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蘇門六君子-李廌

“阿越,今日怎麼又跑來茶樓廝混,不怕你爹爹打了?”

那少年人長得極爲端正,約莫十四五歲的年紀,身材欣長,雙眼正緊盯着話本瀏覽,呂璟叫了三次才反應過來。

“官人?沒想到能在這裡見到您,那三國演義下刊......”

呂璟聞言不由無奈的笑了笑,這小子,還真是一個大宋版的老書蟲。

“稍後會讓人給你送到府上,倒是你爹爹,最近情況怎麼樣?”

說起自己父親,李越表現出幾分少年人獨有的叛逆心性,冷冷哼了一聲。

“還能怎樣,蘇師祖勸了他好幾次,死活不肯再應試,說什麼與官場不合,還不是膽小畏懼,某家怎麼會有......”

“阿越慎言!子可言父過?”

驟然看到呂璟發怒,李越不禁訕訕的笑了笑,雖然不敢反駁,卻是也不肯再和他多說。

呂璟搖了搖頭,帶着韓世忠直接起身離開茶樓,向城外行去。

“韓五,你和李越同爲書院子弟,有機會多和他接觸下。”

車架之上,呂璟想起蘇軾交給自己的任務,不禁一陣頭大。

韓世忠點了點頭,神色裡卻多少有些不以爲然,他自小就是個癡孝之人,自然瞧不上李越辱及生父的舉動。

呂璟沒有多言,吩咐車伕一路行到東江湖書院,直奔科研院的位置。

如今已經完成建設的科研院就在書院側翼,三座連排的小樓很是醒目。

在科研院旁,則是呂璟參照後世教師公寓設置,修建給書院教諭們的住宿區,名曰東坡別院。

而呂璟此行準備拜訪的人,就在這別院之中居住。

後世關於蘇軾麾下弟子,被普遍認可的就是所謂的蘇門四學士,也就是黃庭堅、秦觀、張耒和晁補之四人。

至於另外在特殊地域流傳的六弟子說法,因爲最後兩人都沒有取得什麼成就,自然也就沒有廣泛流傳。

陳師道和李廌,就是這剩下的兩個蘇門弟子。

呂璟此次要拜訪的,就是仕途蹉跎之後選擇閉門著書的李廌。

東坡別院建築風格偏向南方園林,曲徑通幽,呂璟一路穿廊過戶,等來到李廌門前,有些藏在心裡的話語卻又難以開口。

一身布衣,雖然沒有任何補丁,但那抹眼神裡的蕭索還是難以掩飾,剛剛接近四十歲的李廌,躬身掃地的樣子卻像一個六十歲的老翁。

“師兄,小子來看看您。”呂璟在門外行了一禮。

“大郎?進來吧。”李廌似乎對呂璟的都來並不意外,打開柵欄,將他迎到了屋舍內。

依舊是簡樸的雜陳,整個屋舍呂璟甚至連一件像樣的傢俱都沒有見到。

“蘇師說這些東西都是書院贈給教諭,李某自作主張變賣,倒是讓大郎見笑了。”

“師兄,你......”呂璟感覺自己的聲音有些哽咽,想要開口,卻又不知該說什麼。

說李廌變賣了公共財產?那些桌椅本來就是作爲福利發放給教諭的,說他鑽進了錢眼,呂璟很清楚,那些錢被他拿來幹了什麼。

李廌早孤,六歲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雙親,後來因爲勤奮和文才被蘇軾賞識,稱他筆墨翻瀾,有飛沙走石之勢,可敵萬人,自此爲世人知曉。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萬人敵,卻始終沒有辦法將全部心力投入到科舉考試之中。

因爲早孤的原因,李廌對於家族親情看的分外沉重,可他的家族,卻貧窮到足有三代人死後沒有辦法好好安置。

李廌是個極爲孝順的人,爲了安置這些祖輩,他在攻讀學業的同時,一直在想盡辦法的賺取錢財,蘇軾也對他多有資助,即使這樣,等他完成這些,也已經從翩翩少年步入而立。

元祐三年,蘇軾擔當主考官,愛徒李廌正是萬千應考人中的一員。

在所有人眼中,這個蹉跎了許多年的燦星即將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光芒,有恩師幫扶,難道還能落榜?

事實上,李廌果真落榜了,宰相呂大防事後得知哀嘆朝廷失了人才,主考官黃庭堅也作詩詠歎,身爲恩師的蘇軾,自然也無比懊惱。

“與君相從非一日,筆勢翩翩疑可識。平生漫說古戰場,過眼終迷日五色。”

這是後來得知李廌落榜,蘇軾親筆寫就的詩詞,足見他的懊悔。

因爲此事,李廌的聲名一時間響徹大宋,錯失此次科考,他有聲名點綴,下一次就該高中了吧?

依舊是榜下無名,緣由如何呂璟也無法知曉,只是這一年隨着高太后身體越來越差,新黨開始擡頭。

自此以後李廌就絕了科舉的念頭,回到家中專心著書立說,一直到受蘇軾之邀前來東江湖書院成了教諭。

不同於陳師道的刻板,根據呂璟的瞭解,其實李廌在書院中很受同僚和學生的喜愛,他有大才,卻又沒有絲毫傲氣。

如果說非要找尋李廌有什麼問題,大概就是這愛鑽牛角尖的性格,還有缺少實踐,導致文章間難以言之有物罷了。

一盞清茶半刻,李廌微微一笑,終於率先開口。

“大郎,某早已經絕了仕宦道路,蘇師是好意,請你來勸,還是不要多費口舌了。”

“師兄說的是,小子此次來,並非爲此事。”

呂璟停頓了一會,將李越剛剛在茶樓和自己說的話一一相告。

韓世忠侍立在一旁,隱隱覺得官人的做法有些過分,這難道不會影響他們父子間的感情?

“多謝大郎了,某知曉了。”出乎韓世忠預料,得知李越行徑之後,李廌並未憤怒,只是深深嘆了口氣。

“師兄不想知道爲何如此嗎?”眼看着李廌神色有些恍惚,呂璟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其實如果把某換做阿越,對師兄也同樣會如此說吧,因爲眼睜睜看着自己爹爹身具才華,卻遲遲得不到彰顯,這該是怎樣的痛苦,只能到話本里找尋安慰?”

呂璟最開始言語的時候,李廌還只是神情哀傷,似乎對自己的失意早已經認命,到最後語音落下,一張滄桑面容,早已經被無盡淚水佈滿......

就連韓世忠,這一刻也不禁心神觸動,自己看不起李越話語裡對父親的諷刺,實則卻是不懂他的痛苦啊!

“我曾聽一個鄉間老農說過這樣的道理,做子孫的,不能嫌棄出身不好,家裡貧窮,相對而言,父母也不能嫌棄子孫沒有本事,在世間取不得功業。”

“師兄你明明能夠以功名達於世,卻因爲幾次挫折而放棄,那阿越揮霍他的才華,又有誰人可說?”

呂璟的神色這一刻格外肅穆,眼看着自己眼中一向剛毅的李廌滿臉淚水,他心中卻只有深深嘆息。

他很理解李越的心情,因爲這種無奈,真的比父母恨鐵不成鋼,還要痛苦太多。

“大郎,某這就動身前往汴梁,若此次秋闈未中,絕不還家!”

面對李廌的堅決,呂璟卻搖了搖頭,他這種鑽牛角尖的性格,可能纔是屢次落第的緣由。

“師兄,若論文章經義,你都已經爛熟於心,想要通過此次秋闈,就先跟小子去外面走走吧。”

“那書院這裡?”李廌神色間有幾分困惑。

“書院和省試小子自會託人安排,師兄和小子同去江浙一遊,七月而返,必能高中。”

面對呂璟的信誓旦旦,李廌有心開口質疑,可是想想自己唯一的子嗣李越,終究還是重重的點了點頭。

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二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劉仲武第二百五十二章 劉仲武第一百九十四章 宮中遇險第三百章 魅影出沒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三百五十五章 單騎闖宮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三百八十章 女真消息第五十三章 時間差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五十八章 殺向排山瑤寨!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六十五章 較武場衝突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波府楊家第一百七十五章 撲火飛蛾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中大比(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六十章 繞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三十三章 嶺南食府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忽悠第二百三十一章 郴州醫院第九章 東江湖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二百一十三章 籌備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四百零一章 千里奔襲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十三章 惠州第二百一十章 醒悟與抉擇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一百零六章 趙煦的野望第五十一章 前行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蔣敬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單騎闖宮第五十四章 峽谷攻防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二百一十章 醒悟與抉擇第七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鬧事的禁軍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一百二十八章 潭州雨夜第二百六十章 波詭雲翳第二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十五章 遇襲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與和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九十七章 詭異差遣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蔡渭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搭建縣衙班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腥味第二百六十章 波詭雲翳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把火之棱堡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七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蔡渭第三十四章 撲買(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
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二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劉仲武第二百五十二章 劉仲武第一百九十四章 宮中遇險第三百章 魅影出沒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三百五十五章 單騎闖宮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三百八十章 女真消息第五十三章 時間差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五十八章 殺向排山瑤寨!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六十五章 較武場衝突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波府楊家第一百七十五章 撲火飛蛾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中大比(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六十章 繞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三十三章 嶺南食府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忽悠第二百三十一章 郴州醫院第九章 東江湖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二百一十三章 籌備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四百零一章 千里奔襲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十三章 惠州第二百一十章 醒悟與抉擇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一百零六章 趙煦的野望第五十一章 前行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蔣敬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單騎闖宮第五十四章 峽谷攻防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二百一十章 醒悟與抉擇第七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鬧事的禁軍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一百二十八章 潭州雨夜第二百六十章 波詭雲翳第二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十五章 遇襲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與和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九十七章 詭異差遣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蔡渭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搭建縣衙班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腥味第二百六十章 波詭雲翳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把火之棱堡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七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蔡渭第三十四章 撲買(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