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師

十二月十四,陰雨。

夏無且的小院門戶洞開,李恪與夏無且相對而坐。

在他們身邊,淡藍色的炭火舔舐着瓦釜,釜中清泉咕嘟咕嘟冒着泡泡,茶香氤氳,散滿屋子的角角落落。

蛤蜊跪坐在一邊,提着木勺撇開梅瓣,爲二人斟滿茶盞。

夏無且冷冷看了一眼:“冬日飲梅茶,年輕人比老人過得還慵懶,墨家有你,怕是長久不了。”

李恪眯着眼微笑:“地球都存在四十五萬萬年了,算上猴子,人也就出現了百萬年,哪有什麼長久的東西,譬如夏工,不就是油盡燈枯,快死了麼?”

“老夫不知地球是何物,亦不知人與猴子有甚關聯。說到死,你那位老師怕是會死的比我早些。”

“老師一生教書育人,整個趙墨皆是門徒,死不叫死,叫成賢成聖,這一點夏工是比不得的,您還是在沅陵城中挑個快死的老兒實在些,至少您還解了疫病,擺靈哭喪,多少能佔些便宜。”

夏無且老臉一黑,端起盞一口乾掉茶水,恨恨吐出兩口熱氣:“小子,你又是拜謁,又是禮雉,莫非就是爲了尋老夫吵一架!”

“非也,非也,您解了軍中疫病,眼下算是閒下來了。可祿的身體越來越好,我卻要去長沙郡翻山渡水,比您可忙多了,哪有那閒工夫尋您吵架。”

“那便去你的長沙!”老頭氣壞了,惡狠狠瞪了蛤蜊一眼,“茶呢!見人空盞,不知續杯不成!”

蛤蜊縮了縮脖子,趕忙給夏無且把茶盞續上,雙手推送到老頭面前。

李恪換上個懶散的坐姿,半點看不出尊賢的味道:“老兒,蛤蜊是我的家臣,我看你寡居孤苦,才帶他來煮茶侍奉,你怎麼還使喚上了?”

老頭也學着李恪換了坐姿,斜躺,伸腿,一腿擺直,一腿蜷曲,膝蓋支撐起胳膊,手上端着茶盞,分外消閒。

“使喚你的家臣又如何?你可知這一個多月,我教了他多少醫道學識?便是爲師,也綽綽有餘!”

“這都扯上爲師了……”李恪不屑地笑了笑,把空掉的茶盞一亮,蛤蜊趕緊續上,一刻也不讓李恪久候。

老兒額頭青筋直跳,也灌掉茶,把茶盞一亮。

蛤蜊爲難地看向李恪一眼,李恪哈哈大笑,挑釁地甩了夏無且一眼。

老頭的青筋跳得更歡了,翻手把茶盞一丟,脖子一揚,不飲了。

這茶會眼看就要不歡而散,李恪突然正肅了神色,坐直身子,恭敬地給夏無且換上新盞,又從蛤蜊手中接過木勺,親自給夏無且斟了一盞茶。

“人都說老而彌堅,人越老,臉皮越堅。怎的到了夏工這裡,臨了臨了,臉皮卻薄了呢?”

夏無且愣了愣,斜着眼偷偷瞧了一眼李恪,發現李恪也在看他,趕緊閉目,重新擺出氣急敗壞的模樣。

“小子,你此來前倨後恭,究竟是爲何事?”大概是覺得自己問話的語氣太軟弱,不待話音落下,他趕緊補了一句,“先且說明,無論你所求何事,我皆不答應!”

李恪對此早有準備,敲了敲瓦釜,抖摟掉木勺上黏着的梅瓣:“夏工說話真有意思。我年輕體健,平素又注意養生,還能求您何事?”

“無事可求?”

“無事可求。”

“那你此來,是逗弄老夫不成!”夏無且又暴走了,翻身坐起,惡狠狠盯着李恪。

李恪對那吃人的眼神全無所謂,隨手丟掉木勺,有一搭沒一搭梳理自己鶴氅的逆毛。

“夏工,換了六劑方藥,祿的痼疾消了大半,明日霸下就要起行去往長沙。可在沅陵,我尚有一事放心不下。”

“一事?”

“是啊!我看您年老體衰,獨居莫府,若是哪日病了傷了,身邊也無人照顧,萬一哪日要是死在家中,落得個無人收屍的境地,那該如何是好?”

老頭出離憤怒了,他嚯一聲站起來,居高臨下,一字一頓:“小子,你就這般關心我的死活?”

“畢竟你我在一件事上奔忙過,您又治了祿的痼疾。我將您當長輩來尊重,於情於理,擔心些也是應該的。”

“哦?”老頭臉上露出嗜血的笑,大概在思度用什麼法子能把年富力強的李恪幹掉,說不定還想不沾因果,“那你說說,打算如何爲我解難?”

“這事兒其實也簡單吶。”李恪理順最後一撮逆毛,擡起臉,展開一張大大的笑臉,“你身邊無妻無子,無人照料,這一身醫術也無處傳承,不若就收個兒徒,照料起居,臨了也有個孝子哭喪,此一石三鳥之策啊!”

李恪突然間圖窮匕見,夏無且全無準備,一時失聲:“你氣了老夫半日,就爲讓蛤蜊入我門下,做我兒徒?”

“哦?您竟然看上了蛤蜊?此事……一石四鳥了呀!”

……

事情倒回到昨日晚間,解疫之事圓滿收官,正式定方,蛤蜊這才得以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到客舍,向李恪彙報這一個多月的狀況,言談之間,對夏無且的醫術讚不絕口。

這讓李恪動了心思。

蛤蜊本身天賦異稟,奈何從未正經學過醫術,一身醫道全靠自學,論經歷,很有些神農嘗百草的味道。

考慮到神農就是在嘗百草的時候被毒死的,爲了不蹈神農的覆轍,李恪一直希望給他找一位名師潛修醫道,補足基礎。

然而,大秦之世鋪天蓋地全是巫醫,主修的根本不是醫道,而是跳大神。難得找到一個不信巫術的醫工,水平也不見得強過蛤蜊,兜兜轉轉這麼些日子,李恪也沒有找到一個閤眼的。

除了夏無且。

這老頭出身名醫世家,醫術爐火純青,遠遠超出這個時代的平均水準。多日相處,李恪對他的人品也讚賞得很。更何況李恪還撞見過他對軍醫發火,知道這老頭對巫卜之道深惡痛絕,恰和李恪的心意。

學識、品行、好惡,李恪突然覺得,夏無且就是蛤蜊最好的老師,奈何這老頭的脾氣實在太糟,成與不成,還得看蛤蜊自己的想法。

所以李恪問了蛤蜊兩個問題。

“以你觀之,夏工醫術如何?”

“通天徹地,世所無雙。”

“若是讓你和他處上兩三年,會抑鬱麼?”

蛤蜊愣了一愣,似乎明白了什麼。他鄭重說道:“公子說的哪裡話。夏師年近花甲,乃是長輩,長輩便是嚴厲些,做晚輩的又哪有不滿的道理!”

於是這事兒就這麼定下了。

遞拜謁,雉爲禮,李恪用最正式的禮節拜會夏無且,拐彎抹角,終於把蛤蜊推薦了出去。

他早就想通透了,以蛤蜊的天賦,任何一個有意傳播醫道的醫師都不會拒絕收他爲徒,奈何老頭不可理喻了這麼些年,性格早就扭曲得要命,不下猛藥,這一趟註定要空手而歸。

現在話已出口,面子、裡子、臺階也備好了,李恪笑盈盈看着夏無且,只等老頭給出最後的決斷。

老頭悶了半晌。

“蛤蜊,你可有意拜老夫爲師?”

蛤蜊俯身,五體投地:“固所願,不敢請!”

老頭惡狠狠看了李恪一眼:“欲入我門下,你要答應我三件事!”

“夏師且言。”

“其一,既爲兒徒,你在學藝期間,便該以我爲尊。除我以外,不可再有別的主人!”

蛤蜊登時僵住了。

可老頭不管不顧,還是那般盯着李恪,還是咬牙切齒地發言。

“其二,既爲兒徒,你在學藝期間,妻子家眷當遷去咸陽。戶籍瑣事自然有我,然,你一家皆要在我門下,不可服侍他人!”

蛤蜊發現,雖說是他要拜師,但這件事卻早已不僅僅是他的事情。

家臣之所以爲家臣,家眷、子女、生死皆由主人,而且只能有一個主人。如今老頭卻要取代李恪的位置,這是絕大的侮辱,李恪絕不會答應這樣的條件!

蛤蜊忍不住看向李恪,李恪的臉上還是笑盈盈的,不言不語,不嗔不怒,叫人看不出深淺。

夏無且終於說出了第三個條件。

“其三,夏家有襲爵不降的爵位,我不管你有多少子嗣,學藝期間,需再生一子,過繼夏家。他要做夏家未來的家主,便是何人說話,你也不可阻攔!”

夏無且冷冷看着李恪,挑釁的意味不掩不藏:“這三件事,你可接受?”

“此事……此事……”蛤蜊額頭冷汗直冒,根本不知如何作答。

這是李恪站了起來:“夏工的條件不改了吧?”

“君子一言!”

“那我就帶蛤蜊回去了,成與不成,黃昏之前皆有答覆,可否?”

夏無且一臉傲然地盯着李恪。

小子當知道老夫厲害了吧?家族榮耀,血脈尊嚴,家臣不侍主而奉外人,這般屈辱,你可受得主嗎!

若你真有這般決心,我便是傾囊相授,盡其所有,又有何妨!

老頭心中思緒飛轉,臉上終於露出由衷的笑容。

他輕聲說道:“好好想,不着急,老夫睡得晚,便是平旦,亦可叫門。”

“既如此,告辭!”

“不送!”

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趙高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四十五章 貧賤難離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巹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七二七章 兩難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
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趙高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四十五章 貧賤難離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巹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七二七章 兩難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