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隔牆常須防有耳

大宋嘉定十年(西元1217年),泉州。

蒲開宗有些悶悶不樂,撓着自家的頭髮,嘆了一口氣。

朝庭的和買法越發讓人難過,來泉州的番船已經很少了,偏偏在這時又鬧出海賊襲岸的事情,這讓他這個半官半商的海獠心生懼意,大宋原本是他這等人物之安樂鄉,可這些看來,他的日子也越發地難過了。

或許該遷回祖地?正好去聖地朝拜,看看自家祖先們生活的地方……

這個念頭在他腦中一轉便消失了,讓他拋開大宋這暖風薰得遊人醉的所在,去海外蠻荒之地,這比殺了他還要難受。海外諸國,有哪個能象大宋這般有着衆多享受?

正思量着,一人匆忙走了進來:“蒲主簿,你可曾聽過新來的知府是何人?”

“送罷一官又一官,不過是替朝庭守着錢袋子的……”蒲開宗見是自家同僚,不以爲意地說了句,然後瞪着眼睛:“我最關心的,還是那些海賊!”

“來的是真景元真德秀,倒也是我們閩人。”那人笑道:“海賊不過蘚芥之患,若是這位真大人不好侍奉,咱們便盡數得丟了烏紗帽!”

“我倒以爲,換一位知府大人算不得什麼大事,泉州爲海商雲集之地,如今和買之策,原本便於海商不利,再加上那海賊……唉!”“蒲主簿家中有海船八艘,日進斗金,自然是擔憂海賊了。”那同僚冷笑了聲:“我卻只靠着這些微官俸養活一家,不可不逢迎上官。”

蒲開宗知道他是嫉妒,也不與他多說,只是搖了搖頭,然後出了衙署。他行至大街之上,正欲回自家。突然聽到有人喚道:“蒲主簿久違了,這一向可好?”

這聲音很是熟悉,蒲開宗回頭去看。當見着那人蜂首環目虯鬚的模樣時,心中一怔:“你如何會在此處?”

這人開口一笑,露出口大板牙來:“我爲何不能在此處?”

“隨我來隨我來!”蒲開宗見他,知道是來尋自家的。看了看左近沒有熟人,拉着他便上了旁邊名爲“羣英會”的酒樓,尋了個包廂坐了,又讓隨從看住門口。這才埋怨那人道:“如今官府正在緝拿你等,賢弟你如何跑到這岸上來了!”

那人冷笑了聲:“官府?你蒲主簿不就是官府?連你蒲主簿都能跟我稱兄道弟,那些差役兵丁又如何會出力氣?”

蒲開宗有些訕然,這人複姓歐陽,雙名映鋒。也是在南海討生活的海賊頭目,原本與他便有交情。象他這般有着海船的,若不曾與海賊有交情,船根本無法出港。

“蒲主簿,小弟此次來是有一事相求的。”見蒲開宗不說話,歐陽映鋒道。

“賢弟有話便說,你我兄弟,提什麼求字!”

“刻鐘之事蒲主簿可知?”歐陽映鋒壓低了聲音問道。

這幾年來,刻鐘迅速傳遍大宋,大些的城市。富貴人家,誰家不擺着一兩座,那千貫地大鐘擺不起,百貫的卻不是什麼難事,蒲開宗家中殷實,便擺了一座千貫、兩座五百貫的。聽得歐陽映鋒如此問話。他心中一動:“怎麼。有人要送一船刻鐘去海外?”

“一船刻鐘?”歐陽映鋒舔了舔脣,這幾年來。刻鐘幾乎超過絲綢,成了最搶手地海貨了,他冷笑了聲:“一船算甚,我們這次要做票大的,做成了,大夥都是吃喝不愁!”

“說來聽聽!”蒲開宗眯了一下眼道。

他雖說有官身,又有海船,但若是時機巧合,他也不介意做回海賊,實際上他家海船在外時,時常會做些劫掠的副業,也正是因此,他才與歐陽映鋒這般的海賊頭目攀上了交情。

“有個叫丁宮艾地,蒲主簿可曾聽過?”

“那個倭人?”

“正是,他打探得那些刻鐘,盡數是在慶元府某座荒島上產的,因爲離沿海制置使近的緣故,他一家吃不下,故此向王子清、趙郎(注1)說了,願以他二人爲首,會合咱們南海十八島的弟兄,將這島奪了,擄走匠人,自此以後,咱們便可造刻鐘,那纔是財源滾滾,在家做個太平富翁,豈不遠勝在海上日曬雨淋?”歐陽映鋒低聲道:“這可是在沿海制置使口中奪食,王子清趙郎二人合起來有船十八艘,我有船五艘,加上其餘頭目之船,共有大小近百艘,這等好事,兄弟我自然不會忘了你蒲主簿,故此來尋你相助!”

蒲開宗知道他這話無非是討巧賣乖,這些海賊雖然聚攏起來有大小近百艘船,可多數是那種小舢板漁船,大海船不會超過十艘。那島若是在沿海制置使邊上,沒準便要與大宋水軍開仗,靠着這些船去,未必有勝算。但加上自己八艘海船則不然,船上裝載地海賊人數會翻上一倍。因此,他還是怦然心動,那刻鐘的價格實在讓他不能不起貪念。

“賢弟,親兄弟明算帳,我出五條船,能給我幾成?”盤算一番之後,蒲開宗問道。

“十八路人舟,加上蒲主簿便是十九路,王子清、趙郎二人人手最多,他們分得一半,咱們兄弟再分三成,我一你二。”歐陽映鋒早就想好,因此毫不猶豫地道。

蒲開宗看了他許久,這歐陽映鋒可不是個爽利人物,但此次卻能如此一口答應這般條件,實在是讓他懷疑。

“實不相瞞,這分法是王子清、趙郎擬的,我另有打算。”歐陽映鋒狡猾地笑了笑:“那丁宮艾與我商量過了,奪了那島之後,我二人聯手,做掉王子清、趙郎,吞了他的份子。我知道這二人近來極是猖狂,連蒲主簿的海船都在他們手中吃了虧,故此才明言以告。”

蒲開宗心中冷笑了聲,只怕完事之後。他們還想吞了自己份子吧。

“蒲主簿,咱們擄來工匠,總得尋處地方落腳造鐘。貨也得有個正經人家出手,這兩樣都非你莫屬,故此蒲主簿莫要猜忌。”他雖是神情未變,可歐陽映鋒有備而來。怎會猜測不出他地心思,笑了笑道。

“如此說來,果然是場好買賣。”蒲開宗正欲答應,心中又是一動:“那島與沿海制置使有關。莫非是官府中人?”

“這個便不知了,就算是官府中人又如何,爲了真金白銀,皇帝官家也敢拉下馬扒了龍袍,何況是一個狗官!”歐陽映鋒笑嘻嘻道。

蒲開宗也覺得應是如此。全然忘了自家也是狗官之一。

二人正商議細節,突然聽到外頭傳來一陣喧鬧,他們說的事情卻是不能爲外人所知的,便是蒲家的僕人,蒲開宗也將之支使去開門了,故此二人立刻閉嘴。歐陽映鋒有些不耐,他瞪着眼睛來到門口,卻看到一個二十餘歲的書生正搖頭晃腦地與那酒家爭執。

“這分明是學生我先來地位子,爲何要讓與他人?你這店家好生不講道理!”

“小人哪有不講道理了,只是求學究換個座位。此處已有人定了。先前學究只說小坐片刻,故此小人允了,如今定座之人已到,小人實是……”店家也是個脣舌伶俐的,說起話來噼噼叭叭,將那書生到嘴邊上的子曰詩云盡數堵了回去。

“學生在臨安。也是時常去你這羣英會地。不曾想到這泉州,反倒被你……”

“之政。休要爭執,朱子有言,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注2)。”那學生還待叨嘮,與他同座的四十歲左右地人沉聲道。

“先生教訓得是。”被稱爲“之政”的書生臉上雖尤有不平之色,卻是收聲閉嘴。那先生又對掌櫃道:“我這學生只是愛此處當街臨海,可見着那浩渺煙波罷了,既是有人定下,那就請與我等換上一桌。”

“原來是兩個酸儒。”歐陽映鋒回頭向着蒲開宗一笑:“蒲主簿,事便如此說定了。”

見是不相干地人物,蒲開宗也不以爲意:“賢弟,那丁宮艾未必可靠,你要小心他。”

一個小二恰好站在二人身邊,聽得“丁宮艾”三字,神情微微一變,看了二人一眼之後,收拾收拾東西便離開了。蒲開宗與歐陽映鋒都未注意到這一點,兩人拱手告別,歐陽映鋒下樓時又道:“蒲主簿,功成之日再與你痛飲!”

蒲開宗微笑拱手,正要喚小二過來結帳,卻見那個二十餘歲的書生走了過來向他拱手:“閣下請了,學生恩師遣學生來,想請教閣下是否有空,若是有空,能否移駕一敘。”

蒲開宗對這酸迂儒生原本沒有什麼好感,不過人家來請,他又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也未曾倨傲推辭,來得那人身旁,見禮後坐下。

“兄臺,我曾聽聞這泉州海商雲集巨船往來,看兄臺模樣,似乎應是海商?”

蒲開宗知道自家形貌頗異於宋人,聽他如此探問,也不以爲意,笑道:“小可祖上原是番人,不過遷至大宋已有百年,歸化日久,便是小可,也是在大宋出生,學的是仁義廉恥,讀地是春秋經義。”

“那是我冒昧了,還請兄臺恕罪。”那中年人拱手行禮,然後皺了皺眉:“方纔我坐在那窗外,發覺海上盡數是些小船,街上也甚爲冷清,不知這是何故,我自遠道而來,一時好奇,故此發問,還請兄臺不吝賜教。”

“一時好奇,鬼才相信!”蒲開宗心中冷笑,這人模樣,分明是飽讀詩書地,又帶着學生,此人十之八九,是途經此處的官吏。想到此處,他也不直說,只是打着哈哈:“此時刮北風,正是揚帆出海地時候,哪裡會有海船逆風入港?”

“是極,是極,原是我想差了。”那中年人恍然大悟:“兄臺久在泉州,自是對此熟悉的,到得起南風時,每日會有多少海船入港?”

聽得這人細細察問,蒲開宗心裡更是凜然,他猛地想到出來時同僚說地,泉州府新任知府是個叫真德秀的,莫非就是此人?若是他的話,他來得倒是快,他口間中帶着閩音,聽聞原是閩人,這海上事情,不可能一無所知,方纔他那模樣,分明是做僞。

“在下不曾留意過,兄臺口音也帶有閩聲,不知是何方人士?”他試探着問道。

“我家先生便是……”那被稱爲“之政”的書生正待說話,中年人咳了一聲,他便閉住了嘴。見自蒲開宗嘴裡套不出什麼話來,那人又隨意問了幾個無關緊張的問題,喚了聲叨擾便告辭了。

蒲開宗瞧着他的背影,冷冷一笑,朝庭和買之政不罷,海面盜匪之亂不平,便是換了當今丞相史彌遠來了,也只有束手無力。這人就算是新任泉州知府真德秀,也不過是混完幾年便離開的書呆子罷了。

他與這中年人說話之時,方纔那神色一變的店小二悄悄來到樓下,尋着掌櫃的低聲道:“掌櫃,方纔蒲主簿與那個漢子提到了丁宮艾。”

“果真?”掌櫃的大喜,向外瞧了瞧,見沒有人注意,拉着那小二躲到一旁。

蒲開宗便是再謹慎,卻也不曾想到,丁宮艾這三字對“羣英會”酒樓會有如何影響。這“羣英會”酒樓是四年之前在臨安開地,走了當朝丞相史彌遠管家的門路,短短四年間,便在紹興、建康、泉州等地開了分店。這“羣英會”酒樓背後東家姓霍,卻是紹興府山陰縣霍家莊的霍重城,在霍重城背後,更是趙與莒在爲他出謀劃策。

因爲當初被丁宮艾走脫的緣故,霍重城便花了重金請人建這“羣英會”,在人口密集之處,既可安置他家中那些覬覦他產業的親族,又可打探各地消息,尋找丁宮艾的下落。這幾年來,他暗地裡對丁宮艾地懸賞已增至十萬貫,丁宮艾如若不是常年在海外,只怕在大宋寸步難行。

得知此事與那蒲主簿有關,“羣英會”掌櫃不敢怠慢,忙令心腹連夜北上,趕往紹興,將這丁宮艾地消息傳了回去。又遣盯着蒲開宗,發覺他家幾艘海船空貨出海,便再度遣人北上傳信。

注1:此二人皆是當時泉州附近大海盜,史料中有記載。

注2:見《朱子家訓》

一零一忠不畏死陳少陽三規劃下三零八功勳三四二當與不當二九四花開花落兩不同二四九勿令疏忽防蛇蠍四十五天下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二九二國勢飄搖雨打萍七十七渡罷滄海有故交九十六卿乃佳人總多情一四六獻土下拜真吾主二六八三士二桃穩如山四十八冷對槍尖掀血浪二五六觥籌交錯國宴香一七六國子監前攔國子二一四國勢維新孰執掌八十一千里鴻雁飛書忙二九七敗由驕奢成由儉第四十六章二七三將軍烈火護堅城三一五登陸三五六官制改革一八四伏羅織網捕狡雀一五四金銀過市何招遙二九五羅裙紛舞現白刃八糧商上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三五二離間第三十九章一三一巧計可使狼變羊二二零狐媚事君非至善一六一此一時也彼一時二八八三軍協力定中原二六四孰爲鷸蚌孰漁翁三十八懸山上三十五迎新下二一二安石變法遺教訓二四六雖是親侄猶相疑一七三國事不密釀大禍三十巧匠上三二四女色三五零東勝洲招商局一四九堯舜堂上置木鼓一一零險象環生終獲勝四十六天下英雄出我輩第四十四章二五六觥籌交錯國宴香二四六雖是親侄猶相疑二零八早藏伏兵待良機一二七威加海外歸故鄉四十四江南製造局二八二夙夜憂嘆心不同二十三大年上八十八知音一曲能傾蓋二七八溫補羊肉定四策二二一烏合之衆豈成事一三九調教權奸入吾彀四十一夜盜上一四二忽如一夜春風來四十二餘波下第三十九章九十一我承天命降世間三十五迎新上二六一願將鐵軌致天下一八一疾風板蕩嗟榮辱三四九千古奇勳勝開疆二五二南國天子何許人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一零三深殿夜雨掩孤燈六立威下二五二南國天子何許人一四五兵臨黃微唯束手二十四一年之計上一五六奇折廣開天下財三一九大宋龍騎兵在此八十九浮生半日難得閒三六零南洋之血二九三和光同塵聽道途二七八溫補羊肉定四策一九二怒極遍開煉獄花一四六獻土下拜真吾主二八二夙夜憂嘆心不同一八五窮圖現匕摧頑虜十六盜賊下八糧商下二四二唯恆產者有恆心二十二秀才下三零八功勳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九十四熄燭分香盟誓言第四十章二九七敗由驕奢成由儉一二七威加海外歸故鄉一一二孰堪身負天下望一八九狡胡兇蠻吾砥柱二九八勵兵秣馬劍指北二一六豈唯小人壞國事三四零集風雷一六二匡復應作長久計
一零一忠不畏死陳少陽三規劃下三零八功勳三四二當與不當二九四花開花落兩不同二四九勿令疏忽防蛇蠍四十五天下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二九二國勢飄搖雨打萍七十七渡罷滄海有故交九十六卿乃佳人總多情一四六獻土下拜真吾主二六八三士二桃穩如山四十八冷對槍尖掀血浪二五六觥籌交錯國宴香一七六國子監前攔國子二一四國勢維新孰執掌八十一千里鴻雁飛書忙二九七敗由驕奢成由儉第四十六章二七三將軍烈火護堅城三一五登陸三五六官制改革一八四伏羅織網捕狡雀一五四金銀過市何招遙二九五羅裙紛舞現白刃八糧商上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三五二離間第三十九章一三一巧計可使狼變羊二二零狐媚事君非至善一六一此一時也彼一時二八八三軍協力定中原二六四孰爲鷸蚌孰漁翁三十八懸山上三十五迎新下二一二安石變法遺教訓二四六雖是親侄猶相疑一七三國事不密釀大禍三十巧匠上三二四女色三五零東勝洲招商局一四九堯舜堂上置木鼓一一零險象環生終獲勝四十六天下英雄出我輩第四十四章二五六觥籌交錯國宴香二四六雖是親侄猶相疑二零八早藏伏兵待良機一二七威加海外歸故鄉四十四江南製造局二八二夙夜憂嘆心不同二十三大年上八十八知音一曲能傾蓋二七八溫補羊肉定四策二二一烏合之衆豈成事一三九調教權奸入吾彀四十一夜盜上一四二忽如一夜春風來四十二餘波下第三十九章九十一我承天命降世間三十五迎新上二六一願將鐵軌致天下一八一疾風板蕩嗟榮辱三四九千古奇勳勝開疆二五二南國天子何許人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一零三深殿夜雨掩孤燈六立威下二五二南國天子何許人一四五兵臨黃微唯束手二十四一年之計上一五六奇折廣開天下財三一九大宋龍騎兵在此八十九浮生半日難得閒三六零南洋之血二九三和光同塵聽道途二七八溫補羊肉定四策一九二怒極遍開煉獄花一四六獻土下拜真吾主二八二夙夜憂嘆心不同一八五窮圖現匕摧頑虜十六盜賊下八糧商下二四二唯恆產者有恆心二十二秀才下三零八功勳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九十四熄燭分香盟誓言第四十章二九七敗由驕奢成由儉一二七威加海外歸故鄉一一二孰堪身負天下望一八九狡胡兇蠻吾砥柱二九八勵兵秣馬劍指北二一六豈唯小人壞國事三四零集風雷一六二匡復應作長久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