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打贏了這一仗

漢王這些年豢養的私兵,不止一處。

而且對於行軍路線,他們似乎早已謀劃了許久,竟是避開了所有城池,在山野間行軍,並不曾被察覺。

東宮之中。

李承乾表情有些凝重,若是仔細看去,不難發現他還有着一絲緊張。

“太子殿下,我想你應該很清楚,若是秦壽打贏了這一仗。”

“你的太子之位,怕是要換換人了。”

說話的是正是先前一直跟在漢王身後的官服老人。

李承乾胸脯起伏不定,難以置信地看着老人,他張了張口,沙啞着嗓音說道:“李安儼,你們,你們居然想謀反。”

這位老人正是官拜左屯衛中郎將的李安儼,但他還是前太子李建成的屬官。

李建成在玄武門之變敗亡後,李安儼爲李建成拼死搏鬥,李世民認爲他非常忠誠,所以特別信任他,命他掌管宿衛。

但李安儼心中卻始終對李世民有着不滿,遂早已投靠李元昌門下。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李安儼笑吟吟說道:“不是想,而是正在。”

“如今吐蕃、突厥大軍壓境,大唐所有兵力皆已調往邊疆,此時的長安城兵力

不足三千。”

李承乾心神劇震,看着眼前笑容滿面的老人,心中生起一陣寒意。

“太子殿下或許是擔心侯將軍率一萬精兵駐守在長安城。”李安儼笑道,”那老夫就要說殿下多慮了。”

“侯將軍可是很支持殿下您,登上皇位的。”

此言既出,頓時叫李承乾猶如五雷轟頂般,徹底怔在原地。

漢王爺李元昌謀反。

兵部尚書侯君集謀反。

而且偏偏是在這個時候,在大唐面臨外敵的時候。

李承乾只覺得口乾舌燥,他顫抖着端起茶盞。

即便李承乾早已知曉父皇更加寵愛那個失而復得的嫡長子,即便他猜到李安之擒獲突利可汗,父皇或許會動了廢儲的心思。

即便如此,他也從未想過造反一事。

“這可是要揹負千古罵名的。”李承乾端起茶盞,卻沒有喝,”謀反…”

“殿下還需要在意這些嗎?”李安儼臉色突然嚴肅起來,說道:“莫要忘了當今陛下是靠什麼才坐上的王位。”

“玄武門兵變,陛下親手將他的兄長射殺,並將太上皇軟禁在太極殿。”

“可這世人何曾罵過陛下?”

“成王敗寇,史書永遠是勝利者的工具。”

李安儼的話,字字誅心。

但卻並未真正說動李承乾,造反一事,他怎敢苟同。

一旦想起母后失望的眼神,李承乾的心中便隱隱作痛,父皇對自己的失望,他尚能視若無睹,畢竟自幼時起,父皇便不怎麼待見他。

若不是因着自己嫡長的身份,又豈會被立爲太子。

而母后…

見到李承乾臉上露出糾結的神色,李安儼又開口道:“太子殿下,你可曾想過,若是秦壽坐上太子之位,憑你對他三番五次出手的做法。”

“他可會放過你?”

“在秦壽入宮的那一刻開始,你們誰登上皇位,便是另一個人的死期。”

“你心裡很清楚。”

偌大的東宮,在李安儼的話音落定後,徹底安靜了下來。

空氣似乎都凝結了。

李安儼伸手接過李承乾手中的茶盞,輕聲說道:“況且還有一則消息,漢王爺一直沒有告訴你。”

李承乾猛地擡起頭,聲音顫抖,”什麼事?”

李安儼將茶盞中的茶水一飲而盡,長吐了口氣道:“謳王妃,有喜了。”

“陛下和娘娘在一個月前,曾去看過。”

秦壽緩緩睜開眼,他把視線放空,而後站起身。

想不出來。

即便是知曉李承乾、李元昌他們遲早都會叛變,但在這個關頭,秦壽很難想出什麼應對之策。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現在的局面,都很適合李承乾他們造反。

只是李承乾一個十歲的小傢伙,他能有這個魄力嗎?

在這一點上,秦壽在心中畫了個問號。

回到帳中,李靖此時正端坐在帳中,看起來已經等待了許久。

“王爺去了何處?”李靖面色如常,輕聲詢問道,”我看王爺自知曉行軍安排後,便一直心事重重的樣子。”

秦壽強扯出一絲笑意,說道:“沒什麼,只是第一次來到邊疆,便想看看這兒有沒有什麼特產。”

李靖輕笑一聲,顯然並不相信秦壽的說辭。

秦壽急忙扯開話題,問道:“吐蕃那邊,戰況如何?”

李靖摸了摸下巴,看樣子是鬆了口氣道:“倒無大礙,吐蕃人似乎也並不是想真的打仗。”

“只是一直駐守在五十里外,並無其他動靜。”

“就是不知會不會等突厥這邊動作,再發起攻勢。”

秦壽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便不再說話。

營帳中很快便安靜下來。

火焰雀躍,映着兩人的身影。

過了許久,李靖的聲音在寂靜中響起。

王爺先前在帥帳中說的,可是真話,而不是攜帯私仇?”

秦壽擡起眼,就看到李靖一臉嚴肅,顯然是將此事放在心上了。

思忖片刻後,他緩緩點頭道:“我總覺得事情不太對勁兒。”

“無論是吐蕃人的動作,還是突厥人突然瘋狂進攻,似乎都是爲了要將大唐的兵力調離長安。”

“而且…”

秦壽遲疑片刻,鄭重說道:“前些日子我在雍州城見到了柳如煙。”

柳如煙?

李靖初時一怔,隨即回過神來,記起了這人是誰。

“王爺的猜測與她有何關聯?”

秦壽眯起眼,一字一句說道。

“她曾是漢王李元昌的暗線。”

“據她所說,漢王爺豢養私兵,而且規模不小。”

在尾隨漢王私兵很長的一段路程之後,柳如煙終於確定了。

軍隊所要前往的地方,正是長安。

而且這個軍隊,圖謀不軌。

思及於此,柳如煙再也沒有緩緩跟蹤的心思,她要趕緊把這則消息透露給設王府。

代州位於大唐的邊境,況且這隊私兵大多選擇的是山間這種難以被人察覺的路徑。

所以在行軍速度上,自然是緩慢的。

在距離長安城大約還有三百里路的時候,柳如煙便放棄了跟蹤,她要火速趕往長安。

長安城內,引香閣。

上官儀拿捏着密信,他在猶豫着要不要把這封信交給房大人。

說到底,一個從未見過的女人突然闖進來,說什麼要把這封密信交給皇上,這傳出去只會叫人覺得她是瘋了。

內心掙扎之後,上官儀還是決定還是自己先拆開看一看。

第469章 沒糧食了第384章 不地道了第318章 從小就封王了第137章口舌之快第129章 壞事做盡第213章 哀嚎第340章 我有分寸第324章 推演預測第48章誇了一首詩第191章簡單的人第234章包紮第90章第一才女第353章 能文又能武第180章鬧瘟疫第29章拋售自家產業第148章充滿了恐懼第463章 天不怕地不怕第409章 搶購第126章 待遇第258章節節敗退第376章 享受第495章 溫文爾雅第50章 當朝國舅第224章驚恐起來第209章機會第60章錢款第34章傳聞第192章攻勢第431章 造反第170章心累第164章嫌棄的目光第109章信封第113章辱我大唐顏面第52章 犒勞第299章恭敬行禮第115章顧忌第401章 心服口服第83章 心中瞭然第267章故意刁難第178章口誤第220章不要擔心了第29章拋售自家產業第406章 賦稅第210章一絲詫異第1章老子永遠不死第119章 辛苦了第231章埋伏圈第314章相認第303章脈象第403章 例外第377章 形勢所迫第472章 無語第158章 狀紙第22章防備第331章 勵精圖治第436章 沒有一點反應第318章 從小就封王了第498章 旁系的嫡子第366章 墜崖第261章熱鬧與歡喜第96章討教第335章 不敢當第455章 熱熱鬧鬧第384章 不地道了第135章恭喜第322章 多沒面子第410章 凱旋第316章優秀第35章差距第405章 施恩天下第95章嚇得花容失色第496章 配不上第324章 推演預測第102章一條狗罷了第215章無用的書第119章 辛苦了第363章 先謝恩第382章 高攀第221章憤怒第18章沒辦法對證第443章 和親第46章啞巴第248章 慘狀第460章 後果自負第465章 潰爛第34章傳聞第185章一絲落寞第60章錢款第275章物資款第96章討教第463章 天不怕地不怕第470章 心知肚明第173章一臉的嫌棄第385章 太神奇了第507章 雕蟲小技第462章 慈眉善目第196章入土爲安第179章尊重第295章銅錢第298章只是私事
第469章 沒糧食了第384章 不地道了第318章 從小就封王了第137章口舌之快第129章 壞事做盡第213章 哀嚎第340章 我有分寸第324章 推演預測第48章誇了一首詩第191章簡單的人第234章包紮第90章第一才女第353章 能文又能武第180章鬧瘟疫第29章拋售自家產業第148章充滿了恐懼第463章 天不怕地不怕第409章 搶購第126章 待遇第258章節節敗退第376章 享受第495章 溫文爾雅第50章 當朝國舅第224章驚恐起來第209章機會第60章錢款第34章傳聞第192章攻勢第431章 造反第170章心累第164章嫌棄的目光第109章信封第113章辱我大唐顏面第52章 犒勞第299章恭敬行禮第115章顧忌第401章 心服口服第83章 心中瞭然第267章故意刁難第178章口誤第220章不要擔心了第29章拋售自家產業第406章 賦稅第210章一絲詫異第1章老子永遠不死第119章 辛苦了第231章埋伏圈第314章相認第303章脈象第403章 例外第377章 形勢所迫第472章 無語第158章 狀紙第22章防備第331章 勵精圖治第436章 沒有一點反應第318章 從小就封王了第498章 旁系的嫡子第366章 墜崖第261章熱鬧與歡喜第96章討教第335章 不敢當第455章 熱熱鬧鬧第384章 不地道了第135章恭喜第322章 多沒面子第410章 凱旋第316章優秀第35章差距第405章 施恩天下第95章嚇得花容失色第496章 配不上第324章 推演預測第102章一條狗罷了第215章無用的書第119章 辛苦了第363章 先謝恩第382章 高攀第221章憤怒第18章沒辦法對證第443章 和親第46章啞巴第248章 慘狀第460章 後果自負第465章 潰爛第34章傳聞第185章一絲落寞第60章錢款第275章物資款第96章討教第463章 天不怕地不怕第470章 心知肚明第173章一臉的嫌棄第385章 太神奇了第507章 雕蟲小技第462章 慈眉善目第196章入土爲安第179章尊重第295章銅錢第298章只是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