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

發佈從尚書衙門到秦淮河畔有一段距離朱玉剛索性閉目養起精神來。在他的記憶裡秦淮河是那些達官貴人公子小姐醉生夢死的地方遠的不說就說南明吧《桃花扇》、《板橋雜記》等書中多有描述秦淮八豔的故事還有侯方域和李香君演繹的是那個朝代的無奈和悽婉。朱玉剛當然也讀過朱自清的對他筆下的漿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也有幾分嚮往他也曾去過幾次也許沒有那個朝代的影子自己並不覺得有多少的引人入勝今天自己換了皇帝的身份又是在明朝也許能夠獲取什麼意外的收穫呢!

發佈“還有多少路程纔到秦淮河畔呀?天都快黑了。”朱玉剛有點不耐煩了於是揮手把劉瑾叫到跟前如果這是他的疏忽的話正好把他責罵一通讓他在衆人面前下不了臺。

發佈“皇上請不要心急這秦淮河要到了晚上纔有意思奴才估算了一下時間現在到那兒正是傍晚時分皇上可以先養養精神。”劉瑾媚笑道“奴才怕皇上到時看不過眼來呢!”

發佈朱玉剛心中討厭他的自作聰明但卻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來只是淡淡的說了一聲“朕知道了一切由你去安排吧。”他想如果劉瑾出了什麼差錯他就可以借題發揮趁機處置他一番了。

發佈朱玉剛在龍攆中漸漸的打起了瞌睡不一會兒就迷迷糊糊的入了夢鄉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忽然聽到耳邊有人在輕輕說話他一驚連忙睜開眼睛掀開車簾卻見外面已是夜色蒼茫令人驚訝的是周圍已是華燈初上把方圓十里地照得如同白晝一般他明白已經到了秦淮河的邊上了。

發佈“皇上已經到了請您下轎。”劉瑾的聲音隨即響起。

發佈朱玉剛冷冷的掃了他一眼並不說話整了整衣冠在兩個小太監的攙扶下慢慢的從龍攆上走了下來這時他纔看清了這明朝時候的秦淮河的模樣。此時的秦淮河上歡聲笑語一片漿聲燈影裡映射出湖面上碧波盪漾各種載着遊客的小船在湖中慢慢駛過留下一串串的笑聲在湖面上回蕩湖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燈籠打扮入時的公子、小姐穿梭而過那燈光照出了他們臉上的得意自滿。朱玉剛看了暗暗搖頭心想這不是高級娛樂場所嗎有什麼好瞧的於是回頭看了劉瑾一眼問道“就這些嗎?”

發佈劉瑾聽出皇上對眼前的景色似乎看不上眼忙拉過兵部尚書崔成秀說道“崔大人這可是你的地盤你還不給皇上找一個好玩的地方?”

發佈崔成秀用力甩開劉瑾的手一本正經的說道“公公的話可是大大的不對了這怎麼是我的地盤呢?普天之下莫非皇土這是皇上的地盤!公公你說錯話不要緊要是別人藉機參我一本那公公你不是無意中害了我嗎?”

發佈劉瑾萬萬沒有料到崔成秀不僅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而把話題扯到了這上面來了他的臉頓時漲得通紅指着崔成秀說道“你你——”

發佈朱玉剛在一旁看他倆鬥嘴覺得好笑強行忍住纔沒有笑出來於是假裝勸說“好了不要再爭了。”

發佈劉瑾自知失言忍氣吞聲道“崔大人這都是我失禮了請不要放在心上你還是趕緊安排皇上的去處吧。”

發佈崔成秀故作驚訝道“這一切不是劉公公安排的嗎?怎麼問我呢?劉公公還是由你作主吧?”

發佈劉瑾無奈看看朱玉剛臉色已經不善狠狠的瞪了崔成秀一眼又對朱玉剛堆出滿臉的笑來道“皇上既然崔大人不願盡心的招待皇上那只有讓奴才出馬了皇上您就放心的跟奴才來吧。”

發佈朱玉剛心知肚明他又在乘機誣陷崔成秀於是冷冷說道“好了不必多言前頭帶路吧。”

發佈劉瑾看到皇帝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也不敢再自討沒趣於是低頭在前面帶路朱玉剛看他垂頭喪氣的樣子活像一隻喪家之犬心中暗自好笑又怕被人看出來就擡眼向湖中望去。秦淮河在夜色中另有一番景緻河面在燈光的映射下發出片片的鱗光一艘艘花船穩穩的駛過灑在河中的是一陣陣的歡聲笑語朱玉剛看到船上隱隱約約閃現出少女婀娜的身影心中不由一動。劉瑾早把他這細微的表情看在眼裡湊了過來輕聲說道“皇上不如也去那船上瞧瞧?”

發佈“好啊朕正有此意!”朱玉剛脫口而出話已出口方纔意識到不該答應的這麼快這一定又是劉瑾預先安排的但是做爲一個皇帝金口玉言說過的話又不能反悔收回來只得默默的點了點頭。

發佈劉瑾就等朱玉剛點頭馬上叫過兩個小太監低聲吩咐兩句那兩個小太監連連答應飛快的去了不一會兒朱玉剛就看到河中一艘最大、最豪華的船慢慢向岸邊靠了過來。船剛靠岸劉瑾就跳了上去上面站着一個方面大耳的中年男子他衣着華麗恭恭敬敬的低頭候着看到劉瑾連忙輕聲叫了聲劉公公好。劉瑾根本沒有擡眼看他而是哼了一聲狠狠的罵道“見了皇上還不下跪你們不要命了嗎?”

發佈那中年男子聽了大驚連忙跪了下去三呼萬歲並且對身後的人不停的使着眼色那些人惶恐的也紛紛跪了下去。劉瑾這才轉過身後又換上一副笑臉對朱玉剛道“皇上請上船有好東西看。”

發佈朱玉剛不知道他葫蘆裡又在賣弄什麼關子但自己身爲皇帝怎能去怕他一個小小的太監雖說他是劉瑾但自己可不是真正的正德皇帝想到此冷冷的說道“前面帶路。”

發佈劉瑾聽了面露喜色剛想伸手去攙扶朱玉剛一旁的朱寧眼疾手快早就先他一步伸出手去了等他發覺似有不妥時卻見劉瑾狠狠的怒視着他急忙把手縮了回來。朱玉剛把二人的明爭暗鬥都看在眼裡但他故意裝作沒看見也不去理劉瑾把手伸向侍立一旁的陳其武陳其武明白他的用意小心的把他攙扶到船上。劉瑾見皇帝冷落自己一臉尷尬但又無可奈何只好緊緊跟上身後的朱寧卻悄悄的在幸災樂禍。

發佈

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斷案(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網(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五章 節外生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七章 開學典禮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八章 貪官現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四章 大鬧何府(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網(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五章 滄州之行(上)第十八章 陽明之計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六章 虎膽龍威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
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斷案(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網(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五章 節外生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七章 開學典禮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八章 貪官現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四章 大鬧何府(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網(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五章 滄州之行(上)第十八章 陽明之計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六章 虎膽龍威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