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先驅者

蘇府的位置地處杭州城東部,佔地極爲開闊,內裡假山園林不一而足,蘇象先帶着呂璟等人一路奔走,來到一處似乎被塵封許久的宅院。

“大郎,這裡自從我祖父致仕後就被封存起來,家父不喜外人對此言談,切記切記。”

蘇象先開口的時候特意朝外觀望了幾眼,確信無人後才率先進入宅院。

“熹子放心,某曉得。”呂璟點頭應允,示意鄧元覺和孫寂然一左一右留在外面看守,隨同蘇象先進入宅院。

秦敏學有心探查,不過礙於鄧元覺神色兇悍,最終只好面色尷尬的留在院外。

宅院似乎封存了有些年頭,四處都是散落的蛛網,每一步邁過,都會在地面留下深深的印痕。

“我小時候祖父還時常來這裡,後來家父將其封存,學業又比較繁忙,也就再沒有來過了。”

蘇象先神色中帶着懷念,伸手將院中塵封的屋舍一把推開。

吱吱呀呀的木軸聲很是刺耳,只是呂璟如今已經完全顧不得許多,他的目光穿過灰塵,已經緊緊被後面那座形似樓閣的建築吸引。

水運儀象臺!集觀測、演示天象爲一體,並且加入了時刻計量裝置,最關鍵的是,它以水力驅動,創造性的利用機械裝置報告時刻,領先了歐洲足有六百多年。

“大郎,其實這架水運儀象臺只是後來祖父命人仿製,大小和精妙上與京城合臺那件差距甚大。”

蘇象先很是熟悉的走到水運儀象臺前,一邊開口,一邊將其上面的灰塵慢慢撣去。

其整體的形狀酷似一個正方形的閣樓,側面設有水輪爲其提供動力,約有兩人左右的高度。

“這就是渾儀了。”蘇象先開口的同時,已經將渾儀慢慢挪動,整座儀象臺開始有輕微機杼聲響起。

呂璟目光沿着渾儀掠過,它的功能有些類似於後世的天文望遠鏡,而蘇頌主導修建的這座水運儀象臺,最神奇之處也隨後在他眼前呈現。

隨着蘇象先對渾儀的不斷移動,負責連接渾儀的樞輪開始等次轉動,片刻之後,儀象臺上方木閣中忽然有搖鈴聲響起。

“第三層木閣每過一刻鐘就會有綠衣小人搖鈴,而每個時辰開始時,第一層則會有紅衣人搖鈴,時辰正中爲紫衣,第四層逢日落破曉時擊鉦報時......”

似乎是生怕呂璟不解,蘇象先特意開口多解釋了幾句,只是他並不知道,呂璟比任何人都清楚,這簡單現象背後蘊藏的深厚意義。

這是一個典型的擒縱機構!也是後世鐘錶運行最核心的部件所在!

後世那個和牛頓就此項發明歸屬爭論不休的胡克並不知曉,早在六七個世紀以前,遠在東方的大宋,天文鐘就已經顯現出了它的雛形。

換言之,只要宋人繼續沿着蘇頌所創造的這件水運儀象臺研究下去,也許很快,他們就能得到用於準確計時的鐘表!

而鐘錶對於依靠觀望天色判定時間的古人來說,具有怎樣恐怖的意義,已經不需要多言。

“熹子!無論你是否相信,這件水運儀象臺會是我大宋新時代的開端,爲此你一定要幫某勸說你祖父,爲何塵封這裡,緣由務必告知!”

呂璟已經難掩心中興奮,這件儀象臺不僅代表着宋朝天文學的巨大成就,更代表着一個新時代到來的可能。

蒸汽機是工業革命序幕拉開的始作俑者,但少有人知道,正是因爲鐘錶的發明,人類第一次能夠將不可捉摸的時間,精確到分秒的握到自己手中。

而這,具有怎樣巨大的意義……

蘇象先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他對呂璟有所瞭解,知道這個看起來年紀不大的少年人在大宋擁有着怎樣的威望。

西北大勝,宋人拿回了蕭關故地,一舉扭轉往日裡面對西夏的戰略態勢,因此受益的何止萬人!

而這一切,都和呂璟脫不開關係,更不要說他在暴揍簡王之後,依舊能夠被官家如此信重。

“大郎,其實問題出在那件星圖上,祖父的有些想法讓家父和族人很是畏懼......”

聲音裡難掩沉重,蘇象先帶着呂璟繼續觀看了星圖的運轉。

其實就是一個形似球狀的竹籠,外面以紙張糊就,開有不同形狀的小孔,人可以在裡面通過機械裝置轉動竹籠,從不同方位觀察天象。

小孔成像的原理呂璟並不陌生,真正讓他震驚的,是蘇象先拿出的一份繪製在獸皮上的星圖。

“以南北極爲中心,按照二十八宿排列,大郎你注意到這張星圖有什麼問題了嗎?”

“這......”呂璟的手掌有些禁不住的顫抖,眼看着這張星圖斜側裡那簡簡單單的字跡,他卻始終難以相信自己的雙眼。

神州!蘇頌竟然將自己生存的這方土地,也放到了這張星圖之上!

“現在你該知道,若是這副星圖被有心人得到,我們蘇家會有何等下場了吧。”

蘇象先苦笑着搖了搖頭,顯然對於神州大地其實是一顆星星的想法並不認同。

呂璟點了點頭,心神間卻依舊難掩震動,大宋朝,這個中國歷史上文治最爲昌盛的時代,究竟還有多少震撼世人的秘密被歷史掩藏?

他可以確定,如果這張星圖被傳揚出去,那些一直宣揚五德終始的道人們第一個就要尋蘇家的麻煩!

更不要說,這有可能會危及到大宋朝的統治......

“熹子,我要立刻見過老相公,大宋朝的億萬子民需要他!”

蘇象先神情有些詫異,片刻之後才按捺住心中不解,帶呂璟離開這間早已塵封的宅院,再度見到蘇頌。

“都看過了?老朽不過一玩物喪志之人,大郎你何必相邀?”

蘇頌似乎早就料到了呂璟會再次前來,衣衫都還是原先的整齊模樣。

“老相公,神州其實真的是一顆星星。”呂璟躬身一拜,將自己袖中一直精心存放的一副堪輿遞了出來。

“這......”匆匆幾眼掠過,以蘇頌的見識和眼光,他很快就找到了大宋朝在這副堪輿圖上的位置。

只是在大宋朝外連綿的海洋另一端,爲何還有一片廣闊的土地?

三佛齊竟然是大海上一片飄零的島嶼?

“老相公,小子不才,科研院的初步投入只有五十萬貫,但請您相信,這個數字的增漲速度,絕對比您想象的快。”

呂璟伸手將那副堪輿圖兩段折起,於是美洲和歐洲開始一海相隔,而大宋所在的華夏大地,位於中央!

“大郎,你今年真的才年方十七?”蘇頌顫抖着用手掌撫過堪輿圖,隨後是良久的沉默。

他的一生無所不通,經史九流、百家之說,至於算法、地誌、山經、本草也都頗有涉獵,要說在如今的大宋,幾乎無人能出其左右。

可這一刻,蘇頌感覺自己好似又回到了那些皓首窮經的歲月,一切都彷彿是未知的。

“大郎,這堪輿圖可否暫且留在老朽這裡?等文會結束,會給你一個答案。”

“小子靜候老相公佳音。”呂璟躬身離去,心中依舊難掩最初的震撼。

哪怕在心中早就有所預料,但就像他帶給蘇頌的震撼一樣,這個年方古稀,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在政壇最如意的科學家,一樣讓他忍不住讚歎。

如果沒有靖康之變,大宋最後會走向何方?

呂璟知道,他再一次握住了命運的齒輪,就如他前些時候,請求林宏探查來那個高原羌族的消息一樣。

大宋,翻盤的希望又多上了那麼幾分......

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潭州雨夜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五十章 目標:大理國!第五十八章 殺向排山瑤寨!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四十六章 呂方入獄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憨人熊猛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五十二章 安營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九章 東江湖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十五章 遇襲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八十九章 請去吃串串第一百四十章 京兆府大牢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一百八十六章 蕭關大捷第七十三章 英靈祭第三百四十四章 認命?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二百一十章 醒悟與抉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二百九十七章 所謂戰爭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陵府黎生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山關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二百零三章 東江湖書院(一)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坡居士(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二百六十三章 蔡渭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一百八十三章 陷落的關城第二百零一章 侯可望的惶恐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擊第一彈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一百零六章 趙煦的野望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三百零二章 老狗的救贖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志第二百八十七章 尚未崛起的蒙古第二百四十章 江浙行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蔡攸上位 (七夕快樂。)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三百零八章 蘇轍的勸說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一百三十七章 種建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地漢兒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二百零二章 有女名芷第三百四十章 天下 (感謝弱小而又無助打賞)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難兄難弟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膽的遠襲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三百五十二章 吳厲,死!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六章 勝敗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
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潭州雨夜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五十章 目標:大理國!第五十八章 殺向排山瑤寨!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四十六章 呂方入獄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憨人熊猛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五十二章 安營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九章 東江湖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十五章 遇襲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八十九章 請去吃串串第一百四十章 京兆府大牢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一百八十六章 蕭關大捷第七十三章 英靈祭第三百四十四章 認命?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二百一十章 醒悟與抉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二百九十七章 所謂戰爭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陵府黎生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山關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二百零三章 東江湖書院(一)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坡居士(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二百六十三章 蔡渭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一百八十三章 陷落的關城第二百零一章 侯可望的惶恐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擊第一彈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一百零六章 趙煦的野望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三百零二章 老狗的救贖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志第二百八十七章 尚未崛起的蒙古第二百四十章 江浙行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蔡攸上位 (七夕快樂。)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三百零八章 蘇轍的勸說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一百三十七章 種建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地漢兒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二百零二章 有女名芷第三百四十章 天下 (感謝弱小而又無助打賞)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難兄難弟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膽的遠襲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三百五十二章 吳厲,死!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六章 勝敗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