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1章 番薯

bookmark

看着葉昊天還不明白的樣子,蘭兒從頭說起道:“本朝初建之時,有位皇子名叫朱英,字玄匡。”提起朱英,葉昊天倒是想起來了,這人曾經立下赫赫戰功。他沒有插口,耳聽蘭兒繼續說道:“當年朱英南征北戰,望者披靡,本朝的大半江山可以說是他打下來的。後來太祖要立他爲太子,他卻堅辭不受,說是殺人太多,必遭天譴,已經看破紅塵,寧願出家爲僧。當時滿朝文武苦苦婉留,太祖賜他“監天尺”,希望他出家以後也能兼理國政,他推脫再三答應下來。以後八十年間他爲朝廷挽救了數次大劫,每次事後,朝廷都提升“監天尺”的權限,後來乾脆寫入皇家律歷:‘監天神尺,太祖親賜,舉國上下,莫敢不從’。再以後五十年,“監天尺”出現了三次,每次都是見尺不見人,然而處理的都非常得當,挽救朝廷於危難之中。只是最近三十餘年纔不見蹤跡。但是至今皇家律歷中還寫着那句話。凡是皇親國戚,王公重臣無人不曉。”

此時葉昊天道:“難怪我不知道阿。”

蘭兒笑了笑道:“公子出仕時間尚短,自然難以知曉。”

葉昊天呵呵笑道:“原來是我官兒太小!”

隨後蘭兒問他是怎麼得到的。

葉昊天將經過詳細講述了一遍,道:“不知道他到哪裡去了,或許已經成仙飛昇了吧,監天尺不願帶走,仍然留在人間。”

蘭兒高興的道:“這下好了,公子可以調動兵馬圍剿妖人,不用怕他們人多了。”

葉昊天搖搖頭道:“監天尺不能輕用,原因是對方功力極深,非普通士卒所能抵擋,如果衝突起來,只怕會死傷慘重。雖然能將妖道逼出宮去,卻無法將他們一舉除掉。要想除掉他們,歸根結底還要從道法上着手。”

蘭兒想了想道:“雖然如此,監天尺還是有價值的,起碼可以令朝廷兵馬不會助紂爲虐。”

葉昊天點頭表示同意。

當晚他收拾丹爐開始煉丹,將收集的萬年龜板、千年鱉甲和數十味靈藥放在一起,用三味真火慢慢萃煉。補藥的火候控制十分關鍵,太強會破壞藥性,太弱則無法萃取。必須用文火慢慢鍛鍊。經過三六一十八天的不眠不休,最後丹終於煉成了。約有百粒,顏色晶瑩剔透,芳香撲鼻,確實是絕品“陰神丹”,葉昊天非常滿意。

此時已經是二月中旬,湖邊的番薯還在瘋長。已經快四個月了,他決定挖挖看,先從老根挖起。蘭兒搶先動手,挖開泥土。兩人驚奇的發現第一個番薯竟然非常巨大,足有三四十斤!而且順藤摸瓜,又挖出幾十個大大小小的番薯來,合起來一棵就結了一百五十斤不止。

葉昊天找了幾個稍微小點的番薯在火上燒烤,不久一股甜香透出,軟軟的汁液也流下來了,他嚐了一下讚不絕口。蘭兒用纖纖玉手拿了一隻,慢慢剝掉外面的軟皮,送到脣邊咬了一小口,滿口香甜,她也禁不住點頭不已。

葉昊天一口氣吃掉三隻,才緩口氣道:“我要讓樂清百姓大量種植。番薯產量很高,一畝地恐怕能產幾千斤,如此以來百姓再不會捱餓,人口才會大量增加;味道也不錯,與五穀相比,令有一種不同風味。”停了片刻他又呵呵笑道:“引進番薯,大力推廣,福澤百姓,也可以算我一項政績啊!哈哈。”

二月十八是縣裡童試的時間。這天,他撿了幾十個很小的番薯帶着,下了雁蕩來到縣衙,先將戶房的王吉找來,問道:“從南洋帶回來的那筐番薯還在嗎?”

王吉派人去查看了一下,回來道:“大人,在是在,但是沒保存好,都凍爛了。”

葉昊天將自己帶來的番薯取出來,道:“找個有經驗的老農挑一塊良田,將這些種下去,等藤蔓長出數尺以後,將藤剪成三寸長的小段,插入土中,如果長的好以後全縣推廣。”

王吉毫不遲疑的出去安排。

然後葉昊天才去主持童試。他看了看報名的資料,發現參加童試的有五十餘人,年齡有大有小,其中有位老先生已經五十二歲了,名字叫張天德。發下試卷,他挨個兒看了看奮筆書寫的童生們。張天德坐在最後,戴了個大大的頭巾,將老臉遮住一半,似乎很不好意思。

考試只有兩個時辰,結束後葉昊天現場批閱,命考生稍等片刻。考生看着他飛快的一頁一頁的翻過,只用了半個時辰全部批閱完畢,都有點匪異所思的感覺。

葉昊天讓他們將自己的試卷拿回,自行翻閱書籍,有錯誤的地方當即說出。大家攤開一看,只見試卷上清清楚楚的標出了錯誤的地方,略一覈對果然不假。

葉昊天等了半晌未見有人提出異議,於是宣佈道:“本屆童試結束!由於幾年沒有開考,本屆多取幾人,前十名全部選入秀才!名字分別是……,”他一連唸了九個,最後一個停住了,大家都靜靜的看着他,停了片刻一個名字冒出來“張天德”。

衆人都十分驚訝,屋子裡一片嘈雜,有的人甚至笑出聲來。張天德激動得滿臉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

葉昊天低斥一聲“肅靜”!聲音注入功力,所過之處,立即鴉雀無聲。他接着道:“聞道不分先後,朝聞道夕死可也。大家應該向他學習纔是!”此時,他身上煥發出強大的浩然正氣,剛纔心存輕視的人立即震驚了,有些人羞愧的低下頭。

“大家退下,無論中了沒有都要加倍努力,未中明年再考,中了準備鄉試!張天德留一下。”葉昊天吩咐道。

衆人紛紛散去,張天德手足無措的站着。葉昊天請他坐下,說道:“你考的不錯,分析、說理都極有水準,只是前面默經的部分錯了兩個,大概是記憶力不行了。”

張天德連連點頭道:“是啊,敝人年輕時遊手好閒,等到專心攻書時已經上了年紀,記憶力下降,沒辦法啊。”

葉昊天取出一顆補神丹遞給他,道:“回去以後服下此丹,記憶力會有增強,然後努力攻書,鄉試全力爭取。”然後仔細安慰了他幾句。

張天德感激啼零,唯唯點頭而去。

回到雁蕩,葉昊天每過幾天服用一粒陰神丹,然後靜坐練功。蘭兒也練功不輟,她的功力眼看就要進入真人期了。兩人練功五天休息一天。休息的時候葉昊天首先要處理縣裡的事務,然後跟蘭兒到處遊覽,先是雁蕩,進而是全縣的美麗風光。時間不久,葉昊天總結了八處景色迷人之處記錄在縣誌裡,稱爲樂清八景,令文人士子廣爲傳頌,以增樂清之名,吸引外地人前來遊覽。

八景依次是:“簫臺明月”位於蕭臺峰,傳說周靈王太子晉經過樂清時,見風景秀麗,遂在西邊山頂上壘石爲臺,弄蕭奏樂,引來羣鶴飛舞。古人已去,空留明月。在月圓之夜佇立山巔望月,分外空曠明亮。周邊和風輕拂,似簫聲飄緲;林木隨風起舞,如爲古人弄簫伴舞,是爲“簫臺明月”。

“東塔雲煙”位於東象山,山上有宋熙寧年間古塔一座,高九級,聳立山頂。詩曰:“海月四更移塔去,天風萬里擘鬆開;煙消日出無人到,獨自看雲山上來。”東海日出之時,霞光映山雲煙繚繞,堪稱壯觀。

“白鶴晨鐘”是指白鶴寺僧做早課時的悠悠鐘聲。相傳晉時隱士張文君舍宅爲寺,建寺之日,有白鶴飛鳴其上,故名“白鶴寺”。

“紫芝晚磬”指的是紫芝觀晚堂經課時清亮悅耳的磬聲。早晚道士誦經,有磬聲相伴,晚間城鎮漸靜,觀中銅磬聲能遠揚數裡,籠罩山下城鎮,成爲一景。

“雙瀑飛泉”,在縣城西北丹霞山南峭崖上,高數十丈,西山諸水匯流從此出口,分兩派沖瀉而下,形如白鶴雙翅。

“西岑鬆雪”位於西象山。晉時山頂有一座十三級石塔。雙巒插空,翠阜中峰,修竹籠煙,茂林卷霧。峰巔有一棵大蒼松,孤高挺立,一遇降雪虯枝皆沾雪花,其姿態倍增蒼勁,孤傲絕世。

“雲門福地”,指雲門觀。詩曰:“古帝南巡事已非,土階茅屋尚依依。夜深月底吹簫去,度得雲門一曲歸”,堪爲神仙所居之處。

“蓋竹洞天”,位於鎮西南三公里的蓋竹山上。“寶光長耀山中月,仙蹟深藏洞裡天”。怪石林立,谷幽峰奇,竹林茂盛,有“世外桃源”之感。

12 法印隨心第58章 療傷第94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299章 破繭第92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18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後記2第256章 居士第61章 貴妃3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16章 御風第287章 魔晶12 儒商的自我約束第159章 坤鼎第70章 真神17 佛家武功易筋經第86章 周少83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239章 魔窟第232章 暗魔13 琴鼓爭鳴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18 儒家的茶道23 正氣歌19 牛郎織女與儒家的愛情觀第18章 孤墳第97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159章 坤鼎第175章 七寶2 長路漫漫始於浩然正氣第37章 仙機59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取有道第84章 寶鏡60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35章 海塘第100章 鉅奸第288章 日新第281章 仁心64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103章 仙墟4 儒家典籍六藝第54章 九嶷第253章 貝葉9 茅山靈符後記3第15章 售劍9 名琴綠綺第2章 大劫第158章 重賞22 佛教的歸結人間佛教第233章 神宮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104章 貿易第12章 王屋第89章 韶樂第104章 貿易第87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18 符法高手第134章 虎鼓第39章 潘安46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10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43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110章 仁學第64章 九寶68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41章 五靈第70章 真神第153章 鳳卵後記2第123章 鳳琴20 道經德理5 儒家的社會實踐儒功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159章 坤鼎第200章 魔本45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2 中庸之道不可或缺第100章 恰是百花齊放日,青春做伴好還鄉第162章 登天17 仁愛的生命觀與氣貫長虹36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281章 仁心第231章 戒律第222章 入港第88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87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285章 魔祖22 鳳凰琴第289章 困境15 招魂吟第146章 治世第163章 天街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第67章 升職42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151章 溝通第193章 天道
12 法印隨心第58章 療傷第94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299章 破繭第92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18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後記2第256章 居士第61章 貴妃3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16章 御風第287章 魔晶12 儒商的自我約束第159章 坤鼎第70章 真神17 佛家武功易筋經第86章 周少83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239章 魔窟第232章 暗魔13 琴鼓爭鳴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18 儒家的茶道23 正氣歌19 牛郎織女與儒家的愛情觀第18章 孤墳第97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159章 坤鼎第175章 七寶2 長路漫漫始於浩然正氣第37章 仙機59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取有道第84章 寶鏡60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35章 海塘第100章 鉅奸第288章 日新第281章 仁心64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103章 仙墟4 儒家典籍六藝第54章 九嶷第253章 貝葉9 茅山靈符後記3第15章 售劍9 名琴綠綺第2章 大劫第158章 重賞22 佛教的歸結人間佛教第233章 神宮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104章 貿易第12章 王屋第89章 韶樂第104章 貿易第87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18 符法高手第134章 虎鼓第39章 潘安46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10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43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110章 仁學第64章 九寶68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41章 五靈第70章 真神第153章 鳳卵後記2第123章 鳳琴20 道經德理5 儒家的社會實踐儒功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159章 坤鼎第200章 魔本45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2 中庸之道不可或缺第100章 恰是百花齊放日,青春做伴好還鄉第162章 登天17 仁愛的生命觀與氣貫長虹36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281章 仁心第231章 戒律第222章 入港第88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87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285章 魔祖22 鳳凰琴第289章 困境15 招魂吟第146章 治世第163章 天街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第67章 升職42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151章 溝通第193章 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