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

針尖麥芒,斧鉞交擊。

這是水池組成立兩天以來最激烈的爭論,說理已然無用,只有眼見爲實。

任何技術的革新都會伴隨着對舊有認知的顛覆,比如龍門吊,它就顛覆了秦人對力量體系的認知。

秦人心中,天賦神力的代表當屬武王趙蕩。龍紋赤鼎重八百斤,孟說、烏獲皆不可舉,武王舉之,雖說最終死於鼎禍,但他能人所不能,依舊刷新了秦人對力士的理解。

從他以後,力能扛鼎便成了世人對勇士的最高褒獎,後人演義項籍扛鼎收桓楚,就是對這種思維的活學活用。

若是李恪所言爲真,力能扛鼎還有什麼可誇耀的呢?

只需一架龍門吊,人人皆可扛鼎。如此一來,武王的鼎禍哪裡還是美談,他根本就不是被鼎壓死的,他是笨死的……

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秦人由養怒了,拋卻技術工作者該有的操守和準則,不做質疑,不求真解,開口就是直接否定。

李恪的應對也是簡單粗暴,眼見爲真,我們用事實說話。

他拋下由養,當即起身,尋塊木牘就在板上畫下一個四套輪的組輪結構。

所謂組輪結構就是共用軸心,數輪獨立的滑輪套件。

其製作十分簡單,工匠只需切割出幾個中空的輪,在輪邊鑿出繩槽,再套入一根共用的空心滾軸當中,最後將滾軸兩端卡死,此物便算是製成了。

無關乎輪輻尺寸,無關乎機械精密,此物所需者一在結實,要能夠承受千斤之力而不崩碎,二在卡口嚴密,滑輪在滾動過程中不能脫落,有此二者,便達到了機械的設計要求。

所以李恪畫得非常快,一刻時間,圖樣畫就。

他吹乾墨跡,把圖板隨手丟給由養,頤指氣使說道:“你不是想看看常人如何力負千斤嗎?圖中之物,選擇堅實木料製作兩份,再備一條粗大的繩索,尋一個千斤的重物,速去!”

由養的臉色青紅變換,盯着圖板沉默半晌,終於問出了一個技術工作者該問的話:“此圖尺寸如何?”

“首要保證中軸穩固,拉拽之中不會碎裂。滑輪當比中軸寬大一尺左右,同樣以結實爲要,餘者皆不足慮。”

“皆不足慮?四輪輪輻可要統一?”

“大小無所謂,能轉就行。”

由養不由皺了眉頭:“恪君可是意氣用事?你之所作歷來精密,便是用在水池當中也常見數寸之說,爲何此物卻做得如此隨性?”

李恪嗤笑一聲,說:“龍門吊拉拽萬斤之物,再堅實的木料也受不住力,需用銅鑄才行。眼下之物唯一的用處便是試驗,既然用過便丟,何必如此講究?”

在儒和泰的苦笑聲中,由養掩面而去。

三位墨者都是技藝精湛的木匠,輪組的結構難不住他們,只用了區區兩個時辰,兩套輪組便做完了,他們還有餘力在過程中傳揚八卦,如今辛府人人知道,李恪要挑戰武王舊事,力扛千斤……

李恪直接無視了庸人們的閒言碎語,滿副心神都沉浸在對輪組成品的欣賞當中。

成型的輪組以黃楊爲料,內置滑輪,外套方框,方框上還細心做了鏤空,方便繩索穿透。

這套輪組比李恪預計的要大得多。

框內的中軸接近一尺寬幅,在中間鑽出拳頭大小的直通。兩端卡口,一頭以原木開鑿,保證強度,另一頭借用了公輸秘鎖的設計,層層絞扣,堅實異常。

配置的滑輪每組四隻,厚度接近三指,大小略遜車輪。爲了保證強度,他們製作的滑輪並不是李恪圖中的餅型,而是兩端突起,外窄內寬的雙面錐形,其上凹槽平整,滾動靈便順滑。

此外李恪雖說沒有要求過四輪的直徑統一,但木匠的尊嚴卻不由他們做出大小不等的殘次品來,即便是趕工製作,四個輪子依舊制的一模一樣,看上去宛如復刻。

不愧是正版的墨家工匠,他們的手藝不輸癃展分毫,兩套輪組拿在手裡,李恪連聲讚歎,極盡溢美之詞。

李恪客氣,由養的臉色也好看了不少。他笑着說:“恪君,長繩已備,就在正堂。你要的千斤之物童賈老丈也找來了,我等是否現在便去?”

“卻不想由養君如此急迫。”李恪嗤笑一聲,活動着四肢調笑說道,“由養君可要驗明正身?”

“何爲正身?”由養疑惑道,“莫非恪君還有替身不成?”

“我不是這意思。”李恪啞然失笑,“我是說由養君是否要驗驗我的力氣,萬一我只是看着瘦弱,實則力大無窮怎辦?”

由養哈哈大笑:“單個輪組重約五十斤,我觀恪君方纔舉動時便已顯得頗爲費力,如此一來,何須再驗?”

……

正堂之中,人頭攢動,在旁觀摩的不僅有水池組的三位墨者,還有辛凌所帶領的水車組以及爲了本次試驗,友情貢獻出千斤重物的童賈老丈。

至於屋外的人就更多了,辛府的臣妾們晃來轉去,不離左右,童賈老丈黑着臉訓斥了幾人,依舊擋不住大夥的熱情。

少年扛鼎啊!如此奇事若是錯過,怕是會後悔終身的呢。

李恪在此起彼伏的竊竊私語當中登場。

他施施然架起長梯,在墨者的幫助下把定滑輪固定在房屋最粗大的主樑,再把動滑輪與所謂的千斤之物綁縛一體,最後用繩索穿過中空,從定滑輪向着動滑輪一圈一圈環套,直將四輪的滑輪組全部裝設完成。

檢查一遍繩結,確保萬無一失,他丟開拉繩,拍拍手看向堂下重物。

此物是一隻遍體銅綠的銅釜,由八個隸臣費力扛上正堂,如今就擺放在主樑之下。斂口、圓脣、環底,半人多高,肚大滾圓。其型堅實厚重,釜壁之厚,足有臂粗。

李恪饒有興致地看,發現釜面之上居然還有秦篆的銘文,就輕聲讀了出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釜面銘《無衣》,此物莫非是軍中之物?”

辛童賈撫須笑道:“恪君說得無錯,此釜確是軍中事物,而且真正上過戰場,曾隨我大秦雄兵征戰八方,橫掃六合!”

“那爲何會在此處?”

辛童賈瞬間變得神采飛揚。

他憶起往昔崢嶸歲月,英姿勃發般舊事再提:“想當年大軍伐楚,主君乃是軍中都尉。其後大軍得勝,主君便以滅國之功爵晉少良造。他心中欣喜,以帳中事物賞賜我等幾位家臣。其餘人等多隨主君戰場搏殺,皆賞斧鉞戈矛,唯我爲主君統管後勤糧秣,主君便將這帳中軍釜賜予了我。”

“滅楚?那豈不是才四五年?”李恪狐疑地看了辛童賈一眼,這老頭看着快六十的人了,四五年前年過半百,居然還能隨軍出征。

老頭被李恪看得吹鬍子瞪眼,恨恨說道:“若不是因爲年老體衰,我何須爲主君統御糧草!”

“原來如此。”李恪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一點尊敬之意,登時便將老頭給安撫妥帖。

辛童賈果然重開了笑顏:“小子,你莫看這銅釜粗鄙,當年伐楚,就連武成侯都在此釜中撈過肉食。老兒得了賞賜之後視若珍寶,從不讓此物片刻離身。”

李恪訝異道:“既是如此貴重之物,老丈因何要取來使用?若是砸壞了,我可擔待不起。”

“砸?”辛童賈笑得眉眼皆顫,“此釜重達千二百斤,你真當憑那幾個古怪輪子,便能助你學武王舉鼎不成?”

“成與不成,且看吧。”李恪抻了抻胳膊,說,“再等一人,我等便開始了。”

“等人?”辛凌在旁冷眼不悅,“衆人皆在此,還有何人?”

“時間緊迫,此次用的只是普通草繩,萬一繩斷了,總要有人保我周全纔是。”

辛凌微眯起眼睛:“你不信墨家?”

“我等才認識多久……”李恪搖了搖頭,“事關生死之事,還是妥當些好。”

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五一一章 用力過猛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七十四章 清白坦蕩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一三五章 巫醫之方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
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五一一章 用力過猛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七十四章 清白坦蕩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一三五章 巫醫之方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