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

bookmark

一番商議之後,蜂巢弩最後被定名爲機關獸,豪豬。

雖說秦朝人並不知道豪豬到底長什麼樣,又因何被冠以豬名,但相比拳頭大小,膽小怕生的刺蝟,豪豬這個稱呼顯然要勝數許多。

只是作爲機關學的門外漢,屠睢依舊有話要說。

“恪君,這個豪豬……你先前方說,弓弩於林中不合,且弩箭易變形扭曲,如何復戰?”

“凡事不可一概而論。”李恪胸有成竹,一人在堂,笑對四方,“弓弩不利於林中,關鍵在於弓弩的用法。弓弩之利在精,在遠,此二者於林中皆不可得。動輒二三十步抵近肉搏,弓弩難得一擊之力,即便射出去了,也多爲樹木枝椏所阻。”

屠睢認同點頭。

“然豪豬卻不同。豪豬本就只有一擊之力,爲射擊方便,所用弩箭連尾羽都要剝去,本就沒有精準、射程可言。二三十步,一弩百矢,射出的弩箭四散亂飛,如冰雹驟雨,籠罩正前。射出的弩箭亦可在戰後回收,只要能夠塞進射孔,便是扭曲也無傷大雅。以我思之,一架豪豬,配千枚弩箭,反覆可戰二三十場,一屯之軍便是再有復戰之力,這個數目也是極限了吧?”

聽着李恪不緊不慢的敘述,一旁的任囂心裡只剩下心悅誠服四個大字。

世之有才者倨傲也,才千萬裡者,不可得也,李恪無疑就是這樣。

秦漢以前,天下文明的兵家多如繁星,其中最閃亮的如孫子、龐涓、孫臏、吳子、尉繚、李牧,還有大秦軍神司馬錯、白起、王翦之流,皆長於大局。從練兵、勤務、戰法、謀略,往往着眼於戰之根本,尋求的是放之天下皆準的兵家大道,少有關注細枝末節。

李恪或許是年紀的原因,又或許是因爲長於機關,偏好反其道而行之。

他以機關武裝人力,補缺查漏,因地制宜,乍一聽聞,他的所設所謀皆是小伎,但卻能最大幅度地彌補弱勢,發揮長處。

任囂拜讀過匈奴之戰的全部戰報,如火馬衝陣、飛石焚城之類,放在南境都是一無是處,別說大軍能不能支撐這般大的消耗,於密林焚火,怕是還沒有燒死敵人,己方大軍就已經引火自焚了。

但李恪將之用在北境卻不同了。

北境廣袤,萬里無垠,他的手邊沒有能征善戰的將士,能夠聚起的只有有過幾次更卒經驗的庶民,火馬皆是繳獲,桐油出自商賈,他用這些身外之物彌補了訓練的不足,再借用地勢之力,多設陰謀,這才做到以少敵多,以弱勝強。

而到了南境,李恪又給出了全然不同的戰法。

化整爲零,散兵求戰,如標槍、工兵鏟、豪豬之流,哪怕是如他這般對機關一竅不通之人,也明白這些物件絕非難得之物。

裝備易制而不易損,後勤壓力自然減輕,秦軍本就有戰力和人數的優勢,一旦配上這些裝備,漫山遍野灑入林中,雖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現在的僵局,但攻守易勢,攫取先機卻並非難事。

只要將雒甌蠻人壓制下來,將戰線層層推進,始皇帝自然不會再對屠睢過多苛責。待到大渠連通,如他們這般久經沙場的將領,有的是辦法以昂揚之姿,尋到決戰定勝的機會!

李恪,大賢也,得其戰策,勝抵千軍!

任囂的心緒振奮起來,他和屠睢對望,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久違的神采。

“恪君,這化整爲零之法我等已瞭然於胸。你說此爲一策,不知可有第二策?”

李恪笑着點了點頭:“有一自然有二,第二策,層層推進之法。”

他頓了頓,挑揀一根短小些的教棒,將畫有嶺南地圖的屏風在衆人眼前展開。

“嶺南多山,卻不是全境多山。化整爲零可戰于山地,卻不能決勝於敵。軍士深入林中,便是再耐久戰也有戰力用盡的一天。那麼我們當如何固守陣線,將軍力推進,同時壓縮蠻人的活動空間呢?”

屠睢沉吟思索片刻,沉聲說道:“立城寨,法蠻夷。”

李恪鼓掌大笑:“將軍不愧爲世之名將,皇帝用你,真乃任人以賢。”

屠睢被李恪的恭維臊了一臉,結巴說道:“我也是想起蠻人南路戰法,故有此說。”

“將軍說的不錯,法蠻夷,開通途。”李恪用教棒在地圖上劃下幾條直線,“各屯推進於前,工兵隨行於後,開闢山道,建立城寨,規模不需大,數百人可用足以,距離不可遠,數裡一寨,輪替駐守,大軍便可集中一處,洞穿山地天險。”

“山地陡峻,便是開出山路也不利於軍資輸送啊……”

“會戰的軍資當然要等大渠建成,順流而下方可,不過少量軍資卻足以通過山路輸送。箭弩、糧草、醫站,城寨的存在不是爲了盡佔嶺南,只在於爲大軍開山鋪路,同時也能收容傷兵,散軍輪替。”李恪拋下教棒,從圖板中選出一塊格外複雜的,“關於此法,我處倒正有一物可用。”

說着話,李恪將圖板交給史祿,史祿粗略看了一眼,竟然發現這張草圖相對完整,隱約可以看到一個方形的輪廓,只是少了說明和標尺,依舊辨不出究竟有何作用。

他對照着圖板向屠睢輕聲解釋,屠睢越聽越迷糊,不由問道:“恪君,這匣子?”

“此物……勉強可以稱作山地裝甲運輸車。”

“山地?裝甲?運輸?”屠睢拗口地念叨着這一堆生僻詞,爲難問道,“何名?”

古人難道都有命名僻麼?

李恪爲難地撓了撓頭,決定破罐子破摔:“其名,犰狳(qiú yú)。”

泰將犰狳二字記錄在案,輕聲解釋:“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jiào),見則螽蝗爲敗。”

“然此物,似無鴟目蛇尾……”

李恪嘆了口氣,說:“世傳犰狳有厚甲,頭小而腹大,性情溫和,恰如此物。”

衆人一道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李恪覺得頭疼。

“犰狳是附帶厚甲的山地運輸車,方形,空腹,履帶結構,動力可外掛畜力,但兩側也備有內置的人力推動的艙,以備馱畜傷死的意外狀況。”他細細解釋道,“履帶善於翻山越嶺,若以此物代替大車運輸,便只需開出簡單的山路,便可滿足城寨補給與運送傷兵之用。”

任囂突然問道:“若在普通大車上加裝履帶如何?”

堂堂的沅陵將軍,居然有學習機關術的天賦麼?

李恪意外地看了任囂一眼,輕輕點頭:“大車加裝履帶更易於改裝,但防不住蠻人神出鬼沒的偷襲,一枚火箭可焚糧秣,一道流失可刺傷兵。”

“亦即是說,各有利弊?”

“然也!”李恪笑了笑,將地上雜物一手,夾在手邊,“將軍,兩策已獻,用與不用全憑將軍,至於水土不服,大渠加速,我需見到實物,或有想法。”

屠睢愣了一下,問:“恪君這是要走?”

“昨夜不曾睡好,便不阻礙將軍商討大事了。”

“送恪君……”

……

李恪走了,說走就走,毫不留戀,正如他所說,此來只爲獻策,用與不用皆不在他的考量當中。

屠睢讓史祿和泰一道去送別李恪,和任囂一起倚着窗,目送李恪走出轅門。

“囂君,恪君之策如何?”

任囂感嘆道:“別開生面,時所無雙。”

“謀士之力,果真不下強軍啊……”屠睢閉上眼睛想了一會兒,“令,木坊主章令泰除將作丞,一力主持恪君之策。此外,你先前所說居巢那人,叫范增吧?”

“是!”

“居巢之行由你親去,無論他開價幾何,定要他隨軍候命!”

“嗨!”

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這麼重麼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十章 脫粒機械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五九五章 肇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八章 退禮風波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
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這麼重麼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十章 脫粒機械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五九五章 肇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八章 退禮風波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