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戰火重燃

唐宋方纔走到院門口,就已經聽到抑揚頓挫的讀書聲從縱橫書院裡傳來。

時至三月,書院招收的第一批學子已經開學。說起縱橫書院,算是整個溫柔鄉內唯一一處不爲盈利而修建的地方。周以繚垣,環以園牆,獨立的院落之間通過門、漏窗連在一起,沿着中心軸呈現出美觀的佈局。整個書院坐落於溫柔鄉東南一角,依關山而建。雨不溼足,日不曝首,格調清雅,別具一格。

“鐺……鐺……鐺……”

靈隱寺的僧人敲響了寺鐘,悠揚的鐘聲傳來,朗朗的讀書聲戛然而止。門開了,數十個臉上稚氣未脫的懵懂兒童如獲大赦從書院裡跑了出來。這些孩童們跑到書院門口,看到唐宋笑眯眯的站在那兒頓時如同看到了救星一般,一個個圍上去纏着唐宋嘰嘰喳喳喊道:

“唐教授,你來做我們的教授吧,龐教授根本就不會教書育人。”

“是啊,龐教授教的東西晦澀難懂,而且完全沒什麼用。”

“唐教授,求求您來教我們吧,學生們給您請安了。”

一個個小書童在唐宋面前彎下腰,拱手作揖,臉上一片懇求的神色。唐宋淡淡一笑,撫摸着離他最近的那名孩童的小腦瓜,點了點頭。

“好,我答應你們就是了。放學了,都回去吃飯吧。我去見見你們龐教授。”

看着興高采烈離去的小書童們的背影,唐宋苦笑一聲轉過身走進縱橫書院的課堂。

龐籍還在收拾課桌,聽到唐宋的腳步聲擡起頭微微一笑。他身後的沙盤上划着幾幅奇形怪狀的圖案。唐宋湊上前,低下頭看了看皺眉道:“龐兄,這三天你都給學生講了些什麼。”

龐籍拿着木條在沙盤上比劃了幾下,嘴角上揚。

“我爲他們講的是——風后八陣圖。”

唐宋臉上頓時抽搐了幾下。

風后八陣圖,中國最早的一種兵法佈陣。傳說,爲討伐蚩尤,黃帝和手下大將風后研創《八陣圖》,“用經略,北清涿鹿,南平蚩尤,底定萬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風后八陣圖已經演變成九大陣圖。除了失傳了的八陣正圖,其餘八個陣勢八個陣式,即: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皆是戰場上將帥謀士慣用的陣法。風后八陣圖變幻莫測,箇中奧妙無限,許多大軍事家窮其一生也只能初窺門徑,要想貫通活用,少說也要十幾載光陰。

“龐兄,這些學生還只是孩子,你現在講這些對他們來說未免太難了。”

龐籍面無表情的將沙盤上的陣圖擦去,把木條插好放在沙盤邊。

“我沒打算教會他們,在下只是應唐兄之邀盡授平生所學。能學會多少,全憑他們自己了。”

唐宋笑了笑,沒有說什麼,和龐籍一起走了出去。

三天後。

龐籍今日是來向唐宋辭行的。他在夏州逗留了七日,在縱橫書院教了三天書,又在夏州衙門做了三天通判。今日回程之前,他特地趕去唐宋府上道別,不想卻聽說唐宋在縱橫書院連教了三天書,至今未歸。龐籍好奇心起,這才又來到縱橫書院。

龐籍來到書院外,隔着牆果然聽到唐宋正在屋內濤濤不絕的講着什麼。不多時,學生們蜂擁而出,對站在門口的龐籍熟若無睹,一個個大叫着瘋狂逃竄。

“這些熊孩子啊……也罷,總算教完了最後一課。”

唐宋笑盈盈的從屋內走出來。龐籍乾咳一聲,好奇的看向唐宋。

“唐兄,你這三天都教了學生們什麼?”

唐宋看着學生們遠去的背影,淡淡道:“我連教了他們三天處世之道。”

龐籍拜服。

天下九塞,雁門爲首。

雁門關雄踞燕雲十六州之外,依山傍險。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直至黃河邊。

遼人謂之——雁門關天險。

宋軍的旗幟在風中呼呼作響,城頭的守軍挺立在風中紋絲不動。一身魚鱗鎖子甲,胸前三尺長鬚在風中飄蕩,男人邁着穩健的步伐走上了城頭,幽幽的說了一句:“遼軍,大概不會再來了。”

站崗的士卒聽到將軍的聲音紛紛低下頭,恭敬的喊道:“參見元帥。”

“不必多禮。”

長鬚將軍淡淡一笑,攀着城牆,望着遠方道:“馬上就要春耕了,官家收兵的聖旨想必不日就會到達。遼國上京那兒傳來諜報,蕭達凜病重,蕭綽已經有意掉韓德讓回師。這仗,打得差不多了。”

長鬚將軍身邊,一名佇立在那的宋軍士卒帶着憧憬的語氣道:“元帥,去年雁門關大捷,元帥帶着咱們宋國的男兒把遼軍殺出五十里外,爲曹樞密報了一箭之仇,也爲咱宋軍漲了士氣,就算遼人再來,咱也不怕他。”

“打仗不只是看時機、實力,運氣也是一部分,再打起來咱們未必佔得了便宜”長鬚將軍嘆了口氣,背過手緩緩走下了城樓。

“恭送元帥。”

士卒的語氣中不含一絲作假,有的只是發自內心的對強者的崇拜。

因爲他們的元帥是百戰百勝、威名遠揚的楊無敵。

楊繼業前腳走進自家大院,朝廷的欽差後腳就跟來了。

他恭敬的跪拜在地上,面向欽差太監王繼恩。王繼恩一身藍袍,身後跟着八個披甲帶刀的武德司侍衛。慢吞吞的從一旁侍衛手中結果聖旨,清了清嗓子,用那陰陽怪氣的聲音說道:

“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大同軍節度使楊繼業聽旨!”

“微臣楊繼業聽命。”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大同軍節度使楊繼業老於邊事,勞苦功高,駐守雁門關期間屢立奇功,特加封爲太尉、建雄軍節度使、判代州事。春耕已至,責令楊繼業即日起班師回朝,欽此!”

“臣楊繼業領旨。”

楊繼業恭敬的站起來,接過聖旨,王繼恩把聖旨遞到他手上時忽然詭異的一笑。

“楊太尉,恭喜高升啊。”

“多謝公公”楊繼業笑了笑,伸手招呼王繼恩到內堂就坐。楊繼業屏退了左右,和王繼恩一併坐下。王繼恩坐在椅子上,抿了口茶,低着眼睛淡淡道:“楊太尉此番蒙官家眷顧,可謂春風得意。不過太尉的盔甲卻不用解了,咱家這裡還有一道官家的密詔,太尉先看看。”

說罷,他從懷中又掏出一道聖旨,遞給了楊繼業。

楊繼業皺着眉頭打開聖旨,看了看聖旨上的字,臉色譁然一變,驚道:“官家要我發兵府州?”

放下茶杯,王繼恩臉上掛起了陰險的笑容,冷聲道:“府谷折氏身爲素有反意,如今暗地和逆賊李繼遷結爲同盟,狼子野心昭然天下。官家曉得太尉對西北民軍情最爲了解,是以這番重任又落到了太尉身上。”

楊繼業臉色鐵青,眉頭皺成了一團。

“官家有令,楊某焉有推辭之理。只是一旦和府州開戰,必然會牽扯到西夏和麟州兩家。我軍連年征戰,早已疲憊不堪,此時開戰實在不利於長遠之計。公公,朝中可有人反對官家的意思?”

“自然是有。不過,官家的意思很明確,要打就打個痛快。發兵府州,只是進軍西夏的*。”

楊繼業肅然,頓首道:“如此楊某隻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太尉府上的茶太淡了”王繼恩嘿嘿一笑站起身向門外走去。

待到王繼恩走後,一直躲在屋外的楊延平、楊延定幾人匆匆的趕了進來。

一進屋裡,看着楊繼業坐在椅子上發呆的樣子,六郎楊延昭便急匆匆發問道:“爹,朝廷的欽差剛說了些什麼?爹不是升了太尉嗎,怎麼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老六,閉嘴”大郎楊延平呵斥一聲,一臉嚴肅的問道“爹,那欽差是不是還帶了密旨?”

楊繼業看着面前的幾個兒子,忽然心底感到一陣欣慰。他站起身子,一邊招呼着七個兒子走出去,一邊含笑說道:“走,到後院耍耍槍法,讓爲父看看你們的槍法有沒有長進。”

夏州。

唐宋、白馬、折文櫻、惜命、花得很,唐家大院大廳內,衆人一個個託着下巴趴在桌子前盯着蹲在地上的雪裡蛆,忍不住搖頭又嘆氣。

“不懂。”

衆人異口同聲的說道。雪裡蛆面帶不忿,剛要站起來,卻被唐宋指着呵斥道:

“蹲好!現在是在審問你。”

雪裡蛆翻了個白眼,抱着胳膊說道:“你審你審,我蹲好。”

折文櫻鬱悶的敲着桌子,指着雪裡蛆鬱悶道:“芍藥姐姐多好的人啊,怎麼會想不開喜歡上你呢?”

“我……”雪裡蛆咂咂嘴,狡辯道“我老屈好歹也是一表人才……”

“呸!”

雪裡蛆怒了,蹲在地上甩着袖子道:“你們幹嘛把我當成犯人似的,難道我連拒絕一個女人的權利都沒有?”

衆人氣勢洶洶正要反駁,這時忽然聽到門外傳來一聲熟悉的聲音:

“呀,小熙啊,唐宋在家嗎?”

第9章 打草谷第20章 妖孽第3章 大小姐與二公子第2章 姓唐名亮字元明第16章 三王聚會第50章 龐太師的野望第4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2章 守的雲開見日出第8章 化解第52章 人兒何處歸第27章 炒作第29章 落幕第9章 打草谷第44章 忠烈楊家將第3章 奇襲第42章 韜光養晦第22章 他的女人第12章 西北梟雄折御卿第10章 定難的再統一第25章 汴河局勢的轉機第25章 汴河局勢的轉機第5章 將對將第3章 奇襲第8章 化解第7章 拜龍教第31章 大宋年間的脫衣舞秀第30章 聯姻(上)第49章 水淹府谷第19章 青樓文化第39章 二審盧又元第29章 惜命第8章 戰不由人第16章 三王聚會第21章 城管唐與釘子戶第3章 灰姑娘第1章 美人之恩最難消受第44章 罵皇帝第5章 將對將第47章 麟州陷落第2章 夢中人說點心裡話第39章 二審盧又元第3章 大小姐與二公子第52章 人兒何處歸第21章 佛門是非之地第45章 夜襲!夜襲!第45章 此去經年陌路第39章 選美大賽(二)第32章 兇案第5章 曹府危機第32章 兇案第10章 人心險惡第1章 狼顧之相第50章 龐太師的野望第50章 龐太師的野望第2章 西夏霸王第4章 勝負分曉第49章 水淹府谷第6章 龐籍自薦第7章 太宗北伐第51章 草人借箭第35章 第二具屍體第33章 魔病人乜崖素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0章 聯姻(上)第46章 楊家將大戰折家將第16章 分別第6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第12章 西北梟雄折御卿第51章 草人借箭第27章 過河的小卒第23章 洪水第49章 水淹府谷第12章 守的雲開見日出第30章 聯姻(上)第9章 打草谷第18章 匪儒知州第5章 唐宋不辱使命第8章 化解第1章 美人之恩最難消受第33章 寇準入獄第35章 第二具屍體說點心裡話第14章 白馬的功勞第2章 西夏霸王第39章 二審盧又元第17章 燭影斧聲,弟篡兄位第25章 汴河局勢的轉機第4章 汴梁行第4章 汴梁行第7章 拜龍教第29章 落幕第15章 我要讓你知道誰纔是主角第52章 人兒何處歸第2章 姓唐名亮字元明第40章 銀州易幟第3章 奇襲第30章 又升官了
第9章 打草谷第20章 妖孽第3章 大小姐與二公子第2章 姓唐名亮字元明第16章 三王聚會第50章 龐太師的野望第4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2章 守的雲開見日出第8章 化解第52章 人兒何處歸第27章 炒作第29章 落幕第9章 打草谷第44章 忠烈楊家將第3章 奇襲第42章 韜光養晦第22章 他的女人第12章 西北梟雄折御卿第10章 定難的再統一第25章 汴河局勢的轉機第25章 汴河局勢的轉機第5章 將對將第3章 奇襲第8章 化解第7章 拜龍教第31章 大宋年間的脫衣舞秀第30章 聯姻(上)第49章 水淹府谷第19章 青樓文化第39章 二審盧又元第29章 惜命第8章 戰不由人第16章 三王聚會第21章 城管唐與釘子戶第3章 灰姑娘第1章 美人之恩最難消受第44章 罵皇帝第5章 將對將第47章 麟州陷落第2章 夢中人說點心裡話第39章 二審盧又元第3章 大小姐與二公子第52章 人兒何處歸第21章 佛門是非之地第45章 夜襲!夜襲!第45章 此去經年陌路第39章 選美大賽(二)第32章 兇案第5章 曹府危機第32章 兇案第10章 人心險惡第1章 狼顧之相第50章 龐太師的野望第50章 龐太師的野望第2章 西夏霸王第4章 勝負分曉第49章 水淹府谷第6章 龐籍自薦第7章 太宗北伐第51章 草人借箭第35章 第二具屍體第33章 魔病人乜崖素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0章 聯姻(上)第46章 楊家將大戰折家將第16章 分別第6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第12章 西北梟雄折御卿第51章 草人借箭第27章 過河的小卒第23章 洪水第49章 水淹府谷第12章 守的雲開見日出第30章 聯姻(上)第9章 打草谷第18章 匪儒知州第5章 唐宋不辱使命第8章 化解第1章 美人之恩最難消受第33章 寇準入獄第35章 第二具屍體說點心裡話第14章 白馬的功勞第2章 西夏霸王第39章 二審盧又元第17章 燭影斧聲,弟篡兄位第25章 汴河局勢的轉機第4章 汴梁行第4章 汴梁行第7章 拜龍教第29章 落幕第15章 我要讓你知道誰纔是主角第52章 人兒何處歸第2章 姓唐名亮字元明第40章 銀州易幟第3章 奇襲第30章 又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