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瘋絕學

袁剛正聽罷,一陣嘆息,說道:“恐怕“黑龍神掌”只是傳入武林的邪惡武功的一種,那本書上不知還記載着多少邪術,此書不除,人間劫難難免啊。”

麻衣道人見袁剛正滿臉惆悵之情,安慰道:“本道算過,此次劫難,乃是人間一劫,定數也。道家祖師老子說道: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經此一難,人間必出一曠世奇才,帶領爾等蕩除人間煙霧,使人間重見天日。”

袁剛正臉上露出些許悲色,說道:“晚輩亦相信邪不壓正,邪惡賊人必將最終覆滅,只是那天到來,不知要用多少鮮血換來,每想到此,晚輩心痛難捱。”

麻衣道人道:“這便是劫難,天數註定,改變不了,但我們應盡力而爲,使鮮血流的再少些。袁宮主,找到啞兒,謎底也許會解開,也能找到書下落。你以後遇到的絕非一般對手,以你現有的功力,已不是他們的對手,當萬分小心纔是。”

袁剛正道:“前輩說的甚是,晚輩記下了,但能找到啞兒,就算晚輩落個粉身碎骨也心甘情願。”

麻衣道人聞言心中十分感激,說道:“能遇到袁宮主這樣的大仁大義之人,老道真是沒白來中原一趟。天瘋一門,青龍宮的武功深不可測,若沒有很高武功修爲的人學了不是好事,反而會是壞事。恩師天瘋道長說過,凡人修武不修道,最終必亡。學了高深武功,看似表面風光,但身體卻走上不歸之路。凡人之體,精力有限,武學之道,當有精魄。凡人修武,好似柴薪上壺中之水,初始平靜,但火勢不減,便會沸騰不已,終會溢出。”

袁剛正聽罷白衣道人一番論述,心中十分佩服天瘋道人的見解,說道:“前輩是說,凡人修武,只要在凡人身體能承受內,適可而止,便會無事麼?”

麻衣道人道:“不錯,但凡人貪慾太重,拿得起便放不下,不懂水滿則溢,物極必反之理,往往最終害了自己。巫山鬼王現在天下第一,但若一直將那‘黑龍神掌’煉下去,不出十年,最終也會化爲灰燼的。”

袁剛正道:“也就是說,只要在等十年,巫山鬼王也會許會煙消雲散麼?”

麻衣道人道:“若巫山鬼王是一般之人便會如此,但凡人也有體質出衆的,不可一概而論,但最終都不會善終,還有一事,是老道最擔心的。”

袁剛正道:“不知前輩最擔心什麼?”

麻衣道人從巨石上站起,看着一顆千年松柏,心中像是思緒着什麼?袁剛正亦站起來,看着麻衣道人深有所思,等着麻衣道人開口。

許久,只聽麻衣道人說道:“老道最擔心的就是那本書上也寫了家師的修真之道,而不是單單寫的武功奇異之能。還有那人將此書傳入人間,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也許是驚天陰謀。在老道看來,那人就是想引起人間大亂,以達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袁剛正聽罷,說道:“不管那人是何目的,若有人要爲禍人間,袁某粉身碎骨也要與之一斗。”

麻衣道人道:“要與邪惡之人相鬥,首先自己得先把命保住,呵呵,老道演練幾招讓你看看,記住,老道可不是教你武功。”

袁剛正見麻衣道人要演練天瘋武學,心道我便領略一下天瘋絕學,只要不學,便是對不起師父。

只聽麻衣道人道:“天瘋一門的武功不知高你玉宮門幾倍,習武之人若沒根基,是學不得天瘋一門的武功的。天瘋一門的入門功夫,若學了一點,對付一般武林人士便綽綽有餘,若學的五六成,對付白空空、段無名也不在話下。”

袁剛正道:“以前輩的武學,可否與巫山鬼王一決雌雄?”

麻衣道人道:“必能一戰,但勝負卻很難說,畢竟巫山鬼王學的是“青龍宮”的功夫,我雲皇宮也不可小看了青龍宮。”

袁剛正露出驚喜之色,說道:“若早些遇見前輩,當年巫山一戰,中原武林就不會折殺那麼多好漢了,現今巫山鬼王也不會肆虐中原武林了。”

麻衣道人道:“老道有門規相束縛是不便出手的,如今中原處在巫山鬼王的淫威之下,老道也是幫不上什麼忙的。如今之計,就是袁宮主向老道借點功夫,等着大事成了,老道再費了袁宮主身上的本門武功,這也不算袁宮主學了他派的武功,袁宮主意下如何?”

袁剛正見麻衣道人執意要教自己武功,心道:“老武林盟主神道門白衣居士下落不明後,巫山鬼王便自封爲武林盟主。中原各派沒有一派心服的,暗中組建了‘反鬼同盟’。玉宮門和巫山鬼王水火不容,巫山鬼王第一個想滅的就是玉宮門。就憑玉宮門現在的勢力,一個段無名就無力對付,更別說對付巫山鬼王了,況且師父他老人家又不在宮中,玉宮門就更危險了,如果自己再墨守成規,等着玉宮門滅亡了,再學什麼高深武功也遲了,自己學了武功也是爲了保護玉宮門,問心無愧,何懼之有?”

二人並肩向前走行去,忽聽水聲嘩嘩,來到一條小溪邊,麻衣道人立在河邊,說道:“這天瘋武道乃本門機密,告訴你,便不可告訴第二人,若老道知道第二人從你口中學的了本門武道,老道定不饒你。”

袁剛正聽罷,鄭重說道:“晚輩以人格擔保,若違背前輩之言,願受前輩任何之罰。待那本書找到,武林重回太平之時,還請前輩化去晚輩所學天瘋武道,讓晚輩重新做回自己。”

麻衣道人滿意的點點頭,說道:“很好,你有此心,老道十分滿意,只要你時刻切記,凡人修武,最終必亡之理,便不會最終走向邪道。”

袁剛正道:“請前輩放心,晚輩必當謹記在心,晚輩陽間之壽已有三十有三,人生走完一半。晚輩現在仍孑然一身,身後沒有其他牽掛,亦無其他野心,只是有生之年除去邪惡之書,便知足了。”

麻衣道人露出讚賞之色,說道:“當年白衣居士說玉宮門的人光明磊落,值得託付,今日一見,果然不假,袁宮主的爲人,老道佩服。”

袁剛正道:“前輩謬讚了。”

溪水依舊,水流喘急。麻衣道人道:“老道還有一些話要說與你聽,你要切記。”

袁剛正道:“請前輩明示。”

麻衣道人道:“老道要說的本門武道要義,袁宮主若能做到,便是修武,若有偏離,便是入火入魔。宮主聽好:修武當修天武,切莫明失本心。心者武之體也,心堅而身正,外魔不侵。人能察心觀性,則圓明之體自現,無爲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頓超彼岸,此非心鏡朗然,神珠廓明。修武亦是修德,切莫忘乎修德,福德不足者,每欲下功,魔難隨至。”

袁剛正聽罷,仔細品味一番,說道:“晚輩一定謹記在心。”

麻衣道人道:“學武之道,首要樹體。”說完從懷中掏出一顆紅色丹丸來,說道:“以你現有的體質不可承受天瘋絕學,我這裡有一顆“天瘋束氣丹”,乃是恩師“天瘋道人”所煉,服了他,可爲你袁宮主修武添一份力,使你有了修煉上乘天瘋武學之根,三十年內可免你病魔入侵,但卻不是長壽之藥。”說完遞與袁剛正。

袁剛正看着那紅色丹丸,說道:“多謝前輩。”接過來不假思索,便將藥丸服下,頓覺全身一陣通凉,說不出的舒坦。向前望去,忽覺自己的視力較以前好了許多,看溪水中自己倒影,頭髮竟變的烏黑,面孔也年輕了不少,心中驚奇不已。看着麻衣道人道:“這便是“天瘋束氣丹”的功效麼?”

麻衣道人點點頭笑道:“這便是人間所說的仙丹。”

袁剛正面露不可思議之色,說道:“古今帝王,都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千年前,始皇帝嬴政,堅信長生不老之說,派徐福東渡以求仙丹,無果而終。後人、史書都說此舉乃暴君之行,今日看來,始皇帝必是知曉世上有返童之術,才傾全國之力尋找的。”

麻衣道人道:“長生不死之丹確實存在,但老道也沒見過,呵呵。長生不死之丹凡人食之,不但不能長生,反而適得其反,會全身爆裂而亡。”

袁剛正道:“亦和凡人體質有關麼?”

麻衣道人道:“壺中之水。”

麻衣道人道:“你服用了“天瘋束氣丹”,已有本門武根,老道便教你“天瘋三術”。”

袁剛正道:“何爲“天瘋三術”?麻衣道人道:“天瘋三術,一曰“真氣化成術”,二曰“小飛周天術”,三曰“馭物借力術”。這“真氣化成術”博大精深,往往修煉幾十年纔有所小成,袁宮主的體質,老道只教你“真氣瞬間轉移術”就足矣。袁宮主身爲武林大家,不知身法如何,可否一顯?”

袁剛正道:“不瞞前輩,袁某有一成名絕技,叫做“玉宮移影”,是一套步法,便使於前輩一看。”說完身形一晃,身體已在兩丈之外。

麻衣道人拍掌稱道:“袁宮主好身法,不愧是武林大家,只是比起來我天瘋門真氣瞬間轉移之術,袁宮主所練不過云云兒。”

袁剛正道:“還請前輩明示。”

麻衣道人道:“天瘋一門真氣瞬間轉移之術,恩師煉的境界最高,以體內雄厚真氣爲借力,瞬間可轉幾裡,而且無跡無形,人莫能辨。老道不才,才煉到瞬間轉移百丈。袁宮主之步法,只轉兩丈開外,雖身形極快,但卻有跡可循。”

袁剛正驚道:“前輩天瘋之術,高深至邃,晚輩所學萬不能相比。”

麻衣道人道:“老道便教於你一套真氣瞬間轉移之術,你服用了“天瘋束力丹”,雖有一些天瘋武學根基,但畢竟時間太短,不能做到瞬間轉移百丈,只能做到瞬間轉移一二十丈,已是你身體極限了。”

袁剛正道:“瞬間轉移一二十丈,無跡無形,出其不意,這足以對付江湖宵小,晚輩願學。”

麻衣道人道:“甚好,老道便傳你真氣瞬間轉移之決,你要謹記。”說完口中念道:“虛之極而無極,從而上不見天,下不見地,內不見我,外不見人…….”

十九、後事安排二、玉衡弟子四十六、涼亭夜談十九、後事安排四十五、蓮花落歌四十七、西上玉宮十一、武聖之論二十一、青州獻城二十一、青州獻城三十六、一劍五命二十七、英雄豪氣十八、宋營面聖三十六、一劍五命八、麻衣道人十八、宋營面聖十、天瘋絕學四十六、涼亭夜談三十五、放驢緝盜二十三、青州歸宋四、街上逞威十八、宋營面聖三十八、神丐探秘三十四、落難農家四、街上逞威二十三、青州歸宋十四、宮主獻策十一、武聖之論十九、後事安排二、玉衡弟子十四、宮主獻策十六、邊雲罷兵二、玉衡弟子十四、宮主獻策四十一、初沾武學七、玉宮移影十七、龍顏震怒十四、宮主獻策三十三、忠僕身亡二十七、英雄豪氣四十七、西上玉宮四十一、初沾武學十九、後事安排四十四、初進青州十、天瘋絕學四十二、演劍遇友十四、宮主獻策十四、宮主獻策十九、後事安排二十三、青州歸宋四、街上逞威十四、宮主獻策十六、邊雲罷兵四、街上逞威三十六、一劍五命四十五、蓮花落歌二十六、墜落山谷四十一、初沾武學二十七、英雄豪氣三十七、拜別農家三十四、落難農家三十六、一劍五命十九、後事安排十一、武聖之論三十九、往年疑雲四十五、蓮花落歌十七、龍顏震怒九、當年恩怨十五、百姓求情十四、宮主獻策八、麻衣道人四十、回探生母十五、百姓求情八、麻衣道人二十三、青州歸宋三十四、落難農家二十一、青州獻城六、一封戰書十九、後事安排十五、百姓求情十九、後事安排二十六、墜落山谷四十二、演劍遇友十五、百姓求情四十三、後會有期四十七、西上玉宮十、天瘋絕學四十五、蓮花落歌三十七、拜別農家六、一封戰書三十二、禍從天降三十五、放驢緝盜四十四、初進青州四十二、演劍遇友四十五、蓮花落歌三十八、神丐探秘三十四、落難農家
十九、後事安排二、玉衡弟子四十六、涼亭夜談十九、後事安排四十五、蓮花落歌四十七、西上玉宮十一、武聖之論二十一、青州獻城二十一、青州獻城三十六、一劍五命二十七、英雄豪氣十八、宋營面聖三十六、一劍五命八、麻衣道人十八、宋營面聖十、天瘋絕學四十六、涼亭夜談三十五、放驢緝盜二十三、青州歸宋四、街上逞威十八、宋營面聖三十八、神丐探秘三十四、落難農家四、街上逞威二十三、青州歸宋十四、宮主獻策十一、武聖之論十九、後事安排二、玉衡弟子十四、宮主獻策十六、邊雲罷兵二、玉衡弟子十四、宮主獻策四十一、初沾武學七、玉宮移影十七、龍顏震怒十四、宮主獻策三十三、忠僕身亡二十七、英雄豪氣四十七、西上玉宮四十一、初沾武學十九、後事安排四十四、初進青州十、天瘋絕學四十二、演劍遇友十四、宮主獻策十四、宮主獻策十九、後事安排二十三、青州歸宋四、街上逞威十四、宮主獻策十六、邊雲罷兵四、街上逞威三十六、一劍五命四十五、蓮花落歌二十六、墜落山谷四十一、初沾武學二十七、英雄豪氣三十七、拜別農家三十四、落難農家三十六、一劍五命十九、後事安排十一、武聖之論三十九、往年疑雲四十五、蓮花落歌十七、龍顏震怒九、當年恩怨十五、百姓求情十四、宮主獻策八、麻衣道人四十、回探生母十五、百姓求情八、麻衣道人二十三、青州歸宋三十四、落難農家二十一、青州獻城六、一封戰書十九、後事安排十五、百姓求情十九、後事安排二十六、墜落山谷四十二、演劍遇友十五、百姓求情四十三、後會有期四十七、西上玉宮十、天瘋絕學四十五、蓮花落歌三十七、拜別農家六、一封戰書三十二、禍從天降三十五、放驢緝盜四十四、初進青州四十二、演劍遇友四十五、蓮花落歌三十八、神丐探秘三十四、落難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