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

bookmark

趙成走得失魂落魄,甚至都沒有等到茶宴結束。

而同樣在茶宴上失魂落魄的還有另一個天使,辛凌的翁,大秦內史辛騰。

他怎麼都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趙成手上的御令很好,與他無關,與他將傳遞的御令也無關,甚至和李恪都看不出半點關係。

皇帝登基,籌備修陵,這件事放在任何人的眼裡都正當無比。

始皇帝便是在稱王那年開始的驪山工程,爲帝王三十七載,驪山便修了三十七載。便是今日,那些留在驪山將作的刑徒們還在還土栽樹,準備把驪山皇陵重修成一座蔥鬱的大山。

可這樣一個正當的要求居然被李恪用如此荒謬的理由拒絕了……

什麼叫年紀輕輕修陵不吉利?

皇帝吉不吉利關他一個戍邊的臣子什麼事!似這等國本大事也是一個外臣可以說三道四的?

更荒謬的是,素來恪謹恭守的扶蘇居然一直安安穩穩坐在李恪身邊飲着茶,自始至終都沒放下過臉上淡淡的,如沐春風的笑容。

這可是近乎於謀逆的大罪!

辛騰驚懼地看着正席之上,正饒有興致把玩着大良造爵印的李恪,顫着聲,小聲地詢問扶蘇。

“殿下,定海侯如此做……”

“岳丈莫要在意,他前幾月斬了闞忠的腦袋都好好的,區區抗令不遵的小事,小弟大度,不會拿他如何的。”

“殿下與定海侯幾次提及闞忠……敢問定海侯斬他時,他的身份……”

“也是天使。他主要是幫小弟傳矯詔,想要以父皇之名謁殺我,歸根結底,和岳丈此來的目的差不多。”

辛騰險就嚇尿了!

他一摸袖袋,眼珠急轉,突然就站起身來:“今日得見殿下無恙,老夫甚慰。這個……老夫新任內史,諸事繁雜,還需早日回咸陽履職,便不叨擾了。”

李恪隨手把爵印往玦的手上一拋:“伯父,你還有一封令未宣吧?”

“御令啊……”辛騰流着汗從袖袋裡摸出御令,也不打開,故作輕鬆道,“其實也不是甚大事,只是陛下見定海侯孤守西北,勞苦功高,欲晉定海侯爲徹侯,稱武安君,以承祖名!我滯留雕陰數月,正巧連那爵印也一道帶來了,請武安君笑納!”

“武安君……”李恪讓應曜上前接過御令爵印,皺着眉說,“自周治世,天下武安君共封四人。白起,不得好死,蘇秦,無有善終,項燕,自刎而亡,我大父便不必說了,爲人冤殺,連三族都險被夷盡。胡亥就這麼想我死麼?”

辛騰腿都軟了,滿頭的冷汗似黃豆般顆顆滾落,濺在席上,留下暗痕:“武安君……”

“算了,他有這念頭也可以理解,我理解他。”

“噫?”

“我說理解他,也謝謝他的好意。雖說爵俸受田都要我自己去尋,但怎麼說都算是位極人臣了,謝謝。”李恪連查驗完的爵印也不接,敷衍之情何止於溢於言表,“伯父,你那兒是不是還有道密令?”

“絕無!”

“真沒有?”

“趙成或有,我處絕無!”

“莫非是消息錯了?”李恪疑惑地嘟囔了一嘴,支着下巴再沒反應。

辛騰長舒了一口氣,拱手揖別:“令已傳到,若殿下與武安君再無吩咐,告退!”

他急急說完,急急便走,誰知擡腳還未邁出門檻,李恪的聲音突又響起:“伯父,那些刺客是你帶來的麼?”

辛騰猛就僵在原地:“刺客?我……怎麼不明白武安君在說甚?”

“刺客有多少?”

“共十七人,皆是趙高在中原買的兇,也不曾與我同行!”

李恪終於笑了:“原來此事當真與伯父無關。”

“武安君明見!”

“關中路遙,我遣車馬送伯父出陽周關。”李恪輕笑說,“咸陽這段時間不安生,勞煩伯父回去多勸勸師姊,都爲人婦了,哪有總是兩地分居的道理,公子納妾怎麼辦?”

“一定規勸,一定規勸!”

“既如此,不送?”

“告辭!”

辛騰飛也似跑了。看着他趔趄踉蹌的背影,李恪和扶蘇齊齊長舒,臉上早沒了方纔的安逸。

“總算是叫你岳丈把殺你的那道密令憋回去了……”

“可你如此應對天使,豈不是明言悖逆?”

“悖逆哪有這麼容易。”李恪搖了搖手指,“胡亥初登基,立足未穩,世人觀望,所以悖是悖,逆是逆,西軍乃大秦三大軍中柱石,悖與逆更不能一概而論。”

“投鼠忌器?”

李恪不置可否地笑起來:“我如此做,等同於把選擇權交到咸陽諸位公卿手上。他們究竟想要一個造反的西軍,還是一對爲帝國戍邊的王侯,這是他們的選擇,且無論如何選,對我們而言都無甚影響。”

這個話題聽來與前些日師出有名的論斷頗像,可細想之下卻又不像。

扶蘇皺着眉想了一會兒:“那接下來,我們便安心等着?”

“光等着哪行……這兩對天使都不是什麼忠直能臣,爲了不讓咸陽諸公誤會我們的想法,你不覺得我們也該派些信使回訪麼?”

……

在李恪心裡,河間城中可以勝任這個信使之職的唯有馮劫。

馮劫如今的位置很尷尬。

一方面,在十一月狼居胥上計的時候,他已經明確拒絕了扶蘇的招攬,連同秦晉法系中下級官吏八十六人,一早就做好了卸任南歸的準備。

可他最終也沒走成。更確切說,是李恪在他的行程上使了手段,負責開道護送的墨者在高闕關拆毀了分白車,致使他和他的隨人在高闕滯留數月。

直到莫府遷到河間,李恪又把他們一股腦車來塞上城,以半軟禁的姿態好商好量地收留在塞上官舍。

在這件事上,所有人都在裝糊塗。

扶蘇裝糊塗,假裝不知道這件事;李恪裝糊塗,假裝不知道馮劫被軟禁;就連馮劫也裝糊塗,假裝不知道官舍的大門半開半闔,他真想走,守衛的墨者們誰也不會攔他。

歸根結底,所有人都知道馮劫不適合過早得出現在咸陽。

因爲通過上計之會,他知道約法三章,知道雍鼎在塞上的行宮,更知道扶蘇將會在不久的將來稱王,眼下扶蘇所等的,只是一個契機而已。

這三個消息擁有巨大的殺傷力。

馮劫回去得早,胡亥絕不能忍受天命雍鼎在扶蘇手上,更不能忍受扶蘇裂土封疆,自立爲王。這等於是逼着胡亥官宣李恪和扶蘇爲逆賊。

回去得晚,咸陽諸公就接收不到西軍不願把內部矛盾上升爲敵我矛盾的期許。他們只會看到西軍三番五次不遵上命,換而言之,就是逼着李恪和扶蘇高舉反旗。

區區一個名分問題,卻是這幾個月西北與咸陽博弈的唯一內容。

李恪和扶蘇不想反,咸陽同樣承受不了西軍作反,二者間唯有一條崎嶇的,狹窄的,幾乎無法容人行走的通道,這條通道就是馮劫,也只有馮劫。

而現在,兩位天使之後,馮劫迴歸的條件終於成熟了。

李恪疲憊地揉了揉眉心,深吸一口氣,推開客舍的大門。

客舍院中,馮劫正在與自己的親隨弈棋,看到李恪登門,瞭然一笑,推坪而起。

“定海侯前來,可有指教?”

李恪無奈地苦笑一聲:“劫君終日在官舍消閒,有些消息未免閉塞。我已經不是定海侯了,自今日起,你可以稱我武安君。”

“武安?”馮劫挑了挑濃眉,“徹侯?”

李恪點頭。

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六七四章 聰明的辛騰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七十二章 工作報告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一一零章 事關機密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一八四章 竹釀珍饈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說些閒話……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一五九章 樓煩雄城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盪風雲》卷尾感言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二五零章 馳援苦酒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二一五章 破局投奔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
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六七四章 聰明的辛騰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七十二章 工作報告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一一零章 事關機密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一八四章 竹釀珍饈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說些閒話……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一五九章 樓煩雄城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盪風雲》卷尾感言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二五零章 馳援苦酒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二一五章 破局投奔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