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變

夜色漸漸將整個西夏王城遮掩,興慶府守軍僅僅堅持了兩個時辰就全線潰敗,戰火不斷向城中蔓延。

芙蓉宮外卻依舊安詳,小樑太后一身單衣斜臥在榻上,懷中抱着不過七歲的西夏國主李仁愛。

“太后,城中已經失守,不如......”罔裡察強忍住心中慾火說道。

“你走吧,哀家不會怪罪。”小樑太后搖了搖頭,目光滿是淡然。

“臣不走!臣要和太后共存亡!”罔裡察握緊拳頭,大步朝宮外走去。

很快有甲冑聲自外傳來,罔裡察召集了宮中剩餘的侍衛和內宦,守在了夏宮之外。

“何苦呢。”小樑太后看了眼尚且懵懂的李仁愛,眉頭鬱結。

......

時間在分秒間繼續流逝,夏宮外的黑暗終於被密集的火光取代,喊殺聲和兵器碰撞不斷蔓延。

“殺!”一聲慘嚎聲猛的傳來,隨後宮外再度安寧了下來。

連綿的火把沿着宮殿排成兩道,有修長身影踏着鮮血而來,輕輕將宮門推開。

“呂璟,哀家候你多時了。”小樑太后依舊慵懶的臥在榻上,完美的身段若隱若現。

“見過太后。”呂璟微笑着施了一禮,慢慢踱步向前,最終目光直接與小樑太后對視。

“哀家美嗎?”小樑太后囈語一聲,身子順勢翻了翻,柔滑的單衣完全無法掩蓋住各處美好。

呂璟卻將目光直接落在了李仁愛身上,“這就是耶律南仙的兒子?”

“你是何人?竟敢直呼本國主生母名諱!”李仁愛雖然是在怒喝,聲音卻不停打着顫。

“來救你命的人。”呂璟笑了笑,繼續邁步上前。

若是沒有意外,在歷史上這個西夏太子會因爲母族所在遼國覆滅而憂心成疾,最終早早病逝。

“呂承淵......”小樑太后有些慌亂的站了起來,將李仁愛護在了身後。

“太后莫非不信我?”

“非不信,實不敢信也。”小樑太后示意李仁愛轉過了身,回頭剎那,一身單衣頃刻間脫落。

堪比白玉般的身體,滑若凝脂,完美的弧度即使是呂璟也忍不住驚歎,梁氏二女能夠以漢人身份執掌西夏宮廷,這本錢確實夠足。

“哀家自知罪孽深重,還請官人饒過其餘人,西夏從此歸於大宋。”

小樑太后言語一聲,整個人已經直接撲到了呂璟身上,火熱嬌軀傳遞出的溫度讓呂璟也瞬間一顫。

“太后請自重。”呂璟雙臂直接將小樑太后抱起放到了榻上,隨後脫下大氅爲其遮蓋。

“哀家不美嗎?”一直淡定自若的小樑太后竟忽然低聲抽泣起來。

“美。”呂璟苦笑,平心而論,小樑太后不過二十七八年紀,正是女子最風情萬種的時候,可惜,他另有安排。

“官人對我們要如何決斷?”小樑太后用力牽過了李仁愛的手。

“西夏從今日起永爲大宋藩屬,李乾順重歸國主之位。”

呂璟直接坐在了夏宮最高的榻上,笑着看向身邊的小樑太后。

“這......怎麼可能......”美目中的驚訝和喜色並存,哪怕是小樑太后的穩重,也絕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西夏首都興慶府都被攻下了,國號竟然還能保留?天下怎麼會有這般好事,難道這呂璟是在消遣自己?

小樑太后擡起目光,與呂璟對視片刻後終於敗下陣來。

無論如何,這都是如今最好的結果......

“哀家願侍奉官人左右,以償此恩。”

呂璟還是搖頭,看了眼躲在後面對自己不停怒視的李仁愛,輕聲說道:“太后儘快準備迎接國主歸朝吧。”

轉身,走下丹陛的剎那,呂璟忽然回過了身。

“對了,不知道西夏有沒有攝政王的位置?某很感興趣。”

......

“娘娘?這夏宮好黑啊,我怕。”李仁愛的低語聲打破了沉默許久的氣氛。

小樑太后擡起頭,這才發現呂璟早已經離去多時了。

“你究竟想要什麼?”小樑太后目光中滿是困惑,保留西夏國號,究竟是大宋朝廷的意思?還是呂璟自己的意思?

小樑太后看着李仁愛畏懼的眼神,忽然想起了什麼,急匆匆的起身,在御案上翻找起來。

顧不得滿身春光外露,足足半刻鐘光景,小樑太后終於找到了此前拿給李仁愛玩耍的紙團。

輕輕將其舒展開來,密密麻麻的方塊字躍然眼前,這是西夏派在汴梁的密探傳來的消息。

從大宋君臣的日常到民間百姓的言語,所有的新鮮事都列入其中,小樑太后當時覺得這次傳來的消息毫無用處纔將其丟棄,現在卻有了新發現。

“在這裡!”小樑太后猛的站了起來,嚇得身後的李仁愛面色慘白。

“汴梁城郊金水河中有神石出世,似爲宋初所立,上書柴趙共天下五字,不明其意。”

“娘娘?”

“沒事了,咱們去看看國主。”小樑太后臉上終於浮現出笑容,邁動着水蛇腰身,連步子都不慌不忙起來。

......

另一邊,呂璟離開夏宮之後直接離開了西夏王城,韓世忠率領刀鋒軍卒沿途護衛,一直來到了黃河之畔。

往日裡奔流的河水已經被冰層取代,向北張望,幾字形的河帶連綿,造就了河套繁華。

“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啊......”呂璟臉上只剩苦笑。

從哲宗沒有逃脫歷史宿命早逝之後,他就預想到了這一天的到來。

只不過,本來以爲會是個如岳飛一般慘死風波亭的結局,現在卻因爲突然得知的柴氏身份,而使得成功的希望增加了幾籌。

“韓五,有一封書信,要交給西北种師道。”

呂璟取出早已寫好的文書,屏退左右,低聲在韓世忠耳邊言語了幾句。

後者的目光也從最開始的驚愕,轉而被狂喜取代!

“韓五拜見吾主!”韓世忠大禮參拜,滿身顫抖。

“去吧,天下很大,日後還有無數功勳在等着你。”

“唯!”韓世忠再施一禮,握緊信件,率領軍卒打馬直接向西奔去。

而此時從汴梁趕往西北的勞軍使節,也正好趕至延安府一帶......

第一百零五章 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二百六十六章 夜闖同文館獄!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世績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三百零四章 夫子和西進大潮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一百三十章 牢城營的戰鬥力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二十章 呂記食鋪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傳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二百九十五章 速取宗哥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殺馮立第二百六十九章 殿試第一百二十四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波府楊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四十七章 亂象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襲巴金城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一百零四章 做事的道理(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襲巴金城第十章 肉莊第二百六十九章 殿試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三百五十九章 鐵鷂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第五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十三章 惠州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貿的號角第八十二章 求援方略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第五子第十四章 賬目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中大比 (一)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陵府黎生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佶的成長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鐵鷂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徹底瘸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妹勒都逋的決斷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三百零三章 報紙引發的改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唐易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五十八章 殺向排山瑤寨!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二百零四章 東江湖書院(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第六十章 繞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衙內們的用處第五十七章 權力爭鬥第二百九十二章 楊家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千年義帝寶藏(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三百零四章 夫子和西進大潮
第一百零五章 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二百六十六章 夜闖同文館獄!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世績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三百零四章 夫子和西進大潮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一百三十章 牢城營的戰鬥力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二十章 呂記食鋪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傳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二百九十五章 速取宗哥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殺馮立第二百六十九章 殿試第一百二十四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波府楊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四十七章 亂象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襲巴金城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一百零四章 做事的道理(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襲巴金城第十章 肉莊第二百六十九章 殿試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三百五十九章 鐵鷂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第五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十三章 惠州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貿的號角第八十二章 求援方略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第五子第十四章 賬目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中大比 (一)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陵府黎生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佶的成長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鐵鷂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徹底瘸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妹勒都逋的決斷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三百零三章 報紙引發的改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唐易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五十八章 殺向排山瑤寨!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二百零四章 東江湖書院(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第六十章 繞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衙內們的用處第五十七章 權力爭鬥第二百九十二章 楊家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千年義帝寶藏(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三百零四章 夫子和西進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