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寫幅字還要付潤筆呢,我這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侯爺,算是學費吧。”
長孫無忌見李文警惕心很重,試圖解釋着。
李文一揮手,淡淡地說:“客氣了。”
心裡卻在想,這小子到底是誰?
出手這麼豪氣。
還有御賜侍衛?
長孫無忌?
歷史上的長孫無忌是外戚,李世民怎麼可能讓他養私兵?
難道是李道宗?
李道宗可是刑部尚書,還用得着要皇上賜侍衛?
這還真讓人摸不着頭腦。
李世民站了起來,朝李文招手道:“小郎,你過來。”
李文走過去,李世民拿起金子往李文懷裡便塞。
我操,有這樣的爹麼?
還要不要臉?
李世民卻慢悠悠地說道:
“孫先生在朝中可是有分量的。
皇上經常秘召他入宮徵求意見。
眼下,皇帝面臨的困惑很多,便一股腦地問孫先生。
可人家孫先生本是行伍出身,對這治國大事,常常不敢亂言。
召我們去商議,你也知道,老爹就這水平。
所以便帶他來問問我家的才子了。
一路上我們都在討論,這世家之患,要如何處理。
可是一直沒有結果。”
這番話說得是合情合理。
自己又要靠他孫先生來保護。
李文除了點頭,還能說啥?
長孫無忌那是人精,見狀便知有戲了,連忙拱手作長揖,用請教的口氣問道:
“世家成爲大唐發展的攔路虎,皇上深感其害。
卻來問我這大老粗,我哪搞得定?
只好來向侯爺請教了。
若是侯爺能幫我回答了這個難題,重謝自是不在話下。”
長孫無忌說罷,一雙眼睛賊溜溜地望着李文。
別說是他,羣臣三人,誰也不信,一個未曾加冠(滿二十)的人。
能解決這等天下大事。
可是又希望從李文口中得到些什麼。
這人,也許本來就是個矛盾體。
李文何嘗不知其中利害。
可是自己要在大唐混出個人樣來。
有皇帝看中,那可是比金手指還管用。
這個道理他當然懂。
如是拱了拱手,漫不經心地說道:
“世家,這玩意得一分爲二地看待,不能一竿子打死!”
“哦?”
李世民饒有興趣地“哦”了一聲。
君臣三人,那是各懷心思!
李世民似乎是看到了希望。
房玄齡感到冷,因他從這個開場白,他已經聽出來,這小子是胸有成竹了。
對手!一個年輕且犀利的對手!
讓他感受到了,來自地獄之底的寒冷。
長孫無忌聽到此話,感到一絲安慰。
他關隴集團,還有緩衝期!
李文白了李世民一眼,意思是你能不能別打斷我說話。
李世民連忙點了點頭,只差沒說,你繼續,我洗乾淨耳朵了。
“世家壟斷了知識,從長遠來看,對社會的發展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
但是,眼下知識體系全掌握在他們手中。
大唐,沒他們真不行。
教育,誰來當老師呢?
遇着事,誰來組織人馬應對呢?
科學,是要總結的,總結成一套套放在哪裡都能複製出來的東西,這樣才能提高社會的生產效力,百姓們才能吃飽。
可是這些事,都得是精英來解決。
眼下的精英,八成在世家子弟中,這是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
李文分析着,三人像小雞啄米似的,不停地點頭。
李世民喜色可見。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額頭見汗。
李世民忍不住問道:
“那小郎倒是說說,要怎麼樣對待這些人呢?”
“看到過鄉下餵豬麼?”
李文反問着。
“那是自然,我們在沿邊有自己餵過呢。”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這樣說着。
“百姓由於豬菜,你要割過分了,把根給拔了,菜就沒有了,豬就得餓死了。
你要是不割,那豬就沒了。
豬喂來幹嘛的?
長肥了,你要不殺,哪有那麼多白菜供他拱的?
沒有吃的了,豬便要造反了。”
李文泰然自若地說着,道理很簡單,那是後世衆所周知的道理。
可是在君臣三人聽來,那便是晴天霹靂!
“殺?”
李世民的話,充滿了疑問。
“殺?”
房玄齡感到可怕!
“殺?”
長孫無忌吸了一口冷氣!
“對頭!養到差不多了就只能殺了!這是眼下最有效的辦法了。”
李文當然在想,若是皇帝想殺世家的人。
那王家再來找麻煩,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借這個機會,讓孫先生帶話,又沒自己什麼事,何樂而不爲呢?
所以,他是非常肯定地說着。
“皇上要是仁慈,不想殺怎麼辦呢?”
李世民對李文的話,充滿着好奇,忍不住問道。
“仁不掌兵,要是威脅到種族生死的人羣,捨不得殺,那李二怕是頭豬!”
李文不知道是咋的,橫豎就是看這老爹不慣。
難道父子真是冤家?
又受白眼!
李世民被他懟得,除了憨笑,就只有傻笑了。
房玄齡忍不住了,便站了起來,問道:
“侯爺之言,甚是有理。
可是,皇上若起過河拆橋之心。
世家會不會皆反呢?
要是世家都反了,那要怎麼辦呢。”
李文見一個管家,也敢來插嘴,心裡不快。
瞄了他一眼,不屑之情溢於言表,不快地說:
“小小的管家,也敢言國事?
夏蟲豈能語冰乎?
你見過去殺豬,其他的豬會咬屠夫的沒?”
房玄齡被懟得兩眼直冒火!
他孃的,老子堂堂相爺,好端端的充什麼管家!
一回頭,李世民還在朝自己瞪眼睛。
被人懟了,還做不得聲。
長孫無豈出來圓場說:
“人畢竟不是豬。那依侯爺看來,那世家會怎麼辦,皇上又要如何對應呢?”
李文哈哈一笑道:
“現實中的人,很多時候比豬還不如呢。
只要皇上殺一兩個世家不法之徒。
然後將其罪狀昭告天下,大多數人會選擇規範自己的行爲。
不與皇帝對着幹。
但前提得是,皇帝提出的要求,得合情理。
記住,咱講的是情理,不是法理。
這是第一步。”
“嗯,不錯,不亂殺,便可以服人。”
長孫無忌第一個點頭稱是。
李世民點頭道:“孫先生,把這個記一下,跟皇上一說,加官不是問題。”
“那第二步呢?”
房玄冒着再度被懟的風險,好奇地問道。
因爲,李文所說的,本是他一個相爺要考慮的。
“第二步難哦!”李文一付老夫子的樣兒,搖頭輕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