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課!
永琰攥緊拳頭,指關節捏的發白,強行讓自己保持鎮定。
乾隆眼神平靜,望着自己“唯一的儲君選擇”,
開始親自授課:
“告訴朕,漢、唐、宋、元、明他們爲何會亡?”
“百,百姓吃不上飯,君王昏聵無能。”
“還有嗎?”
“沒,沒了。”
“永琰你聽好了。百姓吃不上飯,會鬧事,會造反,但是不會亡國。帝國的精銳軍團不聽指揮了,從中樞到地方的官吏不聽皇命了,纔會亡國!”
永琰像泥塑一般,屏住呼吸,咬着牙聆聽。
他的這種表現倒是讓乾隆有幾分欣慰。
……
原本,
乾隆是不願意講這些的。
天家無父子!
帝王心術講多了,萬一兒子提前用在自己身上~
作爲一個嗜權如命的君王,他不可能在死亡之前將至高無上的皇權分給任何人,哪怕是儲君。
然而,
一場暴病,讓他意識到了這樣不行。
假如自己突然撒手人寰,稚嫩的永琰要被朝中奸臣往死裡忽悠。搞不好我大清就要出個“仁宗”了。
所以這缺失的一課得自己親自補上。
乾隆待永琰稍微消化了一會,才問道:
“想明白了嗎?”
“兒臣有些明白了。各級官吏和軍隊聽從皇命,即使有些吃不飽的飯的百姓起來造反,也掀不翻我大清!”
停頓了一下,永琰艱難的開口問道:
“如此,豈不是會留下罵名?動用軍隊鎮壓吃不飽肚子的百姓。”
……
“我大清有3億子民,加之天災不斷,想全部餵飽他們是不可能的。朕自認是千古一帝,文治武功遠超秦皇漢祖,也喂不飽這3億張嘴。”乾隆頓了頓,輕描淡寫道,“所以,假如地方官吏嚴格遵循皇命,精銳軍團士氣高昂,刁民起來造反,對於社稷或許是件好事。”
永琰傻愣愣,沒有開口。
乾隆的臉上掛滿了得意的笑容,每一個字都像重錘,敲擊在永琰的心上。
“饑荒,就是糧食太少,人口太多。增產糧食很難,減少人口卻很容易。所以說,偶發的可控的民亂對於朝廷未必是壞事。若在平原地區,100精銳鐵騎可輕鬆擊破5000亂民。就算有幾十萬上百萬的刁民起事,殺起來也如砍瓜切菜。”
“史書上所有的盛世,一般都有個前提——人少。殺光亂民,震懾了活下來的人,也餵飽了他們的肚子,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兒臣明白了。”
“對於帝王而言,只有一種罵名——亡國。對帝王而言,也只有一種美譽——開疆拓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褒貶不一,衆說紛紜的。但永琰你要記住,身爲君王儘量不要讓自己的手染血。有些事讓底下的人去辦。”
……
殿內的空氣逐漸凝固,安靜的令人戰慄。
父子倆面對面,沉默了許久。
“當皇帝,難吶。”
“兒臣今日方知皇阿瑪艱辛。治理偌大的帝國,太難了。”
乾隆點點頭,滿懷期待的詢問道:
“那你說說,身爲皇帝,如何才能牢牢把握住各級官吏和精銳軍團?”
“兒臣愚鈍,請皇阿瑪示下。”
“秘訣就2點,一曰人,二曰錢。歸根結底,卻只有1項——人。”
永琰思索了一下,問道:
“要用清官能臣?”
……
乾隆放聲大笑,笑聲傳出去老遠。
養心殿屋頂的烏鴉嚇的撲棱棱起飛,感覺遇上了天敵。
永琰被笑的渾身不自在,尷尬的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乾隆收斂笑容,
開始繼續授課:
“清官,貪.官的概念,那是對於庶民而言。對於帝王來說,只有聽話的臣子和不聽話的臣子。聽話便重用,不聽話便罷黜。把那些願意做事的人提拔起來,安插到各個重要的位置上,皇權的意志就可以通行天下。”
永琰終於機靈了一回,提出了一個疑問:
“可若是封疆日久,這些人也逐漸不聽話了,怎麼辦?”
“好,你能想到這一層,朕很欣慰。江山代有才人出,臣下也是一樣,換!不停的換!這天底下還能缺願意當官的人嗎?”
乾隆語重心長:
“要用聰明人,也要用笨人、憨人、直人、惡人。讓他們鬥,不要怕。他們斗的厲害,你才能安穩坐龍椅。不要輕易的讓其中任何一方倒下,更不要隨便相信任何一方說的話。皇帝,要懷疑一切!”
“更不要被文官幾句肉麻的吹捧給搞昏了頭腦。一羣狗,也配評價主人賢還是昏?”
……
永琰如醍醐灌頂,感覺眼前打開了一扇可怕的大門。
雖然很多話,他還聽不太懂。
可是,他發現,上書房師傅教的那些可能都是錯的?
皇阿瑪登基數十載,文治武功顯赫,肯定是對的!
乾隆又感慨道:
“朕這一輩子見慣了生生死死,皇后,兒子,女兒,一個個的都在朕之前走了。還有朕的忠臣們,兆惠、傅恆、福康安、劉統勳。他們,都走了~”
這一刻,
永琰在父親的臉上看到了淒涼,一種獨屬於壯士暮年的無可奈何。
“可是朕不能傷感。情深不壽!”乾隆起身,望着窗外的樹蔭,低聲說道,“要想坐穩皇位,不光是對別人狠,對自己也要狠。否則龍椅還是坐不穩。”
“好了,朕有些乏了,退下吧。”
……
永琰起身,鄭重的對着背影三磕九拜。
之後才悄然低頭離開了養心殿。
乾隆沒有回頭,在心底默默嘆了一口氣。
對於今天的這一節“帝王心術”課,他很矛盾。
不上後悔,上了也後悔。
既怕儲君太傻,又怕儲君太精明。
當爹難!
當個皇帝爹,難上加難!
……
“奴才恭送嘉親王。”
“公公留步。”
秦駟打了個千,擡頭時一咯噔。
往日裡單純溫和的嘉親王,今日的眼神卻蒙上了一層似曾相識的陰鬱。
他朝自己瞥過來的那一眼,好似冷宮吹來的風。
秦駟覺得後背一涼,差點尿失禁。
進入東暖閣後,
他低聲提醒道:
“皇上,秀女已經入宮~”
“嗯,都召來吧。”
小半個時辰後,望着這些充滿青春活力的秀女,乾隆頓感欣慰。
詭異的是,
在場的居然還有喇嘛、道士、和尚、薩滿。分別代表不同的神仙體系。
四大天團共聚一堂,信卯十分全面。
這些精挑細選出來的世外高人們按照聖囑,各自選出了長壽有福、體格健壯之秀女。其中得票最多的2名秀女最終入選,留在宮中。
向外界傳達皇帝春秋鼎盛的信號!
……
而乾隆也靈光一閃,立刻授意內務府給永琰也安排了2名宮娥女子,名爲侍妾,實爲眼線。
終究還是不放心!
天家無父子,不敢大意。
和珅暫時出京去長蘆鹽場化緣了。
長蘆鹽商雖然比不上兩淮鹽商財大氣粗,可也是富甲一方,在和大人的誠懇開導之下,他們誠懇懺悔,認捐100萬兩。 不出意外的話,
去山西的那波人也會有重大收穫。不拿下三五個負責抄晉商家產的地方官,不抄出個三五百萬兩迷路的銀子,乾隆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除非王朝末日,否則政治都會遵循“遊戲規則”。
哪怕是皇帝也需要一個說的過去的、合情合理的藉口收拾臣下。
……
但有一樁消息,京城當中鮮有關注度。
原江寧將軍,剛剛出獄的崇道掛了個工部右侍郎的官銜被派去了旅順,在白玉山南邊督造海船。
關外林區有大量的百年木材,材質堅硬。
滿人的龍興之地,向來是禁止漢人涉足的。
可爲了大修海船的計劃,
經乾隆批准,徵發了1萬漢人工匠以及1萬流放刑徒進山伐木、漚水。
匠人們先修起船塢,然後選材、按部就班的來。
盛京八旗馬隊一部負責看守警衛。
遼東半島這地方三面環水,冬季大雪封山,人跡罕至。
偶爾有工匠逃走,要麼葬身野獸腹,。巡邏馬隊和沿途莊子的旗丁,一旦發現逃人會出手抓捕。
最遠的逃到了盛京城周邊,依舊被抓捕斬殺!
屍體掛在路邊,讓野獸啃咬。
後來也就沒人想逃了!
乾隆一直沒放棄對造海船的投入,哪怕費時許久,哪怕有些不符祖宗之法。他也在默默的推行這項工程。
……
京城。
賈笑真終於要離開了,他告別了師兄滅空和尚,還有收留他們的法慧寺。
蔣天木則是繼續在京城潛伏。
他被劉千任命爲情報署京津地區行動組長,得了2000兩賞銀。
過些日子,
會有30名行動人員陸續進京歸屬他指揮,還有一筆不菲的行動經費,用於租賃房屋,結交京城人脈。
爲了長期潛伏,
在派來的人當中,有3人正經的在茶葉鋪子裡做了3個月的學徒。
在京城開設一間規模中等的茶葉鋪子,作爲情報組織的掩護!
併購買一處僻靜四合院,囤積兵器。
……
賈笑真日後必定是大權在握。
所以,蔣天木也存心巴結討好。
“賈大人,您這趟立下大功,陛下肯定會把署理去掉,位列我吳國6大重臣。”
“豈敢豈敢。和另外5位大臣相比,外務部是最末尾的。”
“您過謙了,外務部看似不顯赫,實則意義重大。陛下肯定是要大開海貿的,無非就是金山衛、寧波港、還有松江府競爭港口位置。”
賈笑真夾起一筷蒜泥白肉,蘸了蘸調料,笑道:
“這你都知道?”
“我們搞情報的,有點風吹草動都要關注着。金山衛那邊時常有南洋夷商船光顧!目前算是最成熟的港口。只不過杭嘉湖的商人想推寧波港,甚至承諾修築碼頭所需費用他們出,趙國丈也在裡面暗暗推動。”
“胡國丈呢?”
“胡國丈很頭疼。他當然不想成全趙國丈,可是他也算紹興人呀,不幫寧波,會損名聲的。”
蔣天木很殷勤,主動倒酒。
今日算是正式的送別酒。
賈笑真聽了這些,若有所思。
他詫異的發現,情報署這幫人消息靈通的嚇人。
自己這個大臣都不如他們門清。
難道是因爲出來太久了,和老家脫節了?不對啊,蔣天木是和自己一起北上的。
……
他藉着酒興,問道:
“你們不會在各部門安插眼線了吧?”
“絕對沒有。監視重臣的罪名太大,我們劉署長也擔不起。只是道聽途說罷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望着突然嚴肅的蔣天木,賈笑真也不再繼續這個敏感話題。
而是聊起了經費。
“外務部是最窮的,衙署最小,辦公經費最少,今年一年只有可憐的2萬兩。”
蔣天木點點頭:
“好歹是個部,這點經費是少了點。”
賈笑真笑笑,再不作聲。
蔣天木趕緊幫着盛湯。
“這是什麼食材所燉?竟如此鮮美?”
“我手底下有個弟兄,雲南人,在老家是做廚子的。他煲的湯裡也不知道放了什麼東西,誰吃誰上癮,鮮的手停不下來。”
……
說着,
蔣天木迫不及待地給自己也來了一碗,裡面有土雞、海蔘還有許多菌子。
菌子,就是蘑菇。
但是雲南人執着的稱呼這種食材叫“菌子”。
倆人稀里嘩啦吃了個肚子圓。
突然,門外有下屬報:
“和府那位姑娘又去了法慧寺,說是找無真師傅。”
蔣天木賊兮兮的笑了。
賈笑真則是一臉肅穆,吩咐道:
“準備青鹽、柳枝、還有清水,這蒜泥味太沖,恐污了佛門淨地~”
……
前段時間,
蔣天木派人跟了一下,弄清楚了所謂的旗人女施主的來路,竟是和珅府邸的寵妾。
爲了不惹麻煩,賈笑真一直躲着。
直到現在他準備離開京城了,想着見一面道個別也無妨。
畢竟,光天化日,
和女施主在法慧寺的大殿敲敲木魚,講講佛經,也算是正常的友好的信卯交流。
這種雅事,
在京城並不少見。
許多富貴人家的妻妾,都有信卯和精神的雙重空虛。
家教嚴格的就去寺廟裡燒燒香,獻上一筆不菲的香火銀子,可以和眉清目秀、聰慧能辯的年輕大師們對坐飲香茗聊佛學,手抄點經書。
一般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連同標題共計268個字。
家教不太好的,就喜歡認識一些愛穿露肩裝的西域番僧、又或者方面闊耳、眼露精光的野生仁波切。
體驗異域風情,瞭解旁門左道。
總之,18世紀是一個極度保守的時代,也是一個極度野性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