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當頭棒喝

這次他領兵攻打京東,名義上是支持李全,幫李全控制京東,實質上卻是聽從成吉思汗的指令,趁機奪佔京東,從側翼方向威脅金國,同時擴大他們蒙古國的領地。?

但是這次他出兵之後,卻進展十分不順利,在他看來本來不堪一擊的對手,居然在冀州城和德州城兩地,都扛住了他的大軍的進攻,這是他起初沒有料到的,不論是彭義斌還是**,他在出兵的時候都沒有放在眼裡,但是偏偏在冀州城,碰到了難啃的骨頭,城中出了一個不怎麼之名的叫做張石的傢伙,愣是在這裡領着冀州軍民,抵抗了他兩個多月,使他屢次攻城受挫。?

加上他分兵攻打德州城,也被**領兵擊退,圍城不成,反倒被**咬了一口,如此一來,便將他的大軍阻在了京東門外,雖然他也連番擊敗了彭義斌的援軍,斬殺義軍無數,但是在戰略上,他已經算是一次失敗了,前幾年他隨軍攻打西夏,那仗打得可以說是順風順水,可是這一次對他來說,實在是太不順利了。?

所以他聽從了謀士的建議,改變了戰術,對於冀州城,反正也公佈下來,乾脆就來個圍城打援,同時派出遊騎,分兵前往恩州去進行襲擾,徹底切斷冀州城獲得援助的可能性。?

而且這種戰法現在已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彭義斌的兵馬連戰連敗之後,已經失去了支援冀州城的能力,而彭義斌據說也身負重傷,返回濟南府養傷,恩州城被他派出的遊騎襲擾的整日連大門都不敢開。?

他這兩日正在琢磨,是不是留下少量的兵馬看住冀州城,突然兵,將恩州城打下來,如此一來,冀州的張石即便是不降,城中軍民只要聞聽恩州一失,也自然就士氣大落,冀州城到時候便可能不攻自破了。?

可是這次恩州方向的兵卒帶回來的消息,卻很令他意外,恩州城突然間來了一支精銳兵馬,居然將他派出到恩州方向的遊騎連連擊敗,還斬殺了他手下二三百兵將,從兵卒口中,他得知,這支兵馬大不同於彭義斌的義軍,此軍裝備十分精良,旗號工整,十分驍勇善戰,單憑他們憑藉少量騎兵,就敢出城尋找蒙古騎兵對決這點來看,這支兵馬就不是一般的兵馬。?

回來的士卒說這支兵馬很可能是宋軍的精銳,但是孛魯聽罷了之後不太相信士卒的這個判斷,在他看來,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早已聽聞宋軍羸弱,不利於戰,連金國都被他們蒙古大軍收拾成這德行了,前兩年時間,還時不時的會南下修理宋軍一把。?

何況現在宋軍正在和李全打的熱鬧,怎麼可能會突然間出現在裡淮東數百里之外的恩州城呢??

所以孛魯立即武斷的認定這支兵馬,很可能是飛虎軍的兵馬,而不是什麼南宋朝廷的兵馬,只有這樣才能解釋通。?

所以孛魯犯了一個主觀上的錯誤,當即便決定立即兵恩州,趁着飛虎軍在恩州立足未穩之際,將恩州城攻陷,即便不能攻陷恩州城,也起碼要將恩州給包圍起來。?

這也難怪孛魯會犯這麼一個錯誤,因爲實際情況上來看,眼下和彭義斌關係不錯的也只有飛虎軍,他們蒙古人既然想要攻佔京東之地,自然會提前瞭解一下京東一帶義軍的情況,據孛魯瞭解,眼下京東最大的勢力除了已經投降他們的李全和張榮之外,也只剩下了彭義斌、**、飛虎軍這三支最大的勢力,其餘的勢力雖然很多,但是基本上可以不用計算。?

而他們之中兵力最大的應該是彭義斌,其次就是**,兵力最少的卻應該是飛虎軍,而戰鬥力最強的卻是飛虎軍,地盤最大的也應該是飛虎軍,飛虎軍的裝備質量也算是三軍之中最好的,畢竟他們掌握着京東重要的產鐵之地萊蕪,所以器甲的質量上要好一些也就不足爲奇了。?

孛魯瞭解到彭、張和飛虎軍三軍時下已經聯合起來,成爲了盟友關係,而南宋朝廷這麼多年一來,基本上沒有能夠實質上的控制住京東,甚至連淮東都沒有能控制住,他們一直對於這些北軍十分小心,不但不給予扶持,還處處小心戒備,惹得這些北軍對於南宋朝廷怨聲載道,而這一次他們兵攻打李全,也可以證實這一點,按理說不可能會出兵來幫助彭義斌抵禦他們蒙古大軍的。?

還有就是這麼多年一來,孛魯通過各種途徑瞭解到南宋朝廷其實十分闇弱,根本沒有什麼建樹,放着京東的大好形勢,卻沒有能控制住京東,反倒逼出來一個跟他們作對的李全,逼得不少當年的紅襖軍舊部轉投於他們蒙古人甚至於轉投了他們昔日的敵人金人,所以現在孛魯很瞧不起宋廷,這也是他們敢於出兵染指京東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本來他可以派一支斥候再去探查一下恩州的情況,但是孛魯卻因爲種種原因,卻沒有這麼做,連他手下的謀士也認爲孛魯的分析很有道理,出現在恩州的這支兵馬是宋軍的可能性極小,所以造成了他們悍然動了恩州之戰。?

孛魯令張榮所部繼續留在冀州城困住冀州城,而他集結了手頭的主力大軍,立即朝着恩州城猛撲了過去。?

趙府堂剛剛率領護聖軍進駐恩州城的第五天早晨,便得到了斥候亡命一般送回城中的情報,稟報他得知在通往冀州城的方向,出現了一支蒙古大軍,足有兩萬餘人,正在浩浩蕩蕩的全朝着恩州方向撲來,似乎打算一舉攻佔恩州城。?

趙府堂等人聽罷了這個消息之後,當即大驚,他們沒有料到,孛魯在沒有攻取冀州城之前,居然還敢兵來攻恩州城,這對他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而且他們也都見識了蒙古騎兵強悍的戰鬥力,這段時間以來,李孝天領兵出城追剿城外那些零散的蒙古騎兵,說起來殺了二三百蒙古騎兵,但是他們付出的代價確實護聖軍的正營驍騎營幾乎全軍覆沒,就這還是他們往往佔據數量上的優勢動進攻的結果,要是一對一的和蒙古兵打,他們勝算可以說很小。?

這幫蒙古兵各個都十分悍勇,而且都是戰場上打出來的老油子,兵力少不跟你硬碰硬,騎着馬拖着你跑,等你跑沒力氣了之後,掉頭過來再打,而且他們的騎射水平都很好,許多宋軍騎兵在追擊之中就是因爲吃了他們反身騎射的陰着,而中箭落馬的。?

現如今呼呼啦啦的來了兩萬多蒙古兵,而他們城中除了護聖軍這支精銳之外,其餘的人假如出去和他們野戰的話根本就是在送死,而他們眼下的要任務乃是守住恩州城,等待高懷遠率大軍前來支援。?

故此趙府堂他們根本沒有多想,一邊立即派出快馬信使急報高懷遠得知,另一邊立即緊閉四門,收起吊橋,做好防禦,這段時間以來,趙府堂他們這些宋軍將士雖然打的順利,但是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以五千兵力去城外硬碰硬的對付蒙古大軍,眼下最穩妥的就是聚成防守,消耗對方的士氣和兵力。?

果不其然,孛魯的大軍先鋒很快就抵達了恩州城外,並且立即分散開,將恩州城給包圍了起來。?

一個會漢語的蒙古騎兵趾高氣揚的縱馬奔到恩州城下,用手中長槍指向城頭的守軍放聲大叫道:恩州城裡面的人聽了,我等奉大汗之命,前來接管此地,爾等識相的話,就趕緊獻城投降,我軍可網開一面,留爾等性命,假如不開門獻城的話,待到我們大軍攻克了恩州城,定將城中你等殺個雞犬不留!?

看着蒙古騎兵在城外囂張的樣子,城上的守軍當即便氣不打一處來,狗屁的接管,他們憑什麼接管這裡?在城中之人的眼中,這裡早已是大宋之地,豈容他們說來就來??

一個弓手氣不過,立即開弓瞄準了這個蒙古騎兵,不待軍官下令,便放出了一箭,只見這支箭流星一般的直朝城外叫罵的這個蒙古兵飛去,轉瞬之間便到了這個蒙古兵的面前。?

誰知這廝也乃是個有點本事的人,雖然叫囂着,但是一直也在注意着城上的動靜,一看到有人朝他放了一箭,馬上便來了個蹬裡藏身,翻身躲在了戰馬一側,避過了這支飛向他的箭矢,然後翻身又坐回了自己的馬背上,似乎是有意在炫耀了一下他的騎術,不過剛纔那支箭來勢很快,要不是他提前防備的話,保不準現在就已經被射殺在了當場了,既便如此,箭矢還是在他臉側擦過,在他臉上留下了一道血痕,讓他吃驚不小,心道這些漢人之中居然還有這樣的射手,看來以後再幹這事,是要小心一點了。?

好賊人,居然敬酒不吃吃罰酒,你們等着,待我軍殺入城中,定將你等殺的一個不留!惱羞成怒的這廝大叫了一聲之後,立即撥馬朝着本陣退去。?

第67章 集結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92章 守制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31章 厲兵秣馬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163章 論功行賞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121章 降將勸降第69章 銅礦第162章 仇人相見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71章 金廷第153章 亂戰3第63章 問計(下)第19章 掌摑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28章 規矩第7章 降第85章 崩潰第5章 山東李全第70章 琉璃鏡第30章 兄弟相會第37章 新皇登基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229章 武生營第44章 無恥第44章 承諾第21章 流民第73章 親情第6章 臨潁會戰2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342章 伏兵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170章 巡視京東3第139章 謀劃出兵第183章 兵棋推演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43章 代理商第17章 麻痹第181章 獻禮第22章 武學第224章 星宿下凡第86章 縣尉第221章 發兵之爭第36章 京東亂局(上)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65章 崩潰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48章 韃子來襲第337章 渡河第2章 兩強相遇第33章 夜審第166章 重大收穫第63章 平地驚雷第33章 家書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32章 惦記第12章 備戰2第67章 集結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44章 無恥第3章 大金名將第44章 無恥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42章 墨水瓶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79章 翻臉第127章 最漫長的一天2第8章 離任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195章 河中府第94章 監視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88章 人選第25章 義賊第198章 戰事第184章 誓不投降第125章 廷杖第264章 激戰第36章 游擊戰術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86章 軍棍伺候第192章 強助第202章 頑抗2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174章 虎狼之師第89章 磔於市第75章 對簿公堂第79章 翻臉第14章 齷齪第81章 屠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27章 孤兒
第67章 集結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92章 守制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31章 厲兵秣馬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163章 論功行賞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121章 降將勸降第69章 銅礦第162章 仇人相見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71章 金廷第153章 亂戰3第63章 問計(下)第19章 掌摑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28章 規矩第7章 降第85章 崩潰第5章 山東李全第70章 琉璃鏡第30章 兄弟相會第37章 新皇登基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229章 武生營第44章 無恥第44章 承諾第21章 流民第73章 親情第6章 臨潁會戰2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342章 伏兵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170章 巡視京東3第139章 謀劃出兵第183章 兵棋推演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43章 代理商第17章 麻痹第181章 獻禮第22章 武學第224章 星宿下凡第86章 縣尉第221章 發兵之爭第36章 京東亂局(上)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65章 崩潰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48章 韃子來襲第337章 渡河第2章 兩強相遇第33章 夜審第166章 重大收穫第63章 平地驚雷第33章 家書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32章 惦記第12章 備戰2第67章 集結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44章 無恥第3章 大金名將第44章 無恥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42章 墨水瓶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79章 翻臉第127章 最漫長的一天2第8章 離任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195章 河中府第94章 監視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88章 人選第25章 義賊第198章 戰事第184章 誓不投降第125章 廷杖第264章 激戰第36章 游擊戰術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86章 軍棍伺候第192章 強助第202章 頑抗2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174章 虎狼之師第89章 磔於市第75章 對簿公堂第79章 翻臉第14章 齷齪第81章 屠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27章 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