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馮去疾的主場

再一次。

三人的目光落在了嬴城的身上。

彷彿嬴城身上有魔力一般,令三人着迷。

其實不然。

不管是李斯還是馮去疾,王賁,雖然大大小小的事情三人都參與其中,但,決斷之權依舊在嬴城身上。

或者說。

此時纔是嬴城權力巔峰時候。

三人也不會因爲嬴城年幼而擅權。

相反。

會更加尊敬嬴城。

“此事,留在大朝會之時再行決斷吧!”

“另外,大朝會之時,召張良三人前來吧。”

嬴城很快便做出了決斷。

沒有貿然贊成,也沒有直接拒絕。

聞言。

馮去疾微微一頓,很快露出了微笑,道:“監國聖明!”

這絕非恭維之言。

嬴城處事之穩重,甚至他在始皇陛下的身上都未曾經見到過。

言外之意。

不管此事究竟是不是陽謀。

宣傳司想要謀權,就必須要經過一個最重要的步驟。

舌戰羣臣。

亦或者,不管用什麼樣的技巧,必須要讓反對的羣臣啞口無言。

如果嬴城在這樣一個簡單的內朝議事中,便決定了一個涉及天下官員的決策。

會令很多人不服。

一旦宣傳司謀權成功,無異於在天下官員的頭頂再次懸上的一柄利劍。

至於說他究竟支持誰!

在議奏的時候就已經很明白了。

李斯和王賁也相繼點頭。

見此。

嬴城再次沉吟了下來。

這意思也很明顯。

下一件!

“監國,五年同職輪守制第一次的官員調動丞相府已經擬定完畢,請監國過目。”馮去疾說着,神不知鬼不覺的從袖口之中掏出來一本‘書’。

嬴城的表情變得十分古怪。

對馮去疾的沉穩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議事過了近兩個多時辰。

馮去疾竟然直到此時,纔將早就準備好的五年同職輪守制拿出來。

不過,他倒是可以理解。

對於如今的馮去疾來說,權力已經到達了人生巔峰,這種人,已經不是用功勞可以鼓動的了。

因爲議事隴西之變,四周都被屏退下去,馮去疾只能親自拿着輪守制遞在嬴城的面前。

嬴城接過厚厚的一本輪守制。

天下四十二郡。

郡守,郡尉,郡監是每個郡縣的標配。

而此次統計更是將縣府也考慮在內,光是人名,就能出一本書了。

接過輪守制冊,嬴城擡了擡了手示意三人坐下來,而他則是一目十行的開始掃書。

片刻功夫。

嬴城已經將二十多頁的輪守制冊掃完。

再次擡頭。

嬴城看向了馮去疾。

“天生的王啊,老天爺賞飯吃!”馮去疾見到嬴城這麼快就看完,心中的震驚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了。

即便是他一次次修訂了輪守制冊,到現在爲止,他還是對上面的名冊有疏漏。

可嬴城。

這麼短的時間,就一副瞭然於胸的看完了。

他已經無發用言語來形容了。

馮去疾也不敢耽誤,迅速說道:“五年同職輪守制,是我大秦第一次實施,雖然預想的結果很完美,但具體實施的效果,還需要完成一輪之後,纔有成效。”

“即,五年之內,完成對天下官員的調動,再看成效。”

嬴城點頭,這沒有問題。

“天下四十二郡,其中三川郡,邯鄲郡,琅琊郡,漁陽郡,九原郡,會稽郡,皆行軍政一體之策,也因此,此六郡需要慎重輪守。”

“會稽郡剛剛平定,百廢待興,上到郡守,下到鄉里,必然會經歷一場更替,也因此,會稽郡不需要考慮在內。”

“九原郡爲長城軍團的駐守之地,現在的任務是修建長城和反擊匈奴,不易換帥,也需要排除在外。”

“如此,琅琊郡守和邯鄲郡守對調,漁陽郡守和三川郡守對調。”

嬴城再次認可的點頭。

這也沒有問題。

其實此六郡,除了會稽和九原,其餘四郡,均處於軍事管制之時,戍守之人,屬於軍事能力強於政務能力之人。

這樣的對調是很合理的。

“於此,還有三十六郡,擇其中十八郡郡守進行對調。”

“其中,以歷任年限之長爲首要考慮因素,擇其所屬地緣爲次要考慮因素,巴郡郡與濟北對調,蜀郡與齊郡對調,漢中郡與薛郡對調。”

“此東西對調,主要原因還是巴蜀漢中之地與濟北之地的郡守,自陛下一統天下之後,便再無更換。”

“尤其是巴郡郡守,已經十年沒有挪位置了,藉此機會,也是該換一換了。”

“其次,巴蜀之地和濟北之地均爲糧倉之地,這六人治理之下,還算是富有盈餘,當是一把好手,而目前我大秦,需要穩定。”

嬴城安靜的聽着,這是內朝議事,不反對便是贊成,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的。

“右北平郡和南陽對調,主要原因是,近五年右北平在郡守治理下,糧食產量年年增加,將其調至南陽,也爲經營江南之地夯實基礎。”

“此次對調,均爲平級調動,以政績爲考,待五年結束,擇選能臣入朝堂。”

馮去疾說着,微微一頓,沒有人反對,主要是嬴城沒有反對,便繼續道:“郡尉,郡監皆不動。”

“郡內郡丞要重要很多,主要考慮的因素是輔左郡守治理,補足郡守爲政不足之處,巴蜀之地郡丞前往右北平。”

“齊郡郡丞前往南陽郡。”

“……”

“縣府人員複雜,而且數量繁多,也因此,爲了安穩過度,主要考慮方向,由對調郡守舉薦七八縣令或縣丞隨身前往對調之地。”

“其餘縣府,對調未輪守的郡內縣府官員。“

“同樣,爲了求穩,以山川河澤爲參考,儘可能將官員輪守至熟悉的地緣。”

說着。

馮去疾喝了口水。

也靜等嬴城意見。

可嬴城還是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馮去疾內心大概也明白怎麼回事了,便加快速度的說道:“縣府之內,鄉,亭,裡官員,着實太多了,也太複雜了了,即便是丞相府不眠不休兩三月,也未必能悉數權衡下來。”

“尤其是第一次輪守,老臣實在是想不出什麼法子來輪守。”

“尤其是舉官令之後,昔日六國之地的鄉里可謂是亂糟糟的一片。”

“也因此,老臣思來想去,想到了一個法子。”

“政績計政績,輪守計輪守,互不相干。”

“即政績考覈後任免鄉亭裡官員,等到要輪守之時,不必理會年限即刻輪守。”

“畢竟鄉亭裡官員的任免,主要還是在郡縣府內,朝廷也沒有辦法深入到鄉亭裡,更沒有辦法統計。”

“至於輪守,老臣將天下各個鄉亭裡之名製作成了竹籌,均分爲五份,每次輪守之時,抽取其中一份中的一雙,一雙名冊即爲同職對調。”

“咳咳!”聽到這裡,嬴城還沒有反應,李斯率先咳嗽了起來。

只覺得馮去疾爲了省事,竟然想出這麼個法子輪守鄉亭裡。

簡直,不要太省事了,簡直爲右丞相府省了一半的統計數量。

但是吧。

這個法子,貌似還不錯。

朝廷政令到了鄉亭裡,基本是按照縣府的意志行事,只要官員合適,其實,給誰當都無所謂的。

而最有意思的,鄉亭裡之長,大多數由名望高者擔任,如此對調,恐怕只有天知道,五年後會被調到什麼地方。

而這,能大大的遏制鄉亭裡宗族。

只是,這法子恐怕要苦了鄉亭裡之長了。

郡縣府內朝廷還能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來調動,但是鄉亭裡之長,恐怕真有可能天南地北隨便亂調的情況。

他不知道一向穩重的馮去疾究竟是如何想的。

但他,沒意見!

用他的話來說,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官員調動並不影響秦律的執行。

“既然如此,便按照此冊來輪守吧!”

嬴城輕輕的合上了輪守制冊,沒有提出丁點的意見。

甚至於郡守對調,他都沒有任何的意見。

這,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就目前天下各郡郡守而言,他所熟悉的就只有內史郡郡守馮世傑,其餘郡守,不好意思,一個也不認識。

站在天下大局上,他還是尊重這位執掌天下官員的右丞相意見。

而他需要把握的,是輪守制輪守方式的問題。

既然方式沒問題。

那他就沒必要吹毛求疵了。

至於什麼時候發表重要意見,這,還要他在觀察之中任免幾個郡守,熟悉所有郡守,並知曉每一個郡守的爲政爲官之道才行。

“老臣遵命!”而聽到嬴城同意,馮去疾也是長鬆一口氣。

抽籤對調鄉亭裡官員他也是擔着風險的,萬一嬴城覺得他惰政,那事情就不好辦了。

不過。

選擇這樣的方式。

他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嬴城執政之中,可以說是無數次強調鄉亭裡之事,無比重視鄉亭裡的發展。

而他也曾數次與嬴城交流,深知嬴城想要實現的戰略目標。

這其中。

避免鄉亭裡內出現一言九鼎的鄉老,是重中之重。

竹籌之法,是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此類問題出現的。

“監國聖明,馮公辛勞!”李斯拍了拍手,起身恭維道。

而王賁可謂是一動未動。

這種事情,他就不參與了,免得大家都不痛快。

“監國,老臣這兒倒是還有一件事,只是不知道還要不要繼續。”此時似乎完全變成了馮去疾的主場,剛說完五年輪守制,又繼續道:

“隴西之事也是迫在眉睫,可此前監國讓老臣召集各勳貴前來,如今也準備的七七八八了,監國是否要繼續見一見。”

“不過,若是監國要見,恐怕鏢行西進,要耽誤一些時日。”

“若是不見,監國也不必心憂,老臣自會尋個合適的由頭,讓這些勳貴自行離去。”

聽完,嬴城眉頭一皺。

暗自沉思了起來。

卻是李斯,眉頭一皺道:“老臣覺得,還是有必要見一面的。”

“天下之事非隴西一件,驢政之策也必須要功成之事,這奇畜的驢可是解我大秦耕牛緊缺的緊要之事,春耕雖然結束,但夏收秋收,運糧,運貨,都要用到耕牛,能在年中弄來這奇畜的驢自然最好。”

“即便是弄不來,也需要在明年春耕前弄來。”

“今年的集體化農業,只是在內史郡四周推行,但明年可就要面向天下了,耕牛之事必須要解決才行。”

“只有見一面,讓這些勳貴安心,放手而爲,給予勳貴信心,纔有可能越過那漫漫黃沙之地爲我大秦弄來奇畜的驢。”

此事在他看來,根本不需要考慮。

隴西之事和西進之事,同等重要。

“那便見一面吧,馮公以爲在何時爲好?”嬴城當即同意了下來。

也覺得李斯說的很有道理。

“後日,只是這地點?”馮去疾略帶詢問的道。

“大律府!”嬴城也沒有再考慮其他。

既然重視勳貴,除了咸陽殿,也只有大律府最爲合適了。

很快。

內朝議事在四人羣策羣力之中完事。

李斯,王賁,馮去疾也相繼離開。

而嬴城,則是繼續坐着批閱奏摺,將他巡視各處軍事積壓下來的奏摺批閱完。

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拿出來議的。

內朝議事,只是用來解決大事的。

天下大多數事情,甚至都到不了他這裡,就會被丞相府解決。

而能遞到他這裡的奏摺,更多的是一些比較大的事,且後面會留有李斯或者馮去疾,王賁,各級官員的意見。

如丞相府瘋狂向他這裡遞奏摺的事情,已經在馮去疾的震驚之中結束了。

雖如此。

這些天積壓的奏摺,嬴城還是處理到了天黑。

從他清晨返回。

在大律府真就工作超過十二小時了。

直到十一點,他才強制扔掉奏摺,回扶蘇府休息。

這一點,自從上次暈倒之後,他是嚴格遵守盡最大可能不熬夜,不勞累。

但是。

剛剛入睡,還沒有過子夜,嬴城還是被強制叫醒了。

而嬴城,即便是生氣,也在瞬間消失無蹤,連衣服都沒有穿整齊,便火急火燎的衝出了房門,怒吼道:“快,快,備馬,備馬,去武成候府,去武成候府!”

隨着嬴城的怒吼。

整個扶蘇府也紊亂了起來。

彷彿籠罩了一層陰霾。

第一百一十章 大公無私的嬴城第四十四章 殺氣騰騰始皇帝,要掀桌子了第139章 朝堂議事之糧債第243章 兵解大秦第一百二十章 胡亥獻禮第217章 西進之議第154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239章 被忽略的萬世制度第151章 白皮書和三輛馬車第255章 固化階級是必須的第210章 人人大不同第六十章 不爲官者皆爲民第220章 長公子扶蘇接令第170章 我支持你去尋神仙第一十九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141章 張良的馬臺裡之惑第七章 初識小兒,始皇帝語錄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二十八章 你不行我可以,扶蘇站起來了第五十三章 大律府,萬世大秦的開始第272章 服了這個始皇帝了第195章 牛人在監牢第三十九章 先把皁河以西的匠作房擡走第一十四章 生死之局,一成足以搏命第130章 其實,無中生有的事情,並不少第266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五章 諫逐客令石刻,惹事第158章 大秦新法的踏腳石第213章 汧縣五馬候壽誕第162章 贈書之禮,星火相傳第223章 東線巡視第247章 有些事從未被改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講道第七章 初識小兒,始皇帝語錄第247章 有些事從未被改變第184章大秦帝國之縱橫(二)第四十四章 殺氣騰騰始皇帝,要掀桌子了第二十九章 老謀深算的李斯,被摘了桃子第244章 限制皇權第225章 藍田議事第二十一章 亂局,早已盡在囊中第171章 權力第三十三章 人之變因權勢而變第251章 底線在哪裡?第150章 商稅:宗貨交易書第224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67章 真正需要解決的困局第二十五章 重頭戲,懟始皇帝讓其懷疑人生第七十三章 舉薦老爹當個官第246章 馮劫論兵第200章 戰略大調整的開始第276章 馮去疾的主場第237章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第277章 王翦,薨了第六十四章 一百零八案例第198章 精彩的鄉里交界之爭第四十九章 趙高膽寒,大國工匠第178章 決然之變第一十九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197章 大秦第一軍械研究院第一章 怎麼辦,老爹太能惹事了第一十七章 計將安處,贏城的瘋狂第275章 複雜的是人,宣傳司之謀第224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46章 坑儒,坑儒,我願死後入地獄第一百一十五章 火堆中的道理第三十二章 霸道行事,無所顧忌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一百零六章 國策之論第132章 始皇帝的護衛級別第四十四章 殺氣騰騰始皇帝,要掀桌子了第174章 曬太陽的趙高,瘋了的李斯第125章 第一,世界停擺,爲我華夏忠魂第五十九章 門庭若市的扶蘇府第139章 朝堂議事之糧債第152章 農業改進一道無法跨越的障礙第166章 嬴城最不想動的宗室第187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一)第270章 想象不到的智慧第二章 拯救老爹之路,任重道遠第八章 令人自豪的,秦律第七十章 此心,必可動日月,撼天地!第188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二)第六十一章 戰略佈局,宣傳司和教化司第203章 投入與回報第四章 契機來了,重修親近之路第216章 一十三司聯合巡查組第220章 長公子扶蘇接令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183章大秦帝國之縱橫(一)第五十九章 門庭若市的扶蘇府第142章 因爲農民,至始至終都是農民第130章 其實,無中生有的事情,並不少第128章 第四,閱兵第一十四章 生死之局,一成足以搏命第146章 坑儒,坑儒,我願死後入地獄第一百一十五章 火堆中的道理第六十一章 戰略佈局,宣傳司和教化司第210章 人人大不同第163章 帝國意志,曠世之戰的開始
第一百一十章 大公無私的嬴城第四十四章 殺氣騰騰始皇帝,要掀桌子了第139章 朝堂議事之糧債第243章 兵解大秦第一百二十章 胡亥獻禮第217章 西進之議第154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239章 被忽略的萬世制度第151章 白皮書和三輛馬車第255章 固化階級是必須的第210章 人人大不同第六十章 不爲官者皆爲民第220章 長公子扶蘇接令第170章 我支持你去尋神仙第一十九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141章 張良的馬臺裡之惑第七章 初識小兒,始皇帝語錄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二十八章 你不行我可以,扶蘇站起來了第五十三章 大律府,萬世大秦的開始第272章 服了這個始皇帝了第195章 牛人在監牢第三十九章 先把皁河以西的匠作房擡走第一十四章 生死之局,一成足以搏命第130章 其實,無中生有的事情,並不少第266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五章 諫逐客令石刻,惹事第158章 大秦新法的踏腳石第213章 汧縣五馬候壽誕第162章 贈書之禮,星火相傳第223章 東線巡視第247章 有些事從未被改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講道第七章 初識小兒,始皇帝語錄第247章 有些事從未被改變第184章大秦帝國之縱橫(二)第四十四章 殺氣騰騰始皇帝,要掀桌子了第二十九章 老謀深算的李斯,被摘了桃子第244章 限制皇權第225章 藍田議事第二十一章 亂局,早已盡在囊中第171章 權力第三十三章 人之變因權勢而變第251章 底線在哪裡?第150章 商稅:宗貨交易書第224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67章 真正需要解決的困局第二十五章 重頭戲,懟始皇帝讓其懷疑人生第七十三章 舉薦老爹當個官第246章 馮劫論兵第200章 戰略大調整的開始第276章 馮去疾的主場第237章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第277章 王翦,薨了第六十四章 一百零八案例第198章 精彩的鄉里交界之爭第四十九章 趙高膽寒,大國工匠第178章 決然之變第一十九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197章 大秦第一軍械研究院第一章 怎麼辦,老爹太能惹事了第一十七章 計將安處,贏城的瘋狂第275章 複雜的是人,宣傳司之謀第224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46章 坑儒,坑儒,我願死後入地獄第一百一十五章 火堆中的道理第三十二章 霸道行事,無所顧忌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一百零六章 國策之論第132章 始皇帝的護衛級別第四十四章 殺氣騰騰始皇帝,要掀桌子了第174章 曬太陽的趙高,瘋了的李斯第125章 第一,世界停擺,爲我華夏忠魂第五十九章 門庭若市的扶蘇府第139章 朝堂議事之糧債第152章 農業改進一道無法跨越的障礙第166章 嬴城最不想動的宗室第187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一)第270章 想象不到的智慧第二章 拯救老爹之路,任重道遠第八章 令人自豪的,秦律第七十章 此心,必可動日月,撼天地!第188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二)第六十一章 戰略佈局,宣傳司和教化司第203章 投入與回報第四章 契機來了,重修親近之路第216章 一十三司聯合巡查組第220章 長公子扶蘇接令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183章大秦帝國之縱橫(一)第五十九章 門庭若市的扶蘇府第142章 因爲農民,至始至終都是農民第130章 其實,無中生有的事情,並不少第128章 第四,閱兵第一十四章 生死之局,一成足以搏命第146章 坑儒,坑儒,我願死後入地獄第一百一十五章 火堆中的道理第六十一章 戰略佈局,宣傳司和教化司第210章 人人大不同第163章 帝國意志,曠世之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