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

樹林之中答話之人是誰呀?正是北俠唐雲,也就是徐方的師父。這老英雄一生詼諧,最愛鬧着玩兒。他跟景玄真人羅老道,那也是至交。

唐雲單手舉着陣圖,走出樹林,奔羅老道而來。

羅道爺見陣圖落在唐雲之手,這纔將心放下。並且,高聲叫罵道:“無量天尊!你個矬賊,真損哪!除你之外,別人不幹這事!”

“哈哈哈哈!”唐雲大笑一聲,說道,“老弟老兄的,開個玩笑嘛!我怕你把陣圖丟了,才替你保管。”

簡短捷說。這四個人寒暄了一番,便回到明營。

這陣兒,早有門軍稟報了朱元璋。

朱元璋聽說來了兩位世外高人,欣喜萬分。親自帶領文武,將他們接進大帳。

衆人分賓主坐定身形,內侍急忙獻過香茗。接着,朱森朱永傑便把探陣的詳情,講述了一番,並把陣圖獻到朱元津面前。

朱元璋手捧陣圖,左瞅瞅,右看看,看着,看着,猛然間一拍龍書案,說道:“這回可好了。朕有了陣圖,破陣就不費吹灰之力了。”

接着,朱元璋召集景玄真人羅老道、北俠唐雲、老隱士羅虹和羅決,以及全營衆將,對照陣圖,共議破敵之策。

說書人交待:這金龍攪尾陣內,有好多秘密機關。不過,大都是借鑑前人的戰法而設置的。諸如什麼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兜底陣……這些陣勢,對於久經疆場的明將來說,早已司空見慣,所以,不難攻克;唯獨陣內的鐵甲連環馬和水陣,明將未曾破過。前不久,羅氏弟兄進營,訓練了五百精兵,已將鐵甲連環馬攻破。如今,唯一棘手的,就是這個水陣了。

朱元璋與衆人對照陣圖,合計了多日,終於共同商議出破陣的辦法。

這一日,朱元璋升坐大帳,分兵派將,命他們去做應戰準備。第一支令箭,傳給了朱沐英、丁世英、武盡忠、武盡孝、固大英、湯瓊、郭彥威等六六三十六名上將,讓他們分別領兵,攻打大陣;第二支令箭傳給了常茂、常勝、於皋、胡強、朱森、徐方,讓他們按照陣圖所示,帶領軍兵,奔黃河上游,截斷水陣的水源;第三支令箭,傳給常遇春和胡大海,讓他們準備翻天橋、飛鐵鳥、火槍、火炮,帶領軍兵,隨時接應。

衆將官領命,分頭準備而去。

這一來,明營之中可熱鬧了。只見那些將官,各帶領着自己的人馬,不分晝夜,滾黏在一起,共同磋商破陣之法。那羅老道、唐雲、羅虹、羅決也不閒着,這兒走走,那兒看看,這兒指點指點,那兒說道說道,耐心傳授技藝,忙得不亦樂乎。

又過了幾日,明營之中傳出了大好消息。什麼?元帥徐達的傷症痊癒了。衆人一聽,無不爲之拍手叫好。

徐元帥根據陣圖所示,一路路盤問了破陣之法。衆將官見問,滔滔不絕地傾吐了自己的打法。徐元帥見萬事俱備,便與皇上朱元璋和軍師劉伯溫商議,決定即刻興兵。

單說這一日,天將放亮,明營之中擊鼓升帳。衆將官一個個頂盔貫甲,掛劍懸鞭,一溜小跑,涌進中軍大帳。

此刻,元帥徐達早已穩坐在交椅之上。他掃視四周,發佈軍情:“衆將官!今日出徵,非比尋常。只有大破金龍攪尾陣,才能北趕大元。望爾等同心協力,疆場立功!”接着,又把打陣的辦法,詳盡地講述了一遍。

明營衆將聽了,人人擦拳摩掌,個個躍躍欲試。

徐達將一切安排就緒,大喊一聲:“出發!”

“喳!”

衆將官走出帳外,各領自己的兵馬,總共五十萬大軍,像洪水一般,奔金龍攪尾陣涌去。霎時間,把周長三百餘里的兇陣,困在垓心。

緊接着,喊殺聲,戰鼓聲,融爲一體,震天動地。

單說無敵將常茂。他領着常勝、於皋、胡強、朱森、徐方等人,催馬來到了黃河岸邊,定睛一看,見元兵又要開閘放水。

常茂急了,高聲叫嚷:“呔!想要腦袋的,就給茂太爺把閘放下!”說罷,操起禹王神槊,奔元兵衝去。

其他將官也不怠慢,像颳風一般,也尾追而去。

這些守閘的元兵,哪是他們的對手?三下五除二,就被他們殺了個片甲無存。

與此同時,各路人馬也奮力殺敵。頃刻之間,便將元兵殺了個落花流水。

再說元營。大王胡爾卡金見軍情緊急,忙將二王胡爾卡銀、四寶將脫金龍、大殿下虎牙召至帳內,聲嘶力竭地叫嚷道:“快快傳令軍兵,拼命對敵。我要在這黃河岸上,跟朱元璋決一雌雄!”

脫金龍見大勢已去,急忙規勸道:“大王,大陣被破,已成定局,咱切不可盲目硬拼。常言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眼下,只可突圍。先到北六省將養元氣,單等緩過手來,再與他決一勝負。”

二王胡爾卡銀等人,也再三相勸。

胡爾卡金無奈,只好傳下口旨,全線撤退,北渡黃河。並且,命沙克亮準備船隻。

沙克亮領命而去。

這時,處處是槍聲、炮聲,人聲鼎沸,好像天塌地陷一般,把胡爾卡金嚇得毛骨悚然,魄散魂飛。

“報!”一個軍兵跑進大廳,稟報道,“啓稟千歲,大事不好!”

“何事驚慌?”

“那……那沙克亮是個奸細!”

“此話怎講?”胡爾卡金急切地問道。

“回大王,他……他把船隻都調走了。並且,挑起了大明的旗號。”

“哎呀!”胡爾卡金頓足捶胸,“哇”!一口鮮血,噴在地上。

衆將急忙把胡爾卡金架出大廳,逃往渡口。

幸虧虎牙搶回一部分船隻,才保護着大王、二王上了小船。

元兵在撤退的這一天,那可太慘了。怎麼?人多船少啊!元兵因爲上船,往往互相殘殺;渡船因爲超載,不斷翻個兒、沉沒。就這樣,元兵死傷了五萬餘衆。

胡爾卡金站在船頭,望着明軍將士.咬牙切齒,高聲叫罵道:“朱元璋,徐達!爾等休要得意。我一日不死,定報此仇!”

就這樣,元兵如漏網之魚,驚弓之鳥,倉惶向北逃竄。

再看朱元璋。他率領五十萬明軍,分九路橫渡黃河,乘勝追擊,緊緊咬住元兵不放。他們晝夜兼程,一口氣把元兵趕出有六百餘里。

這一日,朱元璋領兵追到雁慶關,與這裡的守將丘彥臣,展開了一場血戰。

丘彥臣有倒拉八匹馬的神力,綽號八馬將軍;有三國猛將典韋之勇,人們又送其綽號叫賽典韋。他統精兵三萬,在此鎮守。他見元兵敗進城來,忙率精兵出城。打了幾次衝鋒,纔將明兵抵住。

朱元璋見明軍人困馬乏,也倒退十里安營紮寨。

胡爾卡金龜縮在城中,一籌莫展。他忙給元順帝發出緊急表章,求朝廷速派援兵。

不幾日,八百里緊急折報,送往北地燕京,落到元順帝的龍書案上。

元順帝是個罕見的暴君。終日吃喝玩樂,從不過問政務。朝裡的大事,都由寵臣——左班丞相灑敦執掌。

這個灑敦,仗着皇上的寵信,專門結黨營私,懸秤賣官,把朝政搞得一塌糊塗。

近來,前敵失利的消息,像雪片一樣飛到燕京。元順帝聽了,也不由心驚肉跳起來。

這一日,他正在後宮與嬪妃們尋歡作樂,忽見內侍臣送來了胡爾卡金的折報。元順帝看罷,不覺大驚失色,自言自語道:“啊呀!看來,孤王的江山難保啊!”他略定心神,命侍臣擊鼓撞鐘,升坐寶殿。

元順帝升坐金鑾寶殿,將折報詳細講述了一番。文武百官聽了,只嚇得面如灰瓦。

灑敦略定驚魂,出班奏道:“陛下,休要驚慌。自古道兵來將擋,水來土屯。別看朱元璋打過黃河,可他一時半時還到不了咱燕京。我們有三川六國九溝十八寨的人馬,怕之何來?請把此事交與微臣,我自有良策擊退明軍。”

元順帝一聽,忙說:“就請灑愛卿多多費心。”

“不過……”灑敦說,“臣是個文職官員,手中無有兵權啊!陛下,您看這該如何是好?”

元順帝不假思索地說道:“這有何妨!孤王封你爲二路兵馬大元帥,節制各路大兵,這不就得了?”

灑敦眼珠一轉,搖搖頭說:“只怕不那麼簡單。胡爾卡金、胡爾卡銀和脫金龍,若不聽我調遣,那該如何?”

“孤王賜你尚方寶劍一口,有先斬後奏之權!”說罷,摘下寶劍,賜與灑敦。

“多謝陛下!”

“灑愛卿!眼下軍情緊急,不可耽擱。速作準備,馳援前敵去吧!”

“是!”灑敦胸前掛上二路之帥印,回到相府。

灑敦有倆兒子,一個叫灑龍,一個叫灑鳳。灑龍今年四十多歲,官拜五城兵馬司。這小子鬼頭鬼腦,倒也有點兒道道。晚上,乘沒人的時候,偷偷去問灑敦:“爹,您怎麼討這個旨呀?那四寶將脫金龍、大殿下虎牙,都不是朱元璋的對手,您到兩軍陣前,豈不是飛蛾撲火嗎?”

灑敦一聽,手捻鬚髯,狂聲大笑:“哈哈哈哈!兒啊,看起來,你還是不學短練哪!”說到此處,他往左右看了幾眼,壓低嗓音,吐出了自己的心裡話,“兒啊,你看出沒有?咱大元的江山完了!”

灑龍說:“爹,真能這樣?”

“這還能假!四寶大將脫金龍都擋不住朱元璋,還有誰能破敵?從雁慶關到燕京,把駐守的軍兵劃拉到一塊兒,也不足五萬哪!你挨個兒數數,能打仗的戰將還有幾個?唉,元朝氣數已盡,非改朝換代不可了。”

灑龍不解地問道:“爹,既然如此,那你怎麼還……”

灑敦說:“哎,這正是你短練之處。兒啊,元朝不行了,咱就改弦易轍,扶保明朝。眼下,你我父子先趕奔前敵,接管了兵權。而後,再跟朱元璋討價還價。想那朱元璋正在用人之際,必定會重用咱父子。到那時,朱元璋坐天下,咱豈不也是開國的元勳嗎?孩兒啊,狡兔三窟,何況人乎?”

灑龍聽了爹爹的這番言語,頓開茅塞,嘖嘖嘴說道:“高,高,您真是神人哪!爹,咱什麼時候起程?”

“事不宜遲,明日就走。”

老灑敦打定主意,立刻命家人收拾東西,準備奔赴前敵。並且,他又把他的同黨——兵部尚書扎爾蘆達,秘密喚到府中。

灑敦對扎爾蘆達說明了自己的打算,並且對他囑咐道:“早晚有一天,明兵要打到燕京。那時,你要聽我指揮。我讓你獻城,你就獻城。只要你跟着我走,決不會吃虧。”

扎爾蘆達點頭領命。從此,便在暗中拉攏餘黨,準備獻城,暫不細表。

單說灑敦。他匆忙點兵三萬,浩浩蕩蕩,出離燕京,奔雁慶關進發。

這幾天,胡爾卡金、胡爾卡銀、脫金龍、虎牙,他們心急如焚,正等着救兵呢!聽說元兵來到,急忙列隊迎接。並且,親自把灑敦接進帥府大廳。

灑敦穩坐一旁,旁若無人。只見他撇着嘴,眯縫着眼.捧出聖旨,高聲喊道:“聖旨到!”

胡爾卡金等人一聽,急忙撩衣跪倒在地,高聲說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灑敦站起身形,雙手捧起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聖旨的意思是:命左班丞相灑敦爲二路元帥,到前敵執掌兵權。同時,免去脫金龍的元帥之職。違者,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

脫金龍一聽,猶如涼水澆頭,立時就傻眼了。心裡說,皇上啊,你怎能如此行事?你對別人不知,對灑敦還不曉?他除了吃喝嫖賭、貪污受賄,有什麼能耐?對於領兵帶隊,他更是一竅不通啊!讓這樣的人執掌兵權,還不得把江山斷送掉?但是,旨意上明明白白是這麼寫的,誰敢抗旨不遵呢?無奈,將帥印交付給灑放-

,灑敦這回可有職有權了!只見他挺着胸,繃着臉,流露出一種七個不服、八個不憤、五十六個不在乎的神態。

時過三天,灑敦修書一封,備厚禮一份,派兒子灑龍,偷偷趕奔明營,去面見洪武萬歲朱元璋。

朱元璋正在大廳與元帥、軍師議論軍情,忽有藍旗來報:灑敦派使者前來。衆人一聽,不由愣怔起來。

劉伯溫料事如神。他笑了笑,說道:“主公,喜訊來了,你我君臣應如此這般,來它個順水推舟。”

朱元璋聽了,眼睛一亮,忙傳下口旨:“好,快快有請!”

霎時間,紅氈鋪地,鼓樂齊鳴。元帥、軍師率領衆將,親自將灑龍接進大帳。

此時,灑龍甭提有多美了。心裡說,我爹真乃神人也,果然不出他所料。他腳踩着紅氈,來到朱元璋面前,撩衣倒身下拜,口尊:“皇帝陛下在上,外臣灑龍施禮了。祝陛下萬壽無疆,萬萬歲!” WWW _тtκan _C〇

這小子挺會說話,拜年的話兒直往外端。

朱元璋親離寶座,雙手相攙:“愛卿免禮,平身落座。”

接着,又設擺了盛宴。

席間,灑龍將灑敦的親筆書信,交給朱元璋。

朱元璋接信在手,展開現瞧。密信的大意是:我灑敦料知,元人氣數已盡,明主當興,天下將屬洪武萬歲。我父子願保明主,戴罪立功。就眼下而論,從雁慶關到燕京,所有的關隘、渡口、城鄉、市鎮,皆在我的治下。若萬歲能收留我父子,我灑敦保你不用見仗,唾手可得燕京。

洪武萬歲看罷,心中大喜,朗聲說道:“愛卿!”

灑龍見朱元璋叫他“愛卿”,更美得不知東南西北了,忙應聲道:“萬歲!”

“你父子既然有此忠心,寡人十分歡迎。回去稟告你家爹爹,孤現在就加封他爲一字並肩王。待將來得了天下,我二人再均分江山。”

灑龍一聽,心裡合計,什麼,現在就封了個一字並肩王?啊呀,這比保大元還合算呢!於是,趴在地下,“砰砰”直磕響頭。

朱元璋心情高興,又欽封灑龍爲一品護國公,封灑鳳爲定國公。同時還答應,待得下江山,再官升三級。

灑龍受寵若驚,急忙把禮物呈上。朱元璋定睛一瞧,喲,有定風珠三顆,夜明珠五顆,避水珠八顆,避火珠十顆。還有黃金、珠寶、珊瑚、玉翠……這些禮物,價值連城啊!

朱元璋也不客氣,將禮物一概收下。臨行時,又問灑龍:“什麼時候可以獻城?”

灑龍懇切地說道:“請萬歲放心。我爹說過,三天之內,一定獻城。”

“好!”

灑龍回到雁慶關,見了爹爹,如實述說了一番。灑敦一聽,捻鬚大笑:“哈哈哈哈!兒啊,你看如何?人心都是肉長的。咱給姓朱的辦事,他能虧待了咱爺們兒嗎?這就是爲父比別人的高明之處啊!”

“是啊,您做得太好了。不過,人家叫咱三天以內就得獻城。”

“噯!哪用三天?明日即可!”

灑敦兵權在手啊!一支令箭,便可調動全軍。若有違令者,便用尚方天子劍相逼。因此,他是隨心所欲,愛怎麼着就怎麼着。

四寶將脫金龍,從免職那天起,就覺着來頭兒不對。他在暗中觀察,果然發現灑龍暗去明營。晚間,他偷偷對胡爾卡金、胡爾卡銀說道:“灑龍暗去明營,必有隱情。看來,灑敦要賣國呀!咱們在他手下,非受害不可。乾脆,三十六遭,走爲上計。”

商量已畢,在當夜晚間,胡爾卡金他們帶了五百親兵,偷偷離開雁慶關。

灑敦見他們溜了,心中十分高興。爲什麼?把他的肉中刺給拔了。因此,行動起來,更加肆無忌憚。當即,傳下軍令,大開城門,迎朱元璋君臣進關。

灑敦見了朱元璋,不知怎麼親熱好了。左一聲主公,右一聲皇上,叫不絕口。

朱元璋與他寒暄一番,攜手挽腕,步入帥廳。因爲灑敦被加封爲一字並肩王,所以,跟朱元璋平起平坐在一起。

這一下兒,可把雌雄眼常茂氣了個夠戧。心說,皇上你真糊塗。那灑敦是個什麼東西,怎麼那樣擡舉他呢?哼,這種人是牆頭草,哪頭兒風大隨哪頭兒,將他留在身邊,早晚是個禍害。所以,他跪到朱元璋面前,大聲喊叫:“陛下,不能留他,咱跟灑敦有血海深仇!”

朱元璋聽了,把臉一沉,怒聲喝斥道:“-!膽大的常茂,怎能辱罵灑愛卿?若再妄加言語,我定重治你誹謗之罪!”

喲,看那意思,朱元璋對灑敦是無限信賴呀!常茂無奈,噘着大嘴,退了下去。

這時,就聽朱元璋衝灑敦問道:“此處奔北地燕京,都路過什麼地方,怎樣打法?”

灑敦答道:“主公非知。從此地到燕京,所經過的州城府縣,守將俱是我的徒弟。只要我一聲令下,他們就會倒戈投降。”

灑敦說得果真不假。朱元璋一路上兵不血刃,就來到了燕京城外。百萬雄兵,歡呼雀躍。一個個摩拳擦掌,等待破城。

朱元璋將連營紮在城外,與軍師、大帥一起,商議攻城之策。

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傍晚,明營之中突然響了三聲號炮。霎時間,左有常遇春,右有胡大海,正中有徐達,共統領雄兵五十萬,戰將幾百員,一起殺進燕京城內。

那位說:燕京四門緊閉,明軍能衝進去嗎?能。爲什麼?灑敦早已秘密捎信給扎爾蘆達,與他約好時間,讓他開放了城門。

明軍進城,樂壞了城中的黎民百姓。他們拿着笤帚、鐵杴、菜刀、棍棒,紛紛衝上街頭,帶着明軍,追趕元兵。所以,明軍沒用多長時間,便順利地佔領了外城。

此時,元順帝的皇叔——橫海王王寶寶正在城中督戰。他見明軍來勢兇猛,冒死殺開一條血路,進了內宮,向元順帝報信兒。

元順帝聽了王寶寶的稟報,才知自已被灑敦出賣。氣得他五內俱焚,高聲叫罵道:“都怪孤王有眼無珠,聽信了這個奸佞。有朝一日將他抓住,定把他碎屍萬段。”

但是,後悔也來不及了。王寶寶說道:“陛下,休要再埋怨了,臣願保駕西行。”

元順帝聽罷,口打咳聲,說道:“唉,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

元順帝算毒辣到家了。他臨行之前,又傳下一道聖旨:召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上殿見駕。

這些娘娘,只嚇得抖衣而戰。她們跌跌撞撞,跪倒在金階。

元順帝看罷,說道:“衆位愛卿,咱君臣就要離別了。本想帶你們一起逃走,可是,在這兵荒馬亂的年頭兒,男女多有不便。倘若明兵殺進宮中,對你們更無好處。你們陪王伴駕多年,俱是有功之臣,孤王不能虧待爾等。來呀,賜你們自盡身亡,到天上等我去吧!”

口旨傳下,誰敢不遵?霎時間,懸樑上吊的,投河覓井的,抹脖子的,服毒的……比比皆是。整個皇宮,哭聲大慟。片刻工夫,就死掉一千多人哪!

元順帝見嬪妃們已死,這才了卻了心思。他急忙帶好金鑲玉璽,身着微服,將自己喬裝成黎民的模樣。

此時,王寶寶已給他備好了一匹大馬。君臣二人乘跨坐騎,帶了少數親兵,溜出後宮,直奔東門而去。也該他倒黴,他們剛到在門前,迎面正遇上了開明王常遇春。

常遇春奉了軍師之命,在此把守,爲的就是捉拿元順帝。因此,對來往的行人,盤查得尤爲認真。

王寶寶一看,大吃一驚。心裡說,這該怎麼辦呢?噯,拼了算啦!他打定主意,雙腳點鐙,一晃掌中的獨角娃娃槊,衝常遇春砸去。

王寶寶哪是開明王的對手?沒用幾個回合,被常遇春一槍刺於馬下。王寶寶一死,那些親兵也亂成一團。有的倒戈投降,有的鑽進了衚衕。

元順帝一看,這可傻眼了。他長這麼大也沒出過皇宮,連東西南北都找不着了。只見他抱着個玉璽盒子,哭喪着臉叫道:“啊呀,誰來保駕?”剛說到此處,又一想,這話可不能說!我現在已喬裝改扮,若被人聽到,那不是不打自招嗎?但是,四外都是明兵,叫朕往哪裡去呀?想到此處,不由-呆呆發愣。

欲知元順帝能否逃出燕京,請聽下回分解。

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
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