那就不好收場了!”

秦正方怒斥道:“姓寧的,少在這兒賣狗皮膏藥,秦爺不買你的賬!”說罷,從朱文治手中奪過刀來,逼近寧爺。

寧伯標一看,心中暗想:這個姓秦的,未免也太粗野了,待我好好地教訓教訓他!想到此處,寧伯標一伸手,從腰中抽出寶劍,把空劍鞘交給家人,單手提劍,向秦正方說道:“請!”

秦正方亮了個夜戰八方藏刀式,劈頭蓋腦就是一刀。寧爺心平氣和,見刀奔頂門砍來,忙往旁邊一閃,將刀躲過。接着,右手一翻腕子,用劍把他的刀壓住,“鏘啷”一聲,刀、劍攪在一起。

秦正方急忙往回抽刀,打算變換招數。哪知,寧伯標的寶劍“刷”地使了個仙人指路,奔秦正方面門點來。這一劍,快如疾風閃電,把秦正方嚇得忙一哈腰,劍從頭頂走過。

寧伯標雙手握劍,又往下劈。這一招來得好厲害呀,秦正方想躲也來不及了,嚇得他把眼一閉,等着受死。寧爺的劍並沒有往下落,他把腕子一擺,只把秦正方的帽子削掉。然後,撤步抽身,跳出圈外,單手託劍,說道:“得罪了!”

秦正方一摸頭頂,帽子沒了。這小子臉一紅,由羞變怒,二次搶刀,又奔寧伯標撲來:“姓寧的,少賣人情,老子不受你的!”說罷,分心便刺。

寧伯標大怒,心裡說,這個傢伙真不知好歹。看來,不給他點兒厲害是不行了。寧伯標使了個海底撈月,把他的刀撥了出去,瞪着眼睛給秦正方相面。

秦正方嚇壞了,忙問:“你看什麼?”

寧伯標笑着說;“我看你的耳朵有點兒毛病,想給你削掉一個。你說行不?”

秦正方聽罷,氣得夠戧。心裡說,寧伯標,你說話也太損了!這樣的事兒,還有商量的嗎?他大吼一聲,三次擺刀砍來。

寧伯標接架相還,又與他戰在一處。

朱沐英在一旁看得清楚:秦正方的武藝比寧伯標差多了,連個打下手的資格也不夠。寧伯標跟他動手,真好像成人嬉耍頑童一般。

幾個回合過後,寧伯標喊道:“注意,我可要摘耳朵了。摘左邊的那個,右邊的沒事兒!”說着,劍招加緊,劍鋒圍着秦正方的腦袋直轉。寧伯標使了個撥草尋蛇的招數,劍奔秦正方咽喉刺來。秦正方往右邊一甩腦袋,正好把左耳朵亮了出來。寧伯標把劍刃立起來,往上一挑,只聽“哧”地一聲,當真把他的左耳朵割掉了。

秦正方疼得“哎喲”直叫,抱着腦袋,磨頭就跑。

朱沐英見了,眼珠一轉,邁開雙腿,衝到他的背後,乘他不備,“騰”就是一腳。這一腳踢得太重了,只見他摔倒在地,齜齜牙,伸伸腿,氣絕身亡。

朱文治看罷,怒火中燒。他忙從兵器架子上抽出一條鑌鐵大棍,縱身跳到朱沐英面前,怒吼道:“好小子,拿命來!”說罷,擺棍就奔頭頂砸來。

朱沐英見朱文治衝來,一不擔驚,二不害怕,眼看大棍捱到頭頂上了,他突然閃身往旁邊一躲,使了個金龍探爪,伸手抓住棍頭,大叫道:“你……給我吧!”用力就拽。

朱文治用力過猛,本來就收不住腳,再加上被朱沐英這麼一拽,更站不住了。所以,一下子摔了個狗啃屎,把五官都戧破了。

朱沐英奪棍在手,一翻腕子,奔朱文治後腦就打。正在這時,忽聽腦後生風,似有兵器打來。朱沐英不敢怠慢,他墊步擰腰,往前一躥,快似猿猴,跳出有一丈多遠。回頭一看,原來是二寨主朱文英,手使一條狼牙大棒,奔他打來。朱文治不敢再戰,就勢迴歸本隊。

簡短捷說。朱文英不是朱沐英的對手,三四個回合就頂不住了。朱文治在後邊一看,高聲傳令:“嘍羅兵,都給我上!”

“衝啊——”衆嘍羅一聲吶喊,各擺刀槍,衝殺上來。

寧伯標怕姑爺吃虧,也投入戰羣。霎時間,雙方混戰在一處。

俗話說:“強狼難敵衆犬,好漢架不住人多。”翁婿二人一無盔甲,二無戰馬,三無應手的兵刃,他們有能耐也不得施展呀!打着打着,可就有點兒招架不住了。

正在這個時候,忽聽寨門外一陣大亂,嘍羅兵拼命呼喊:“不好了,有人衝進來了——”霎時間,亂作了一團。

朱沐英和寧伯標也不知出了何事,不由-呆呆發愣。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
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