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

東塬敵襲!

李恪急急披衣而出,看了眼亂糟糟兵卒急亂的營地,當即不滿地皺起眉頭。

“東塬山地又沒丟,有甚好亂的!”他深吸一口氣,“令,軍師陳平速登將臺,調度全局,除得令各軍,餘者歸營安歇!令,監軍陰荷華以白狼營行軍法,擂鼓震營!三通鼓畢之後,凡無令而離營者,俱斬!令,各將尉侯佐安撫麾下,有令酣戰,無令安歇!此三令一炷香內通傳全軍,燃香!”

一柱線香當即被插上香爐,李恪身邊大半親衛四散出去傳令,只留下十餘人隨李恪擠開亂軍,直奔向燈火通明的令臺。

令臺高企。

登上令臺之後,李恪終於能縱覽冰塞全局。

端嚴的肅營鼓擂起來了,跑散的軍卒在鼓聲中找到各自的隊伍,惶惶然持兵列隊。

李恪看到披着深衣的扶蘇領着白狼營的騎士守在軍鼓臺下,看到衝陣的軍士便一棍撂倒,丟到一旁。也看到陳平披頭散髮登上距離不遠的將臺,很快的,兩面標旗高高升起,藉着火光把調度的軍令通傳到冰塞各處。

有兩支千騎飛快集合奔赴東塬,一支是平戎軍,一支是輕騎軍,都是兵甲齊整,軍容肅穆。

眼看着營中亂象稍平,李恪輕喘了一口氣,扶着欄杆望向正南的無垠夜色。

“令,西塬、南牆轉入一級戒備,當值將主立即就位清查防區四周,確認有無敵軍痕跡。還有,東塬今夜誰當值?”

“柴軍侯!”

“馬上把軍情查探清楚,我要知道頭曼究竟派了多少人來攀巖!”

“嗨!”

……

“殺!”

東塬崖前,戰事正激,相似的場景同時發生在四段山脊。

先遣的兩千匈奴在千騎將的指揮下分作兩部,一部腳登手攀,附崖而上,另一路則後退幾步,向着十餘丈高的秦軍陣地潑灑箭雨。

秦軍對匈奴的猛攻怡然不懼,陣地上千餘將士沉着應戰。他們推開防攀板,豎起擋箭板,蜷縮身體委身在低矮的皮帳當中,向着黑漆漆的崖下張弓回射。

山脊有環境的限制,註定不能像冰牆一樣配備各式各樣的守備機關。但李恪手中物資充沛,諸如羊皮、繩索、木料一類更是應有盡有。

墨家憑藉這些材料,因地制宜地搭建起一些簡單的防護構造,比如最常規的擋箭板,五六尺高,前後開口,用於掩護通行的低矮棚帳,還有一種延伸出,由兩根長木和幾塊羊皮拼接組成的防攀板。

防攀板是一種思路奇特的簡易結構,名爲防攀,實爲防箭。

它順着山脊平地向外延伸,可以有效阻擋住崖下敵軍的直射角度,敵軍想要攻擊陣地,就只能從遠處拋射,這又是矮帳的防護範圍。

而且防攀板上的羊皮與山脊平地並不相連,當中還留有四尺多長的空隙,附崖攀爬的敵軍不方便拆解羊皮,首陣的將士們既可以安心守在崖邊持劍剁手,還能通過空隙,把碎石檑木砸下崖去,殺傷敵軍。

戰端方始時,匈奴氣勢洶洶,殺聲盈野,守備的千餘將士冒着箭雨守在崖邊,不時有人中箭受傷,到處顯得捉襟見肘。

直到三炷香後,備軍登崖,柴武手上的人力終於足備。

他聽到後方營帳響起肅營鼓,鼓不過三,便有兩員信使遞上令信,求問行止。

柴武徹底放下了心,他把兩個千騎隊的令信揣進懷裡,令他們爲備軍原地休整。

“通情令臺!夜戰三刻,敵我相當。東塬守備穩健,有戰軍兩千,備軍兩千,力尤有餘,請尊上安心休息,勿爲煩憂!”

他的通情以最快速度傳遞到李恪手上,李恪看着急書成文的木簡,還有木簡末尾那個龍飛鳳舞的【武】字,皺着眉頭想不明白。

按着柴武的說法,偷襲的匈奴不會比陣地上的戍衛更多,也就是大約兩千來人。

這個數目應該是準確的,因爲柴武就在前線,刀來劍往對壓力的感受必然直接。

但頭曼究竟是哪兒來的自信,覺得憑區區兩千敵軍就可以把李恪的大營調動起來?

這算是輕視麼?

還是說……東塬的戰事只是佯攻?那主攻的方向又該在哪兒?

李恪手支着欄杆,望向南,望向西。

兩個方向都沒有發現敵情,甚至有士卒冒着風險探出塞外,也都全須全尾回來了,沒有遭遇任何危險。

唯一的戰事只在東塬……

扶蘇攀着臺階登上令臺,揉着眉心對李恪說:“三通鼓畢,各帳已經把自己的軍卒帶回去了。白狼巡營緝拿慌張,到現在一共斬了三人,都是些胡言亂語,離亂軍心的新兵。”

李恪擺了擺手:“法令的事你自己做主,只要不會動搖軍法,放掉幾個無所謂,你自己心裡有分寸就好。”

“就知道瞞不過你。”扶蘇搖着頭苦笑了一聲,“恪,鼓畢之後我跑了幾個軍帳,士卒們雖然歸營了,但是如今外有廝殺,你想讓他們安心睡下,怕是千難萬難……”

“那是他們這幾日精神太健。”李恪沒好氣地撇了撇嘴,隨手把柴武的通情丟給扶蘇,“這場戰事註定不會短。頭曼的兵力是我們的數倍,日襲夜襲混亂不堪。他們若天天這麼大驚小怪,不需要頭曼破城,光是累就能把他們累死。”

“知易行難啊!”

“只要足夠累,沒什麼行難的。”李恪嘆了口氣,“說起來,你我、還有平君,我們也該有個輪值的機制,勞逸結合,方能久持。”

扶蘇點點頭,心不在焉地應和幾聲。他一遍一遍看着簡文,突然問:“東塬的地勢較西塬平整許多吧?”

“在山脊處突然拔高,那之前兩翼相似,皆是丘陵緩坡……”說道這兒,李恪大驚失色,急聲令道,“立刻通報東塬,要柴武防備敵騎軍……”

“報!”一聲高唱打斷了李恪的將領,火光下有個衣甲淌血的令兵疾奔向令臺,他的肩頭插着兩枚歪歪斜斜的狼牙箭雨,遠遠望去,分外狼狽,“東塬戰報!敵騎軍奔襲,數目鉅萬,鋪天蓋地,我軍損失慘重,現已將備軍全數調至山脊壓制登崖之敵!”

令兵喘了口氣,擡起頭,滿是血污的年輕臉龐上全是驚惶:“柴軍侯令鄙下報將軍,東塬有失守之危,請將軍速派增援!”

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二一五章 破局投奔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二四九章 第一滴血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四十五章 貧賤難離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一八四章 竹釀珍饈第五一一章 用力過猛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二十三章 使狗國者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
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二一五章 破局投奔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二四九章 第一滴血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四十五章 貧賤難離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一八四章 竹釀珍饈第五一一章 用力過猛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二十三章 使狗國者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