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

bookmark

飲宴正酣。

李恪爲宴請扶蘇做了大量準備,以至於前些日子大半精力牽扯其中,無力理會其他事務。

這其中最大的困難是他對勳貴生活毫不熟悉,這些人吃什麼,用什麼,如何奢華,如何鋪排,李恪一無所知。

他只知道資本是強大的。

在他的印象裡,不管身處哪朝哪代,社會條件有多簡陋,勳貴們作爲食物鏈最頂端的那一撮人,都能輕鬆依靠手裡的錢財地位,把吃這件事給玩出花來。

李恪不知道扶蘇平日是不是奢靡之人,但扶蘇是皇長子,是始皇帝最看重的兒子,其人身處大秦勳貴的頂端,哪怕本身不好奢華,也必定見多識廣。

普通的吃食怕是很難唬住他,以現有的條件,李恪也沒把握拿出一桌顛覆性的菜色出來。

所以他只有另闢蹊徑,給這場宴會定下各安其樂的調子。招待甲士暢快酒肉,招待扶蘇,則在保證色香味的基礎上,守禮、重節,坦誠相待,還要在細節上推陳出新。

清白坦蕩就是一次嘗試,扶蘇看來大爲受用,輕啜快飲吃掉一碗,肉片蔥花半點沒剩。

他滿足地放下碗筷,雙手扶膝,靜待着李恪的下一道菜。

“不知公子對頭湯可還滿意?”

“湯汁濃郁,肉質鮮美,鹹香各有其主,不分主從,卻又絲毫不亂,是我豈今吃過最美味的肉湯。”

李恪點頭致謝,拿起長勺攪動食鼎,期間不時地舀起湯汁澆在鼎壁。

高湯蒸騰,滾滾白煙陣陣濃香,只來得及聞上一下,就被天地的涼風吹散。

扶蘇陶醉地聞了一口,問:“下一道菜莫非是聞香?”

“我家雖稱不上富裕,卻也沒有在飲宴的時候叫客人喝西北風的道理。”李恪輕笑搖頭,“公子,這一道,是正經的主食。”

他從旁取來一個木盤,掀開麻布,露出底下疊放得整整齊齊的方形麪餅。

“餅?似乎還是生的。”扶蘇又覺得好奇,“方纔你弟也端了幾個怪異竹盆去甲士那裡,聞着確實香氣勾人,難不成就是此餅?”

“甲士們所食名爲花捲,其狀如牡丹,口感蓬鬆軟糯,雖是極好的麪點,卻和這種餅完全不同。”

“那這餅?”

李恪取出毛刷沾水,掂起一張方餅刷滿一面,啪一聲貼在鼎壁。

“鼎中半滿,下置猛火,若湯水沸騰,食鼎便容易不穩。我以此餅貼鼎壁,鼎重則穩,所以這餅名爲穩鼎。”

“問鼎?”扶蘇的眉頭皺起來,看着李恪驚疑不定。

李恪失笑說:“公子先前要夷我三族,現在又暗示我有問鼎之心,我請您飲食,您卻一心想弄死我,是何道理?”

扶蘇絲毫不爲所動,沉聲問道:“真不是問鼎?”

“我又不是活夠了。”李恪手上不停,轉眼間轉了半圈,已經貼到第七張,“以其重穩定食鼎,其名自然是穩鼎。”

“如何穩法?”

“張貼四壁,顧全大局,這鼎才能穩如泰山。”李恪貼完最後一張,放下刷子,擡頭與扶蘇對視,“不過呢,今日之重還在鼎中事物,餅爲主食,公子卻不可多食哦。”

或許是因爲李恪全不閃躲,兩人間的氣氛總算是緩和了下來。

扶蘇的目光重新變得柔和,轉而看向那些方餅:“現烙現食,恪君的想法從來和常人不同。”

“蠻夷野人常見就釜撈肉的食法,我不過是多了些麪餅,算不得什麼創舉。”李恪拿起手邊的長筷子說,“公子,這穩鼎還要些時候才能烙好,我等先食肉菜如何?”

扶蘇看了看身邊一盆盆鮮蔬生料,覺得和平日裡的食生很像。可食生總是依序擺放在食案上,如今放在架子上讓人怎麼食?

他決定不恥下問:“恪君每每別出心裁,不知這肉菜又有甚新鮮食法?”

“食法毫不新鮮,我方纔就告訴公子了。”李恪夾了片生羊肉,放在沸騰的羊蠍子湯裡涮了涮。

那羊肉薄如蟬翼,一涮就熟,李恪撈起來在餅面上一點,吸掉多餘湯水,再放進扶蘇的食案。

“既然蠻夷可以就釜撈肉,我們當然也可以就鼎撈鮮,萬物皆可涮,沾醬即可食。”

正說着,他給自己也涮完一片,看着扶蘇躊躇的臉,施施然放下長筷子,換上短筷子,夾起羊肉沾一點醬,緩緩送入口中。

紙片似的羊肉入口即化,既暖又鮮,大冷天吃實乃一大享受。

李恪閉着眼嚥下肉,空出嘴說話。

“長箸公用,短箸私用,今日的飲宴借了蠻夷民俗,卻不必真如蠻夷一般。公子放心,我等亂不了尊卑禮儀。”

扶蘇顯然鬆了口氣,拿起長筷夾了一片山菌,探在湯裡慢慢地涮:“蠻夷之法確實新鮮。恪君,這鼎湯難道沒有說法?”

“公子聽厭了便沒有,願聽自然就有。”李恪換了筷子,在湯中夾出一塊羊蠍子送進扶蘇食案,“鼎中江湖,多有棟樑,雖說被那濁湯遮了,耐心些卻也能撈出來,公子說是嗎?”

扶蘇暢快大笑:“今日恪君可是自薦?”

“公子莫要誤會。”李恪搖了搖頭,“我年尚輕,想在媼膝下多孝順幾年,等着小穗兒長大,再去遊歷天下。故公子雖賢,我卻暫沒有爲公子效力的打算。”

“那恪君這連番菜色……是爲何意?”

“我當日便說,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救命之恩天高海闊,我該何以爲報?”

“不是這一場東道嗎?”扶蘇調笑問道。

“一桌菜四五金,於家來說雖然貴重,但和小命一比,卻未免太輕。於是我就想,不如爲公子舉賢吧。”

李恪說得輕描淡寫,反而激起了扶蘇更大的興趣。

扶蘇問:“這苦酒裡還真是人傑地靈。在恪君眼中,莫非還有比你更賢,比那位壯士更勇的人?”

“這我還真不太清楚。”李恪的回答句句都在扶蘇熟悉的套路之外,“我和旦自小玩鬧,朋友不多,對裡中諸人稱不上了解。所以我只負責舉賢,至於能不能真的尋到賢能,得看公子的眼光和運氣。”

“還真是……”扶蘇哭笑不得,卻還是放下筷子正襟危坐,“不知恪君要爲我舉薦何方賢能?”

“公子可知,苦酒裡有上古賢臣之後?”

“上古賢臣?真的?”

“我騙您幹嘛?”李恪涮了片菘放在食案上,胸有成竹說道,“商之始祖曾爲舜之司徒,其人受封於商,賜姓子。後殷有王子名鄭,封於鄭國。武王伐紂之後,此鄭國亡於周室,其子弟爲紀念先祖,改姓爲鄭。”

“鄭?”

李恪一臉的認真勁:“苦酒裡有鄭氏十三家,乃是司徒後人,族中賢人層出不窮,在我看來,可是苦酒裡最容易出賢良的家族了!”

“最容易……出賢良?”

“正是!”

“你便如此爲我舉賢?連一個目標也無?”

李恪低着頭害羞道:“我家與鄭家形同天淵,平素裡沒有交集,實在不知他家子弟都叫什麼,沒法說得更具體了……”

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五九五章 肇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五三五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當代用法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二十一章 偰字紋心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這麼重麼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一八四章 竹釀珍饈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第一一零章 事關機密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
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五九五章 肇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五三五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當代用法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二十一章 偰字紋心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這麼重麼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一八四章 竹釀珍饈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第一一零章 事關機密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