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密令

在左相陳康伯、右相朱倬、同安郡王楊存中等主戰派文武重臣將朝堂言論掌控之後,主和派和逃亡派很快偃旗息鼓,逐漸不再發聲。

趙構也在陳康伯和楊存中輪番勸說中,打消了離開臨安避難的心思,應主戰派請求,最終答應留在臨安,穩定軍心民心。

朝廷在短暫的驚慌之後,很快穩定下來,急忙將金國皇帝完顏亮已在六月到達汴京的消息送往江淮各地,命江淮諸軍伺機而動,可趁金軍未到,佔據有利地形,積極組織防禦,不可錯過有利時機。

江南籌集糧草軍需的速度驟然加快,大舉徵調浙東、浙西各州縣民夫,迅速將籌集到的軍需送往建康府、鎮江府、和州和揚州等軍事重鎮囤積。

朝廷整個抗擊金人的思路是以淮河沿線的壽春、廬州、盱眙、淮陰爲防禦第一線,集中原有兵力,以有利地形,據城與敵人周旋,阻擊拖延敵人南下的速度,能防多久便防多久,儘量爲長江北岸的和州、揚州,佈置第二條防線爭取時間,第三條防線則在長江南岸,正面以建康府和鎮江府爲中心,東面以平江府爲中心,屯駐重兵,拱衛臨安。

其實朝廷的整個防禦重點還是東路的長江沿岸,至於淮河一線,在朝廷看來是必定會丟失的,從佈置排兵佈陣來說,淮河一帶可以丟失,而長江北岸的和州、揚州,若是不能防守,也很大可能會被放棄,最終的防禦重點是在鎮江府、建康府和平江府,依據寬廣洶涌的長江天險,將敵人攔在長江以北。

但整個防禦思路,除左相陳康伯、右相朱倬、同安郡王楊存中、三衙帥趙密和皇帝趙構之外,再無他人知曉,因爲朝廷給江淮諸軍下達的命令是渡江防守,將南侵的金人擋在淮河以北,決不允許他們肆虐江南!

命令如雪花般送往鎮江府、建康府、太平州、池州、蘄州、鄂州等地,命各地駐軍渡江北上和州、廬州、壽春、盱眙、淮陰、襄陽、信陽,務必將金人攔在淮河一線。

與此同時,駐守長江的大宋水師一部三千餘人,在典海使李寶率領下出海北上,奉命在東海縣一帶,攔截從海路南下的金兵。

七月底,間諜來報,金人果然兵分四路,西路十萬大軍攻川陝,中路二十萬大軍從鄧州、唐州攻信陽、襄陽,東路六十萬大軍在金國皇帝完顏亮親自統帥下已經離開汴京,到達應天府,海路有水軍十萬餘人,從密州南下,直奔臨安,總兵力達百萬!

這個消息再次震動朝堂,主和派、逃亡派大臣又有了擡頭的跡象,幸好左相陳康伯、同安郡王楊存中力主抗金,一文一武率領主戰派大臣穩住朝堂,使既定的抗金計劃得以繼續施行。

朝局稍穩之後,一道道催促鎮江、建康、揚州、和州、廬州、盱眙、淮陰、平江、壽春、信陽、襄陽等地各軍積極備戰的命令向江北飛去。

金國再沒有派遣使者來臨安,臨安也沒有重新派遣使者北上,各地備戰,如火如荼。

回易處,陸游早已去了泉州,等待與商賈交割貨物。

而楊叢義則一直在臨安等待徵召的消息。

大宋朝廷積極備戰,大批軍隊調往江北,糧草軍需也一批批從臨安府附近的糧倉和武備庫運往鎮江、建康。

負責軍械武器製造的東西作坊,迎來了二十年來最忙碌的時刻,兵匠官吏不分晝夜,在作坊內趕工。

作爲西作坊使,楊叢義雖然不用去作坊任職,主事之人是西作坊副使,但他還是可以去看看的,不能指揮,也能給些指導意見,畢竟他也不是對製造全然不懂的掛名西作坊使。

當年他倡導的流水線製造方法,已經全無蹤影,兵匠們還是按照固有的方法在製造,速度和效率自然不高。

面對軍器所給他們壓下來的巨大的製造任務,西作坊的一衆官吏和主事們心慌不已,一旦完不成製造任務,影響到前線抗擊金人的戰局,所有人都要治罪!

楊叢義得知情況後,馬上跟主管西作坊的副使溝通,告訴他,要想完成軍器所下達的製造任務,必須改變製造流程和方法。

那副使對製造並不精通,也是才調來不久的一名將校,除了年齡,不論從官階還是官職來說,都不可能跟楊叢義相比,面對巨大的製造壓力,他沒有拒絕的道理,何況對方還是他的頂頭上司。

絕大多數情況下,像楊叢義這種西作坊使類的諸司正使是不會出現在下屬面前的,更別說親來指導工作。

諸司正官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少有會負責具體事務的,除非有特旨,或是願意多管閒事,否則只需要在家領取俸祿就行,不會有任何人說,朝廷也不會追究任何責任,因爲正官不管事是傳統和慣例。

而楊叢義是例外。

跟副使溝通完畢後,副使將所有主事全部找來議事。

楊叢義九年前在西作坊擔任過副使,很多主事都還認得那個當年經常出現在製造一線的楊大人,所以當他重提流水製造流程和方法,一衆主事馬上就想起從前,那種方法確實迅捷有效。

毫無爭議,整個西作坊很快達成共識,一衆官吏、主事當天就開始籌備,細分工藝流程,細分製造班組,調整全部製造流程。

第二天開始,新的製造流程投入使用。

三天後,西作坊整個製造流程步入正軌,速度明顯加快,楊叢義功成身退,繼續回到回易處等待消息。

然而,一直等到八月初,楊叢義仍然沒有等到樞密院或是殿前司的任何命令,直到他向朝廷上書回報回易督造進度之後,等到了內侍傳來的一道口頭密令。

八月初七,一名內侍來到回易處,向楊叢義傳達密令:如無特命,回易船隊臘月之前不得離開泉州!

一聽到這道密令,楊叢義馬上就明白之前的逃亡傳言並非空穴來風,趙構真在做逃亡福州,甚至是更遠的海上的準備,否則何須下達這樣一個密令,於是他隨即提出一個請求。

楊叢義告訴內侍,他聽說金人準備大舉南侵,江淮等地都在積極備戰,長江一線的水軍也在日夜訓練,而回易船隊有一支從禁軍改編過來,常年穿行於海上的護衛軍,他們在海上行軍作戰如履平地,眼下全國上下都在備戰,準備抵禦金人南侵,而回易船隊出海時間不定,希望能將護衛軍調入明州或是長江,爲抗擊金人盡一份力!

內侍只是來傳達密令的,對於楊叢義的請求,他不能做主,也不敢隨意同意或是拒絕,答應會回稟。

三日之後,一道來自樞密院的調令送達回易處,命回易護衛軍一個月內調防明州,協助浙東水軍扼守杭州灣海道,拱衛臨安府!

接到命令之後,楊叢義當天便策馬離開臨安,直奔泉州而去。

八月下旬,回到泉州,將朝廷對回易船隊的命令傳達給回易副使陸游,同時將樞密院要調遣回易護衛軍北上明州,協防海道的命令也一同告知,讓他安心在泉州督造回易,籌備物資,等待進一步命令。

而後,楊叢義回到家中,跟顧清塵、孟芸娘道別,告訴他們,金人已經從汴京南下了,他要率領回易護衛軍北上明州,協助明州水軍在海上抗擊金人。

遠洋回易並不比在海上打仗安全,這些年來楊叢義一直四處奔波,歷盡危險無數,顧清塵司空見慣,並沒有多少擔心,只是告訴他,如果可以,時常給家裡送些消息回來。

而孟芸娘對他的擔心和不捨要更多一些,在她看來打仗跟出海相比,危險大了太多。但一旦金人南下,來到江南,所有人都會遭殃,即使她們遠在泉州,也不一定會倖免,她是知書達理之人,又南來北往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經歷過很多事,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顧清塵和孟芸娘沒有哭鬧,也沒有明確支持楊叢義北上,臨行前只是告訴他要注意安全,家裡的事不用擔心,她們自己會照顧好。

已經七歲的兒子站在院門口,直到楊叢義離開,他才擡頭問道:“娘,爹這次去哪兒?還是出海嗎?”

顧清塵回道:“不,這次是要去打仗了。”

“打仗?”七歲的小孩還不懂什麼叫打仗,眼裡盡是迷茫。

“在我們大宋北邊有一個壞人,無緣無故要來我們這兒搶東西,爲了我們的東西不被搶,你爹帶人去北邊跟他們打架去了,要是沒打贏,壞人就要來搶我們東西,如果打贏了,壞人就會被趕走。”孟芸娘跟他解釋道。

“三娘,爹能打贏嗎?”充滿好奇的小孩再問。

“你爹可厲害了,肯定能打贏!”孟芸娘笑道。

“等我長大了,也要去打壞人。”小孩一臉認真。

“要想打得贏壞人,你就要好好練武,好好讀書。從今天開始,每天練劍兩個時辰,跟你三娘讀書三個時辰。完不成,不準出去玩!”

顧清塵將院門關上,看着七歲的孩子,語氣嚴厲。

第660章 隨軍軍屬第298章 深入敵後第705章 任命文書第598章 援軍天降第368章 配合作畫第82章 推想第693章 來敵覆滅第523章 招回參軍第282章 宣威軍第767章 明覆第471章 評判議事第291章 全軍合圍第54章 出發第450章 亮明背景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10章 提刑查獄第161章 天天有肉第486章 傷心處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288章 分歧第592章 大勝憂心第345章 精明的掌櫃第792章 放權第63章 解圍第151章 標語宣揚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732章 三選一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632章 必勝信念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439章 暗流涌動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613章 合圍殲敵第726章 趙昚疑慮第457章 思想準備第250章 美夢成真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488章 蛀蟲之嫌第250章 美夢成真第728章 應對之策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101章 分鍋大會(下)第674章 四面合圍第788章 親征燕京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496章 文武全才第725章 銀子燙手第504章 調離臨安第292章 再設伏擊第706章 皇帝沒錢第175章 買個夥計第651章 一衙兩府第429章 這是機會第371章 知州問案第765章 趕人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607章 水戰第692章 金軍來襲第106章 初入齋舍第430章 重磅消息第619章 詳細信息第721章 皇帝承諾第416章 答疑解惑第519章 進駐流求第129章 太學辯議(二)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307章 重任相托第174章 造船招募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124章 再見知軍第158章 新軍遠行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69章 以槍結緣第740章 宋夏無備第603章 應變第426章 不醉不休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465章 姚昶追擊第111章 幾棵苗子第264章 宴會尾聲第521章 再回淮西第285章 調防安遠第45章 合圍第663章 北方對峙第332章 接管涼山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708章 招賢之策第349章 覈查目標第470章 臨安來人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714章 選才第693章 來敵覆滅第696章 金人求和
第660章 隨軍軍屬第298章 深入敵後第705章 任命文書第598章 援軍天降第368章 配合作畫第82章 推想第693章 來敵覆滅第523章 招回參軍第282章 宣威軍第767章 明覆第471章 評判議事第291章 全軍合圍第54章 出發第450章 亮明背景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10章 提刑查獄第161章 天天有肉第486章 傷心處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288章 分歧第592章 大勝憂心第345章 精明的掌櫃第792章 放權第63章 解圍第151章 標語宣揚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732章 三選一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632章 必勝信念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439章 暗流涌動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613章 合圍殲敵第726章 趙昚疑慮第457章 思想準備第250章 美夢成真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488章 蛀蟲之嫌第250章 美夢成真第728章 應對之策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101章 分鍋大會(下)第674章 四面合圍第788章 親征燕京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496章 文武全才第725章 銀子燙手第504章 調離臨安第292章 再設伏擊第706章 皇帝沒錢第175章 買個夥計第651章 一衙兩府第429章 這是機會第371章 知州問案第765章 趕人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607章 水戰第692章 金軍來襲第106章 初入齋舍第430章 重磅消息第619章 詳細信息第721章 皇帝承諾第416章 答疑解惑第519章 進駐流求第129章 太學辯議(二)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307章 重任相托第174章 造船招募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124章 再見知軍第158章 新軍遠行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69章 以槍結緣第740章 宋夏無備第603章 應變第426章 不醉不休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465章 姚昶追擊第111章 幾棵苗子第264章 宴會尾聲第521章 再回淮西第285章 調防安遠第45章 合圍第663章 北方對峙第332章 接管涼山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708章 招賢之策第349章 覈查目標第470章 臨安來人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714章 選才第693章 來敵覆滅第696章 金人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