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戰山口王爺退兵將 討軍令常勝攻臺坪

雙槍小將固大英,雙腳點鐙。馬往前提,讓過公主,截住了胡爾卡金。

這陣兒,胡爾金花非常高興。心裡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哪!我們小兩口剛一訂情,兩顆心就貼到一起了。這不,我遇到爲難之事,他立即就來幫忙。

胡爾金花是高興了,可她爹爹胡爾卡金,只氣得三煞神暴跳,五靈豪氣飛空。他把掌中的短把牛頭-一晃,“哇呀呀”一聲吼叫,帶住坐騎,撒目觀瞧,但見面前站下一員小將,銀盔,素甲。白馬,銀槍,長得威武英俊。他看罷多時,用牛頭-一點,厲聲喝喊;“呔!娃娃,你是何人?”

固大英一看他那副生氣的模樣,眼睛一轉,故意氣他:“我說大王千歲,且息雷霆之怒,休發虎狼之威,小可有下情回稟。我爹爹外號雙槍將,姓固名振遠、不才是他老人家的不肖之子,雙槍小將固大英。我乃無名之輩,不足談論。你來看——”說到這兒,他用銀槍一指胡爾金花,接着陳說,“這位是我的未婚妻子,我是她的未婚丈夫。如此說來,你就是我的岳父老泰山。岳父在上,小婿盔甲在身,不便施以大禮,待我馬上一躬。”說罷,抱拳施禮。

這幾句話,差點兒把胡爾卡金氣死!你看他那鼻子眼兒張的,耗子都能鑽進去了。他略定心神,-撒着鬍鬚,說道:“好啊!待我抓住你們這對狗男女,一齊砸爲肉泥。休走,着傢伙!”話音一落,掄起牛頭-,往下就砸。

固大英見-砸來,並不還手,把馬一撥,躲了過去。

胡爾卡金又使了個鳳凰單展翅,“嗚”!橫着把-掃來。固大英使了個金剛貼板橋,往馬屁股上一躺,又躲了過去。二馬一錯鐙,胡爾卡金掄起兵刃,又來了第三下。固大英還沒伸手,又撥馬躲開。

胡爾卡金納悶兒,問道:“娃娃,因何不戰?”

固大英笑着答道:“岳父大人,咱們是親戚呀!方纔我讓你三招兒,都有說道。一則你上了年紀,二則你女兒已成了我的人,三則咱倆初次見面,我不敢以小反上。不過,有讓一讓二,沒有讓三讓四。你若仗武藝欺壓小人,那我可不幹。你膽敢再來伸手,講不了、說不清,我可要撒野了!”

胡爾卡金聽罷,氣上加氣,大聲喊話:“哼,誰領你的人情?閒話少說,着傢伙!”說着,“嗚嗚嗚”,像發瘋一般,將-掄開。只見他一招緊似一招,一招快似一招,奔固大英的致命之處,就下了毒手。

此刻,固大英心裡挺不痛快。這老頭兒真不通人情。哼,許你不仁,就許我不義。這才晃動雙槍,大戰胡爾卡金。

兩軍陣上,不光是他們倆呀!在胡爾卡金的身邊、背後,還有數千名元兵、元將。二王胡爾卡銀唯恐大哥有閃失,也把牛頭-一晃,朗聲喊話:“巴吐魯,衝!”霎時間,元軍席捲而來。

這陣兒,二王千歲胡大海,早已率兵趕到固大英身邊。他見元軍衝來,將鐵槍一指,高聲吼叫:“弟兄們,別看熱鬧了,衝啊——”霎時間,明營的兵將也鋪天蓋地而去。

眨眼間,雙方混戰在一起,好一場廝殺。但只見:

兩軍陣炮火連天,

八方面馬快如梭。

三軍勇躍齊上陣,

馬踏入體飛身過。

風起處這天蓋地,

火來時煙飛焰裹。

軍吶喊天翻地覆,

將施威虎下山坡。

兵碰刀叫苦不迭,

將連槍鎧甲齊落。

滿山野草染碧血,

馬死人亡遍地拖。

戰罷多時,明營大獲全勝,佔領了興隆山。

胡爾卡金微受輕傷,萬般無奈,領兵退至黃河岸。

按下元兵不說,單說明營。劉伯溫、徐達率領大軍衝進興隆山,紮下營寨,便找來軍醫官,爲常茂治傷。

前文書說過,常茂大戰虎牙,二人力氣相當,只是震昏迷了,並未受皮肉之苦。經過休息和醫治,時間不長,就轉危爲安。他醒過來一看,眼前已不是兩軍陣,而是明營,滿營衆將都守候在牀頭。他急得一蹦老高,連吵帶嚷道:“哎,虎牙這兔崽子哪裡去了?我非跟他拼命不可!”

衆戰將急忙相勸道:“虎牙早已敗兵撤隊。你先把勁留着,有了機會再施展吧!”

常茂也無別的辦法,只好暗氣暗憋。

再說朱元璋。此番大難不死,反倒打了勝仗,真使他喜出望外。他馬上傳旨,歇兵三日,犒賞三軍。同時,利用這個機會,讓固大英和胡爾金花拜堂成親。爲什麼這麼着急呢?因爲軍營之中,男女不便。再說,胡爾金花年歲也不小了,若不抓緊操辦,再打起仗來,又顧不上了。於是乎,明營之中,又辦喜事,又慶勝利,這真是雙喜臨門哪!

三天過後,洪武萬歲朱元璋升坐寶帳,與全營文武共議軍情。

這時,就見後軍主將朱亮祖出班啓奏道:“啓奏我主,自從蘇州收降了陳友諒的軍隊,我軍人數猛增。而後,又倉促發兵,來到開封。爲此,營中糧草奇缺。望主公速想良策,以除後顧之憂。”

軍師劉伯溫也說道:“元兵雖然敗北,但並未喪失元氣。我軍取勝之日,還遠在天邊。如此看來,這糧草可是迫在燃眉呀!”

朱元璋聞奏,忙說道:“既然如此,咱快派將催糧。”

元帥徐達說道:“此地離南京,路途遙遠,非即日可達。若就地徵糧,這是荒山僻壤,人煙稀少,也難解幾十萬大軍之急需。”

衆人聽了,也無計可施。

就在這時,忽見胡爾金花來到龍書案前,萬福下拜,啓脣奏道:“萬歲,微臣有本上奏,不知當講不當講?”說完,她心裡“怦怦”直跳。爲什麼?初次見皇上,怕把話講錯呀!

朱元璋多聰明!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心思。因此,和顏悅色地說道:“愛卿只管大膽言講,錯也無妨。”

胡爾金花定了定心神,這才慢慢說道:“陛下,我爹爹雖然兵敗,可他們仍有大兵五十餘萬,實力雄厚啊!我爹、我叔父不在話下,單說那大元帥脫金龍,武藝高強,又有四寶護身,實非一般人可比。再說,那先鋒官虎牙,兩臂一晃,千斤力氣,也有萬夫不當之勇。這也不說,我爹爹曾對我言講,‘一旦元兵受挫,咱自有克敵之策。’這個‘克敵之策’指的什麼,我也弄不明白。總之,他們在黃河岸,必定會與咱決一死戰。若想速戰速決,只恐難稱人願。爲此,必須有充足的糧草。陛下,剛纔聽軍師、元帥所言,我倒有個大膽主張。眼下,元兵的糧草,俱都秘囤在臺坪府內。咱若能出其不意,將他們的糧道截斷,一來補充了咱的軍需,二來他們將因斷絕糧草而不戰自亂。”

“哎,對呀!”元帥徐達聽了,高興得一拍大腿,追問道:“公主,快往下講,這臺坪府是什麼情形?”

公主見元帥如此關注,又認認真真地說道:“大帥,這臺坪府坐落在偏僻的崇山峻嶺之中,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鎮。據我所知,每天有一千隻小船,悄悄從各地開來,往那兒運送糧食。臺坪府有幾員宿將,爲首之人叫孟九公,此人勇冠三軍,人送外號金頭獅子。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雙手扳山開路鬼孟洪,另一個叫低頭望海夜叉鬼孟愷。這爺兒仁號稱孟氏三傑,都兇得了不得。孟九公還有一個姑娘,叫孟玉環。雖是女流,卻也武藝嫺熟。她善打暗器,專取上將的首級。爲此,元順帝傳旨,讓他們爺兒幾個守護糧臺,掌握軍中的命脈。”

“噢,很好!”

徐元帥略思片刻,與朱元璋、劉伯溫合計了一番,決定先從劫糧人手。

那麼,究竟派誰去劫糧合適呢?此處離元營不足十里。那四寶大將脫金龍、先鋒官虎牙,隨時都可討陣,一交鋒便是硬仗。若把主將派去,興隆山就會得而復失。但是,如果不派硬人,糧道又斷它不了。爲此事,皇上、軍師、元帥合計再三,也遲疑不決。

小將們在下邊一看,心中就明白了。常茂往前大跨一步,說道:“大帥,把搶糧臺的差事交給我吧,準保一戰成功。不把那金頭獅子孟九公抓住,不把糧臺得過,你要我的腦袋。”

話音未落,小磕巴嘴朱沐英也蹦到近前:“慢……慢着。淨你露……露臉了,這事我……我也行。大帥,我去得……得了!”

固大英、徐方、丁世英、武盡忠、武盡孝、胡強等人,也前來搶令。

正在衆人爭執之際,又見走來一員小將。他分開衆人,來到大帥面前,躬身施禮:“大帥,末將有話要說。”

徐達一看,說話的非是旁人,原來是常遇春的長子常勝。

徐達對這個孩子,瞭如指掌:平時很少說話,喝了磨刀水啦——內秀(鏽)。他受過名人指點,高人傳授。每次打仗,他也想衝鋒陷陣,殺敵立功。可是,一到討令之時,他就不如別人嚷嚷得兇了。因此,每次也輪不着他打頭陣。其實,他的武藝也非常高超。

徐元帥見他走來,問道:“勝啊,你有何事?”

常勝不慌不忙地說道:“元帥,我看大夥不必爭執了,您把斷糧臺的差事交給我吧!”

就這麼一句話,差點兒把常遇春氣趴下。他心裡說,啊呀,如此重任,你能擔當得起嗎?倘若斷不了糧道,捅了馬蜂窩,豈不是搬磚砸腳、弄巧成拙嗎?咱爺兒們丟人現眼不說,那會貽誤軍中大事呀!不過,他又想到,元帥歷來知人善任,絕不會將這麼重要的軍令,交給常勝。

誰知常勝討令,卻正中了徐元帥的下懷。說道:“勝啊,劫糧之事,關係重大。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請元帥放心。此番前去,我定會相機而行。”

“好。常勝聽令!”

“末將在!”

徐達鄭重其事,將大令高高操起,說道:“限你三日之內,率兵五千,走馬取過臺坪府。要勝,大功一件;要敗,絕不寬貸。”說罷,將令箭遞過。

“遵令!”常勝大聲答應一句,討下令箭。

劉伯溫覺得,常勝一人,身單勢孤,令人放心不下。最後合計,讓武盡忠、武盡孝一同前往。

三員小將領騎、步兵五千,起身奔臺坪府而去。常勝一邊行走,一邊琢磨,唉,都怪自己不爭氣喲!自出世以來,沒打過一次漂亮仗,沒立過一次大功,真給我爹丟人。這次,在衆人面前,我已誇下浪言,說下大話,如若不勝,怎麼交待?他騎在馬上,低着腦袋,冥思苦索,盤算着奪取糧臺的辦法。

書中暗表:由打興隆山到臺坪府,總共二百二十里的路程。有兩條道可以到達。一條官道,一條山路。常勝一來怕人發覺,二來爲了抄近,便走了山路。一路上,道路崎嶇,坎坷不平,十分難行。但是,常勝已下了死令,定在一天一夜之中趕到。如有掉隊者,嚴懲不貸。因爲走路太急,三員小將的甲冑都溼透了汗水。

這一天傍晚,終於來在臺坪府北邊。常勝立馬高坡,手搭涼棚往下觀看,-!就見腳下有一座山城,燈光點點。這座城有南門、東門和西門,北臨黃河。再一細瞅,河岸上停着不少的船隻。

常勝看罷多時,心中合計,看這意思,元人並無準備。嗯,我正好攻其不備。想到此處,傳下軍令:“軍兵,原地用飯休息。”

這陣兒,軍兵們都累壞了,就等着這句話呢!當時就解鞍歇馬,埋鍋造飯。

常勝帶着武盡忠、武盡孝親自巡邏。等衆人吃過戰飯,常勝又把營官、哨兵集中起來,囑咐了一番。把衆人的勁都鼓起來了,這才二次上馬,直撲臺坪。

他們到了臺坪府的南門,常勝吩咐一聲:“來呀,擂鼓、架雲梯,攻城!”

霎時間,戰鼓咚咚,殺聲震天,劃破夜空,驚人魂魄。明營的軍兵,人人奮勇,個個爭先,一下子就突破了幾道防線,衝到城根底下,架起雲梯,一個接着一個,跟猴爬竿一樣,往城上猛攻。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先表臺坪府的主將——金頭獅子孟九公。元順帝傳旨,叫他在這裡看守糧臺,孟九公是一百二十個不樂意。心裡說:憑我們父子的能耐,應該到兩軍陣前立功。鑽到山溝裡看守糧食,這不是大材小用嗎?但又不敢抗旨不遵,爺兒幾個每天都生悶氣。後來,孟九公又一合計,這個差事倒也不錯,平安保險。此地離前敵二百餘里,無論如何,這明軍也到不了我的眼皮底下。所以,他防守得十分鬆懈。

不過,他的兩個兒子可沒閒着。一天,孟洪對他爹說道:“爹,我聽人說,劉伯溫用兵如神,徐達也十分狡猾。咱也得多加防備,小心把糧食守丟。”

孟九公搖頭說道:“休要大驚小怪。誰知道這兒有糧食呢?”

孟愷說道:“沒有不透風的牆。萬一泄露秘密,人家非來不可。”

在他兩個兒子的催促下,孟九公這纔派了幾撥人,分頭巡城。

他們防守得倒也嚴密。在城頭上備有火炮、灰瓶、滾木、-石,還有硬弓、強弩。

這天晚上,孟愷當班。他正在城樓內,閉目養神,忽聽城外號炮連天;這一驚非同小可,把他嚇得蹦起老高,忙問軍兵:“怎麼回事?快探聽探聽。”

守城軍兵凝神注視,定眼一瞧,大聲驚叫道:“不好!報將軍,明兵殺到城底下了,正在架炮攻城!”

“啊?!”孟愷一聽,魂魄都嚇飛了。心裡說,他們怎麼神不知、鬼不曉就撲到這兒來了?他略定心神,一面命人給他爹爹送信,一面走出城樓,手扶垛口,往城下觀看。他一看哪:只見城下的明兵,黑壓壓一片。他們攀登雲梯,掉下一溜,又上來一溜,死了一層,又來一層,那真是前仆後繼呀!孟愷無奈,只好抽出寶劍,在這兒麾兵守城。

過了有一盞茶的工夫,他父兄便趕到近前。孟九公疾步登上城頭,把大汗一擦,急忙問道:“兒啊,出什麼事了?”

孟愷用手一指,說道:“爹,你看!”

孟九公往城下一看,心中合計,看這意思,明營一定摸清了底細,到這裡搶糧來了。這仗我該怎麼打呢?

時值半夜三更,孟九公也不知來了多少明兵,不敢貿然打仗。跟兒子商量片刻,決定先死守臺坪。

他們在這兒死守,常勝可倒了黴啦。爲什麼?人家是坐地把守,以逸待勞。常勝一連三次衝鋒,都被人家擊退。傷兵死將,約有七八百人。

武盡忠、武盡孝一看,忙對常勝說道:“不行。兄弟,仗哪能這麼打呢?不然,咱這五千人馬,一會兒就全完了。見了大帥、軍帥,怎麼交待?”

“你們說該怎麼辦?”

“逢強智取,遇弱活擒。兄弟,休要着慌,聽我哥兒倆給你獻上策!”

欲知武氏弟兄獻出何計,請聽下回分解。

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三十二回 戰山口王爺退兵將 討軍令常勝攻臺坪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五十回 小英雄回京傳捷報 十王爺進宮探真情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三十二回 戰山口王爺退兵將 討軍令常勝攻臺坪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五十回 小英雄回京傳捷報 十王爺進宮探真情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
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三十二回 戰山口王爺退兵將 討軍令常勝攻臺坪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五十回 小英雄回京傳捷報 十王爺進宮探真情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三十二回 戰山口王爺退兵將 討軍令常勝攻臺坪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五十回 小英雄回京傳捷報 十王爺進宮探真情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