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最後的考驗

對楊叢義的來歷較爲清楚的差事磨勘案沈忱,對此默然不語,不論其他人如何詢問,他都是搖頭擺手,不參與任何議論。

楊叢義接了任命文書,馬上回到兵案署衙,簡單收拾了些草紙文案,話不多說,跟孫淼打了聲招呼,便隨前來傳令的將校迅速離去。

他初來殿前司,其實不願被太多人關注,都指揮使大人搞的這麼高調,卻讓他在衆多人中難以自處,只能馬上離開了事。

到了殿前司都指揮使衙門,楊叢義直接先被帶去了都指揮使官署,面見都指揮使大人。

“大人,楊大人帶到!”將校稟報。

楊存中擡頭一見人已帶了過來,便將手裡的東西放下,笑道:“楊副使,請坐。”

“多謝大人!”楊叢義道謝之後便在旁邊端端正正落座。

只聽楊存中道:“楊副使可知殿前司爲何要單獨設立一個選將司?”

楊叢義略微一想,回道:“下官不知。”

楊存中道:“選將之事對大宋禁軍來說極爲重要,這次大動干戈要還選不出良將,下次可就沒有這種機會了。可以目前殿前司諸司衙門現狀來看,不管讓哪個衙門按選將章程來施行選將,最後都難免流於形式,空耗人力財力。因此,我纔不得不稟奏朝廷臨時增設選將司,專門負責此事。”

稍作停頓,接道:“說到底,我還是對兵案等諸司衙門辦差能力不放心,大家早就過慣了安身日子,個個暮氣沉沉,讓他們出去辦差選將,多半也是出工不出力。而楊副使不同,從督造回易到調防廣南抗擊李越,意氣風發,朝氣蓬勃,正是執行選將章程最合適的人選!”

楊叢義忙道:“大人過獎!多謝大人擡愛!”

楊存中笑道:“選將章程雖然朝廷已經批覆同意,但有些具體事項,在章程中並未寫明,在執行時還要臨時決斷,不知楊副使是怎麼考慮?”

楊叢義有幾分疑惑的回道:“下官不知大人意思,還望大人明示。”

楊存中道:“這章程楊副使應該看過,有何優劣,你也應該瞭然於胸。我知道有事是要朝廷做主,但現在朝廷已經把選將之事全權交於殿前司,不會有任何干預。我先問一個問題,你以爲哪支禁軍可調來組建選將營?”

楊叢義回道:“下官初入殿前司不久,對殿前司諸軍瞭解不多,此事當有大人做主。”

楊存中道:“楊副使,選將營副帥是你,哪支禁軍可用來組建選將營,自己要你做主,畢竟選將營之事是由你具體操持。”

隨後又道:“既然我把你調來選將司擔任副使,又讓你擔任選將營副帥之職,便是對你極大的信任,以後選將之事,我不會有任何指令,全權交由你來辦理,而我會爲你提供協助和便利,所以我希望你能直言不諱!”

楊叢義見都指揮使大人把話說到這個地步,也不好再推辭退縮,如若惹惱了對方,丟了選將的機會,豈不是得不償失?

於是趕緊起身認錯行禮:“大人恕罪,下官方纔尚有私心,未能體悟大人爲大宋軍隊與社稷的一片苦心,沒能以赤誠之心相對,請大人降罪!”

誰知楊存中卻笑道:“好,既然明白了,那就不晚。實話跟你說,設立選將司,我兼任正使,便是爲你能施行選將章程排除一切雜議非議,選將司諸事從今天起就由楊副使定奪!坐下說。”

“多謝大人寬恕!”楊叢義道謝,恭恭敬敬的坐下。

“關於組建選將營的禁軍,楊副使當真沒有考慮?還是爲避嫌,有所忌諱?”楊存中笑問。

楊叢義馬上回道:“大人慧眼如炬,下官確實考慮過一支軍隊。”

“宣威軍?”楊存中叫出此軍的名字。

楊叢義點頭道:“正是。此軍是下官當初提議組建,下官也具體參與了建軍過程,之後在此軍擔任監軍之職,跟將士較爲熟悉,如果用他們來充實選將營,檢驗諸軍,也能得心應手。只是下官與此軍淵源頗深,恐犯軍中忌諱,是以方纔沒敢提起。”

楊存中笑道:“楊副使多慮了,選將營除了副帥,上面還有朝廷派遣的統帥,何況要用哪支軍隊是殿前司說了算,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選出好的將校來,不存在任何忌諱。既然你中意宣威軍,那就把宣威軍調來填充選將營。”

楊叢義一聽此話,連忙道謝:“多謝大人成全,如此下官便有幾分把握了!”

楊存中隨後又道:“不過選將營應該用不了太多禁軍填充,楊副使準備調遣幾個指揮?”

楊叢義回道:“下官以爲有三個滿編的指揮就夠了,一指揮戍守防衛,一指揮備戰,一指揮協助,一千五百人應當能完成選將營絕大部分職責。”

楊存中想了想,說道:“這樣吧,調集四指揮,戍守防衛增加一指揮兵力。”

“是,大人。如此一來,下官就更有信心了。”楊叢義點頭稱是。

原本他所設想的也是調集宣威軍四指揮兵力,只不過他還是擔心會引起不必要的猜疑,故而縮減了一指揮,如今都指揮使大人親自提出來增加兵力,他自然心下高興。

“這次選將,朝廷能撥付的錢糧不多,大部分還是皇上從內庫撥付,一共也只有一百五十萬貫,錢糧不多,每一貫錢都要用到實處。”楊存中忽然說起錢糧,並透露了這次選將的總體預算花費。

關於這次選將,大約要花多少錢,楊叢義之前也粗略估算過,一百萬貫勉強夠用,朝廷能多付一些錢自然最好不過。

於是當即回道:“是,下官一定嚴加把控,保證每一個銅板都用在改用的地方!”

“錢糧之事,朝廷會按時撥付選將司。有了錢糧,能不能辦好此事,全看楊副使了。”楊存中笑道,臉上神情看起來十分輕鬆。

楊叢義馬上回道:“大人放心,下官一定竭力辦成此事!不讓大人難做,不讓殿前司蒙羞!”

“好好好,有此一言,我就放心了。”楊存中哈哈笑道。聽到這話他心下十分欣慰,已經很久沒見過這樣的年輕人了。

笑完過後,楊存中又道:“對了,還有一事楊副使要多加上心,選將之事樞密院不願參與,他們已經把參與選將的各軍行軍路線、行軍期限等調兵權限下放殿前司,具體行軍路線和期限,也將由選將司自己來定。楊副使對此有何想法?”

楊叢義略一思索,便回道:“下官以爲此事不難。把行軍也列入選將考察的一部分,既然我們要在婺州義烏縣建立選將營,他們只需從各自駐地直奔選將營所在地即可,選將司不必給他們制定行軍路線,只需限定日期和行軍軍紀,不按軍紀行軍或是無故延誤行軍日期,直接取消參選資格,讓他們原路返回就是。”

一定此議,楊存中深感贊同,要會打仗,首先就得會行軍,不會行軍,延誤期限,預定的戰場都不能如期趕到,如何能打勝仗?

“好,行軍之事就按楊副使的意思辦。”

選將諸事之中,楊存中最在意的三件事楊叢義都給了建議,並做了保證之後,他心下大定,當即說道:“從今天起,選將司正式設立。選將司具體事務由楊副使主持,若有棘手問題不能解決,直接來找我。至於選將營,我就不參與了,楊副使自己操持便是。”

楊叢義起身應道:“是,大人。下官一定辦好此事!”

“李虎,帶楊副使去選將司。”

楊存中一聲吩咐,一校尉近前接令。

“楊大人,請跟我來。”

楊叢義擡手施禮之後,便雖那校尉離開都指揮使官署。

走過幾道門,楊叢義被帶進了一個較爲封閉的小院子,院內空無一人。

“大人,這裡就是選將司了,末將已經提前讓下人清理乾淨,可以直接入住。”那名叫李虎的校尉在一旁介紹道。

楊叢義站在院中四下看了看,房間倒是有幾間,只不過好像空置很久了,沒有絲毫人氣。

“大人,這邊請,副使官署在這邊。”李虎說完便在前邊引領,走向旁邊一間屋子。

楊叢義轉頭一看,只見那間屋子門頭上掛了一塊還算精緻的匾額,只是上面用黑墨寫了幾個大字:選將司官署。

既然是臨時設立的機構,時間緊迫,用黑墨題匾,但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李虎推開官署大門,屋內陳設一目瞭然,空空的書架,空空的桌椅,清掃的十分乾淨,看不出任何曾經有人使用過的痕跡。

楊叢義走進官署內,四下看了幾眼,就在書案後的椅子上坐下。

剛一坐下,擡眼向前一看,心底便升起一股奇妙的感覺,因爲整個官署現在是他一個人所有,這是前所未有的感受。

“大人,都指揮使大人讓末將留在選將司聽憑大人差遣,大人若有什麼差事,只管吩咐末將就是。”李虎站在書案前擡手行禮。

第349章 覈查目標第154章 回黃梅縣第298章 深入敵後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122章 爭議第216章 道長出馬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688章 潰兵奪糧第391章 拜訪湯府第70章 機會來了第416章 答疑解惑第404章 僱傭下人第104章 考試結束第106章 初入齋舍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582章 密令第489章 討回書信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459章 從軍歌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511章 徇私之憂第218章 打定注意第512章 稅賦之憂第124章 再見知軍第281章 重臣議事第659章 攻取城池第649章 好漢饒命第702章 商議方略第48章 議政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416章 答疑解惑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212章 使節登陸第405章 湯鷽的消息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16章 血案兇徒第687章 別無選擇第399章 前往臨安第134章 太學辯議(七)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431章 最後的考驗第361章 畫像丟失第463章 評判入山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112章 郎君風流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10章 提刑查獄第56章 定計第559章 甜茶受捧第368章 配合作畫第276章 緊閉營門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216章 道長出馬第62章 道長援手第234章 通關南下第116章 秦檜出場第786章 出路第718章 老道警告第519章 進駐流求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539章 北上銷貨第774章 三軍皆動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127章 謊言第60章 逃命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739章 合圍關中第173章 再到泉州第144章 遠洋護軍第13章 據實以告第756章 使臣挑釁第150章 募工開營第202章 正使講話第52章 自尋死路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23章 兇犯越獄第321章 圍堵四門第64章 道別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548章 成親第120章 遇襲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16章 血案兇徒第439章 暗流涌動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609章 回援鎮江第168章 請回臨安第380章 兩次點名第427章 暗夜黑影第108章 規矩第747章 議和待機第548章 成親第283章 重聚
第349章 覈查目標第154章 回黃梅縣第298章 深入敵後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122章 爭議第216章 道長出馬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688章 潰兵奪糧第391章 拜訪湯府第70章 機會來了第416章 答疑解惑第404章 僱傭下人第104章 考試結束第106章 初入齋舍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582章 密令第489章 討回書信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459章 從軍歌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511章 徇私之憂第218章 打定注意第512章 稅賦之憂第124章 再見知軍第281章 重臣議事第659章 攻取城池第649章 好漢饒命第702章 商議方略第48章 議政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416章 答疑解惑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212章 使節登陸第405章 湯鷽的消息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16章 血案兇徒第687章 別無選擇第399章 前往臨安第134章 太學辯議(七)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431章 最後的考驗第361章 畫像丟失第463章 評判入山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112章 郎君風流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10章 提刑查獄第56章 定計第559章 甜茶受捧第368章 配合作畫第276章 緊閉營門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216章 道長出馬第62章 道長援手第234章 通關南下第116章 秦檜出場第786章 出路第718章 老道警告第519章 進駐流求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539章 北上銷貨第774章 三軍皆動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127章 謊言第60章 逃命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739章 合圍關中第173章 再到泉州第144章 遠洋護軍第13章 據實以告第756章 使臣挑釁第150章 募工開營第202章 正使講話第52章 自尋死路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23章 兇犯越獄第321章 圍堵四門第64章 道別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548章 成親第120章 遇襲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16章 血案兇徒第439章 暗流涌動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609章 回援鎮江第168章 請回臨安第380章 兩次點名第427章 暗夜黑影第108章 規矩第747章 議和待機第548章 成親第283章 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