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石破天驚

只聽藺相如擲地有聲道:“自三皇五帝以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有其綱,天子君主,爲上位者,上承於天而下啓黎民,身系國強民富之重責。正如周公子所言,君主是爲一切言論實施的基礎,至於採法納墨,師老尊孔,悉憑君上之好惡。昔日文王用太公而滅商,桓公相管仲而稱霸,穆公禮百里奚而強秦,是故,國先有明君,後有名臣,後有名將,而後有大國。君賢則羣臣肖,君暴則羣臣佞,君強則篡臣伏,君弱則權臣養。伍子胥重於闔閭而輕於夫差,商君貴於孝公而屍寒惠公,凡臣子得失皆在於君,而國家興弱亦在於君,君則如水也,國如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故欲治國必先治君,使君主開明賢德,知人善任,則國之幸事也,這遠要比稽下先生述說一些空有理想而難實踐的言論來得重要,剛纔藺相如聆聽敝上這一番教誨,忽然間明白過來,爲何稽下先生是‘不治而議論’,皆因非不欲治,而是空泛然不能治,抑或君主不用其法,既不能治,所以也就只能議論了。”

“啪!啪!啪!”

節奏分明的掌聲從胥煙花的房內傳來,只聽這絕色傾城的美女由衷讚道:“藺先生這番話確實精彩微妙,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尤其那句‘國先有明君,後有名臣,後有名將,而後有大國’,令煙花感觸頗深,多謝藺先生賜教了,只不知周公子可有什麼異議或者補充沒有?”

豈料周最不怒反笑道:“藺兄已盡道周最心中所想,甚至要比我原先想說的更爲精闢,周最心悅誠服,再無話可說。”

衆人大感驚奇,不料素來盛氣凌人的周最竟然忽顯得泱泱大度,按理說,藺相如雖然言之有據,卻並非沒有漏洞,以周最的飽學,若有心辯駁自然不會如此窩囊。

田單一眼瞥過對面衆人的表情,似乎沒人對藺相如的高見存有異議,暗忖藺相如果然精明,此人打正“國君爲天”的旗號,準確把握魏無忌、成陽君等身爲臣子的心理,若是有人駁他,一個不好就等若輕君,犯了大不敬,對此,衆人又豈會沒有顧忌。

想想又覺好笑,周最本來想借此立於不敗之地,現在則被藺相如搶去先機,這個啞巴虧當然只有他自己一人獨吞。

忽然間,田單感到自己把握到了今日挫敗衆人的必勝法門,皆因他現在是魯逆流,無官無國,無牽無掛,可以暢所欲言。而事實上,這正是早前田單要喬裝來此的初衷之一。

而田單本人身爲齊國子民,再加上大王的猜忌、嫉妒,行事處處受到掣肘,實在如履薄冰,放不開手腳。

屈原私道:“這個藺相如大不簡單,實是百年難遇的相才。”

田單點頭道:“此君不但是滔滔雄辯之士,且才思急智過人,做他的對手必然非常有趣。”

敖烈訝道:“魯兄弟莫非和他交過手?”

田單暗忖敖烈洞察入微,以後在他面前必需多加小心,不然被他瞧破魯逆流就是田單,那將非常麻煩。

田單自信滿滿道:“不是交過手,而是將要交手。”

此時煙花閣有人異軍突起道:“聽藺先生說,欲治國必先治君,本君好奇,想請教究竟該如何治君?”

田單尋聲望去,說話者赫然是韓國成陽君。他的言外之意是,君爲臣綱,至尊至強,沒有誰夠資格來治君。

藺相如好整以暇道:“成陽君怕是誤會敝上的意思了,這裡的治君,不只是治君,且是受治於君的意思。當君主還爲儲君的時候,就已經有太傅教導、開化儲君,等到儲君繼位,爲臣下者則忠言直諫,從旁提醒,更多的當然是一心輔佐、爲君主效力,這就是治君。”

田單整理好思路,忽然半路殺出道:“藺兄和周先生所說的這個治國唯在於君的說法,魯逆流實在不敢苟同。”

田單此話一出,就是再笨的人也知道好戲就要開鑼,而胥煙花更加油添醋道:“還以爲魯公子忘了年幼時的風光,便不願再啓金口,現在則當然沒有令煙花失望,魯公子的治國之道必然別出心裁,對嗎?”

田單暗道乖乖受不了,胥煙花仿似唯恐天下不亂的樣子,且對他這個魯逆流更表現出異常的感興趣,就憑這點,他想要不成衆矢之的都難。

最先發難的當然是李不凡,此君一副有恃無恐的嘲諷道:“希望魯兄至今還象乳臭未乾的時候那樣聰明。只不知我的這番話有哪一處讓魯兄聽得心煩了?”

明眼人一眼便知關於這個說法全是出自藺相如,李不凡這麼說,不但是大言不慚,更可謂厚顏無恥,不過看在其父李兌的面子上,不願意在此事上於他一般見識罷了,況且說到底,藺相如還是他的家臣。

田單心道若論引經據典、旁徵博引,他拍馬不及這堆飽讀詩書的辯士,當然不會蠢到正面交鋒,不過他卻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田單完全不理會李不凡,自顧自道:“從前,天上有九個太陽,弄得天下寸草不生、顆粒無收,民間水深火熱,仿似末日將至。”

田單看着衆人一副全神貫注聽故事的神情,不由大感有趣,事實上由於先入爲主的觀念,在他這個神童面前,至少氣勢上便輸了幾分。

這回就連屈原也來了興致,道:“魯兄弟這個故事似乎很是耳熟啊,我們是不是在哪裡聽過。”

衆人當然知道屈原所指的,正是耳熟能詳的後弈射日的故事,他們雖同樣心存疑問,卻不會說出來,因爲沒有人會相信魯逆流會在這種情況下,用這麼個老套的故事來忽悠他們。

豈料田單卻開懷笑道:“屈老不愧是屈老,晚輩佩服,我這才說了個開頭,便被你一語點破,哈!魯某要講的,正是后羿射日的故事。”

這句話也就只有屈原才能明白,皆因他已經知道魯逆流借這個故事來想要表達的意思了,要不然屈原剛纔也不會有此一說。

李不凡卻感覺自己被爽了一記,怒喝道:“魯逆流你這是什麼意思,莫非想來插科打諢、胡攪蠻纏不成。”

事實上,不單是李不凡不明白,田單看到對面魏無忌等人驚愕的神色,便知他的效果已然達到。

田單笑道:“枉你自命不凡,確連我什麼意思都不知道,可笑,真是可笑,你爲何不去問問藺兄呢,他便不會問出像你這般蠢的問題。”

田單這番話連消帶打,毫不客氣,且更能顯出魯逆流那種不畏權貴的膽氣,聽得魏無忌、樂閒等人也是暗暗稱快。

藺相如終於出聲道:“我開始明白逆流兄的意思了,逆流兄以事入理,確實高明,相如甘拜下風。”

田單暗呼“厲害”,且非是一般的厲害。先不管藺相如究竟明白了多少,當藺相如看到李不凡自暴其短,被田單當衆揭破這對主僕的伎倆之後,知道再難爲李不凡爭取風頭,故索性自認不敵,以便收斂鋒芒,然而他這一句虛虛實實的話,不但使人摸不透他的深淺,且令人感到此君氣度不凡,沒人真會以爲是他因心智不及而輸給了魯逆流。最厲害的是,他這麼一退出,立即將魏無忌、樂閒、成陽君等人推到了田單面前,針鋒相對,再無緩衝。

田單忽道:“如果君主暴虐無道,且昏庸無能、不聽諫言,置國家百姓於水火之間,大家以爲是否就只能拿聽之任之,拿他沒法了呢?” WWW☢TTκan☢C○

衆人再次愕然,感到魯逆流果然不同凡響,不但一句話逼迫藺相如認輸,且言辭更無跡可循,使人難以捉摸。

此時一直未作聲的夷維道:“不要再賣關子了,魯逆流你用這個故事想說點什麼,不妨直說。”

樂閒道:“魯公子的疑問該是人們常說士無定主的原因了,天下這麼多國家,總不至於同時出現的都是昏君吧?於一國不得志,自然又可走訪別國,我始終相信天下求賢若渴的國君還是很多的。”

田單道:“我想樂兄誤解在下了,我所疑問的,只是指該如何治理暴君所在的這個國家。總不能就一走了之,幫別國來吞滅它吧?然而這也叫治國嗎?這似乎叫亡國吧。再者若是有朝一日,中原一統,天下共主,除了這個君上之外,再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投奔,又當如何治國,如何自處呢?是否也要引塞外胡人來消滅我們呢?”

田駢唏噓道:“冥冥中自有定數,這叫暴君自取滅亡,怪得誰來,孟子說達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魯仲連當然明白田駢爲何有此感慨,皆因田單的話,隱刺孟嘗君的不忠,正中田駢心病。

田單嗤之以鼻道:“可笑,真是可笑,若是真有定數,國家興亡早有天定,那麼討論這所謂的治國之道又有什麼意義?我們又何苦自尋煩惱、杞人憂天!”

田駢爲之一愕,想不到一句無心的感嘆竟被魯逆流譏諷一通,當下苦笑道:“然而魯兄弟又有什麼高明的辦法來治理這樣的國家?”

“破而後立,取而代之。”田單心道田駢果然配合,語出驚人道:“暴君就如天上的九個太陽,若是在這種情況下,還是以君主爲中心,任其所爲,沒有後羿射日,那麼末日就真的來臨了,屆時國破家亡,還談何治國,這也正是我不認同相如兄的原因所在。我們不能將國運只交到國君一人手裡,這樣實在太過被動。被動的後果最終只能迎來末日,夏亡商滅,至今可鑑。所以魯某以爲,治國的最關鍵所在,不是太陽,而是后羿。只有使我們自己變爲後弈,才能真正把握主動。”

夷維、魏無忌等人心中無不掀起驚濤駭浪,強自消化田單的這番大逆不道的言論,有的人甚至一想到“射日”就開始遍生寒意。他們雖生活在禮壞樂崩的時代,卻自幼教以綱常,弒殺天子的話別說是當衆人面說出來,甚至連想都不敢想。

而這正是他田單的優勢之一,他幾可肯定藺相如至少猜中他的這成意思,卻不敢吐露出來。若換了是“田單”在此,當然也不能這樣大快朵頤、暢所欲言。而他的另一個優勢,則是得天獨厚,即與座者沒人比他更瞭解胥煙花。

果然,在衆人沉寂之刻,反是胥煙花意猶未盡,討教道:“然而我們又該如何使自己成爲後弈呢?”

田單嘴角露出笑意,道:“這當然就是臣子的難處所在了。說到底,後弈是一把雙刃的利器,力量必須把握得宜,既不能射七個太陽,也不能射九個太陽。換句話說,其實後弈並非是指消滅君主的力量,而僅僅只能是制衡君主的力量。而事實上這種制衡的方法,其實早有先賢在尋找了,諸如老子提倡的無爲,孔子所言的禮儀,法家的權勢,墨家的克儉等等等等,其實萬法同宗,殊途同歸,任何言論都不過是在創建制衡的規則罷了。只不過他們都只考慮到如何將這種制衡力量用在臣民身上,而未曾想到君主也需制衡。要知道一旦君主失控,從一個太陽變成九個,這纔是黎民禍亂的源頭,這纔是最可怕的事情。”

這段話乃是田單的靈機一動的臨場發揮,等若站在另一個高度考慮問題,更將百家學說包容其中,精妙點出其中的共通之處,石破天驚,便彷彿晴天霹靂般壓得衆人喘不過氣來,使人不敢仰視。而事實上在此之前,就連田單自己也未念及,現在則因爲呷醋而頓悟,大感自豪的同時不禁覺得好笑。

魯仲連、敖烈等人則彷彿不曾認識田單一般,神光閃爍,不住的打量他。

胥煙花房門豁然敞開,由衷嘆道:“魯公子卓然不羣,俯仰衆生,煙花心折哩!”

胥煙花檀口一出,衆公子立時面如土色,仿若被判了死刑,頹然沮喪,深感魯逆流這神童之鋒芒,確實不可戰勝,無人能攖。

田單暗暗鬆了一口氣,感到這勝果確實來之不易,他精心部署、避重就輕,融合了心理、兵法等生平所學,總算將衆人狠狠挫敗,更令胥煙花心悅誠服說出這難比登天的話。

只有魯仲連這始作俑者百感交集,彷彿真看到了活生生的魯莽,兩眼竟溼潤、迷惘了。

第三章 俱折服第六章 亮劍第三章 驚雷變第三章 俱折服第七章 傷第四章 胥煙花第一章 謠言,不是妖言第二章 虎視何雄哉第三章 陣營第八章 天文星佔第八章 當年神童,魯逆流第六章 亮劍第七章 衆叛親離第八章 四個字,天下勢第八章 全城封鎖,風滿樓第六章 疑鬼神第八章 四個字,天下勢第八章 天文星佔第二章 西施故里的南施第八章 天文星佔第七章 交鋒,爭鋒,握手第一章 謠言,不是妖言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二章 出城第七章 交鋒,爭鋒,握手第七章 滿庭芳第二章 出城第三章 技不如妓,煙花閣第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章 陣營第五章 王孫賈第四章 胥煙花第八章 神一樣的鋒芒第一章 赤松第六章 魯仲連出馬第三章 俱折服第六章 魯仲連出馬第七章 逆流之死第二章 虎視何雄哉第三章 盜本無道,苟道第七章 逆流之死第一章 有備無患第二章 出城第一章 急轉直下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四章 若雪第二章 養兵千日,將軍劍第七章 滿庭芳第二章 養兵千日,將軍劍第八章 當年神童,魯逆流第一章 心的自由第八章 四個字,天下勢第七章 混亂,寧靜第一章 謠言,不是妖言第二章 先知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八章 四個字,天下勢第五章 天子背後的天子第三章 俱折服第二章 出城第三章 硬撼第八章 謊言變神話第六章 亮劍第七章 逆流之死第三章 硬撼第六章 水亦酒第二章 虎視何雄哉第六章 香草美人第四章 蘇秦,王子,全勝第一章 謠言,不是妖言第七章 傷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八章 全城封鎖,風滿樓第二章 一戰成神第二章 先知第一章 不治而議論第四章 先出聲於天下第一章 赤松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四章 若雪第三章 技不如妓,煙花閣第四章 杜溫香第三章 大良造第六章 亮劍第三章 大良造第四章 蘇秦,王子,全勝第四章 毒手第四章 若雪第七章 交鋒,爭鋒,握手第八章 當年神童,魯逆流第七章 交鋒,爭鋒,握手第三章 大良造第四章 若雪第四章 杜溫香第四章 博弈第七章 傷第七章 混亂,寧靜第一章 赤松
第三章 俱折服第六章 亮劍第三章 驚雷變第三章 俱折服第七章 傷第四章 胥煙花第一章 謠言,不是妖言第二章 虎視何雄哉第三章 陣營第八章 天文星佔第八章 當年神童,魯逆流第六章 亮劍第七章 衆叛親離第八章 四個字,天下勢第八章 全城封鎖,風滿樓第六章 疑鬼神第八章 四個字,天下勢第八章 天文星佔第二章 西施故里的南施第八章 天文星佔第七章 交鋒,爭鋒,握手第一章 謠言,不是妖言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二章 出城第七章 交鋒,爭鋒,握手第七章 滿庭芳第二章 出城第三章 技不如妓,煙花閣第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章 陣營第五章 王孫賈第四章 胥煙花第八章 神一樣的鋒芒第一章 赤松第六章 魯仲連出馬第三章 俱折服第六章 魯仲連出馬第七章 逆流之死第二章 虎視何雄哉第三章 盜本無道,苟道第七章 逆流之死第一章 有備無患第二章 出城第一章 急轉直下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四章 若雪第二章 養兵千日,將軍劍第七章 滿庭芳第二章 養兵千日,將軍劍第八章 當年神童,魯逆流第一章 心的自由第八章 四個字,天下勢第七章 混亂,寧靜第一章 謠言,不是妖言第二章 先知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八章 四個字,天下勢第五章 天子背後的天子第三章 俱折服第二章 出城第三章 硬撼第八章 謊言變神話第六章 亮劍第七章 逆流之死第三章 硬撼第六章 水亦酒第二章 虎視何雄哉第六章 香草美人第四章 蘇秦,王子,全勝第一章 謠言,不是妖言第七章 傷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八章 全城封鎖,風滿樓第二章 一戰成神第二章 先知第一章 不治而議論第四章 先出聲於天下第一章 赤松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四章 若雪第三章 技不如妓,煙花閣第四章 杜溫香第三章 大良造第六章 亮劍第三章 大良造第四章 蘇秦,王子,全勝第四章 毒手第四章 若雪第七章 交鋒,爭鋒,握手第八章 當年神童,魯逆流第七章 交鋒,爭鋒,握手第三章 大良造第四章 若雪第四章 杜溫香第四章 博弈第七章 傷第七章 混亂,寧靜第一章 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