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

無敵大將常茂,一擺掌中的禹王神槊,要會戰四寶大將脫金龍。

這兩個人打在一起,那真是上山虎遇見下山虎,雲中龍遇見霧中龍,都顯露着各自出奇的神通。

常茂把大槊掄開,神出鬼沒。但只見:

禹王神槊閃金光,

招招式式把敵傷。

孔雀開屏乾坤掃,

鷂子翻身刺胸膛。

攔腰解帶好玄妙,

分天劃地拓土疆。

力打泰山千鈞力,

穿身取肋敵命亡。

大雁失羣尋去路,

羊羔哺乳雙腿傷。

常茂學會禹王槊,

天下無敵美名揚。

那脫金龍也不含糊。將九鳳朝陽刀掄開,令人眼花鏡亂。但只見:

這口刀,好神威,

蟒翻身,龍戲水。

上砍頭,下剁腿,

指東西,劈南北。

夜戰八方煞凶神,

招招式式斬惡鬼。

敵將掄開這口刀,

刀刀抽斷長流水。

二人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

常茂打着打着,把禹王神槊一擺,大聲喊叫:“小子,行,好樣的。不過,茂太爺可不服你。我和你商量個事兒,行不?”

“何事?”

“今天這仗,咱不興叫人幫忙、換陣,就咱倆拼它個真存假亡。若分不出高低上下,到夜晚咱提燈再戰。我說你敢嗎?”

脫金龍一聽,狂聲大笑:“哈哈哈哈!小輩,除恩師之外,我脫金龍從未怕過第二人。廢話少說,拿命來!”話音一落,“唰”!把九鳳朝陽刀一擺,直奔常茂。

常茂橫禹王神槊,接架相還。就這樣,你來我往,又戰在一處。

此時,元軍陣腳的大王胡爾卡金、二王胡爾卡銀、先鋒官虎牙、副先鋒虎印、老駙馬左都玉,以及元營的所有衆將,都伸着脖子,瞪着眼睛,屏住呼吸,仔細觀戰。

明營方面也是如此。朱元璋手握御鞭,脖子伸出老長,也替常茂擔心。

這陣兒,二人又戰過五十餘合,還沒分出勝敗輸贏。常茂心裡合計,方纔,已將大話吹出。若贏不了脫金龍,怎麼向主公交待?所以,他渾身使勁,拼命廝殺。

脫金龍比常茂更急。他現在是二路元帥,苦頭一陣就敗北,那往後還怎麼進兵?所以,也使開渾身解數,頑強奮戰。

按下他們不表,單說在戰場的東北方向,有一座土坡。這陣兒,上坡上立着三匹戰馬,馬上端坐着三個人。上首那位:只生得面白如玉,眉分八彩,目若朗星,準頭端正,四字闊口,嘴脣通紅。看年紀,也不過十六七歲。頭戴月白緞子扎巾,身穿月白緞子箭袖,腰扎絲鸞帶,勒着十字袢,下着大衩蹲襠滾褲,腳踏四喜抓地虎快靴,得勝鉤上掛着盔甲包,鳥翅環上掛着五鉤神飛亮銀槍,腰間還懸着口寶劍。那真是神采奕奕,像姑娘一樣俊俏。下首那位;生了副紅臉膛,是個小紅胖子,滿臉肥肉,把倆眼都擠沒了,獨頭蒜鼻子,菱角口,元寶耳朵。頭戴火紅緞子扎巾,身穿火紅緞子箭袖,蹲襠滾褲,四喜快靴,外披英雄氅,鳥翅環上掛着一口金背青心刀,年紀也就是十七八歲。正中央是一匹黃驃馬,鞍鞽上端坐一人:身高九尺開外,猿臂蜂腰,前雞胸,後羅鍋,頭戴開花破帽,身穿開花青袍,補丁探着補丁,紅一塊,白一塊,顏色不一,跟開雜貨鋪一樣。腰中一條破麻繩,腿上一條破褲子。一雙破灑鞋,一個-高,一個-矮。但是,此人長相卻非同一般:凹面金睛,金黃眉毛,鬍子都擀了氈啦。看那歲數,也就是五十掛零。

那麼,這三個人是誰呢?頭一位穿白的小孩,叫郭彥威;紅臉的小胖子姓湯,叫湯瓊。這黃臉大漢可是位了不起的英雄,他是寶槍大將張興祖的師父,名叫嶽輪,人送外號“金眼刁”。

這三個人是從哪兒來的呢?說書人一張嘴,表不了兩家的書情。且容咱返回去,作個交待——

郭彥威是武定王郭英的兒子,湯瓊是忠順王湯合的兒子。這二人生在官宦門庭,從小嬌生慣養,十分頑皮。

就拿郭彥威來說,他爹郭英官封王位,他娘薛景雲御賜娘娘,那是家趁人值啊!尤其,他又是千頃地裡一棵苗,獨子一個,那就更加受寵。頂着怕歪了,含着怕化了,颳風怕吹着,下雨怕淋着。就這樣,把他給慣壞了。老師教他,他不愛學習。老師管他,薛娘娘還找藉口,替兒子說話。到在十來歲上,才學了點兒能耐。不過,二五眼,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就是這樣,倒覺得神乎其神、目中無人了。

湯瓊也學了點兒能耐,什麼胯下馬,掌中刀,也能練兩趟。不過,那也是花架子,全無用場。

這二人脾氣相投,每天不離左右。南山打虎,北山套狼,沒幹過一點兒正事。

他們若好好玩兒還行,可是,玩兒出禍來了。這一天,郭彥威跟湯瓊湊到一塊兒,帶了二十名家丁,離開南京,轉過紫金山,去行圍打獵。

郭彥威對湯瓊說道:“哥哥,光打獵沒意思,咱們變個花樣兒怎麼樣?”

湯瓊問道:“那你說,變什麼花樣兒?”

“聽我爹講,想當初,他們曾佔山當過大王。哎,我說咱倆也裝山大王怎樣?若有過往的行人,咱就劫他,我看那玩藝兒怪有意思。”

“行哎,那咱就裝裝得了!”

你說,他們這不玩兒出花樣兒來了嗎?主意打定,他們命令家丁,從附近的村裡找來黑灰子,把臉一抹,躲進了紫金山的樹林裡頭。他倆合計,客商不劫,鰥寡不劫,老頭兒、老太太不劫。要劫就劫那大幫的,越熱鬧越好。

他們等啊,等啊,一直等到日頭偏西,順着紫金山的官道,果然來了一支明軍,約有二百餘人。爲首的兩個將官,都是大黑個兒,頭頂鐵盔,身披鐵甲,每人擎着一口大刀。在他們身後,押着十八輛大車。車上拉着箱子,箱子上還貼着十字花封皮。

原來,這兩個黑麪將軍,是新歸順明軍的降將:左將軍鐵龍和右將軍鐵鳳。他們奉京營殿帥薛鳳稿所差,到瓜州去催銀子。車上共裝有十八萬兩帑銀,是充軍餉用的。把銀子催齊,就往京城押運。你想,皇城根兒下,哪裡會有劫道的呢?所以,鐵氏弟兄毫無戒備。

他們剛走近樹林,郭彥威和湯瓊一使眼色,忙吩咐家丁鳴鑼。霎時間,“鏘啷啷”鑼聲大作。緊接着,兩個小孩兒緊催坐騎,將道路橫住:“呔!站住!”

鐵龍、鐵鳳一聽,嚇得差點兒摔下馬來。心裡暗想,這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啊!這是誰呢?他們看了半天,因爲黑灰子抹臉,也未認清。不過,縱然不抹臉,他們也認不出來。爲什麼?素日沒有接觸啊!

這時,就見郭彥威把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啪”這麼一抖,高聲暴叫:“呔!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想要從此過,留下買路財。若要不給錢,我一槍一個,管扎不管埋!”

“行!”湯瓊一聽,心裡說,兄弟還行,說得挺溜。嗯,光他說不行,我也是幫幫腔。只見湯瓊把腦袋一撲棱,也一唱一和道:“快把東西留下,你們給我滾蛋;如若不然,我像切土豆一樣,一刀一個,把你們的腦袋都劃拉下來!”

湯瓊說完,與郭彥威一使眼色,催馬各晃刀槍,撲奔鐵龍、鐵鳳而去。

別看湯瓊、郭彥威的能耐不精,偏趕上鐵龍、鐵鳳更加稀鬆。剛打過十幾個回合,鐵氏弟兄就雙雙敗北,落荒而逃。

郭彥威、湯瓊率領家丁往上一闖,將軍兵趕散,就把這十八萬兩帑銀劫了。他們也不想想後果,只是高高興興地告訴家丁:“快快將大車趕到府裡,把箱子打開,咱們分啊!”說罷,轟車而行。天黑之前,就由武定王府的后角門進了後花園。

他們覺着沒事了,可那鐵龍、鐵風受得了嗎?那是奉元帥之命、押運軍的啊!這要丟了,就是掉頭之罪。他二人一合計,便派人盯着車輛,暗裡跟蹤。有那聰明伶俐的軍兵,把衣服脫掉,化裝成庶民百姓,一直偷偷尾追到武定王府。跟附近的住戶一打聽,把底摸清,回來稟告了詳情。

鐵氏弟兄得知真情,急忙趕奔京營殿帥府,將半道劫銀之事,稟告大帥薛鳳稿。

薛鳳稿聽罷,沖沖大怒,一拍虎膽,厲聲說道:“-!瓜州離南京,近在咫尺,而且又是陽關大道,行人不斷,怎麼能被強人劫了呢,你倆的大刀是幹什麼用的?”

這倆人跪倒在地,一個勁兒地磕頭:“大帥息怒,我們有下情回稟。別看帑銀被劫,可是,現在已有了着落。就連強盜是誰,我們都探聽清楚了。”

“噢!誰?”

“這強盜也住在南京城內。”

“什麼?”薛鳳稿一聽,心想,這賊子的膽子,比倭瓜也大,竟敢住在京城!他又問道,“強盜姓甚名誰?”

“我們不敢講。”

“恕你們無罪。講!”

“大帥既然動問,我們只好實說。那強盜並非別人,一個是武定王的兒子,叫郭彥威;一個是忠順王的兒子,叫湯瓊。”

“啊?!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我們都打聽過了。”

“啊呀!”薛鳳稿聽罷,暗自吃了一驚。心裡說,這倆孩子,你們瘋了?若真幹出此事,可犯滅門之罪呀!啊呀,我妹妹薛景雲她知不知此事?嗯,我得親自過府,探個明白,這可不是小事。他心裡這麼想,嘴裡可不這麼說。只見他又把虎膽一拍,說道:“-!這事還需我查詢明白。如果你們說的是真,咱便從輕懲處;如果是滿嘴胡說,我可要你們的狗命!”

“是,是!”鐵氏弟兄站起身來,走出廳外。

這就叫以大壓小呀!

簡短捷說。薛鳳稿帶了十名親兵,騎馬到在武定王府,命人往裡送信兒。

薛景雲得報,在銀安殿內召見了薛元帥。

別看他倆是同胞兄妹,薛景雲是娘娘,那身份在那兒擺着呢!所以,薛鳳稿見了妹妹,也得倒身下拜,大禮參見。

薛鳳稿參拜已畢,薛景雲這纔給哥哥見禮。並且,命僕人獻上香茗。

薛娘娘問道:“哥哥,今日過府,有何貴幹?”

“妹妹,我來問你,自從妹夫走後,你對孩子管教得如何?”

“挺嚴。這孩子挺守本分,不是讀書,就是練武。我呀,也省了一份心。”

“是嗎?今天他出門沒有?”

“沒有。我聽僕人說,他在後花園練功呢!”

“噢!”薛鳳槁心想,他若真未出門,那就是鐵龍、鐵鳳撒謊。不過,這麼大的事情,我必須親自探個明白。想到這兒,對薛景雲說道:“妹妹,我有點兒小事,需見見彥威。”

“好,他就在後花園內。”

“走,咱一同前去。”

“嗯!”

薛鳳稿領着妹妹,帶着親兵,起身而去。

此時,薛娘娘一邊走着,一邊琢磨,不知哥哥找嬌兒有何事幹。

他們從角門進了後花園,來到牡丹亭,擡頭一看,哎喲!就見郭彥威、湯瓊這兩個人,在正座上坐着,面前擺着十八萬兩帑銀。幾十個家人提着燈籠,圍在那兒,有的掌秤,有的取銀子,正在那兒分份兒呢!

這陣兒,就見郭彥威指手畫腳地說道:“喂,聽我吩咐!靠前邊的,拿一等;稍遠點兒的,拿二等;沒上前邊的,拿三等。彆着急,都有份兒,咱們把它分好了。”

薛鳳稿聽罷,大吃一驚,啊呀,妥了!這回是真贓實據,想抵賴也抵賴不了啦!他心中生氣,暗暗說道,堂堂的王府,怎麼養出賊人來了?薛鳳稿越想越有氣,對薛景雲說道:“妹妹,看見沒有?你還說他聽話,哼,他聽什麼話?今天,他把朝廷的帑銀給劫了。”接着,就把詳情說了一遍,又說,“妹妹,你看這該如何處置?”

薛娘娘聽罷,這一驚非同小可,把倆眼都嚇直了。她知道,此事不比尋常。一來,犯下了滅門之罪;二來,王府養賊,名聲難聽。她又着急,又羞臊,腦袋“嗡”了一聲,當時就氣堵咽喉,摔倒在地。

衆人一看,趕緊攙扶。過了片刻,薛娘娘才緩醒過來。她又哭又喊,指着郭彥威,罵道:“你不是我兒子,你是我家活祖宗!我不活了,把這條命給了你吧!”說罷,她就要碰頭自盡。

郭彥威剛剛十五歲,是個孩子。別看他闖禍之時,膽子挺大;到在如今,可把他嚇傻了。他急忙拉住母親,跪到膝前,不住地磕頭:“娘啊,您不要生氣。兒那是玩兒哩,不是真的。”

“啊?!兒啊,你玩兒得好,玩兒得妙,把全家人的腦袋都玩兒丟了!”

此時,薛鳳稿站在一旁,想開了心思,這事該如何發落?若要奏知皇后,或是報到刑部,那可就難以收拾了。不過,所幸的是,一來,鐵龍、鐵鳳是自己的部下,這邊又是自己的親戚;二來,帑銀原封未動。噯,是官就有私,是私就有弊。此事說大就大,說小就小。乾脆,將它摁下得了。於是,薛鳳稿勸說道:“妹妹,都怪你平素教子不嚴,纔有今日的下場。不過,事已至此,急也無用。待我對他們陳其利害,知錯改錯也就是了。”說到這裡,擺手把郭彥威、湯瓊叫到近前,連講理,帶嚇唬,把他們狠狠地訓斥了一番。

這哥兒倆哭天抹淚,求薛鳳稿高擡貴手。

最後,薛鳳稿才點頭說道:“好吧。權且饒過你們,下不爲例。”說罷,對親兵傳令,“將銀子裝到箱內,套車送回我府。”

“是!”

一場風波,就此告終。

通過這件事情,薛鳳稿就勸說妹妹薛景雲:“眼前之事,只不過是個開頭。再這樣下去,誰知他將來還闖什麼大禍?常言說,‘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格高’。依我之見,連湯瓊算上,不如讓他們到前敵投軍。到了那裡,跟英雄們滾粘在一起,練些本領,也好爲國家出力報效。”

薛娘娘思想再三,終於想通,便找來郭彥威,述說其詳。

郭彥威一聽,樂得直蹦。他跟湯瓊一商議,湯瓊更加高興。跟他娘一講,夫人也點頭應允。於是,郭、湯兩家擇吉日,挑良辰,鞴好戰馬,收拾好應用之物,帶上兩名僕人,打點小英雄趕奔黃河岸,去找朱元璋。

他二人走在半路上,巧遇金眼刁嶽輪,這纔要寶槍破寶刀。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十四回 使暗器賀肖驚羣雄 離前敵胡賓訪名師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三十二回 戰山口王爺退兵將 討軍令常勝攻臺坪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
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十四回 使暗器賀肖驚羣雄 離前敵胡賓訪名師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三十二回 戰山口王爺退兵將 討軍令常勝攻臺坪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