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待遇

宣旨太監朗盛誦讀道:“敕曰:朕嗣鴻業,至今已過數春秋,然遺長子,朕心甚愧,今尋秦壽歸,乃朕之嫡子,朕萬分竊喜,今特頒聖旨,對嫡子,乃至萬民宣之!”

“秦壽,生於秦王府,原爲李M,字知行,乃朕置地張子!”

“有司與萬民當聽,自今日起,秦壽是名安之,是爲大唐嫡長子,冊封謠王,並加封長安書局總領一職,隸屬翰林院。”

“可令所司,備禮冊命。欽哉。”

金水橋前,李世民一紙聖旨,當着萬民的面,宣佈秦壽爲大唐嫡長子,冊封王爺,且授予官職,留在長安。

這種幾乎已算是極盡殊榮的待遇,莫說是大唐歷年的王爺,甚至太子都不曾有過這種待遇。

即便是縱觀整個歷史,這種封賞規模也屈指可數。

由此可見,李世民對秦壽的態度是何其重視。

甚至有些官吏都在心中暗暗盤算着,是否在秦壽步入朝堂後,申明長幼有序的說法。

推秦壽上位,廢李承乾太子。

這種想法,已在一些官吏心中,紮下了根。

究其原因,無非是秦壽在長安聲名鵲起。

而李承乾,卻一言難盡。

待宣旨完畢。

宦官恭敬地抱拳對秦壽說道:“謳王,陛下在甘露殿等您。”

秦壽點點頭道:“多謝公公。”

秦壽一邊走,一邊欣賞着宮中的景色,此時已近春天,百木吐芽,一片欣欣向榮。

少年封王,得天寵愛,人生得意。

若是有詩人在此,筆下大概也是這番意境。

穿過宮中無數樓宇亭閣,停步在甘露殿門外,宦官進入通稟。

沒過多久,宦官便走了出來:“王爺,陛下宣見。”

秦壽整理了衣冠,邁着步伐,進入甘露殿。

殿內,文武百官立在兩側,李世民端坐正中,在其一旁坐着長孫皇后。

按說起來,後宮不參政,但凡事總有例外,更何況此次是認祖歸宗的事。

君臣四眼相望。

父子雙目相對。

秦壽躬身,道:“兒臣李道兒,參見父皇,母后。”

李世民雙目罕見有了一絲柔和,對着秦壽說道:“我倒很想聽你那一日在設王府前面,喊我的那聲。”

秦壽知曉李世民想聽的什麼。

笑了笑說道:“父皇莫要取笑兒臣了。”

李世民也跟着笑了,揺了搖頭道:“你這小子,就是不想順着我啊。”

“罷了,今日是個大喜日,朕也不逗你了。”

說罷,李世民便擺了擺手,說道:“把那物件搬上來吧。”

物件?

什麼物件?

衆多大臣面面相覷,不知道陛下在賣什麼關子。

隨着李世民的話音落定,殿外有兩三個侍衛擡着一個約莫半丈左右的物件走上來,上面被紅色布料蓋着。

“諸位愛卿,不如猜一猜這足以改變我大唐命運的東西,究竟是個什麼?”

此言一出,除卻早已知情的幾位大臣,其餘所有人都爲之變色。

大唐命運,也就是大唐國運。

泱泱大國,誰敢說能夠改變國運。

何其沉重的一句話。

但陛下居然說僅靠一個物件,就能改變大唐國運。

如此一來,怎會有人不震驚。

“會是什麼?”

“陛下居然說能夠改變大唐國運!”

一時間,殿內議論聲四起,皆是滿懷疑惑。

只有杜如晦和房玄齡兩人相視一笑,露出一絲原來如此的表情。

看着殿內這羣大臣沒見過世面的樣子,李世民心裡很高興,他笑道:“怎麼?猜不出來嗎?”

大臣們紛紛搖頭。

李世民說道:“遂兒,你就給他們介紹一下,你所創造的活字印刷機吧。”

“活字印刷機?”

在場大部分人都沒聽說過這物件,皆是露出不解的神色。

雖然秦壽很想吐槽“說什麼不說什麼,文明你我他”,但這是在殿上,也只好忍住了。

但他想不明白,爲什麼要把這活字印刷機搬到明面上來說。

這難道不應該是被這七宗五姓的事嗎?

略作思考後,秦壽實在琢磨不透李世民的想法,只好躬身道:“兒臣遵命。”

說罷,秦壽便走到活字印刷機前面,一把掀開了紅色帷幔,露出活字印刷機的廬山真面目。

“這就是所謂的活字印刷機。”秦壽解釋道:“這臺機器的原理呢…”

在場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瞪大雙眼,目不轉睛地看着秦壽。

秦壽停頓了下,深呼吸了下。

所有人都大氣不敢出。

唯恐因爲自己一呼吸,而漏掉關鍵的地方。

秦壽略微思索了會兒說道:“原理我就不講了。”

這一下差點沒把所有人閃斷腰。

不是,我褲子都脫了,你跟我說這個?

感受到大殿內投來的各種幽怨視線,秦壽連忙咳嗽了下,說道:“諸位大人,現如今我大唐的書籍用一個字來形容,是什麼字呢?”

“貴。”杜如晦還是很懂的,當即捧場道。

確實如此,現在大唐的書籍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貴。

就算是在殿上身居高位的諸位大臣都如此覺得,更別說那些寒門子弟了。

一本紙質的書籍,足夠讓寒門子弟掏空腰包了。

就算如此,也是一書難求。

畢竟能夠考上舉人的讀書人,多有自己的見解,而這些見解批註最是無價。

要問大唐哪兒的讀書人最多,那莫過於翰林院。

而李世民的想法很簡單,他要將每本學子要閱讀的書籍,統一由翰林院進行批註,而後通過活字印刷機刊印,進行販賣。

由此以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將會逐漸打破七宗五姓壟斷仕途的現狀。

秦壽聽到殿上附和的聲音,而後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

“活字印刷機的出現就是爲了改變書籍貴這一難題。”

“具體要怎麼改變呢?”房玄齡佯裝疑惑道。

秦壽笑道:“活字印刷機可以將書籍刊印,而且不需要因爲一本書籍而重新雕刻拓印板。”

說着,秦壽便演示了一遍。

短短的時間,兩張文字順序完全不同的墨跡出現在紙張上。

引得諸多大臣嘖嘖稱奇,其中自然難免有不屑或是厭惡的眼神出現。

但能夠在朝堂混的人,哪能不知道現在是秦壽在朝堂得勢,如今貿然開口,只怕是要給自己引火上身。

秦壽解釋完畢之後,便立在一旁不再講話。

第226章無人迴應第93章拜師傅第410章 凱旋第232章折損嚴重第344章 能文能武第475章 農莊第487章 憤怒第48章誇了一首詩第125章心甘情願第123章名字透露出去第273章分銷第170章心累第35章差距第12章不尋常的戰力第392章 金錢收買第419章 恩典第258章節節敗退第207章成果第271章瞭解扶桑文化第332章 說一不二第230章輕舉妄動第61章一臉擔憂第163章 竹籤第32章栽培第140章一絲寒意第318章 從小就封王了第111章無師自通的第156章 作惡多端第474章 不情願第81章 修繕第208章習兵法第63章是座荒山第374章 給我道歉第466章 孝順的孩子第86章動手第412章 狗血淋頭第448章 情投意合第418章 供着第323章 需求大第431章 造反第369章 不敢受你的禮第212章 彆扭第163章 竹籤第68章親情第64章規矩第38章生意擴大第448章 情投意合第368章 低聲下氣第281章 勤學好問第279章 平淡第133章冰塊第473章 磨損第365章 進諫第178章口誤第125章心甘情願第396章 賜宴第268章享受俸祿第130章 促成第288章告訴你們也無妨第149章牽扯太多第42章何等身份第496章 配不上第354章 敲詐勒索第2章輕輕一碰黃金百兩第383章 別不知足了第56章硝石山第265章眼神對視第71章風流倜儻第185章一絲落寞第365章 厲害之人第352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383章 搗亂第411章 性情大變第236章促成此事第71章風流倜儻第493章 英雄救美第72章起身告辭第408章 不知好歹第184章嚇唬第261章熱鬧與歡喜第97章確認清楚第77章打了個寒顫第372章 刮目相看第364章 喜憂參半第495章 溫文爾雅第191章簡單的人第245章衝在前鋒第487章 憤怒第10章飯渣第189章撤離第170章心累第367章 洋洋得意第211章 斟茶倒水第473章 磨損第270章卑微第407章 賭坊第408章 不知好歹第72章起身告辭第19章仁慈第153章 波瀾不驚
第226章無人迴應第93章拜師傅第410章 凱旋第232章折損嚴重第344章 能文能武第475章 農莊第487章 憤怒第48章誇了一首詩第125章心甘情願第123章名字透露出去第273章分銷第170章心累第35章差距第12章不尋常的戰力第392章 金錢收買第419章 恩典第258章節節敗退第207章成果第271章瞭解扶桑文化第332章 說一不二第230章輕舉妄動第61章一臉擔憂第163章 竹籤第32章栽培第140章一絲寒意第318章 從小就封王了第111章無師自通的第156章 作惡多端第474章 不情願第81章 修繕第208章習兵法第63章是座荒山第374章 給我道歉第466章 孝順的孩子第86章動手第412章 狗血淋頭第448章 情投意合第418章 供着第323章 需求大第431章 造反第369章 不敢受你的禮第212章 彆扭第163章 竹籤第68章親情第64章規矩第38章生意擴大第448章 情投意合第368章 低聲下氣第281章 勤學好問第279章 平淡第133章冰塊第473章 磨損第365章 進諫第178章口誤第125章心甘情願第396章 賜宴第268章享受俸祿第130章 促成第288章告訴你們也無妨第149章牽扯太多第42章何等身份第496章 配不上第354章 敲詐勒索第2章輕輕一碰黃金百兩第383章 別不知足了第56章硝石山第265章眼神對視第71章風流倜儻第185章一絲落寞第365章 厲害之人第352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383章 搗亂第411章 性情大變第236章促成此事第71章風流倜儻第493章 英雄救美第72章起身告辭第408章 不知好歹第184章嚇唬第261章熱鬧與歡喜第97章確認清楚第77章打了個寒顫第372章 刮目相看第364章 喜憂參半第495章 溫文爾雅第191章簡單的人第245章衝在前鋒第487章 憤怒第10章飯渣第189章撤離第170章心累第367章 洋洋得意第211章 斟茶倒水第473章 磨損第270章卑微第407章 賭坊第408章 不知好歹第72章起身告辭第19章仁慈第153章 波瀾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