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

八月十六,月圓。

咸陽城裡沒有宵禁,事實上,在無門無牆,道路縱橫,田裡交織,方圓達到三十二萬平方里的超巨型咸陽裡,也無人知道究竟該如何執行宵禁。

行在咸陽的感覺幾乎不像行在一座古代的城市,涇渭兩水和北阪山塬合圍出一片巨大肥沃的沙洲原野,老秦人像制千層餅似地,從兩水水岸開始將整個咸陽分出內外之別。

過得灞橋,首先是一望無垠的田地,田地向內是裡垣,里巷,再向內是各鄉林立的糧倉,這些田野農色共同構成了咸陽開闊的城郊。

穿過城郊以後,便來到了城區。

貧與貴是城區居住的唯一標準。

最外圍工、商混雜,以工坊、市亭立於外,匠工,商賈居於內,一個個樣式相仿的小院根據他們所屬的市亭集中,構成一片片四四方方的居民點。

他們大概是華夏史上第一批徹底剝離了農業屬性的“市民階級”,工商兩事是他們賴以謀生的唯一途徑,而他們居住的地方,被稱爲下阪。

再向裡,則是官爵與朝官的住所。官爵以五大夫向上,全家不再徵發勞役,也勿需再受里閭二級的管轄,所以這裡的城市規矩顯得凌亂,依然是一片片道路分割出來的四方矩陣,但一府府居所依爵位佔地,或大,或小,或豪,或陋。

此地被稱作中阪,隨着山塬地勢漸高,回望便可見密集樓宇,人煙阡陌,只需挑個能見度好些的天氣,咸陽之繁盛便可以一眼望透。

繼續向上就是朝庭的府牙了,府牙之上,又是勳貴和近臣連片的豪宅。府牙和豪宅,這兩個區被咸陽人合稱爲上阪。

地勢愈高,樓閣愈疏,上阪地大而少居民,在這裡安家落戶,在大秦就是身份被認同的象徵。

二十四位皇子皆居於此,宗室各族,高爵顯貴也在這裡圈地建宅,不管自己住或不住,都要留一支血脈在帝國的中心開枝散葉。

李斯豪宅的對面是公子高,公子高對過住着胡亥,胡亥往西是趙高,趙高往南又是馮去疾……

而扶蘇……

李恪一直覺得,扶蘇及冠出宮時,爲了與蒙氏住在左近,選得宅子實在是太過偏遠了一些。

這裡是上阪的東首邊緣,背靠北阪高地,遠離涇渭二水。

他的鄰居多是些近年得寵,或是不怎麼得寵的新貴,比如說盧舉,周貞寶,孫叔通還有那些個儒家的博士領袖,甚至不遠處還有間荒了好些年的甘氏空屋,陰森森,鬼祟祟,整片地界跟風水寶地這四個字完完全全扯不上半點關係……

每次拐進這條巷子,李恪總覺得四下裡烏煙瘴氣,就連蛾子也不怎麼樂意往這兒飛,一隻只零零落落,撲楞着翅膀只想逃跑。

今夜似有些冷。

李恪緊了緊身上的大氅,打個激靈,讓應曜敲開了扶蘇家的大門。

看門的侍衛探出腦袋,警惕一問:“何人?”

應曜拱起手:“我家祭酒欲求見殿下,煩請壯士通報一聲。”

“祭酒?”

“墨家之鉅子。”

侍衛眼睛一亮,壓住聲音,急急回話:“竟是鉅子回來了!諸位稍侍,我這便喚主過來!”

說完,他撲通把門一關,慌忙之相讓應曜毫無準備,險此被砸中鼻子。

李恪皺着眉跳下車:“這應對有些怪啊……”

他不是第一次來扶蘇家了,憑着與扶蘇侍衛的熟悉,還有和辛凌的特殊關係,他從來都不需要通傳,每每都是被侍衛引着直入內宅。

莫非屋裡有什麼變故?

還不等李恪想明白,門又開了,一道清白如雪的影子以不似孕婦的敏捷身手閃身而出,撫着肚子站在了李恪面前。

“師姊?”李恪的眉角跳了跳,“黑燈瞎火,深更半夜,你不在房中歇着,遵什麼迎來送往之禮!”

辛凌沒搭理他,只打眼掃了一圈門外衆墨,就用不容質疑的口氣說:“除了師弟皆去官舍入住,莫要杵在門口。”

滄海一瞪眼珠,剛要反駁,卻見李恪張手把官印拋過來:“聽師姊的,速去。”

既然李恪發話了……

三百墨衛並滄海一行齊齊拱手,默不作聲,趕車調頭。

直到衆人走遠,李恪才探詢地問辛凌:“是陛下?”

辛凌冷着臉搖頭:“是儒家。”

……

皇子中廳,正堂正處。

孫叔通領着一班儒家出身的博士向着扶蘇納頭拜倒。

扶蘇嚇了一跳:“諸位博士何以行如此大禮!”

孫叔通正起身子,高聲宣言:“殿下,周公定周禮,言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嫡長承統,別子就國,故周室興旺,天下泰和。今陛下年過不惑,諸皇子業已成人,正該立嫡以告天下,免得日後兄弟鬩牆,大秦江山毀於一旦!”

扶蘇面色大變,跳下主座就要來攙孫叔通:“孫叔博士,父皇如今春秋鼎盛,爲人子者……”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則無安人。”孫叔通掙開扶蘇,怒言跪斥,“殿下,爲人子者,言不及翁媼之死,此小孝也。爲人臣者,言不及君主之過,此不忠也!忠者孝者不可二全,當先盡忠,後盡孝也!”

扶蘇尷尬地手足無措:“博士,慎言!”

“立嫡立儲素來國之大事,殿下何懼也!”孫叔通瞪着扶蘇,氣勢磅礴,“殿下,國有後,則傳承無憂。此等大事早該定下,可如今陛下當國三十三載,王天下亦有數年之久,爲何獨獨將此事忘了?長生之道,禍國之言!臣決意冒死以諫陛下,只請殿下早作準備,以備到時……入住東宮!”

“臣等皆願冒死而諫,只請殿下早做準備,以備到時,入主東宮!”

羣情激奮!

扶蘇急得抓耳撓腮,明知這幫儒生會捧殺了他,卻根本找不到辦法應對。

捧殺是世上最難敵的手段。捧殺當中,又以捧殺之人不自知,更爲可怕!

儒生們懷着滿腔熱血把扶蘇高高擡起來,讓他手腳難着實地,有力無處使,有心無從辯。

孫叔通早已算通了一切,他不需要扶蘇應允,只需一份默認,儒博便會在朝會上提出倡議。緊接着,他的老師孔叢子將在齊地發動天下的儒生和各地的顯貴齊齊進言。

衆口一詞,民心拳拳,到了那時,始皇帝便是再有不甘,也只能把扶蘇捧上太子的高位,平息民意!

這將是儒家入秦以來最大的一次動作,儒家,將把法家墨家重重壓下,再一次立在顯學之尊!

儒家,當興!

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七九七章 咸陽中阪無籍某被刺案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二四零章 恪回來了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六章 神奇樹杈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四五七章 大秦的佞臣們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說些閒話……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
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七九七章 咸陽中阪無籍某被刺案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二四零章 恪回來了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六章 神奇樹杈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四五七章 大秦的佞臣們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說些閒話……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