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

五月。

草原的仲夏,安寧,美好,四處可聞見聲聲牧歌,天地之極,常有羊羣與雲朵難辨上下。

李恪理完政,走出帳篷,深吸口泛着草香的溫熱空氣,只覺得……懶。

他確實有些不願動彈。

結束了趙境破交戰後,李恪班莫府回塞上繳令,之後就安穩下來,潛心政事。

所謂平和主政亂誇軍,一國一地在戰亂時,軍隊的地位總是高企,而一旦平穩下來,政務就會佔回主流。

雍國的情況或特殊些,漫天下正亂成糊粥,唯雍境安寧祥和,如在天堂。

境內的戰事在去歲就了結了,北海平靖,西海平靖。

蘇角留下一部維穩,鎮北大部早一步就隨着李恪南下,現駐於雕陰,守護洛水之畔。

韓信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對月氏的絕對勝率,掃平西海後,他直趨甘州,連勝大勝。月氏遠逃至冥澤,從地理上說,大至在敦煌、淵泉一帶。

鎮西軍至此停下腳步,依呼延水、祁連山建起邊防,設立邊鎮,交付政事。

鎮東司馬欣是大雍如今唯一依舊維持着戰時狀態的軍團,只是地點卻在境外。

他將領本部並墨軍白狼、鐮鼬兩支勁旅深入東胡,尋求決戰。奈何東胡一避再避,主力已退至右北平北,和夫餘攪和一處。

李恪和李信推演了一番,發現東胡的目的很可能是禍水東引,準備在夫餘的勢力範圍聯合高句麗、夫餘兩大部,一起圍剿司馬欣……

考慮到司馬欣麾下戰力雖盛,人數卻僅有五萬五千,不耐圍堵,國尉府只得求穩,令司馬欣退兵後撤,擺出鞏固達賚諾爾地區的架勢。連新婚不久的李左車都急急北上,調動官府、民力,開始假模假式地營建起雍東機耕區。

有商旅回報,東胡近期已開始集結兵力,想來那場大雍上下求而不得的決戰已在近前,等不到下個歲首了。

大雍軍事如此,政務則顯紛亂。

由西自東,白於、洛水、樓煩、句注、平城五大關持續不斷地接收着中原的難民,登記在冊的已有百三十餘萬,他們大多被遷往新建的北海與西海兩大機耕區,經營新的農工縣城圈。

難民人數暴增的原因主要是章邯升級了戰亂,他像只野豬一樣在中原大地橫衝直撞,潰兵、逃民、還有縣城破敗之後悽然無依的老實百姓,都成爲了逃北的主力。

憑心而論,在大雍製造的強勢壓迫下,中原諸強在交戰時都有剋制,能謹守住最起碼的底線。

便是如陳縣攻防戰這種殺至屍橫遍野的慘烈戰事,城中居民也沒有遭到太大的傷害。

可是兵禍的殘忍絕不止有刀劍而已,徵兵,徵糧,還有城破之後,遊蕩在戰場的野獸與賊匪……

李恪不可能完全把百姓從戰亂當中完全摘出來,這既不現實,也沒有操作的可能。

除遷民外,大雍的商業體系繼續壯大,審覈嚴格的商會已增加至十九家,來大雍逐利的商團則擴充至八千七百餘戶。

他們已經脫離了早先以勢力爲據的體系模式,進一步細化,將集商總所分佈到郡。

這種細化的好處在於能夠最大限度減少勢力興亡所帶來的干擾。

如張楚滅亡時,半壁楚地的供需線像沒頭蒼蠅似亂了整整半個多月,期間的利潤倒在其次,關鍵是供需線的流暢大受影響,間接禍害了其他勢力的供貨。

吸取了教訓之後,商團緊急協商調整,到魏國滅亡,齊國換主時,應對就已經成熟多了,幾乎沒有發生任何慌亂。

死單打折找人接盤,活單調整送貨上門,若遇到經濟上的損失,在大雍不虧的前提下,商會、商團各擔一些,齊渡難關,其實事情就是如此簡單。

隨着商貿的發展,商律也不斷地進行着深化。

首先是稅率。

依照李恪的思路,利潤較低的民用物資與軍用物資的稅率要有區分,戰區與非戰區也要出臺不同的補貼,作爲稅率的補充,還有如酒水這等消耗軍備物資的特種產業要有重稅,以宏觀方式控制規模等……

然後是行法。

暴利之下必有亡命,大雍因爲利潤最大,銷路最廣的軍械製造始終掌握在官方手中,對接單的管束也從未下放,走私的情況會少一些,可類如瀆職、通錢、人情徇私之類依舊無法禁絕。

亂世用重典。如何定法,如何行法,如何移交,如何揖捕、判罰、宣揚,皆需要明確的說辭。

法之所在一如禮,目的在於使人知曉代價,用以自律,這是李恪一貫的主張,如今這也成爲整個司法的主張。

不僅是商律,民律、工律、廄律、吏律……以秦律爲本的雍律步入整體細化時代,隨之而變的,則是御史府對執法分派的細化。

李恪的第三個關注點是基建。

第一階段的戰時基建已經全面鋪開,其中直縣道交通體系與洛水防線全面竣工,西海、北海兩大機耕區的基礎設置全面完成,進入到細節階段。

第二階段,李恪劃下了兩條大線,其一是與洛水防線近似的要塞式呼延水-祁連山防線,其二是狼山-塞上-雕陰盤龍道。

機關獸盤龍是李恪送給公輸瑾的設計,原型就是被稱爲工業翅膀的蒸汽機車。

墨家已經具備了製造車頭與鐵軌的工業能力,但乃對隧道和鐵路橋無能爲力。

所以大秦的第一條鐵路會自大河東岸發端,以塞上爲樞紐,至洛水東岸,不穿山,不過河,全面連接雍境公路交通體系。

在解決了鐵軌問題之後,這條鐵路的施工難度並不算大,預計工時在十四個月,自二年三月開建,預計三年六月通竣。

做完這些,李恪終於舒了口氣。他留下陳平主持相府,帶着憨夫來到河間郡牧縣烏審,以抽檢牧縣戍所構建情況爲名給自己放了小假,一呆就是整整兩個月。

春盡夏半,時至今日。

通過相府的抄送,李恪知道中原大地烽煙暫歇,章邯首敗,熊心成王,北軍再結兵出函谷,王離再度掛帥,只是身份卻從堂堂的上將軍,墮成了軍方新銳章邯的裨將。

以老輔新,老無老,新非少,這樣的組合能共處麼?

答案似乎顯而易見,因爲北軍被項籍攻滅時,章邯選擇像局外人似地坐壁上觀,這個知識點在後世幾近無人不知。

現在情況雖有了此許變化,但於章邯、王離二人來說,變化卻着實有限,指望他們精誠團結,共襄胡亥,難。

先入關中者王……

李恪突然想起這句話。

“劉季……在歷史上,他也像現在這麼低調麼?”

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六四五章 殺!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六三八章 扶蘇的家臣第一三五章 巫醫之方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一八四章 竹釀珍饈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八章 退禮風波
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六四五章 殺!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六三八章 扶蘇的家臣第一三五章 巫醫之方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一八四章 竹釀珍饈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八章 退禮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