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網_第371章 中興大勢(1)

鄭崇儉出宮了,走的很小心,擔心頂上烏紗軟翅上的手帕落地或被風吹走,又不敢擡手壓住,更別說取下來。

皇帝可沒說要把娘娘的手帕賜給他,這是娘娘御用的絲帕,他敢動1下?

正要入宮的相府兩人,崔呈秀這個後輩攙着史繼偕,論資歷崔呈秀給史繼偕提攜都不配,兩個人都有能力,可側重不同。

史繼偕是謀國的,崔呈秀也有能力,可達不到史繼偕的水準,也9算得上是個精明人,有手腕,更有膽量和抱負。加上魏黨核心的經歷,崔呈秀把尾巴夾得很緊,表現的很好。

當今念舊情,對他們這些天啓的心腹打手多加安慰,如今根基漸穩,中興大勢已成,他們這批有不光彩經歷的人,可能會在第2屆相府被剔除。

崔呈秀還年青,4多歲自然也想做箇中興名臣。可怎麼能留下來?數遍朝中大佬,他看中了史繼偕的影響力。這是個十足的老狐狸,跟着老狐狸畢恭畢敬前後跑腿,這老狐狸開口,今上會給1個面子,將他崔呈秀留在第2屆相府中樞。

他缺的9是繼續在中樞做事的機會,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只有中樞才適合他。至於下放地方,成爲封疆大吏,崔呈秀不覺得自己有資歷能壓住地方上的前輩。

“史太傅,崔部堂。”

鄭崇儉拱手,側立在1旁讓路。

史繼偕只是唔了1聲,崔呈秀多看了兩眼鄭崇儉頂上的絲帕,也沒說什麼,躬着身攙着史繼偕。

鄭崇儉繼續小心翼翼走路,史繼偕倚老賣老走的慢,問:“這位是去做談判的差事?”

“可不是?不過看架勢,君父似乎不滿談判。”

史繼偕聽了搖頭笑笑,想到當年朝中的荒唐事:“呵呵,別又是1個沈惟敬。”

崔呈秀也笑了:“那位沈惟敬也膽大,可惜了。”

沈惟敬確實是1個傳奇,功勞的確非常的大,可犯了欺君之罪。作爲使者,又丟了大明顏面。

萬曆2年,豐臣秀吉出兵十5萬侵朝,渡海而來2天的時間9拿下朝鮮首都。對於突如其來的十幾萬虎狼大軍,朝鮮只組織了兩次象樣的抵抗,上陣的軍隊,1次僅僅8千餘人,1次1萬人稍多。正規軍爛完了,還不如各地的義軍打得好。

國王逃向鴨綠江,想要入境避難,並請求大明爸爸救場。大明準備派9近的遼軍支援,以李如鬆爲大將,但是當時李如鬆正率遼東軍在寧夏平哱拜之叛,正到了關鍵時刻,馬上寧夏戰事1結束李如鬆便會率領遼東軍會合南方調集的軍隊時刻準備入朝。

寧夏哱拜未平,需要拖延時間。兵部尚書石星東找西找找來了沈惟敬,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出身。在石星推薦下,朝廷給他封了個不大不小的官,派到朝鮮戰場上去忽悠日本人,拖延時間。

沈惟敬到了朝鮮後借自己天國上朝的特使的身份,把朝鮮日本兩方都給忽悠住了。他1方面安撫朝鮮君臣說天兵很快9會來救,1方面對日本將領不屑1顧的威脅,嚇住了這些土包子,可謂是出盡了風頭,把朝鮮局勢給拖延下來。

接着李如鬆入朝,他帶兵在朝鮮連戰皆捷,收復平壤。但在漢城1帶孤軍深入,被日軍包圍。他處亂不驚,以3千遼東鐵騎和精良的火器沉着應戰,抵擋住了兩萬多日軍的多次進攻,1直堅持到援軍到來。

這次漢城被圍也叫碧蹄館之戰,在日本被大書特書,宣稱爲碧蹄館大捷;朝鮮史上稱中朝聯軍以少勝多,也叫碧蹄館大捷。李如鬆吃癟,給了石星1個口實,打日本並非輕鬆之事,而且因寧夏之役國家財政惡化嚴重。於是,爲節約經費明軍才輪番入朝作戰,也跟日本議和的事情便再次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這個時候其實雙方都已經打的很艱難了,戰線維持在漢城附近。豐臣秀吉還是極力要求繼續進攻的,可是日軍1線的作戰部隊和將領都已經疲憊不堪,而明軍方面由於朝鮮政府鬆散的組織,後勤也遇到了很大困難,別說9地補充,連朝軍的軍械都要大明來補充,也是這1次戰役,使得朝鮮軍備跨時代進步了3個世紀。

說出來別笑,朝鮮的火器有天地玄黃4個級別,十分酷炫。火炮填裝的不是彈丸,而是大箭……非常的先進,唔,類似加農火箭炮!

射程威力,大明文人這邊對紅夷大炮的描述是1炮下去糜爛十里,朝鮮史書的對天字號火炮的描述則是過百里……

這個時候石星也希望見好9收,談判對於雙方都是1個可以下的的臺階,談判代表的人選肯定是沈惟敬。

談判初期,日軍先是主動讓出了已經被他們蹂躪成廢墟的漢城。之後豐臣秀吉提出了7個不切實際的條件如割讓朝鮮4道、明日通好等等。沈惟敬11答應,答應後他並沒有如實彙報,而是報告說他已經說服日方。

萬曆22年臘月,日使者內藤如安前來兌現承諾。年末,石星提出了真正的條件:日軍撤退、封豐臣秀吉爲王,永不侵犯朝鮮。

而豐臣秀吉得到的關於談判結果的彙報,是明朝主動乞求和平,承認他爲大明王,管理包括當時的日本和朝鮮,跟萬曆平起平坐。詔書讀到1半時,他憤怒地說:我當王還用你們來封?

原話是:吾欲王則王。

實際上,也是做場面,前線打的1團糟,後方德川家康尾大難除,身體又不行了,兒子又小,他也是強撐着做秀,以示強大。

而主戰的李如鬆1直盯沈惟敬盯的很緊,最後李如鬆手下1名軍校帶着1隊騎兵,在沈惟敬偷偷溜去日軍大營的路上把他抓獲,拿回京師。

有辱國體啊,於是兵部尚書石星在獄中抑鬱交加,不幾日便絕食身亡,沈惟敬卻是該吃吃該喝喝,1直在獄中待到了兩年以後壬辰倭亂結束,開始秋後算帳,處理了1大批諸如漢奸,逃兵,作戰不力的將領時,沈惟敬這時人頭落地,是非功過很難說。

接替石星的9是田爾耕的父親田樂,這位屬於大明最牛兵部尚書之1,在甘肅巡撫任上帶着偏師,主力在寧夏打,這位帶着雜兵橫掃周邊,直接進入兵部,諡號襄敏,賜丹書鐵卷免子孫十死。

田樂5年,後來的蕭大亨6年,整個兵部尚書都是西北出來的,遼鎮日子過的很苦,遼鎮支持的李化龍升上去後,增強遼鎮不久,建奴9反了。

史繼偕和崔呈秀還以爲鄭崇儉過於愛惜羽毛,不敢在談判時過於露骨,或者是爲了充臉面答應了日本1些亂78糟讓皇帝感到窩心的條件。

鄭崇儉確實有這些問題,已經捏了1個軟柿子,可始終認爲自己自己提出的條件過於刻薄,反倒是有損上國顏面,想着和稀泥把事情糊弄過去。

這9是朝廷的毛病,也是文人的毛病,對人寬厚而對己苛刻,對外人仁慈,對自己內部苛刻。狠起來非常狠,可對外人總有些束手束腳,太在意外人的評價,很奇怪的1種心態。

瓊華宮,史繼偕坐在銅爐旁,由崔呈秀念着他的提議。史繼偕主張的是東南沿海修築炮臺,以臺灣、寧波、廣州等海貿核心爲主,省的水師在日本,紅夷各國船隊騷擾東南。

畢竟大明、朝鮮、日本以前有不少類同的貿易資源,有競爭力自然價格擡不上去。現在統合後,朝廷控制的市舶司要提價,統1價格。賺錢的是朝廷和商團,損失的自然是西夷人,這些人能滿意?

唔,史繼偕是寧波人,1直想給家鄉修建炮臺。

朱弘昭沉吟,史繼偕不得不開口講述1個很不好的兆頭:“萬歲,北方各處動工繁複,稅收多用在北方工程,河道工程、官道重整、鐵路鋪設都以北方爲主。去歲夏收,雖有天災減產。但百姓好做工而疏於農事也是關鍵,爲朝廷做工,百姓生計優於耕種。”

九邊大同_第50章 叛逃戰兵王嘉胤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9章 朝議(1)時勢難造英雄_第124章 背水1戰(2)九邊大同_第26章 縞素啓明_第302章 糧草黑槍青陽_第258章 天啓重傷九邊大同_第6章 李家小娘子啓明_第322章 1戰定乾坤(2)啓明_第274章 推廣土豆南京_第607章 日新月異青陽_第216章 信王出手鐵網_第421章 僵局青陽_第259章 調兵進京?鐵網_第382章 資本之爭貫徹人心(2)啓明_第301章 血洗瀋陽鐵網_第376章 5京體系時勢難造英雄_第99章 最毒不過書生時勢難造英雄_第117章 打瞎炮時勢難造英雄_第137章 孫傳庭的咆哮九邊大同_第36章 公子所失,有恩無罰南京_第549章 胡無人南京_第496章 江湖人九邊大同_第7章 姐妹倆南京_第596章 公田制度南京_第601章 改組京營南京_第555章 強攻青陽_第237章 做賊心虛南京_第524章 銃刺衝鋒(5)九邊大同_第61章 總兵楊肇基南京_第439章 金鐵之利啓明_第323章 髒活總要有人幹九邊大同_第75章 事後報復(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4章 宮中守歲青陽_第204章 東林難辦南京_第547章 戰爭擴大化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0章 兄弟關係啓明_第299章 翁婿相殘青陽_第232章 骨頭鐵網_第365章 君父九邊大同_第70章 戰後掌軍(1)啓明_第307章 雄心再起方從哲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2章 西南平靖美人計(2)南京_第601章 改組京營鐵網_第381章 龍鳳相爭九邊大同_第67章 出塞南京_第600章 調兵遣將南京_第562章 簡化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2章 分贓貴在均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0章 讓兵權青陽_第227章 蒙古入塞南京_第427章 議案鐵網_第392章 錢幣流通不足南京_第431章 酒酣南京_第454章 調軍南京_第559章 路何在南京_第470章 計劃生育時勢難造英雄_第142章 文官認慫(2)九邊大同_第54章 練兵南京_第600章 調兵遣將時勢難造英雄_第133章 齊!(1)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1)時勢難造英雄_第98章 侯爺有帝王之姿鐵網_第410章 葉爾羌汗國鐵網_第402章 過江之鯽南京_第463章 雪中送炭鐵網_第380章 軍功縮水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7章 齊王進宮了!(1)青陽_第272章 監國南京_第580章 致命1擊中啓明_第306章 催戰之玄機(2)南京_第543章 南京1日遊上南京_第484章 黃宗羲南京_第582章 不2公3問啓明_第291章 臺灣設鎮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1章 火藥船南京_第454章 調軍啓明_第326章 年尾立5省南京_第593章 信則有青陽_第271章 天啓甦醒鐵網_第413章 挖,還是不挖南京_第591章 大火球上鐵網_第416章 暗度陳倉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0章 不相與謀九邊大同_第3章 幻覺,第9套體操?九邊大同_第19章 錦衣衛要行動鐵網_第393章 魚缸青陽_第222章 坐山觀虎鬥時勢難造英雄_第138章 大雪人心寒(1)鐵網_第381章 龍鳳相爭九邊大同_第32章 皮革與兵備稽查九邊大同_第37章 冷水激頭錦衣衛啓明_第347章 魯藩之變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0章 兄弟關係南京_第597章 南擴計劃上南京_第460章 卸磨殺驢南京_第490章 毒計(6)鐵網_第391章 整頓軍制計劃南京_第435章 吃麪,還是吃米?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0章 兄弟關係青陽_第205章 君子之約
九邊大同_第50章 叛逃戰兵王嘉胤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9章 朝議(1)時勢難造英雄_第124章 背水1戰(2)九邊大同_第26章 縞素啓明_第302章 糧草黑槍青陽_第258章 天啓重傷九邊大同_第6章 李家小娘子啓明_第322章 1戰定乾坤(2)啓明_第274章 推廣土豆南京_第607章 日新月異青陽_第216章 信王出手鐵網_第421章 僵局青陽_第259章 調兵進京?鐵網_第382章 資本之爭貫徹人心(2)啓明_第301章 血洗瀋陽鐵網_第376章 5京體系時勢難造英雄_第99章 最毒不過書生時勢難造英雄_第117章 打瞎炮時勢難造英雄_第137章 孫傳庭的咆哮九邊大同_第36章 公子所失,有恩無罰南京_第549章 胡無人南京_第496章 江湖人九邊大同_第7章 姐妹倆南京_第596章 公田制度南京_第601章 改組京營南京_第555章 強攻青陽_第237章 做賊心虛南京_第524章 銃刺衝鋒(5)九邊大同_第61章 總兵楊肇基南京_第439章 金鐵之利啓明_第323章 髒活總要有人幹九邊大同_第75章 事後報復(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4章 宮中守歲青陽_第204章 東林難辦南京_第547章 戰爭擴大化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0章 兄弟關係啓明_第299章 翁婿相殘青陽_第232章 骨頭鐵網_第365章 君父九邊大同_第70章 戰後掌軍(1)啓明_第307章 雄心再起方從哲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2章 西南平靖美人計(2)南京_第601章 改組京營鐵網_第381章 龍鳳相爭九邊大同_第67章 出塞南京_第600章 調兵遣將南京_第562章 簡化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2章 分贓貴在均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0章 讓兵權青陽_第227章 蒙古入塞南京_第427章 議案鐵網_第392章 錢幣流通不足南京_第431章 酒酣南京_第454章 調軍南京_第559章 路何在南京_第470章 計劃生育時勢難造英雄_第142章 文官認慫(2)九邊大同_第54章 練兵南京_第600章 調兵遣將時勢難造英雄_第133章 齊!(1)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1)時勢難造英雄_第98章 侯爺有帝王之姿鐵網_第410章 葉爾羌汗國鐵網_第402章 過江之鯽南京_第463章 雪中送炭鐵網_第380章 軍功縮水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7章 齊王進宮了!(1)青陽_第272章 監國南京_第580章 致命1擊中啓明_第306章 催戰之玄機(2)南京_第543章 南京1日遊上南京_第484章 黃宗羲南京_第582章 不2公3問啓明_第291章 臺灣設鎮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1章 火藥船南京_第454章 調軍啓明_第326章 年尾立5省南京_第593章 信則有青陽_第271章 天啓甦醒鐵網_第413章 挖,還是不挖南京_第591章 大火球上鐵網_第416章 暗度陳倉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0章 不相與謀九邊大同_第3章 幻覺,第9套體操?九邊大同_第19章 錦衣衛要行動鐵網_第393章 魚缸青陽_第222章 坐山觀虎鬥時勢難造英雄_第138章 大雪人心寒(1)鐵網_第381章 龍鳳相爭九邊大同_第32章 皮革與兵備稽查九邊大同_第37章 冷水激頭錦衣衛啓明_第347章 魯藩之變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0章 兄弟關係南京_第597章 南擴計劃上南京_第460章 卸磨殺驢南京_第490章 毒計(6)鐵網_第391章 整頓軍制計劃南京_第435章 吃麪,還是吃米?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0章 兄弟關係青陽_第205章 君子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