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兵抵衆龍驛

旌旗如林,鼓聲勝雷。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休整適應,唐軍將士終於進入了吐蕃境內,直逼松贊干布所在的衆龍驛。

杜荷高坐在雪無痕上,腦中思考的一直是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戰勝吐蕃。吐蕃雖然比不上薛延陀強大,松贊干布也未必比得上侯君集,但在杜荷心中卻是知道,這一仗將會是他所經歷的所有戰役中。最難打的。

因爲他們不但要跟人鬥,還要與天鬥。

雖然一個月,唐軍的將士們對於高原氣候有所習慣,但是杜荷卻是知道的,這只是一時間的適應而已。一但戰鬥打響,將士們體力消耗過劇,各種不適應的跡象會再次出現。

更何況他們所在的青海只是位於青藏高原的門戶,最下面一段。越是深入青藏高原內部,空氣會越是越稀薄,高原反應也會越來越嚴重。即便是常駐青海的張亮部隊都未必能夠適應,更別說是其他兵馬。

鬥智、速戰

杜荷腦海中反覆出現這兩個詞,這一戰要想勝利,兩個詞絕對是重中之重的關鍵。

但問題就在於鬥智、速戰可以說是一個反義詞。

鬥智,步步算計,以智取勝,需要時間,作爲佈局。而速戰,則意短時間內擊潰敵軍。

如果對手是一個垃圾,三腳貓的貨色,那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偏偏不是,松贊干布幼年起家,軍事政治皆有一手,欽陵固然年輕,但他是未來的吐蕃戰神,薛仁貴一生唯一的敗戰就是輸給了他,而且是全軍覆沒的慘敗。

他們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想要用計,想要速勝,絕非易事。

可若不速勝,老天爺給他們的壓力會越來越大,一但承受不住,甚至可能導致慘敗……

“這與天鬥,可真不容易……”

杜荷覺得自己都要想出皺紋來了,如何打這一戰,還是沒有什麼頭緒。

“大總管……”

這時一輕騎從遠處飛馳而來,彙報道:";在我軍右側翼發現千餘人的吐蕃騎兵,他們遊弋在我軍附近,劉將軍請求指示……”

他的話音乾落,又有一騎來報:";大總管,我軍左側翼發現千餘人的吐蕃騎兵,牛將軍請求指示……”

杜荷心念電轉,依然明白吐蕃容易。

他們剛剛昨日退至衆龍驛,防禦工事,還有什麼營地佈置,十之八九沒有準備萬全。唐軍來勢洶洶,兼之財大氣粗,便是步卒也有馬代步,行軍速度極快,他們需要一些時間準備。故而派出幾支遊擊部隊,沿途騷擾,打算拖延一下唐軍的行軍速度。

頓了一頓,當即下令道:";告訴劉、牛兩位將軍,不用理會,並在左右翼補充一些強弩手,如果他們敢上,以強弩退之,不需要交戰。”他命令下達出去之後,高聲道:";傳令三軍,加速行軍。”

雖然他沒有想到好的破敵計策,但既然松贊干布不想他提早抵達,那便去給他心裡添點堵,噁心噁心他。

軍隊加速行軍,面對唐軍的弩箭陣,前來遊弋的吐蕃軍根本不敢放肆,只能眼睜睜的瞧着唐軍加快速度,而無能爲力。

經過強行,唐軍比原定計劃更早的抵達衆龍驛。

衆龍驛是一個少見的丘陵,地勢北低南高,溝壑縱橫交錯,環境十分複雜。

吐蕃軍的軍營正坐落與衆龍驛上,營旁可視處刀山戟海在朝陽照耀下閃動點點金光,營盤之中七扭八轉,層層疊疊、錯落有致;一隊隊巡營士兵精氣十足、整然有序。

杜荷站在西面一處較高的丘陵,望向已經近在咫尺的吐蕃軍營,臉上是毫無表情,但心底卻也不得不暗自讚歎:";這松贊干布,果非浪得虛名之輩。”

隨着杜荷查探敵陣的有張亮、劉蘭、牛進達與薛仁貴。

張亮深思許久道:";觀其營,知其能。單看這營盤的佈置已能感覺到主人胸中韜略,非同小可。我們這一次的對手,不簡單那……”

牛進達道:";大總管加速疾行,搶先抵達衆龍驛,果真是正確的決定。你們看,吐蕃的營旁雖好,可防禦措施,卻並不多,以我軍長於攻堅的特性,攻破他們的防線,不需要花費多大的代價。但如果我軍受到了鉗制,拖延了行軍速度,讓他們在這種地方修好了防禦工事,我們想要用小代價,拿下衆龍驛就不容易了。”

劉蘭知道牛進達說這話的理由,接話道:";牛將軍說的不錯,這裡溝壑縱橫交錯,部隊根本無法形成整齊而密集的方陣進行攻堅,縱然在兵力分配上有優勢,卻也發揮不出來。”

他們兩人互望一眼,唐軍戰無不勝,因此所有唐將一個個都滿懷自信,這發現敵軍,本能的打算將他們擊潰,來個開門紅,可杜荷卻讓他們被動防守。固然不久前因爲杜荷表態,讓他們意識到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需要齊心協力,方能取勝。可這種齊心只是目標一致,不想拖彼此後腿。並不是對一個主帥,無條件的信服,對於他的命令遵從了,心底卻有些牴觸。如今見到吐蕃的營地,他們方纔明白杜荷的用心,也有了小小的服氣。

杜荷望了一眼薛仁貴,問道:";仁貴,你有什麼看法?”

薛仁貴道:";末將的看法與幾位將軍一致,都覺得地方主帥松贊干布有着出色的幹略。較之吐蕃軍,我唐軍有三大優勢:其一、將士素質,唐軍戰鬥力及在大規模的團戰中,軍與軍之間在戰場上的配合,天下無對,吐蕃難以相比。其二、兵力上的差距。大總管帶來了十三萬大軍,而吐蕃舉國之力,不過十數萬。平都山口讓象雄滅了兩萬,欽陵又帶走兩萬前往平都山口,衆龍驛裡的吐蕃軍打到頂也就是八九萬的樣子,與我們之間有着四五萬的差距。其三、吐蕃新敗,又不戰而退,士氣必然受到影響,反之我們因爲他們的不戰而退,大受鼓舞,在士氣上也佔有上風。而今這三大優勢,在衆龍驛這裡,可以說是蕩然無存了。”

薛仁貴說出了張亮、劉蘭、牛進達都沒有想到的細節問題,讓三將大爲驚愕。

杜荷笑着點頭,這也是將與帥的差距。

薛仁貴有帥才,他思考的方式從大局入手,再思考細節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張亮、劉蘭、牛進達三人則是將才,他們並沒有想的那麼深,那麼細,考慮的只是如何才能攻破衆龍驛,取得眼前的勝利,而不是長遠的解決方式。

“仁貴分析的不錯,我唐軍最擅長的即是配合,尤其是軍與軍之間,進行大規模的戰鬥,然而這衆龍驛卻不適合大規模作戰。我軍兵多,但衆龍驛地形複雜,兵再多也是無用,不能一併齊上。另外士氣問題,也是關鍵。自古即有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的話。我們現在士氣正旺,若不乘此機會打破前面兩大弊端,士氣的優勢,也不復存在。一個地方,破我軍三大優勢……不佩服都是不行。”

他先淡淡的讚了兩句,接下來話音卻是一轉道:";不過……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伎倆都是紙老虎,不堪一擊。松贊干布確實機關算盡,可那又如何?我軍確實擅於進行大規模的軍團作戰,但這並不代表,小規模的戰鬥,我們就是人人捏拿的軟柿子。同樣的,發揮不出兵力上的優勢,又如何?我大唐自從立國以來,以少勝多的戰例,何曾少過?不依仗兵力上的差別,一百對一百,我們難道就會輸?松贊干布如果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沒別的說,一個字‘打’……”

張亮、劉蘭、牛進達三將精神一陣,從薛仁貴分析之後,他們就有些遺憾,覺得不能夠痛痛快快的一決勝負了。誰知杜荷後來,話風突變。慷慨激昂的話語,也讓他們精神亢奮,皆覺得杜荷說的完全在理。就算松贊干布能夠將唐軍的優勢,降至最低,也不意味着能夠戰勝唐朝。

此想法一生,三將同時請命作戰。

杜荷笑着道:";機會人人有,不過這首戰至關重要,還是讓張副總管這位東道主,好好表現一下吧。”

張亮與他麾下的兵馬在青海生活了三年,是唯一沒有受到氣候影響的部隊,也最能體現唐軍的戰力。

張亮被委以重任,挺直了腰桿,高聲道:";末將必然不辱使命,大總管就等着好消息啊”

杜荷點頭笑着送他離去。

他打這一戰,並非如他所說的那樣,只憑血氣之勇,而是經過全方位的思量的。

衆龍驛是一處能夠最大限制唐軍優勢的地點,一但被好好利用,將會成爲一處天然的堡壘屏障,抵禦唐軍前進的步伐。

在吐蕃做好充足準備之前,將此地拿下,避免與吐蕃做長久的僵持戰。

他們遠征在外,拖不起。

杜荷不想成爲諸葛亮,讓司馬懿拖垮,只能搶先攻擊,賺取先手。

另外杜荷有一種獨特的感覺,他覺得松贊干布未必會跟司馬懿一樣,死守衆龍驛。

他覺得接下來的一戰,唐吐並非攻防對決,而是正面的對攻。

第8章 長孫小狐狸第29章 龍虎爭鋒(下)第14章 上元猜謎第34章 危機來臨第27章 勸降高昌第45章 顛倒是非第8章 殺俘、活剮第49章 讓我抱一下第13章 名動長安第25章 滎陽鄭氏第46章 杯具的高麗句人第37章 飛翔第32章 定高昌第33章 生爲大唐人,死爲大唐鬼第17章 攻防血戰 三將逞威第59章 步步牽連第8章 殺俘、活剮第17章 急不可耐第64章 古往今來,可有一人?第36章 寶貝女婿第40章 高昌大變第42章 殺倭寇第46章 無情背後的深情第32章 奇技淫巧之辯第47章 長孫皇后第14章 滔天的烈焰第11章 招牌笑容第77章 證據確鑿第5章 綠帽同志第54章 截糧第38章 殺!!!第23章 新式練兵第7章 田獵大會開幕第25章 告你誹謗第53章 風流才子第6章 治標,不如治本第7章 杜二郎版舌戰羣儒第33章 女王的情報網第61章 栽贓嫁禍第52章 會很悲劇的!第30章 屁股向後,平沙落雁第10章 無上醫德第38章 給兩宰相上課第26章 震驚的消息第1章 亂了套了第5章 再見未來女皇第45章 被跟蹤了?第8章 鹿死誰手第15章 “遇襲”第60章 災難降臨第51章 插手兇案第6章 讓女皇挑逗了第5章 李世民立太子的關鍵第17章 攻防血戰 三將逞威第10章 奇遇第32章 抗倭第一人第12章 長相思第43章 試刀第38章 遭遇狼羣第26章 杜荷的滅族之計(上)第49章 一首詩第3章 跟李世民對着幹第6章 成親第36章 紙是一把隱藏的利刃第40章 開疆盤龍劍第23章 驅狼吞虎第7章 程咬金的女婿第72章 情深意重第12章 長相思第26章 皇帝給官來了第24章 試探第31章 溫情第41章 武媚孃的來襲第10章 無上醫德第18章 擒敵第11章 招牌笑容第34章 侯君集的最後發威第27章 勸降高昌第6章 另類的單騎踹營第27章 一網打盡第32章 與其勝,不如敗第34章 利在千秋萬代之事第25章 異族良將的吶喊第44章 驍勇程咬金第26章 被戰敗嚇死的高昌王第45章 真正的高僧第59章 洞房花燭夜第16章 教訓你,足夠了第53章 太子哥,悲劇了第15章 就與侯君集鬥上一鬥第73章 佈局開始第43章 關心則亂,媚娘豈是易於之輩第9章 喬裝下江南第6章 死屍帶來的線索第13章 解藥終成第26章 舉世無雙的盛宴第28章 降了吧與氣煞我也第18章 抵達西域第36章 振威武館第11章 寫不來,直說嘛
第8章 長孫小狐狸第29章 龍虎爭鋒(下)第14章 上元猜謎第34章 危機來臨第27章 勸降高昌第45章 顛倒是非第8章 殺俘、活剮第49章 讓我抱一下第13章 名動長安第25章 滎陽鄭氏第46章 杯具的高麗句人第37章 飛翔第32章 定高昌第33章 生爲大唐人,死爲大唐鬼第17章 攻防血戰 三將逞威第59章 步步牽連第8章 殺俘、活剮第17章 急不可耐第64章 古往今來,可有一人?第36章 寶貝女婿第40章 高昌大變第42章 殺倭寇第46章 無情背後的深情第32章 奇技淫巧之辯第47章 長孫皇后第14章 滔天的烈焰第11章 招牌笑容第77章 證據確鑿第5章 綠帽同志第54章 截糧第38章 殺!!!第23章 新式練兵第7章 田獵大會開幕第25章 告你誹謗第53章 風流才子第6章 治標,不如治本第7章 杜二郎版舌戰羣儒第33章 女王的情報網第61章 栽贓嫁禍第52章 會很悲劇的!第30章 屁股向後,平沙落雁第10章 無上醫德第38章 給兩宰相上課第26章 震驚的消息第1章 亂了套了第5章 再見未來女皇第45章 被跟蹤了?第8章 鹿死誰手第15章 “遇襲”第60章 災難降臨第51章 插手兇案第6章 讓女皇挑逗了第5章 李世民立太子的關鍵第17章 攻防血戰 三將逞威第10章 奇遇第32章 抗倭第一人第12章 長相思第43章 試刀第38章 遭遇狼羣第26章 杜荷的滅族之計(上)第49章 一首詩第3章 跟李世民對着幹第6章 成親第36章 紙是一把隱藏的利刃第40章 開疆盤龍劍第23章 驅狼吞虎第7章 程咬金的女婿第72章 情深意重第12章 長相思第26章 皇帝給官來了第24章 試探第31章 溫情第41章 武媚孃的來襲第10章 無上醫德第18章 擒敵第11章 招牌笑容第34章 侯君集的最後發威第27章 勸降高昌第6章 另類的單騎踹營第27章 一網打盡第32章 與其勝,不如敗第34章 利在千秋萬代之事第25章 異族良將的吶喊第44章 驍勇程咬金第26章 被戰敗嚇死的高昌王第45章 真正的高僧第59章 洞房花燭夜第16章 教訓你,足夠了第53章 太子哥,悲劇了第15章 就與侯君集鬥上一鬥第73章 佈局開始第43章 關心則亂,媚娘豈是易於之輩第9章 喬裝下江南第6章 死屍帶來的線索第13章 解藥終成第26章 舉世無雙的盛宴第28章 降了吧與氣煞我也第18章 抵達西域第36章 振威武館第11章 寫不來,直說嘛