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武聖之論

麻衣道人的要訣足足有百字之多,麻衣道人念一句,袁剛正心中默記憶句,麻衣道人說完,袁剛正已將要訣一一記在心中。麻衣道人見袁剛正念念有詞,說道:“要訣已記下否?”

袁剛正道:“已記住。”

麻衣道人道:“很好,照着要訣做一番來。”

袁剛正聞罷,念動要訣,突然只覺眼前一黑,睜開眼再看時,身體已到小溪對面,心中不覺驚愕萬分。突覺全身說不出的疼痛,渾身無力,好似散架一番。

“是不是覺着站立不穩,有倒下之感?”不知何時,麻衣道人一站到身邊。

袁剛正道:“確實如此,袁某覺着全身昏脫無力,好似大病一場,這是爲何?”

麻衣道人道:“以你現有的內力,學的卻是天瘋上乘之法,有此感不足爲奇。”

袁剛正道:“爲何巫山鬼王學了“黑龍神掌”,卻看不出有一點徵兆來?”

麻衣道人道:“那“黑龍神掌”只不過是“青龍宮”的一門異術,門檻極低,青龍宮的最高武學,當屬“青龍氣斬”之術,此術從來沒有在江湖上露過面,老道也無暇見識。不過恩師倒十分推崇青龍宮的這門武學。”

袁剛正道:“天下之大,學海無涯,一個人也盡學不完天下武學,前輩說過,凡人修武,若不知進退,最終必亡,晚輩只學了這一點點,身體便吃不消了,這如何是好?”

麻衣道人道:“袁宮主無憂,“天瘋束氣丹”的功效還未真能發揮,過些時日,此感便會消失了。還有老道教於你的口訣,你要仔細體會,時機未到,莫再用功。”

袁剛正又將那轉移要訣背述了幾遍,直到倒背如流才止。麻衣道人見其用功,心下滿意。說道:“第一術已傳授與你,老道傳你第二術——小飛周天之術,此術只是天瘋一門騰躍的最低之術,但袁宮主習之,卻是不得了了。”說完看着袁剛正又問道:“不知袁宮主輕功如何?可否一顯?”

袁剛正道:“晚輩雕蟲小技,在前輩面前獻醜了。”說完,腳下輕輕一點,已躍到一棵大樹之上,又一躍,到了樹梢之上,點着樹頂之枝在林間飛躍,轉了一圈,又輕輕落到麻衣道人跟前。

麻衣道人拍掌贊好,說道:“想不到玉宮門還有如此絕技,讓老道大開眼界。”

袁剛正道:“但比起天瘋之術來,晚輩所學不過小兒科罷了,請前輩明示。”

麻衣道人笑道:“老道觀之一般武林人士輕功,每躍一步,必藉助於外力,否則便不可長久。我天瘋之小飛周天之術,則無需藉助任何外力,只是借力於體內雄厚真氣,便可跨城越山。”話音剛落,只見麻衣道人腳下一點,身體極快飛出,繞着林子飛躍一圈,又折身落了回來。

袁剛正驚奇不已,若是自己在空中不借助外力,絕不可這麼久不落地,心中佩服不已。麻衣道人道:“今日老道便教於你天瘋小飛周天秘訣一則,你若學之,飛躍青州城不在話下。”說完將要訣告知袁剛正,也足足有百字之多。袁剛正心中默記,等麻衣道人說完,已將要訣記了下來。麻衣道人見袁剛正背熟,說道:“今日以你的體質,若要小飛一番是絕對做不到的,在幾日之後,便可一試。”

袁剛正道:“晚輩記下了。”

麻衣道人又將馭物借力之術傳於袁剛正,此術乃是隔空取物之術,百米內之物,以真氣相吸,便可馭之。袁剛正將要訣背熟,見前面不遠處有一塊小石,運轉體內真氣,說道:“前來。”那石頭嗖的一下,便到了自己手裡,袁剛正不禁欣喜萬分。忽覺心口又疼了起來,忙收功不敢再試。

袁剛正見自己竟學會了天瘋絕學,便轉身向麻衣道人跪拜,說道:“晚輩何德何能,讓前輩傳授天瘋之術?晚輩當謹記前言,以所學蕩除爲惡之人,若有異心,天地誅殺,死無葬身之地。”

麻衣道人將袁剛正扶起,說道:“人間聖賢,凡有大德大慧着,皆被人間萬民供奉成聖,築廟燒香,道與德當相輔業。還有你如今學會了天瘋三術,武功大增,以後不知道要有多少虛名而來,你要切記,虛名與夢境無異,皆爲虛幻。武學無涯,你所學也不過皮毛而已。”

袁剛正習武多年,自知武學之深奧,沒有終點。但不知以凡人的體質,武學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心想麻衣道人學識源深,與仙無異,便將心中疑問問出。

麻衣道人聽罷,略加思索一番,說道:“凡人學武的最高境界便是成爲武聖之體,武聖之體束成,便可開啓羽化飛昇的大門。”

袁剛正不知羽化飛昇是何意?一臉期待之情等着麻衣道人往下說。麻衣道人看出了袁剛正的期待之情,繼續說道:“本來凡人煉成武聖之體,已是凡人的最高極限,已無進化之路。但是隻要有高人指點,授之於羽化之法,便能開啓另一扇修武的大門。到那時,凡人便可病魔不侵、刀槍不入、飛天駕雲,更是可以與仙一戰。但是凡人能達到如此成就,何其難哉!放眼古今幾千年尚無一人。”

袁剛正想着凡人修武的最高境界便是和仙一戰,這簡直也太匪夷所思了。自古以來凡人崇拜仙、敬拜仙,誰敢挑戰仙的權威?麻衣道人也看出了袁剛正心中的疑惑,說道:“老道口中所說的仙,只不過是仙界最低級罷了,不過亦是一些修道達到‘真’的境界的奇能異人,與真正的仙差的太遠了。”

袁剛正點點頭,說道:“不知什麼樣的凡人?才能如前輩所說的那樣煉到武學之巔?”

麻衣道人正色道:“只有真正天賦異稟的人,經歷層層磨難與修煉才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但是此中之苦絕非一般人能承受的,往往堅持不下來,亦或活不下來。”

袁剛正想着自己已經三十多歲,屬於資質平平的一人,絕非麻衣道人口中的武聖之才,心中升起一絲悲意。忽然想起麻衣道人在萬千人羣之中選出自己,教給自己‘天瘋三術’莫非是另有深意?

麻衣道人好似看出了袁剛正的心思,說道:“老道雖傳於你天瘋之術,但你要清醒認知,你還是凡人一個,生死與凡人無異,藥能殺你,刀劍亦能殺你,切莫飄飄然,謹記,謹記。”說完人忽然不見。

袁剛正見麻衣道人又突然不見,心中已是萬分的佩服。想着麻衣道人的話,麻衣道人無異是在提醒自己,武聖之選不是你,心中已經釋然。雙腿跪下,仰頭望着天空說道:“前輩此去,何時才能相見?”

一聲音從空中傳來,正是麻衣道人。只聽麻衣道人道:“老道此去,來無定期,一切隨緣,啞兒之事,便託付於你了。”袁剛正深深一拜,說道:“晚輩謹記,前輩走好。”

袁剛正等了片刻,見空中再無言語相答,知道麻衣道人已經走遠,袁剛正不覺心中一陣惆悵。想要站起,忽然發現身旁不知何時留了一本書。袁剛正忙將那本書撿起,見書名寫着《天瘋心法》,知道是麻衣道人所留。打開書本,見第一頁寫着一段話:臨別無物相贈,留一本書爲念,書叫《天瘋心法》,爲老道所著,宮主可仔細學之,大有裨益,亦有延年益壽之效。

袁剛正又向天空一拜,回頭見天色已晚,便找了些柴草,在河牀邊鋪了一鋪,躺在柴草之上。擡頭見天上繁星似錦,不禁心中澎湃不已。心道:茫茫蒼天,竟真的有麻衣道人這樣的奇人存在,而且自己還碰上了,後人知曉自己若有如此機緣,不知如何羨煞?只見夜色漸黑,只覺天氣漸涼,只聽四周寂肅無聲,唯有溪水之響。袁剛正將今日所學,背述了幾遍,方纔昏昏睡去。

第二天醒來,陽光刺眼,袁剛正只覺身體真氣鼓滿,心道莫非是那“天瘋束力丹”的功效發揮了麼?不禁興奮不已。突然感覺雙手發抖,心中大驚。突然想起麻衣道人所說的要義來,忙坐定平定心氣。心中默唸道:“修武當修天武,切莫明失本心。心者武之體也,心堅而身正,外魔不侵。人能察心觀性,則圓明之體自現,無爲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頓超彼岸,此非心鏡朗然,神珠廓明。修武亦是修道,切莫忘乎修德,福德不足者,每欲下功,魔難隨至。”一聯唸了幾遍,心鏡才平靜下來,不禁吃驚,說道:“剛纔自己爲何如此興奮,覺着完全不是自己,又好似雙手不聽使喚。”忙將麻衣道人所留那本《天瘋心法》從懷中拿出,仔細讀了起來。

讀到一半,袁剛正已是心靜如初,頓覺空明。才知《天瘋心法》不僅是上乘武學,更能氣順體內真氣,亦是一本修身養性之書。心想若將此書修身養性的篇章摘抄下來,在人間盛行,人人學之,則人間暴戾之氣不再。

又翻着看了幾頁,突然發現一張紙片,袁剛正忙將紙片打開,只見上面寫着幾行字,內容寫道:“老道已違背恩師之規而擅自傳播天瘋絕學,袁宮主應當熟讀《天瘋心法》,當真氣運用自如時,天瘋三術方纔真正煉成。宮主功成之時,老道在雲皇斷石崖敬候大駕。”袁剛正不知這斷石崖是何地,也不知麻衣道人爲何要自己去雲皇斷石崖。

藉着陽光,袁剛正突然發現信後面有圖形,將信翻過,果然見信背後畫着二十副圖形,明眼一看便知是一套武學招式,袁剛正不解,心想莫非這是麻衣道人故意留給自己的武學。忽又想起麻衣道人另一層深意來,麻衣道人沒有親自傳授這些武學,就不算違背天瘋道人的規矩。

一聯幾日,袁剛正在林中熟讀《天瘋心法》,直到深刻領會方纔心滿意足。合上書,忽然想起邪惡之人將邪惡之書傳入武林,引的武林烏煙瘴氣。麻衣道人卻反其道而行,將一本有着修身養性的《天瘋心法》傳給自己,也不足爲怪。只是不知凡人是願學邪惡之道,楊威逞強,還是願學《天瘋心法》,修身養性?恐怕一二十年後便可分曉了。

七、玉宮移影二、玉衡弟子三十九、往年疑雲二十七、英雄豪氣十五、百姓求情三十四、落難農家四、街上逞威十八、宋營面聖十八、宋營面聖八、麻衣道人十六、邊雲罷兵三十五、放驢緝盜三十六、一劍五命三十五、放驢緝盜二十七、英雄豪氣二十三、青州歸宋三十二、禍從天降十、天瘋絕學四十六、涼亭夜談三十二、禍從天降十五、百姓求情八、麻衣道人二十一、青州獻城十八、宋營面聖十六、邊雲罷兵四十一、初沾武學十三、不爛之舌十一、武聖之論二十六、墜落山谷十一、武聖之論四十七、西上玉宮三十、守城谷底十一、武聖之論五、卜佔一卦四十四、初進青州九、當年恩怨四十五、蓮花落歌四十二、演劍遇友三十六、一劍五命三十、守城谷底十七、龍顏震怒四十二、演劍遇友十九、後事安排六、一封戰書四、街上逞威十五、百姓求情三十九、往年疑雲四十、回探生母三十、守城谷底三十七、拜別農家十五、百姓求情七、玉宮移影四十二、演劍遇友三十七、拜別農家三十三、忠僕身亡四、街上逞威十三、不爛之舌十五、百姓求情三十、守城谷底十五、百姓求情三十三、忠僕身亡二十六、墜落山谷四十四、初進青州十四、宮主獻策四十三、後會有期七、玉宮移影四十一、初沾武學二十三、青州歸宋四十二、演劍遇友十一、武聖之論二十七、英雄豪氣四十六、涼亭夜談三十四、落難農家四十、回探生母四十五、蓮花落歌十九、後事安排十六、邊雲罷兵三十五、放驢緝盜三十三、忠僕身亡四十五、蓮花落歌十一、武聖之論十五、百姓求情十五、百姓求情四十二、演劍遇友三十、守城谷底十九、後事安排三十五、放驢緝盜三十一、歪心戀主十三、不爛之舌三十一、歪心戀主三十五、放驢緝盜十五、百姓求情二十七、英雄豪氣四十七、西上玉宮二十三、青州歸宋
七、玉宮移影二、玉衡弟子三十九、往年疑雲二十七、英雄豪氣十五、百姓求情三十四、落難農家四、街上逞威十八、宋營面聖十八、宋營面聖八、麻衣道人十六、邊雲罷兵三十五、放驢緝盜三十六、一劍五命三十五、放驢緝盜二十七、英雄豪氣二十三、青州歸宋三十二、禍從天降十、天瘋絕學四十六、涼亭夜談三十二、禍從天降十五、百姓求情八、麻衣道人二十一、青州獻城十八、宋營面聖十六、邊雲罷兵四十一、初沾武學十三、不爛之舌十一、武聖之論二十六、墜落山谷十一、武聖之論四十七、西上玉宮三十、守城谷底十一、武聖之論五、卜佔一卦四十四、初進青州九、當年恩怨四十五、蓮花落歌四十二、演劍遇友三十六、一劍五命三十、守城谷底十七、龍顏震怒四十二、演劍遇友十九、後事安排六、一封戰書四、街上逞威十五、百姓求情三十九、往年疑雲四十、回探生母三十、守城谷底三十七、拜別農家十五、百姓求情七、玉宮移影四十二、演劍遇友三十七、拜別農家三十三、忠僕身亡四、街上逞威十三、不爛之舌十五、百姓求情三十、守城谷底十五、百姓求情三十三、忠僕身亡二十六、墜落山谷四十四、初進青州十四、宮主獻策四十三、後會有期七、玉宮移影四十一、初沾武學二十三、青州歸宋四十二、演劍遇友十一、武聖之論二十七、英雄豪氣四十六、涼亭夜談三十四、落難農家四十、回探生母四十五、蓮花落歌十九、後事安排十六、邊雲罷兵三十五、放驢緝盜三十三、忠僕身亡四十五、蓮花落歌十一、武聖之論十五、百姓求情十五、百姓求情四十二、演劍遇友三十、守城谷底十九、後事安排三十五、放驢緝盜三十一、歪心戀主十三、不爛之舌三十一、歪心戀主三十五、放驢緝盜十五、百姓求情二十七、英雄豪氣四十七、西上玉宮二十三、青州歸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