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

次日一早,天色未明。

李恪帶着旦和小穗兒,置備好金錢財物,領着十來個從田典妨處借來的健壯官奴,東行四十餘里,來哉到苦酒裡外最繁榮的市亭,臨治亭。

臨治亭是郡倉直屬的大型官市,以毗鄰治水得名,其中主營官糧粟米,大宗糧油,規模之大,獨市如城。

在雁門郡,如臨治亭這般規模的官市只有三座,另外兩座分別是善無官市和句注軍市。

善無官市位於雁門郡治善無城中,前朝後市,主營日雜百貨,地方奇珍。句注軍市則緊靠句注塞建造,同樣位於樓煩縣中,專營人口奴隸,是遠近聞名的奴隸市場。

除去三市,偌大的雁門郡便只剩下各縣規劃的縣市和屈指可數的幾座荒僻私市,而且規模都小得可憐。

這種奇怪的商業格局顯然並不利於商業發展,只不過大秦也從不重視商業的發展。

重農抑商的思想起於春秋,日漸發展,到秦朝時早就成爲當權者眼中的共識。

韓非子說“明王治國之政,使其商工遊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務而趨末作”,充分體現了這個時代對商人的態度。

墮賤籍,入重稅,層層盤剝,苛刻市亭。在大秦的土地上,商貿幾乎不可能有興盛的機會。

商人天生逐利而行,既然國內的錢不好賺,他們自然只能把注意打到國外去。

大秦之外還有西域北疆,那裡草原遼闊,夷狄衆多,百工不興,物資匱乏,更何況那裡產金,而且牛羊馬匹在中原大地也從來是熱銷的貨品。

南來北往的客商組成車隊,帶着精美的中原製品出關,換回來草原人不怎麼看重的牲畜黃金,並由此聚斂起不菲的財富,也變相刺激了幾個邊境郡縣的商貿繁榮,這其中就有雁門郡。

雁門郡東鄰代郡,西接雲中、上郡,南連太原,向北則深入匈奴腹地。地處於北境荒僻,同時又是四戰之所,本身物產雖不豐富,卻勝在交通便利,是草原行商前往匈奴領地的首選。

他們在此處互通有無,過程中逐漸形成默契,於豪貴雲集的郡治善無和毗鄰中原的樓煩境內形成三個商貿中心,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如今的三大官市。

臨治亭,便是其中之一。

……

旭日出於東方,撕開層層疊疊的雲霞,將冬日天光播撒到原野之上。

李恪候在一處緩坡遠眺,只看見孤城,繁市,熙熙攘攘,人流如織。

臨治亭不愧爲北地首屈一指的大型集市!

它的外廓方方正正,四周有厚實的土牆圍擋,牆長三裡,高足兩丈。有所謂三裡爲城,七裡爲郭,臨治亭規模如此,稱之爲城半點不過。

可相比於大秦其他的城,這座城看上去卻有些與衆不同。

由外及內,城牆以黃土夯實,上設堞垛,又加蓋高企的門樓,遠看黑瓦緻密,重檐望山。

城門自然設在門樓下邊,拱形,材質應該是木質,但它的表面光滑,遍漆紅漆。朱門之上嵌了密密麻麻的大帽銅釘,一枚枚鋥亮滾圓,透射出一股子暴發戶的氣質。

這種氣質通過城匾進一步發散,木質豎匾高懸在朱門頂端,銅底金銘,用秦隸篆出斗大的“臨治”二字,就如面碩大的銅鏡,光華刺眼。

至於城內……比之城外至少正常多了。

華麗麗的大門之後,左右各有一座敦實平頂的哨樓,緊貼城牆建造,高度比城牆略高,卻又低於門樓。

這兩座哨樓是大秦市亭的標誌性建築,名爲旗鼓樓,左樓頂上安置大鼓,稱爲鼓樓,右樓之上豎立長杆,喚作旗樓。

兩樓之間,青石大道橫平豎直,接通四門,交於中點,這便是市亭的主路,隧。

四隧將城內等分四區,每一區又被相對窄小的土巷劃作四坊,坊間並排一個個寬窄不一的列肆,前庭經營,後院倉儲,整座城市路路皆通,遠遠看去,格外齊整潔淨。

這世上居然能出現這樣一座城……

依舊是秦人特有的刻板生硬,卻又不忘體現商人的市儈。臨治亭的模樣叫李恪大開眼界,揹着手,直看得嘖嘖稱奇。

眼下尚未開市,城門緊閉,列肆空空,但是原野之上人影攢動,到處都是像李恪這般等着入城的人。

人分兩等,有的人輕車簡從,車上空置,想來是採買的客人。還有的牽馬趕牛,大車滿載,必然是貨值的客商。

日出意味着開市將近。商旅車隊開始啓動,驅馬聲趕牛聲此起彼伏,他們不疾不徐地驅動車馬,從四面八方向着城門緩行而去。

李恪看到城中有人在旗鼓之處現身,甩開膀子掄起鼓槌。

咚咚咚咚咚咚咚……

霎時之間,原野上鼓聲隆隆,沉悶的鼓點由遠及近,一聲趕着一聲。而伴隨着鼓點,旗樓上被人緩緩舉起一面繡着“市”字的黃色大旗,迎着風,張掛到長杆頂端。

旗展,鼓落,四門同唱:“開市嘍!”

城門轟然洞開。

鼓點的節奏慢了下來,商人們卻明顯加快了步伐。他們在城門外排起長龍,取出列肆憑據交給市吏,請求檢查貨物量器,這是秦律規定的市場監督過程,稱爲布吏。

布吏一家,放行一家,商人們取回加蓋了印章的憑據,再依規納付城門稅,便算是獲取了列肆經營的資格。

他們順着四隧入城,又在小巷次第分流,安排隸臣拆車卸貨,鋪擺商品。

如此直至莫食,鼓聲收攏,終於輪到顧客入城。

李恪領着旦和小穗兒邁步前行,那十個官奴隸跟在身後,人手一輛空置的板車。一行人前呼後擁,分外顯眼。

小穗兒一路苦勸:“大兄,趁着還未入市,再聽弟一句嘮叨。我看家中半舊物件還有不少,展叔多少也能做些。這錢財得來不易,要不然就不買了吧?”

“不買?”李恪白了小穗兒一眼,聲音裡難掩興奮,“難得出來趕一次集,趕的還是臨治亭,哪有不買的道理!”

小穗兒哭喪起臉:“這也太兒戲了!大兄能不能考慮周全些?”

“我自然對此行考慮周全!”李恪哈哈一聲,從懷中抽出兩枚竹簡拍到小穗兒手上,“你知道嗎?我昨夜什麼事都沒幹,就是爲了這份購物攻略。”

“攻略?”小穗兒不明就裡,低頭去看。簡上是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他纔看一眼,就被晃得心驚膽戰,“這麼多!”

“來哉購物中心,囊中金錢寬裕,你以爲我只要買幾件傢什不成?要我說雞羊狗彘,蠶桑梅榆,鍋碗瓢盆,冬衣石碳,一次過,買齊算了!”

“買齊……算了?”

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
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